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翻译与文化传播

点赞:5169 浏览:1954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化的传播有赖于文物翻译,而翻译的规范化程度直接制约着文化传播的顺利与否.文物翻译具有独特的民族属性及文化内涵,属于实用文体翻译范畴,本文目的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分析文物文本的特点,提出翻译策略,旨在使文物的译本在文化传播中真正发挥作用.

关 键 词 :文物翻译;文化传播;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127-02

在文化大发展背景下,博物馆作为地方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馆藏文物其文化传播功能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文化的传播有赖于文物翻译,而翻译的规范化程度直接制约着文化传播的顺利与否.文物翻译属于信息文本,本文认为目的论、归化与异化理论是信息文本翻译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文物文本的特点,指出典型的翻译错误类型,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旨在使文物的译本在文化传播中真正发挥作用.

一、“目的论”、归化及异化理论

文物文本属于信息文本,同时具有独特的民族属性及文化内涵,属于实用性文体的翻译的范畴.实用性文体的翻译离不开目的论及归化与异化理论.

目的论是由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提出.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应遵循三个法则.1)目的法则.是目的论的首要法则,该法则认为,整个翻译过程,包括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选择,都是由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目的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概括为三种: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和使用某种特殊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其中,译文的交际目的一般情况下比另外两个目的更为重要,而交际目的通常是由翻译行为的发起人决定的,不过译者可参与译文目的的决定.2)连贯性法则.指的是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所谓语内连贯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3)忠实性法则.指原文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语际连贯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

翻译中“归化”则喻指在翻译过程中把原文文化特色尽量转换到译入语的语言和文化中去.所谓“转换”就是原文的诸多表达手段向译入语文化靠拢乃至融为一体.在翻译的过程中,原文与译文相互影响:原文的语言特色和文化特色部分消失,或跟译入语的语言和文化非常相近、相似乃至相同,以满足译文读者的接受心理.美籍意大利学者Venuti认为,归化翻译法包括六个方面.1)审慎地选择适合于归化翻译的原作.2)有意识地采用流畅而自然的目标语言文风.3)使译作顺应目标话语的类型.4)加入解释性的材料.5)消除原文语言中的地域和历史色彩.6)使译文在总体上与目标语言的成见和偏好相一致.

“异化”与“归化”恰恰相反,指在翻译中保留原文语言与文化特色,让译文语言的读者感到异域风情,感受到其他文化的存在与独特魅力.采用“异化”策略,译者可以不受目标语言和文本习惯的限制,而且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采用似乎不流畅、不透明的语言风格,刻意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给译文读者以别样的阅读体验和心理感受.

二、文物翻译策略

文物文本不仅语言精练简洁,同时还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如历史事件、名人轶事、典故传奇、诗词歌赋则更是不胜枚举,这些文化因素都会成为文物翻译的一大难点.文物翻译的另一个难点还体现在文体差异上,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造就了各自文物文体的独特的语言风格.英语文物文本大都行文简明实用,语言直观通达,具有一种朴实自然之美,而汉语往往追求四言八句,讲究工整对仗、言辞华类.针对以上文物文本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翻译策略.


(一)直译

在不降低原文所含文化信息的前提下,可以采用直译法.这种方法一般以译文能为译文读者所接受为标尺.文化形形色色,语言表达方法也是异彩纷呈,译者若能把原语文化中千姿百态的奇譬妙语通过直译传达给译文读者,会为他们带来一种新鲜的愉悦感,丰富译语的语言.在文物翻译中,如果文物从形式、功能等方面都能找到相对应的英文,那我们就采用直译的方法.

例如:“青铜鼎”的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它并非不可译,“tripod”的语义基本上就是鼎的意思.在《新英汉词典》中tripod的定义为1)三脚桌;三脚凳;鼎三脚支撑物;2)(古希腊Delphi特尔斐城内的)青铜三脚祭坛.而铜鼎正是一个三角支撑的香炉,所以可直译为Bronze Tripod.其它采用直译的文物还有:彩陶钵painted pottery bowl 、陶瓮棺pottery funeral urn、陶排水管道pottery drainagepipe、灰陶罐grey pottery jar、铜铃bronze bell等.根据文物的功能,汉语中的“钵”、“棺”、“管道”、“罐”and“铃”在英语中可以找到对应的“bowl”,“urn”,“pipe”,“jar”和“bell”.

(二)加注释

由于英汉文化存在诸多差异,原语中的某些文化词语或文体信息在译语中无法表达,形成语义上的空缺.为了弥补空缺,常常需要采用加注释的方法.加注的形式多样,可长可短,有文内增词加注、脚注、文末注等等;除了直接传达原文所括的信息外,还可包括与原文内容有关而并非原文本身信息的部分,诸如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译文说明、译者观点、译文补充等等.半音译的处理法是文物翻译中常见的方法.但采用此法应该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文物在目的语中不可译;其二是半音译之后最好再加注释.例如,编钟:bian zhong (bell-chime);玉如意:jade ru yi (s- shaped ornamental object, formerly a symbol of good luck);钧瓷:Jun ware (Jun ware is named after Junzhou where it was produced and the site of the ruined has been discovered in the present Yu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The basic colour of the Jun ware is sky blue. The technique of yaobian is often used, which refers to the changes of tints of colours by control of the temperature of the kiln.) 在以上三个例子中,目的语读者虽然不了解源语文化,但可以从译文的注释中得到文物更多的信息,使文物的文化传播功能得以充分的体现. 三、文物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规范

(一)充分了解文物的背景文化,避免误译

以下面四个文物译文为例:1)陶双连壶(酒器) painted pottery twin-ewer;2)灰陶grey pottery wine vessel;3)夔纹陶杯pottery cup with dragon pattern;4)吹箫砖俑 brick figurine of whistle blower.在英语中“ewer” 指的是大的敞口罐子,不是盛水的器皿,主要是酒器.因此例1) )陶双连壶 译成“twin-ewer” 是错误的.在2)中“”是指中国古代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有青铜铸造,三足,一(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由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的酒杯.用“wine vessel(酒器)” 来译“”,不足以体现出“”的特点. “夔”是商代及西周时期传说中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在钟鼎彝器等青铜器上经常会释有夔纹.但在例3)中却把“夔”错误地译成“dragon(龙)”.在例4)中不应该把中国传统乐器“箫” 译成“whistle(哨)”.

(二)充分了解接受文化,避免译名不统一

在我们一些博物馆里的文物翻译中,同一个文物却出现了不同的译文,例如,绘彩文吏俑painted pottery civil official;三彩文吏俑 sancai glaze potteryattendant official; 绘彩武士俑painted pottery warrior figure;绘彩男俑painted pottery figurine .在这三个例子中“文吏俑”被分别译“civil official”“attendant official”.在例子中的“俑”有时候译成“figure”或“figurine” ,有时候译者干脆就省略掉了.这些译文不统一的做法,无疑增加了目的语读者理解上的难度,给文化传播带来难度,使文化传播无法顺利进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方面存有相当的文化差异.在进行文物翻译时,我们应注重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了解和认识所学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因为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既要精通语言,更要精通文化,两者互补,才能译得深刻而生动,才能把器物的特性、文化内涵确切地反映出来,才能使文物的译本在文化传播中真正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