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和厌学情绪

点赞:17986 浏览:7462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和厌学情绪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学能力差

找不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根据教材中的叙述正确回答问题,不能运用学过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读书被动,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缺乏自觉性.

2.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

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公式、定理.不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例如,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学生分不清哪个概念是探讨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形状关系,哪个概念是探讨图形本身的特殊形状;同时,他们也不懂图形的对称方式.

3.课堂缺少解题的积极性

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无所事事.解题没有过程步骤,或逻辑不清.对问题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避而不答.

4.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应付学习,遇到困难不想办法解决,抄袭了事,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死搬硬套,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作业或试卷.考试前不认真复习、马虎应付,对考试缺乏信心,考场上“临时发挥”.

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就改变学生的对数学学科的恐惧心理和厌学情绪谈一些看法:

1.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转变学生学习态度的前提条件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1)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及抽象性的学科.因此,教学时,应通过直观性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性质,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所学知识的数学模型.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根铁丝,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根铁丝之间有何关系·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

(2)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往往对教师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注重情感教育

学生的情感都比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给他们更多的关心、爱护,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学生接受了教师,就会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面前仅是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注意对学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和厌学情绪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4)开展好第二课堂教学

对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开设学习兴趣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努力进取,积极向上.

2.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这是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关键

(1)大部分学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

学生遇到问题不愿动脑筋,甚至直接问教师,或者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引导他们分析问题,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解答问题.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2)加强辅导,合理布置作业

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辅导、转化,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逐步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对待后进学生要放低要求,作业的难易程度要接近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

(3)关心爱护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学生有的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作业抄袭;有的因为上课思想经常不集中导致本节课内容没有掌握,以后的内容听不懂,从而造成抄袭的恶性循环.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3.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力武器

(1)脚踏实地,培养自信心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习也是一样的,学生之所以学习不好就是没有脚踏实地学.他们今天漏一点数学概念,明天丢一个定理、公式,就会越来越跟不上学习进度,也就越来越厌烦学习,成绩也就越来越差.但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恐惧心理和厌学情绪可以彻底消除.

在考试中,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学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还可使有些学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的自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个别的学生,可以采取单独出试卷考试的方法.总之,教师要想办法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从而达到转化学生的目的.

(2)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教学实践证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抓好后进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为,后进生的智力未必落后于优秀生.而是他们非智力因素相较于优秀生有很大的差距.具体地说,他们学习目的性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动力,贪玩,厌学,懒得完成学习任务,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因此差距越拉越大,慢慢掉队.

(3)以兴趣为诱导,精心设计教学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有了兴趣这位良师,他的意识就会清晰而明确,他的思维就会精细而锐敏,他的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他的意志就会坚韧而顽强,在学习上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是由知识内容在教学过程本身直接引起的;间接的学习兴趣是与理想、抱负、目的、任务等学习自觉性密切关联着的.直接的学习兴趣和间接的学习兴趣有机结合,才能激发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巧妙引入,精心设计,造成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采用两个圆的模型,让一个圆不动,而另一个圆却不停地向这个圆移动,这样让学生从直观上形象地认识了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并且进一步引导,观察在这个动的变化过程中两圆半径与圆心距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这样很快就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情绪,然后让学生自己小结得出结论.

(4)启迪思考,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

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特别注重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分析、发现和归纳.比如学完切线长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后,启发学生自己归纳小结这三个定理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得出结论:相交弦定理与切割线定理只是内分与外分的区别而已;而切割线定理中的一条切线可看作一条割线运动时与圆的两个交点逐渐靠近以至重合为一点,因而这条割线段长相等,它们的乘积就等于切线长的平方.这样很快把三个定理统一起来,学生们理解得快,印象又深,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努力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