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形成的原因与应对机制

点赞:6003 浏览:209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信息日益发达,但同时使得网络谣言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在明确网络谣言的概念基础之上,剖析网络谣言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以达到对网络谣言预防和规制的目的.

关 键 词 网络 谣言 法律规制

作者简介:杨鹏,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12级诉讼法学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6-177-02

一、 网络谣言的概念和传播特征

(一)网络谣言的概念

从本质上来说, 网络谣言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与传统谣言相比起只是谣言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网络谣言是在网络环境发展下,网络使用者以网络作为媒介,发布一些尚未证实、没有事实依据的信息.它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谣言传播模式.也是由于信息相对缺失、滞后、公众渴求的心理以及网络虚拟世界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二)网络谣言的传播特征

网络谣言属于谣言的一种新形式,除了具有传统谣言的不真实性、传播者缺乏自我规范性和受众者的易迷性的共同特征外,其具有新的独特的特征.笔者看来,网络谣言是互联网迅速发展后形成的,其新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播方式的隐蔽性与复合性

由于网络谣言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通过“微博”、“”、“博客”以及论坛等多种方式传播不真实信息,而这些媒介目前尚未实名注册,所以导致其与传统谣言相比更具有隐蔽性,其不易察觉与发现.同时由于互联网具有较大的公开性与巨大的开放性,因而它也不仅仅是像传统谣言那样从一个人到另外一个人或一群人,一环扣一环的单一的链状传播模式,它是综合采用链状传播、树状传播放射式传播等多种方式的一种综合性传播模式.

2. 传播区域的不明显性与传播范围的广阔性

传统谣言常常出现在人口密集的区域,同时常常以口头形式传播因而传播的范围有一定的地域性.相比而言,网络谣言以网络为媒介,从而使得谣言的传播更加方便,传播范围更加广阔,不再局限于某一地区,其可能传播至全国甚至整个社会.

3. 传播时间的不确定性与传播的快速性

网络时代和高科技社会的到来,网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们不再局限于某一时间或某一条件,可以“想说就说、想发就发”,这为网络谣言传播提供了多方面的便利条件.同时网络传播具有即时性与及时性的特点,使得网络谣言的传播也具有即时性与及时性,从而使得其传播异常迅速.

4.传播过程的难以控制性与更大的危害性

由于网络媒介的便捷性为每个网民更好的参与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较好的交流平台,从而也使得网络谣言具有传播方式的隐蔽性与复合性、传播区域的不明显性与传播范围的广阔性、传播时间的不确定性与传播的快速性的特征,进而也导致其传播过程和传统谣言相比更加难以控制,也使其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二、 网络谣言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 网络谣言的现状

众所周知,网络谣言与传统谣言相比具有更强的破坏性,,更容易引发“蝴蝶效应”,给公众、社会公共资源造成的影响与浪费是空前的.2012年4月《人民日报》刊登近年来在社会上产生严重后果的十起网络谣言案例,如“蛆橘事件”、 地震谣言令山西数百万人街头“避难”、 响水县“爆炸谣言”引发大逃亡4人遇难、“皮革奶粉”、 “军车进京”“抢盐风波” 、“滴血食物传播病毒”等,同时“世界末日”的谣言疯传全球.可见在高科技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网络谣言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其产生原因做相关分析,以便更好的提出相关对策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二) 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

近年网络谣言的频频出现,究其原因绝非偶然,其背后一定有一列的背景与原因不断的耦合形成.笔者看来其主要原因可以归咎于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世界的不规范性

网络世界的不规范性是网络谣言形成的前提条件.首先由于网络世界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匿名性的特征,人民在网络世界的身份“脱离”了其真实的社会组织关系,失去了一种社会约束力,因而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相比本身更难管理.其次,网络的发展在我国发展相对较晚,其在生活普及更是最近数年的结果.而法律规范的相对滞后性,进而使得网络世界的规范难免会有灰色地带的存在,这也为网络谣言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衍生的土壤.

2.公众对信息的渴求与公共信息的不足之间的矛盾

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文化素质的日益提高,法制意识也在增强,人民不再仅仅满足于殷实的物质生活,而是希望多参加到社会生活中,对知识与信息的追求,对社会相关活动的监督与参与已是史无空前.特别是当出现地震、瘟疫、战争等一些与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紧急与应急性事件时,人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会被大大削减,对相关信息的渴求会加大.此种情况下如果社会公共信息不足,权威信息缺失、滞后或者模糊,就会产生网络谣言.显然这种公众对信息的渴求与公共信息的不足之间的矛盾是网络谣言产生的社会基础,也是谣言兴起的催化剂.

3.人民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减弱与网络信息爆炸式增长之间的矛盾

与网络信息爆炸式增长的现实相比,人民对网络上获取的信息的分辨识别能力尚未跟上步伐.在一个虚拟的陌生世界里,人民互不相识、也谈不上相知,人民无法完全像现实世界一样通过实践的方法对相关信息进行证伪.从而导致了人民非但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正确适当的传递相关信息,反被一些“不良公民”所利用,将网络当成谋取利益的或攻击诋毁他人的工具,做一些违反法律法规和道德的事情.

4.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人民的侥幸心理

谣言的形成和传播并非无章可循.网络前述特征使得以网络为传播媒介的人民具有更大的侥幸心理.也使得一些网络谣言制造者可轻而易举地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隐藏自己从而有效地降低了造谣的风险性.网络环境的虚拟使网民的行为和思想“无拘无束”,甚至在“法不责众”的心理支配下促使造谣者侥幸心理扩张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也是形成网络谣言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原因. 三、 网络谣言的防范与应对机制

网络谣言造成危害的严重性史无空前,为维护社会安定,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就必须对网络谣言进行防范和规制.笔者认为,对于网络谣言的方法与规制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加强网络监控管理,规范网络生活,完善网络立法

网络世界不是法治盲区,而是与现实世界一样的法治世界.加强网络监控管理,抑制谣言,首先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法律是避免人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重要手段,当然也是遏制网络谣言编造和传播的重要手段.对故意造谣、传谣者,依据谣言造成的危害程度给予相应的惩治,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和约束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使网民在络虚拟环境中的行为也有法可依.其次,应该推行网络实名制,网络用户必须通过真实的,可追踪的个人信息进行注册,才能获取虚拟的网络身份,出现问题时能够追溯到本人.再次,网络媒体必须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把关意识,认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守职业道德,成立相关辟谣专区的信息查证系统,对虚检测信息、不准确信息以及诈骗性的信息及时查证,作出响应,加强对有害信息的管理,积极担当“网络谣言消防员”的角色,净化网络环境,在维护网络环境纯洁的同时,也树立起自身的权威性.最后,在预防和规制网络谣言中,政府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应当积极发挥引导、预警、监督和管理的职能.

(二)加强信息公开工作,增强社会透明度,扩展人民获取权威信息的渠道谣言往往涉及的是最新的、公众性、敏感性事件,而这些常常是信息公开不足或滞后的症结所在.

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及时、迅速公开权威信息,一旦怀疑网上出现谣言,使得公众不仅能够及时到相关部门或权威网站查询相关信息,而且能够及时对疑似的网络谣言证伪,以便迅速的揭开网络谣言的面纱,消除人们的疑虑和恐慌.正如“谣言不会止于智者,只能止于民众充分的知情权” 所言①.只要官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不消除,老百姓对谣言的热衷程度就难以降低,所以,制止谣言的关键在于填平老百姓与相关部门间的信息鸿沟②.社会透明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谣言“存活”的难度大小.所以,有效预防与规制网络谣言,应当坚持加强信息公开工作,增强社会透明度,扩展人民获取权威信息的渠道,在保持信息畅通和信息公开的情况下,尽可能化解公众对信息的渴求与公共信息的不足之间的矛盾.

(三)提高公众的网络自律素质,增强其独立、理性思考能力

一般而言,人民对于网络谣言的辨别能力与网络谣言的传播幅度成反比,因此,防范和规制网络谣言必须要提高人民的网络自律素质,增强其独立、理性思考能力.网络世界不是无章可循、不受约束的法外空间.每一个网络世界的人同时也是现实世界的一名公民,在享受现代网络技术带来的快捷性、便利性以及言论的相对自由的权利同时,也要对其承担防范和规制网络谣言,净化网络世界的义务.面对未经证实而且影响重大的信息,不能“无意识”发布、转发.所谓流言止于智者,只有理性、慎重的对待网络谣言,才能使那些虚检测的、恶意传播的信息不攻自破,失去去生存的空间.同时人民应不断提高辨伪能力,睁开慧眼、辨别是非、识破网络谣言.

(四)规范互联网企业,加强行业自律

大型网站、论坛是网络谣言滋生的温床,网站管理者应该充分发挥其专业性、权威性的特点,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运用其专业的审查机制去调查研究、多质疑,勤查证,去伪存真、严格把关,不能成为网络谣言的传播的“帮凶”.同时由于这些网络与论坛与个人相比具有其天然的优势,更容易从大量的相关信息中综合识别真实信息,因此其还应及时关注已发布信息的相关回馈情况,及时回应网络谣言的最新动态,追根溯源,揭露事实真相.为预防和规制网络谣言,维护社会稳定和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最后,网络行业的社区公约也是预防和规制网络谣言的重要渠道.网络的迅速发展,完全依靠国家法律与政府的监督不太可能也不现实,因此网络企业联合签订网络公约就凸显出其重要作用.2012年5月新浪微博发布我国国内首个《微博社区公约(试行)》,以及《新浪微博社区管理规定(试行)》和《新浪微博社区委员会制度(试行)》,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新浪微博首次推出了用户信用积分,规定积分为零的用户将被删除,同时社区公约还将判定用户纠纷和不实信息的权力授予了社区委员会,其成员将于近期从微博用户中公开招募.这些对于预防和规制网络谣言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其他网站论坛也应该不断建立诸如此类相关制度,甚至所有网络网站联手建立相关网络公约诚信制度,让网络世界也是一个和谐的世界、绿色的世界.

总之,随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网络谣言治理也将长期构成我国互联网管理面临的一道难题.③目前社会矛盾常有发生,维护社会安定显得尤为重要.要真正有效地遏制网络谣言,需要众多方面的努力,除上述策略外,最重要的是关于网络谣言的理论研究也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与时俱进.

注释:

网络谣言形成的原因与应对机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谣言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①晋雅芬.两个舆论场如何“跑赢”谣言.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 年8 月16 日.

②向楠.逾八成人称现在社会谣言很多,因信息不透明.中国青年报.2011 年9 月8 日.

③刘杰.网络谣言的生成机理与治理之策.http://opinion.people../GB/ 17676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