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热看中国文化模因的跨文化传播

点赞:11182 浏览:452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美剧热成为文化传播与交流全球化的必然表现,中国元素成为好莱坞编剧们的热门题材,在此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文化和精神在得以传播的同时也被误读.本文在文化模因论构架之下阐述中国文化模因在欧美国家的适应和传播,试图发掘中国文化模因跨文化传播的表现及原因,从而扬长避短,在全球文化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关 键 词 :美剧;中国元素;文化模因;跨文化传播

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下,美剧热已成为一个日益受到瞩目的社会现象,中国也在这场文化浪潮中深受影响.80年代美国科幻剧《从大西洋底来的人》,战争剧《加里森敢死队》以及家庭情景剧《成长的烦恼》相继登上中国荧屏,让中国观众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电视艺术,1995年开播的《老友记》虽然受众有限,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而风靡全中国,至今仍被奉为英语学习者心目中的经典美剧.近几年大受热捧的神剧《迷失》、家庭轻喜剧《绝望主妇》,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动作片《尼基塔》、罪案剧《CSI犯罪现场调查》等剧都拥有大批粉丝,国内主流美剧论坛如“謦灵风软”、“破烂熊乐园”、“人人影视”、“天涯小筑”美剧论坛的注册会员均达到数十万人,可见,追看美剧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种不可轻视的文化现象.而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美国编剧们也意识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于是在许多美剧剧集中出现了或积极,或消极的中国元素,本文将通过一些美剧实例,在文化模因论构架之下阐述中国文化模因在欧美国家的适应和传播.

一、模因论与文化模因

模因论(memetics) 是在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基础上产生,用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模因”(meme) 最先是由英国牛津大学著名生物学家、新达尔文主义者理查德·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中提出的概念.道金斯认为:“模因是文化传递的单位,其核心是模仿,无论是形的、具体的建筑或制造式样 ( 如搭屋建房、器具制造等) ,还是无形的、抽象的观念想法( 如曲调旋律、想法思潮等) 都可以通过模仿进而得到自我复制与传播.”模因在传播过程中,从一个人的记忆进入另一个人的记忆,经过大脑的加工制作,受语言使用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产生创新.这不单单是信息的复制与模仿,还有大脑对信息的选择、加工与重塑.

美剧热看中国文化模因的跨文化传播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传播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它一切能力和习惯.这指明了大大小小的模因充斥着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模因与模因之间的相互联系共同构成模因复合物,使文化终属于多模因复合体,包含着许多与他文化相似或相异的模因因子.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由于模因间的密切相互作用,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因作为文化传播的单位,不断改变物种的适应性,其复制能力和传播限度对文化进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中国元素在美剧中的体现

1.饮食文化

在大多数美剧中都会出现中国餐馆和中式快餐,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美国,中国菜以美味、廉价、便利的特点在餐饮业占据了重要的立足之地.在《生活大爆炸》中,每周六都是宅男们的中餐日,如果他们要外卖回家吃,那么Sheldon要点的餐是陈皮鸡柳,鸡肉炒西兰花(要切丁),糙米饭(不要白米);如果他们不叫外卖,就会去四川宫食堂.当Sheldon发现餐馆重新做了菜单之后,“强盗酱”(Mobster sauce)这个东西真的让他非常纠结.《都市》中凯莉对于男友总是请她到中国餐馆感到不满; 中国菜时常被抱怨为过于油腻等.美国人对于中国食物的感受往往停留在表面,美剧中出镜率最高的中国菜诸如Kung pao chicken(宫保鸡丁)、Muxu pork(木须肉)、饺子等往往都被本土化而失去了原本的风味,这也导致了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在美国被误读为低廉食品的代表.

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了在美剧中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得到发扬,美剧中角色在中餐馆吃完饭之后常会收到一种叫“fortune cookie”的小饼干,这种大多数中国人不知道为何物的饼干是美国中餐馆的特产,拦腰掰开,空心处藏着一张小纸条,印着中英文对照的签语,每个饼干中签语的内容都不一样,或是充满哲理,或是吉祥甜蜜,或是美文诗句,给原本平凡的饼干增添了人文气息.《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第一季17集组员们在餐厅吃饭时天才Dr.Reid不会用筷子,还扯出一段"筷子理论",可见中华饮食文化影响之深.

2.华裔角色

在美剧中,中国人的形象大多是边缘化的,地位比较低下,甚至有些怪异的小配角,比如《实习医生格蕾》中的偷渡客病人,《24小时》中的中国恐怖分子,《绝望主妇》中的被卖到美国去的华裔女佣小梅,《都市》中喝中药口臭的男人等,他们往往操着一口便扭的中文或者干脆是粤语,这反映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文化偏见.同时,美剧中的华裔学生往往是以好好学生或书呆子形象出现,出演《绯闻女孩》第1季Blair的跟班之一Katy Farkas的张楠,在剧中如鱼得水,非常适应.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也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大众对由中国血统学生的态度.

3.政治经济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西方国家也开始就中国的政治经济问题制造话题.美剧《24小时》中的中国被描述成在美国有着庞大特务体系及军事实力的国家,中国特工仿佛遍布美国,对美国造成了巨大的军事威胁.而《老友记》第十季中提到西藏的“解放”,《都市》中多次表现出对的推崇,这些都会造成中国形象在西方的误读和消极传播.

4.神秘东方文化

在剧集中加入神秘的东方文化元素向来受到美剧编剧们的亲睐,从阴阳学说,到针灸、中国功夫都是吸引全球观众的亮点.在新剧《尼基塔》中华裔女主角穿着性感泳衣玩耍飞刀秀功夫,着实让观众们大呼过瘾;《24小时》中被塑造成超级英雄的探员杰克却被中国特工生擒.但经典医疗剧《豪斯医生》中有很多对中医的片面理解让许多华人观众不满,可见美剧永远都在兜售美国自己的主流文化,出现的中国元素永远都只是为其所用,其最终目的还是宣扬推销他们自己的精神、文化和意识形态. 三、中国文化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海利根(Francis Heylighen)曾经探讨了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同化(assimilation),记忆(retention),表达(expression),传播(tranission).他认为成功的模因要想得到同化,就必须被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这样才能进入宿主的记忆中,而且此记忆必须停留到足够长时间才有得以传播的机会,这便是模因的长寿性(longevity),模因若想传递给其他个体,必须由记忆模式表达为宿主能够感知的有形体,将这些表达传递给其他个体,需要具备看得见的载体和媒介,如书籍,照片,艺术品等,而在大众传媒出现以后,受众的选择使得成功模因与失败模因之间的反差更大.传统的中国形象在西方社会根深蒂固,古老而带有神秘色彩的中国元素如中医、中国功夫、中国饮食为西方人所向往,这些或积极或消极的元素被美剧编剧们加以渲染融入到剧情之中获得了不俗的收视率,而全球大多数观众则是通过便捷的网络注意、理解和接受了美剧中所传达的中国形象,然而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其中对中国文化既有宣扬也有扭曲,对于受众大多数为高知份子的中国观众而言,则有责任和义务“拨乱反正”,为中国在国际社会树立积极形象尽一份力.

四、小结

在全媒体的态势下,中国人在获得欧美文化信息的同时也在充当着输出中华文化的角色,通过传媒技术将具有中国元素的中华文化传播到欧美社会,让他们了解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但是在这种跨文化传播中,中国元素也受到了美国社会强势文化的反噬,其表面是向全世界观众展现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文化,而实则向人们传播西方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国进行了文化侵略.这在美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带有好莱坞编剧主观情感的中国形象跟现实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很容易引起文化偏见和误读,因此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们如何积极引导,媒体工作者们如何制作出优良的有真正“中国精神”的影视作品有利于中国在这场全球文化传播竞赛中取得主动权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