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通用技术教材两处案例运用的探析

点赞:13809 浏览:5821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选取案例要恰当合理,否则会违背教育规律,反而对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

关 键 词 :恰当;技术设计;教学理念;教育规律;技术素养

“案例分析”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的一大特色,它在课堂教学中起了非常重要且关键的作用,教师可以用它来说明技术问题,学生可以用它来理解技术内容,已经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材料,成为教师重要的教学工具.但是,也有些不能正确理解“案例分析”的作用,不能辩证地使用“案例分析”进行教学的现象,或者是案例运用不当,这就违背了新课程教学理念,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规律,反而对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

对通用技术教材两处案例运用的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技术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苏教版的教材中两处案例有些疑惑,今天写出来和各位专家及同仁进行交流.

第一处在第三章的设计原则的实用原则中,引用了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的一段话(教材第59页)“虽有乎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本意是想加深对实用性的理解.但我觉得这段话语运用在这里不太合适.首先,“卮”是什么?是古代盛酒的器皿,如果漏了就不能盛酒,发挥不了它的作用,丢弃不就行了吗?可是这个“卮”是“玉”做的啊!“至贵而无当”,怎舍得丢弃呢?在这里讲实用原则还勉强说得过去,那下面的经济原则怎么办?其次,“玉卮”只能是古代皇室显贵家族用的东西,老百姓如何用得起?如果是值“千金之玉卮”的话,可能就成了人们的艺术品了,不应属技术设计范畴.第三,设计玉卮之初是考虑了它的实用性的,但不能说设计时没有遵守实用原则,只是后来碰了摔了才漏的,那任何技术产品如果损坏了肯定不能使用,这是人人都懂的事实.所以.我认为,引用该语有悖于教学大纲,“本教科书涉及的设计侧重于技术产品的设计”(引用教材第27页语句).其实讲授实用原则学生也容易理解,生活中的案例很多,“没有实用价值的技术,就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教材第15页语句).在这里有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给学生讲到的,就是由于相关技术的发展,可能导致某些技术失去了它原有的实用价值,例如BP技术的产物BP机,但不能说它没有遵守设计的实用原则.

第二处在第三章的道德原则中,案例分析“给瓜子美容”(教材第63页).这也能算做设计吗?那诸如粉、、地沟油、炸破皮的西瓜、粗大的黄瓜等等,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我认为在技术设计中运用这样的案例不太恰当.我觉得以计算机病毒的设计为案例来加深对道德原则的理解比较好,其设计的目的就是不道德的.还有,抄袭别人的技术也属于不道德的,如,在苹果公司还没有推出新品上市时,仿iPhone 5版手机竟然已经出现在市场上,这明显就是偷窃苹果公司的技术,严重违反了设计的道德原则.


我在这两个原则的讲解过程中运用了这样的案例,觉得还比较合适.这是我的一点拙见,写出来和各位专家、同仁交流,恳请各位批评指正,一起共勉,使通用技术教学更加完善,更加完美.

总之,我们在应用“案例分析”进行教学时,案例的选取应处处遵循以技术设计为先的理念.应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选用较为合适的案例,充分发挥“案例分析”的作用,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真正达到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目的.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西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