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中国形象传播的成功之道

点赞:5971 浏览:1811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外的热播,为塑造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本文试图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的内容及节目制作方面的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原因,从而为以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舌尖上的中国》 国家形象 形象传播

由央视纪录频道制作的7集高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2012年5月在央视首播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部纪录片,其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的电视剧,并且引发了全社会的追捧和赞誉.不仅如此,这部片子在国外也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在“第49届法国春季戛纳电视节”中,《舌尖上的中国》同样获得了多国媒体和机构的认可和好评.栏目组事先没有进行大肆的宣传,节目也不在黄金时段播出.但是,《舌尖上的中国》就这样“出乎意料”的“走红了”.而看似“偶然”却是“必然”,因为它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正如“中国元素创意大赛”的评委会专家在颁奖盛典上所说“《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一套电视节目,更是一篇充满强大企图心,极具突破勇气和文化阅历的美食史诗.《舌尖上的中国》,是脑尖上的创作,刀尖上的锋锐.”在这些珍馐美馔的展示之外,彰显了中华饮食那真诚、淳厚又温暖的文化输出力量.美国《侨报》刊出社论说,《舌尖上的中国》仅7集,却是中国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播范例.本文将对《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中的成功经验做一简要的分析,探讨它的成功之处,对于日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内容表现方面:贴近生活,小中见大,寓意深刻

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所引领的潮流在本质上是一种“回归”,它使我们回归到对原始的人文主义传统的关注.当越来越多来自民间商业资本、西方电影、权利话语精英的诉求进入到中国纪录片的生产制作中时,对于最广泛的市井人生的关注就显得弥足珍贵.

我们一直在苦苦思考怎样才能打造一个良好的中国形象,从而为全世界展示一幅优美的画卷.近些年来我们过分的推介中国之“好”,反而得不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就以去年政府主导推出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为例.自2011年1月17日开始,《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纽约曼哈顿的时报广场户外大屏幕不断播放.而大多数国外观众领悟不到宣传片中所传达的“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这些信息.美国学者霍尔曾用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区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他认为,中国文化是典型的高语境文化,它在表达时喜欢追求意境、喜欢“言有尽而意无穷”.而外国观众对我国的文化产品所反映的价值观、信仰、历史、社会制度等因素不够了解,在解码时会有意无意地产生抵触感.其实,真正让西方媒体感兴趣的是关乎普通人的小叙述,是那些平凡的瞬间,这一点也正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处.

《舌尖上的中国》从饮食切入,用温情的语调,讲述了许多与食物有关的人和故事,引发了人们食欲和情感上的双重共鸣.美国的《侨报》讲述过一位在美漂泊的张先生的故事,他说:第一次看《舌尖上的中国》是在半夜12点,他看的口水直往下咽.第二次他学乖了,吃饱了肚子看,却又被一家人围坐一桌,春节团圆包饺子的画面戳中泪点.《舌尖上的中国》正是运用平实的情感,展示了生活中最原始最真实的东西.片中那些温情的场景,质朴的食材,都有着一股静水流深的力量.《舌尖上的中国》将更多的画面给予普通劳动者如何采摘、加工、制作大自然馈赠的食材.这摒弃了那些空洞的介绍食物如何好吃的过程,让观众自己体会.《舌尖上的中国》是导演和摄制组深入到当地,拍摄当地人真实的生活场景,是真真切切的市井美食与草根生活,展示的是中国真实的饮食文化,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力量.只有真实的才更能深入人们的内心,才能感动世界.

《舌尖上的中国》从一个小的角度切入,从一个人,一个家庭和一个村庄这些微观元素来表现,用可亲的表达方式,温情的故事穿插其间,使之更有“人情味”,易于接受影片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故事,朴实地讲述大江南北的各色美食生态.从云南的菌子,到陕西的馍馍,还有金华的火腿,香港的虾酱,更有碾面的石磨,腌鱼的木桶等等,这些独有的民族符号,共同的生活记忆,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观众了解到中华的饮食文化.与此同时,如《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这个片子不完全是美食纪录片,是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是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通过舌尖上的味道不仅让海内外观众领略到中华饮食之美,而且还可以感知到美食背后传统文化的隽永和深沉,从而实现了一种东方生活价值观的传承与彰显.影片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华丽的菜肴,讲的都是一些最传统的食物,但是中国劳动人民质朴的笑容、满足的神情随处可见.如这里有凌晨3点就出发寻找松茸的单珍卓玛母女;有一次做700个黄馍馍的老黄等他们为自己的生活努力着,奋斗着,也满足着.这触发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使作品具备更强的普遍性.

该片通过对普通人物的关注,充分挖掘了美食背后深层次的中国文化:吉林查干湖的渔民的渔网只能捕到两公斤以上的鱼,小鱼则被人为地漏掉了,这是为了“猎杀不绝”;云南的卓玛采了松茸后,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不被破坏,自然的恩赐才能延续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人崇尚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同样,一个人、一个家庭可以表现一个国家的治国经世之道.这正是《舌尖上的中国》小中见大、寓意深刻之处.

《舌尖上的中国》中国形象传播的成功之道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传播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节目制作方面:充分利用了电视影像的力量

1、从视听符号层面:大量运用“特写”和“微距”拍摄,以及“平行剪辑”的方式呈现画面

《舌尖上的中国》每一集都穿插着大量的远景摄影,让国外观众在欣赏中华美食的同时,了解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让人感受到中国地大物博的丰饶.一处处近景、特写、微距,把美食的诱惑表现得淋漓尽致.绿色的蔬菜、透亮的腊肉、的馍馍、白色的年糕、黑色的酱油、鲜红的辣酱、嫩白的竹笋等.翻炒,拍打,擀面,出锅等厨房里司空见惯的细节动作,都被清晰、真实地拍摄下来.如此可以更加直接的触发人类爱好美食的共通本性,有利于跨文化传播的开展.另外,编导在每一集中都用平行剪辑的方式同时呈现中国各个不同地方的美食.例如在《自然的馈赠》一集中,编导用平行剪辑呈现浙江老包挖冬笋与广西阿亮挖甜笋的过程.该片甚至还涉及到新加坡、美国等地华侨的饮食方式,从而通过美食把几乎整个中华文化的版图串联了起来. 2、从故事层面:故事性极强的编排方式,加之流畅的镜头语言

在《舌尖上的中国》里采用了大量设置悬念的叙述方式,它可以吸引注意力,使观众保持持续的关注.比如在林红旗远洋捕鱼那一集,在开头就用一段旁白设置悬念:“不断减少的鱼群,让船长林红旗担负着一无所获的风险”,激起了观众的好奇心.然后,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层层推进,达到,最后是船员们的喜笑颜开、满载而归.这一系列的极富故事性的编排方式给该片增添了很大的看点.不仅如此,在注重故事编排的同时,编导又很会运用镜头来讲故事.仍然拿林红旗船长带领船员们捕鱼这一集为例.编导全程跟踪了他们远洋捕鱼的过程.在展现捕鱼的场面时,摄影师从各个角度全面呈现了捕鱼时的紧张气氛,甚至还潜入水下拍摄了鱼群惊慌行进的场面,增加了影片的现场感和逼真感.《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不惜辛劳,不计成本,通过各种影像和叙事手法的结合,从现实的角度,展示普通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中国最平凡但又是最珍贵的文化传统.


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纪录片,在国内外产生如此的轰动效应,为传播中国饮食文化,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它让人们通过舌尖上的那一刻感动,感受对食物的敬意和珍惜,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这正是超越美食本身的中华品格,它体现的是人类共通的人文情怀,所以能够被全世界受众所欣赏和分享.《舌尖上的中国》给我们的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符合普通人生活的文化,更容易引起共鸣,国外的观众也更加感兴趣.

《舌尖上的中国》带给我们的是超越美食的思考,它让我们从中悟出中国形象传播的精髓所在:要抛弃大而全、虚而泛、检测而空的外宣方式,切实在涉及中国文化精髓与内核上狠下功夫,这样才能塑造出一个真实、客观、平凡、动感的中国形象.其实真正令世界信服的中国形象就存在于百姓的一食一饭之间.正如《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所言:“饮食文化是中国的软实力,它可以通行全世界.通过美食,世界可以有滋有味地认知我们这个东方古老国度.”我们需要打造更多像《舌尖上的中国》一样面向国际、制作精良、有口皆碑的文化产品,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活力的中国,一个趣味的中国,一个幸福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