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独立实践课程教学浅探

点赞:21187 浏览:9570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会计专业的办学特色是以培养会计学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突出会计人才培养的技能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理念.在人才培养中既强调会计及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又注重会计实务操作、会计信息系统和财务软件应用、会计制度设计等多方面能力的训练.多年来我校培养了大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会计人才,享有良好的声誉.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校独立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课程建设也与时俱进,结合实务中的财务会计以及会计信息系统的最新发展,不断更新和充实会计主干课程的各类教学软件.在独立实践课程教学中我校注重每一个阶段的调研和开发,从培养方案开始,每年都会进行培养方案的研讨和修订,由任课教师提出对课程的修订意见,主要涉及到课程的增减、课时的调整以及具体时间安排、考核方式、课程软硬件建设及运行情况与课程具体内容等相关各个方面.经过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我校会计实践教学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会计专业独立实践课程基本情况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厚 从教学效果来看,独立实践课程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无论是手工记账还是借助计算机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业务处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认真操作.独立实践课程一般集中进行,每学期初的前4周和学期末的后4周是独立实践课程最集中的时段,每门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安排1-2周的课程设计集中学习,在此期间,一般避免安排其他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专攻一门课程设计.教师会根据课程内容给学生定目标和任务,要求在课程结束时完成预定的任务.很多学生为了能够按时完成任务或者能够比其他同学提前完成任务,非常勤奋刻苦、废寝忘食,他们完成任务后也会有很强的成就感.

(二)案例学习增强感性认识,有助于课程内容的理解 通过接触实际案例和实习资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理论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会计专业而言,大部分理论课程都比较抽象、枯燥,实务资料也非常有限,加之现在与每门课程理论教学课时缩短,学生学习过程中总是感觉匆匆忙忙、似懂非懂,缺乏对课程内容清晰和具体的认识与把握.通过课程设计,面对实际案例和资料,曾经模糊的内容变得清晰,抽象的理论也成为具体实际的应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得到了强化.如初级会计学中的凭证、账簿、报表,理论课程中学生对这些内容只局限于一些浅显的概念、分类等方面的认识,但在课程设计中,面对真实的凭证和账页进行填写时,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很快就一一得到了印证.

会计专业独立实践课程教学浅探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程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师生交流顺畅,教学氛围融洽 课程设计时,教师和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随时回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师生之间沟通和交流多,教学氛围热烈而融洽.由于课程设计中是以学生做为主,教师只起引导和协助的作用,因此,学生有大量的时间自己动手,遇到困难或发现问题时能够随时寻求老师的帮助,教师也有时间和精力解答每一个同学提出来的问题.另外,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之间也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与理论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不同,课程设计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这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会计专业独立实践课程教学的不足

(一)课程设计时间安排的困惑 按照教学安排,一般是先上理论课程,学完理论课程以后,就安排相应课程的课程设计.但课程设计的安排时点总是有些不妥,目前尚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由于大部分课程设计安排在学期初的前4周或者学期末的后4周,相比较而言,能排在学期初的课程设计学生能够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学习,学习态度和效果都相对较好一些;而若安排在期末,则与后几周的考试周重叠,导致学生总是一边复习其他课程,一边参加课程设计,遇到考试时间和课程设计时间冲突时,就得无条件给考试让路.因此,若将课程设计安排在学期末,学生一般会比较焦虑和浮躁,很难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课程学习中,使学习效果受到较大影响.但从理论课程和独立实践课程的安排来看,本学期上完理论课程,接着就进行独立实践课程则是最好的一种选择.由于刚刚学完理论课程,学生对内容的记忆比较清晰,通过实践课程能够使学生在知识体系上得到很好的衔接和锻炼,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相比之下,安排在学期初的课程设计往往都是针对上学期所学过的理论课程,经过一个检测期的间隔,很多学生对前面学过的课程会有不同程度的遗忘,从而影响课程设计的效果.然而,独立实践课程时间的安排不可能仅从学生和学科角度出发,更多的会牵扯到其他课程安排以及学校的教学设施情况.即便仅从教学安排来说,由于独立实践课程较多,必须采取期初、期末都排课,才能满足目前所有的独立实践课程安排,因此,上述问题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独立实践课程教学考核方式流于形式,成绩评定标准不具有客观性 课程设计一般采取多种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出勤;平常课堂表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最后完成提交的作业;答辩;实践报告等.成绩评定过程中综合考虑以上各部分内容,采取五级评分制,按照一定的比例最后确定综合评定成绩.在这一过程中,诸如学习态度、提问以及答辩等方面,很难有精准的计量标准,在成绩评定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主观偏差.所以,即使相同的课程,在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师以及不同学生之间,可能都会存在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上的偏差.因此,如何能够使考核方式更合理,评价标准更客观,尽可能减少教师主观因素的干扰,成为目前课程设计中的一个难题.

(三)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个别学生存在抄袭现象 目前本科教学中最大的困扰就是少数学生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有抄袭现象.这不仅存在于理论课程中,而且在实践课程中更严重.理论课程中,只要是限定时间上交的作业,总有部分学生因为不会做或不愿意自己动手做,而参照别人的作业,有时候甚至一个班级中出现一种或仅仅两三种统一标准答案.对此,老师都煞费苦心想对策、讲道理,包括承诺学生不分等级、不打成绩,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对于全程只有一个大作业的实践课程来说,相同的资料,集中而有限的时间,大量而琐碎的计算和业务处理,都成为课程设计中先天不足的诱因,导致总有一些学生借鉴和模仿别人的作业,在课程设计的最后阶段,这种现象更明显. (四)教师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个体差异,影响实践课程教学效果 由于目前大部分独立实践课程都要借助于计算机和各种财务软件,而负责会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都是本系的专职教师,不同教师由于日常理论课程教学的分工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课程组,包括会计学、审计学、税法、成本与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等,不同课程组的教师对相关课程专业知识和储备存在一定的偏差,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除了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讲教师外,其他课程的教师都是会计专业课程教师,对计算机、财务软件的熟悉程度很有限,而面对大量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有时候会感到力不存心.同样,对于各课程组的教师而言,面对非本课程组的一些细节问题同样会感到底气不足.如作为主讲会计学的教师,当遇到税法方面的一些具体规定时,总是担心会出错.由于实践课程往往是一个年级几个班同时开课,但以行政班级单独指派教师,所以在安排教师时,在本门课程的教师人数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安排其他课程组教师补充进来,这种教师本身学科和个人知识储备、计算机技能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影响到独立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会计专业独立实践课程教学改进建议

(一)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独立实践课程,协调好其他课程考试安排 理论上说,独立实践课程应该是在理论课程进行过程中的一种实际练兵行为,只能是同时进行或者在理论课程结束以后进行,所以,在学期末安排本学期理论课程对应的独立实践课程应该是其中优选方案,但只有在最大程度地降低期末考试或其他课程对课程设计的干扰后,这种优势才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建议在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安排、考试安排过程中要组织有实践课程教师参加的专业论证,全盘考虑,拿出最佳解决方案.教务部门在安排全校必修课考试时,也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在教学改革中,可以针对部分课程进行试点,改集中安排的实践课程为分散进行,这样既能够缓解机房期初期末的资源压力,也能够避开期末考试的干扰,但具体设计进度必须注意要与理论课程对接,分散学习的效果如何也有待实践来验证.另外,可以考虑错峰排课的思路,并不一定所有课程都是从开学到放检测这样的长学期课程,可以试行课程短学期集中安排,比如8-10周为一个理论教学周期,然后安排实践课程教学.

(二)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独立实践课程的考核与成绩评价体系 建议以各课程组为单位,组织对独立实践课程的研讨和开发,通过调研和论证,积极改进考核方式,建立和完善成绩评价标准,使其具有可持续性.对于考核方式,要重点关注其实际效果,好的考核方式应该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努力程度,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规范的、可操作性强、量化程度高的成绩评价标准,如,借助于单机版的财务软件,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既定的任务,不仅避免了学生抄袭,而且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意识 会计这一行业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作为社会科学的会计学科,对现存法规有着高度的依存性,只要相关法规修订或改变,会计处理就要随之发生变化,对新知识新内容的不断学习成为会计人员工作的常态,要想成为一名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职业能力.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这种专业学习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的学习能力)应万变(的会计实务和理论的发展和变化).学生只有从观念上彻底改变,认清学习目标,才能摆脱那种只求分数、只顾眼前的短视行为,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行为.另外,应积极探索借助计算机或网络系统约束学生的抄袭行为,如实名认证、单机版财务软件的使用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遏制学生的行为.

(四)加大教师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培养跨学科的多面手 目前,课程设计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专业课教师对计算机、财务软件的操作不熟练,集中表现在一些比较难的教学软件应用中,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会计教师而言,会计软件的应用是会计独立实践课程中最大的障碍,急需采取一些对策解决这些问题.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加大教师的业务培训.包括计算机培训、各种财务软件、教学软件、办公软件等的培训,建议以学院为单位,定期举办计算机和软件培训班,使教师及时掌握最新的操作技术.(2)实施课程轮换制度.建议在教师个人能力所及的情况下,进行课程轮换,鼓励教师开设新课程,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培养多元化的专业教师人才,打造复合型教师队伍.如,鼓励专业课教师担任会计信息系统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掌握财务软件的使用.(3)办公室中专门安排容量大的电脑并安装常用的财务软件,以备教师平常学习和使用.(4)编制统一的课程设计教学指导书.在财务软件的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程式化的问题,如由于学生操作不当会出现一些计算机问题、系统问题等,这些问题通常都有专业的解决办法.因此,建议在每次课程设计过程中都编写统一的教学指导书,将常见问题及其对应解决办法列举出来,这有助于提高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

[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改项目“会计国际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编号:2012JGYB28)、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课程建设项目“财务会计课程建设”(编号:5028023519)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