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学术道德缺失解决途径

点赞:3800 浏览:1022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针对目前大量出现的高校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各高校应该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文章首先提出了当前我国高校存在学术不端的表现形式及危害,进而分析了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学术道德的规章制度、教育力度、评价体系、管理体制、 创新机制等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关 键 词 ]

高校教师;学术不端;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机制

一、学术不端的表现形式

学术不端是指学术界的一些弄虚作检测、行为不良或失范的风气,或指某些人在学术方面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学术进步,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抛弃科学实验数据的真实诚信原则,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极大损害学术形象的丑恶现象.

(一)抄袭剽窃

近些年来各大高校爆出大量的抄袭剽窃的新闻,如2009年3月浙江大学贺海波论文查重,被撤销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连达负有监管不力的责任,不再续聘.2009年6月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在核心期刊发表的《何谓“理论”?》一文被爆.随后辽宁大学校方表示,该论文第一署名人陆杰荣对此事并不知情,第二署名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外国哲学专业2006级在读博士生杨伦承认是自己抄袭,然后才拿给之前的老师陆杰荣署名.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被其博士学位论文抄袭.其博士学位论文竟然在没有标明引用的情况下,将早一年毕业的敖海清博士的学位论文原文大段大段、甚至一连数页粘贴过来,直接把这些论述、分析和数据作为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内容,雷同文字数高达40%以上.

(二)行政权力霸占学术资源

很多高校领导游走于行政与学术之间,随着职务的不断提升,日常的行政管理事物也越来越繁忙,带的课越来越少,做学术研究就更少了,但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课题、专著等成果却越来越多,甚至大量出现在跨专业、跨行业的成果中.这种情况造成了各大高校中的“官本位”思想,普遍认为行政官位与学术成果成正比,极大地限制了高校中从事真正的学术研究教师的积极性.

高校教师学术道德缺失解决途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术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学术贿赂和学术写卖

由于当前高校教师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加之职称评审制度存在一定的不足,各种职称的评聘都需要大量的论文、 课题等成果作为支撑,这就为学术贿赂和学术写卖提供了土壤.现在大量的杂志编辑对外公开版权,甚至还有核心期刊,从几百至几万不等.在一些科研项目的评审中,部分教师和学校不是靠真才实学参与公平竞争,而是靠拉关系送红包等方式贿赂相关人员来换取自身的利益.

二、学术不端的重大危害

时下学术不端已经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不仅败坏了良好的学术风气,更是严重影响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整个国家和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

(一)严重败坏学术风气

高校的这些学术不端行为破坏了正常的学术秩序,把学术变成了纯粹满足私欲的工具,使高尚、严谨的学术界变得乌烟瘴气,颠覆了过去科研工作者在广大人民心中的正面形象,同时在社会上起到反面示范作用,进而对整个社会风气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浪费资源,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

众所周知做科研需要相应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而那些学术不端的项目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最后确只能产生价值很低甚至完全没有价值的成果,反而使得那些正常合理的项目得不到相应的经费支持造成极大地浪费.学术不端制造出的学术垃圾,既浪费了学者的创造力,又浪费了国家社会投入的大量社会资源,严重影响了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创造力,妨碍了整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步伐.

三、学术不端的产生原因

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影响了高校学术声誉,阻碍了学术进步.很多管理部门对此非常重视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许多高校也对教师学术不端行为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但是收效甚微,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是:

(一)对高校教师学术不端的处罚力度不够

很少有教师因学术不端而受到严厉处罚,只有很少学术不端教师被降职、革职或主动辞职,一般在风平浪静后,当事人依然是教授或导师;缺乏学术监督机制,这就导致一些高校教师为了评职称等个人利益,置学术道德于不顾; 相关立法不足,虽然我国已经有《专利法》《商标法》和《着作权法》等法律,但这三大知识产权法很少涉及学术不端问题.除了《着作权法》对发表和署名等问题的规定,《专利法》对侵犯非职务专利申请权及其他权益的规定外,基本没有涉及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二)部分高校科研量化模式存在一定弊端

当前我国高校在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科研基金与项目评审、成果鉴定与评奖等方面,构建和实施了量化的学术考核体系.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由其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刊物的规格决定,而过分强调发表论文的数量,导致很多高校教师仅为了发表文章而进行学术研究.

(三)科研经费的给付和管理方式存在漏洞

现行很多高校的科研经费给付方式是根据项目拨钱,款项由课题组负责使用.这种方式表面上很严密,而实际上可操作性很大,水分较多.现行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容易导致学术上的“腐败”,给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创造了物质基础.在这种政策导向下,部分教师就把经费争取作为首要目标,而对学术研究却漠不关心,这样必然影响到科研水平的提高,导致学术上的不正之风.

(四)市场经济下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思想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态.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难免会有一些高校教师依靠各种学术上的头衔赚取物质利益.如部分教师把学术变成了可以转化为名利的产物,不择手段地用学术换取职称、住房、金钱等物质利益,抛弃了高校教师的崇高使命.

(五)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缺失 缺乏良好的学术道德教育也是造成高校教师学术不端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高校教师在本科时的课程,对学术研究的影响很大.但现在,高校学生的论文写作极不规范.近年来,随着不断扩招,大学生培养质量的问题逐渐凸显,许多高校的学生连基本的学术研究培养训练都没有接受过. 很多高校开设的学科研究方法等入门课程缺少学术道德教育基本内容的系统介绍,这就导致很多高校教师在接受大学教育期间,缺乏对学术行为的有关概念、抄袭和合理引用的界线以及违反学术道德的社会后果的认识.

四、学术不端的整治措施

弘扬优良学风,根治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关系到高校和整个学术界的社会声誉,关系到当代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和整个社会道德的进步,也关系到教育科研事业的兴衰存亡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严肃学术道德,必须从源头抓起,切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和惩处并重的惩防体系,才能根本扭转学术道德失范的局面.

(一)健全学术道德规章制度

依法治学,是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的治本之策.一是国家应出台专门的《学术法》,使学术由道德调整上升为法律约束,构建一套专门防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法律体系,保证惩治学术违法行为有法可依.二是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师法》、《高等教育法 》等法律法规,加快制订有关学术职业道德规范条例,在法制保障下加强高校教师职业准入与退出机制建设.三是各高校也应建立系统、 完善、操作性强的约束学术行为的规章制度,明确和细化学术论文、 著作等方面的写作和评审规范,制定课题立项、 成果鉴定与评奖及其发表、 编辑、 出版的规范等.四是不断探索防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新思路与新举措,将学术道德作为教师年度考核、 职称晋升、 薪酬定级、 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二)加大学术道德教育力度,建立完善的学术道德规范

一是加强淡泊名利、 潜心学术的思想教育.学术研究是探索真理、 追求真理的过程,是甘守寂寞、 真诚奉献的过程.从长远看,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是成为一代学术宗师、 师德楷模的重要前提.二是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和职业教育,重点培养教师的诚信意识,明确学术诚信是其能走上大学讲台、 无愧于大学教师的“道德底线”.三是将学术道德知识考核成绩作为评定教师绩效的重要内容,促使教师认真学习,用科学精神熏陶和影响高校全体师生,使之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三)完善学术道德评价体系,构建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

营造良好的、 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一是建立完善的专家考评制度.选择那些学术造诣深、 学术道德好的学者、 专家组成专家库,对学术成果、 科研立项、 职称评审以及评奖等学术活动,采用异地评审、 临时抽签的方式进行.二是健全学术成果的奖励制度.要加大对创新型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以体现鼓励踏踏实实从事学术研究的价值导向.三是克服过度强化科研成果对教师职称评定的作用,建立以岗位为核心的教师职称聘任制度,打破教师职称终身制,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从而促进教风的根本好转.

(四)规范学术道德管理体制,规范学术道德管理体制

让制度在阳光下运行.一是加强同行专家评审的力度.防止学术成果评价的“权力化”.二是建立评审过程公开制度,将专家对科研立项、 成果鉴定、 职称评定等评审对象的评审内容及初评结果进行公示,提高评审结果的公正性.三是建立学术评审责任制,探索建立评审专家信誉制度、 记录追查制度和责任追究通报制度.四是对学术刊物建立一套科学的监控体制,坚持出版发表三审制度,探索和推广专家盲评制度,建立学者、 专家和读者对学术刊物的考评制度.

(五)创新学术不端查处机制

创新学术不端查处机制,及时防治学术失范行为.一是健全对学术道德失范的监督体系,成立由监察部门参加的学术监察监督体系,建立全国联网的监督网络,适时监控和查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二是完善学术道德失范奖励制度,加大国家对者的保护责任和奖励力度.三是加大惩处力度.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一经查实,在对当事人给予批评教育同时,应给予严厉的惩处.四是建立舆论和警示制度.结合知识分子比较注重自身形象、 面子的特点,在相关媒体上定期公布高校学术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学术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学术成果出版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同时,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风尚,从根本上根除不道德的行为,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良好的学术道德风尚最终一定会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