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中的传播技巧举隅

点赞:3638 浏览:1049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整理汉语成语的传播技巧是传播学本土化的重大工程.汉语成语具有丰富的传播现象,很多成语传达了传播策略和传播技巧,是传播学本土化的重要学术资源.我们试图按照邵培仁《传播学》的传播策略与传播技巧的分类与顺序对相关汉语成语进行分析,我们认为下述成语运用传播技巧比较突出:

1.以儆效尤——直接性谋略的恐惧诉求.《左传·庄公二十一》:“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效尤指模仿别人的过错.清代李绿园《歧路灯》:“自宜按律究办,以儆效尤.”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明确告诉接受者,你若不按照传播者所说的去做,那么与此相关的不幸和灾难将会降临到你的头上.相反,就会福星高照.”[1]类似的还有“杀鸡儆猴.”

汉语成语中的传播技巧举隅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传播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千金写骨——间接性谋略的典型示范.出自《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求贤若渴,贤人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古代一位侍臣为君王写千里马,却只写了死马的骨头回来,君王不解而大怒.侍臣解释说,如果大家看见君王连千里马的骨头都肯用重金写回来,就会认为君王是真正想要高价写千里马,自然而然把千里马送上门来.后来果真如侍臣所言,不到一年就有几匹千里马被呈送上来.这是抓住典型,以点带面的典型示范,“敲山震虎”与之相似.

3.曾参杀人——连续性谋略中的疲劳战.出自《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即使是一些主观上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实,如果经过多人的反复传播,也会动摇受众的信念——“谬误重复一千次就是真理”,“三人成虎”类似.

4.旁敲侧击——组构技巧中的暗示法.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表明观点或加以讽刺、抨击.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打草惊蛇”、“敲山震虎”、“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拐弯抹角”、“话里有话”也属于这一传播技巧.与“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相反.

5.先声夺人——组构技巧里的首位法.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这则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军志曰:‘先人有夺人之心’,薄之也.”表示先造成声势,以破坏敌人的士气.传播学认为“在出现两个以上的传播者或阐述两种不同的观点时,先出场的传播者和先阐述的观点在其特定的情境中获得了较大的传播效果,谓之首位法.”[2]

6.子曰诗云——论证技巧里的引证法.“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泛指儒家言论.元代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我堪恨那伙老乔民,用这等小猢狲,但学得些妆点皮肤,子曰诗云.”指的是传播者在讯息传播中巧妙合理地引用事实材料和理论资料作为证明反驳观点的论据.“引经据典”类似.

7.言传身教——鼓动技巧里的角色扮演法.《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用自己的语言教育人,用自己的行动带动人,用自己的做法感动人.这种技巧的影响力取决于接受者对角色扮演者的认同程度和相信程度.如果你在受众面前的所作所为被认为是某种意义上的“自己人”,那么他就会对你产生亲近感或好感,进而会相信你的观点和主张.反之,如果受众以为你是高高在上,或者认为你的一言一行是虚检测的、做作的,那么你本人和你所持的观点及主张就会遭到拒绝或回避.“以身作则”类似.

8.众矢之的——鼓动技巧里的号召从众法.出自《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语堂为提倡语录体,在此几成众矢之的.”属于,从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来源于群体意见和规范对个体的不知不觉的压力感.所谓号召从众法,是指传播者的讯息总是力图让接受者相信,能对他们产生真实或臆想压力的那个群体(个人)都已经或正在接受他的观点和方案,暗示(号召)接受者要想避免孤立、减少压力就应该采取与大家相一致的态度和行动.由于这些说法一时无法核实、反驳,因而在特定的情况下从众的趋向往往表现得非常强烈.众口铄金,众口一词,众毁销骨也属同类型的成语.

9.三缄其口——传递技巧里的沉默法.孔子崇尚周礼,曾专程到周王朝考察文物礼仪制度.据《说苑·敬慎》载,孔子在参观周王祖庙时,看到台阶右侧立着一个铜铸的人,但嘴被扎了三道封条,背面刻着一行字:“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后来人们便以“三缄其口”比喻“慎言”了.这就是沉默法——“传播者出于某种原因、某种需要和某种策略的考虑,在某个问题或事件上暂时采取不发言、不评论的回避态度.”[3]“金人缄口”、“守瓶缄口”、“齰舌缄唇”都是类似成语.

10.拭目以观——抗御技巧里的接种法.出自宋代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五:“公既在位,中外咸喜,信在言前,拭目以观.”“这是通过对接受者的预存立场和所持正面观点加以轻微地攻击或驳斥来达到抵制反面信息的一种方法.”[4]“则明偏信则暗”、“拭目以待”为同一类型的成语.

汉语成语中的传播技巧和策略可谓不胜枚举,本文旨在抛砖引玉,难免挂一漏万,期待传播学学者们对这一课题进行全方位的深入探究,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开辟出一片中国化、本土化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