师者惑2016年第6期

点赞:3904 浏览:1423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吾生也晚,上班却早,无奈只为家贫,又有交游、写书、尝酒、酗烟等诸种不良嗜好.早有早的好,最大之一可能就是提前占据了坑位,不用在毕业的逃亡日西装革履、手摇简历、化妆面试.还有一大好,那是特别的一种尊严感与自豪感:在同龄人还在校园里做好好学生的时候,因就职于出版机构的缘故,我却有了续老师的名号.名可不副实,名却最好副实,我想是这样的吧,一段时间还真摆起了做老师的架子,打,看稿子,待人接物,一笑一颦,一招一式,学着老师的样子.什么样子正经.当然,靠着读了几本知识分子书的底子,是知道为师者定要有某种风格在的.因此,不时地就还要感慨一下世事,一番悲天悯人状还要字斟句酌.行为偶尔不羁,言语间或放荡,倜傥与否,追求的都是师者的风格,什么风格不正经.正经也罢,不正经也罢,反正慢慢地就忘记了,编辑工作的重复与疲累,与真正师者的工作无异,可真正为师者有学生提醒他师者身份的存在,而我所面对的纷纭稿件,却不会自动跳将出来,喊一声续老师如何如何.


但忘记的,可能仅仅是装师者的想法、仪式和做派.我能逃脱师者的名号吗不可能.同僚、读者、作者,都赶鸭子似的,在屁股后,在耳朵边,老师呀老师叫着.想忘都忘不了,想逃都逃不开.很麻烦.我就疑惑了,我是老师吗我配得起这个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名号吗同僚比我聪敏,读者比我高尚,作者呢,那才是真正的老师!

怎么办

我汗颜得很,更恐慌得很.在汪晖“抄袭门”事件之后,就更是如此,简直可以说惶惶不可终日.有一篇著名刊物关于此门事件专题文章这样说:“教师考核、岗位聘任、评职称要发论文,研究生毕业也要发论文,学术期刊成为学界人士的必争之地.数量有限的学术期刊并不能完全满足肩负着发稿任务的各类人等.非学术因素的介入使得这块领地越来越像一个江湖,关系、金钱、名声都在发挥作用.‘某些期刊的主编可是很红的人,无论到哪里都有人捧着.’华东某高校中文系教授丛如景说.”

怎么办

钱学森辞世之后,媒界抛出了一个中国式的悬疑:如何钱学森难题据说这个难题的核心就是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那,怎么办

两个怎么办,或者把我的“怎么办”也忝列进来,三个“怎么办”,还是有联系和交集的.不谈分析与推理,单从感情的底子上看,是一片忧思与惶惑的暗色.

我的“怎么办”,换做真正的为师者,是不是也恰如其分呢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命题在:何为师者为师者何

“抄袭门”者,不鲜而多矣,环球同此凉热,英法德俄美日意奥,是乌鸦就不要笑话猪黑,全球化不正是在倡导一种抄袭化

钱学森难题难倒了老先生,更难倒了许多人.这许多人是否包括我不重要,在诸多的讨论中,我只是感觉有些问题是大而无当的,讨论的方式话语的方式,太有点学界媒体化学者记者化的倾向.什么是现在的学校(过去的学校如何)什么是杰出的人才(难倒捧上诺贝尔奖金就是杰出的人才)如何培养(难倒人才是想培养就培养出来的吗)

问题真是很多,也正因为多,所以大家说得很痛快,甩开了膀子,慢慢地就龇牙咧嘴了.完全归结于体制未免有些弱智,哪一个体制的教育就是绞尽脑汁地培养庸才的民国培养出的人才多,是因为民国的学校好,民国的教师好,民国的教授好,民国的体制好,吗有一定的因素在,但我的分析,更多的因素在于,民国与当下,背靠的历史资源不同:前者所依凭的当然有西学东进的新潮,但新潮的表象下,是千年文明的积淀与蜕变的必然喷发,对比当下,当下相形见绌,其意不言自明.

师者惑2016年第6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术期刊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时间尚早,需要静候,更需要努力.回到杂志的正题,本期“语文讲堂”开始,“语文论坛”开讲.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不管韩愈怎么讲,这个“解惑”,我想是包含有,解师者之惑的意思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