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视剧《红楼梦》的接受与传播

点赞:18838 浏览:8360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红楼梦》作为中国经典文学的代表,经历了不同媒介的改编形式,由文本改编、戏曲改编、影视剧改编直至选秀、讲坛等各种形式,经历了大众化、娱乐化的冲击与改造.本文试图通过《红楼梦》影视剧改编的传播方式的改编、观众接受的反映,以及对“红楼选秀”的分析,初探其接受与传播的前因后果.

对影视剧《红楼梦》的接受与传播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典文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关 键 词 :《红楼梦》 影视剧改编 红楼选秀

古代白话小说的源头之一是宋元说话艺术,其内容带有很大的大众娱乐成分.当说话底本经过文人加工而渐趋高雅化后,离民间的趣味渐渐有了一段距离.

《红楼梦》由诞生到发展所形成的总体风格,是小说远离大众欣赏趣味的一个典型代表.关于经典的文人小说通俗化的发展由此可见一斑.

就《红楼梦》而言,小说文本向图像的转化过程,也为《红楼梦》的通俗化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途径.这种图像,孙逊认为,大致可以分为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两种.前者指大量的《红楼梦》绣像、图咏等,而后者指的是从最初的舞台剧,逐步演变为电影的形式,再发展到电视剧《红楼梦》.据笔者统计,从《黛玉葬花》至今,已有八十四年,经改编的《红楼梦》影视剧至少有23部.影视剧,其借助于现代声、光、电等技术手段塑造出的视听觉形象,对观众接受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既扩大了《红楼梦》对普通观众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改变了观众对于《红楼梦》这样的名著的接受方式.观众的接受趣味,在一定程度上也与《红楼梦》的改编产生了一种互动的作用.

一、传播方式的改变

影视相比小说有着不同的传播方式.影视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亲和力,实现了《红楼梦》更加广泛、更加大众、更加便利的传播.《红楼梦》的文字虽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绘声绘色地塑造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但这种描绘,对于具体形象来说,毕竟是间接的.要把文字描绘的间接形象转换成一个生动可感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读者对文字有充分的敏感性,并且在敏锐感受文字的同时,也要调动起自己的想象,把文字形象的间接性转换到一个似乎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世界里.所以,阅读文学作品,特别是阅读像《红楼梦》这样的文学作品,也是对读者阅读能力的一种考验.而影视作品则不然.文字的那种形象间接性,通过演员的演绎、声像的特殊处理,成为观众直接可以接受的形象.观众不需要具备那种对文字的敏锐感觉,也不需要充分调动起想象,把文字暗示出的形象召唤出来.因为那些形象已经直接呈现到观众的眼前和耳旁.此时,观众完全是处在被动的位置,而形象思维也几乎处在休眠的状态,只是静静接受影视带给观众的一切形象.拍摄的技术越先进、演出越精彩,观众接受的被动性也就越强.而且,也正是由于影视塑造的形象是直接的、一览无余的.所以,文字的那种含蓄性被抹去了,含义复杂的广阔性也被狭窄化了.小说本来的深度不可避免地走向浅显,这虽然有利于观众的迅速理解,但是,也同样造成了观众接受的一种惰性.比起小说来,其对观众理解水平的要求显然大大降低了.

我们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才把影视改编视为《红楼梦》的一种通俗化.

而受众选择读小说还是看影视剧来接近《红楼梦》,既能说明受众的欣赏趣味,也能说明其理解水平.在我所进行的一项关于收视习惯的调查中,32.5%的人选择边看电视剧边看原著,17.5%的人认为看了电视剧不会去看原著,而更多被调查的人愿意选择影像观赏为主的接受方式来接近这本经典小说.结合当下“快速阅读”、“简略阅读”之风的盛行,受众越来越倾向于便捷、容易地来获取信息.对于《红楼梦》,更多人倾向视听觉形象而疏远文字不足为怪.但是,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读者的接受方式越来越被动,其理解力越来越降低,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如果《红楼梦》的影视改编一方面扩大了《红楼梦》的影响,另一方面却让受众的接受越来越趋于被动,接受能力越来越降低,甚至让受众觉得已经没有必要进一步阅读小说原著了.

二、编导、演员与观众的认可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是文学阅读中非常活跃的角色,尽管绝大部分作者都有自己明确的写作意图.但是,读者是实现文本意义的最后一环.对于人物的理解以及小说的解读都会各人有各人的观点.编导对于《红楼梦》作品,当然也是有各自的理解.他们一方面是读者,另一方面先于观众,成为《红楼梦》影视作品的再创造者.所以,他们的再创造还需要观众,来完成意义实现的最后一环.

越剧《红楼梦》电影、87版电视剧《红楼梦》、89版电影《红楼梦》以及新版《红楼梦》,这四部作品的编剧有着不同的创作意图.越剧《红楼梦》电影编剧徐进将视线集中在“宝黛爱情”上,以原有的舞台戏曲作为情节底本,基于电影语言的需要,增加了许多独白,但在审美趣味上,还是贴近传统戏曲为多,赢得了爱好戏曲的人们的深深喜爱.87版电视剧《红楼梦》编剧之一的周雷则将视线投射到“贾府兴衰”,这在他对角色的判断中也可以看出.他在《吉林日报》的一次访问中讲道:我觉得林黛玉这个角色在老版本里不是非常理想.大家认为林黛玉是《红楼梦》第一女主角,其实剧中戏份最多的是王熙凤,这个角色是很重要的.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电视剧中的王熙凤,戏份突出,其勾连贾府兴衰这条线索也更为明显.而演员邓婕的表演也相当到位,从而得到了观众的认可.89版电影编剧谢逢松将其定位在“诗意”,甚至在一些细节处理上,也要求耐人寻味,要显示他的独到理解.如《走访电影<红楼梦>编剧――谢逢松纪要》 中写到他的看法:“贾母请吃饭,这里表面上看着是吃饭,黛玉吃得少,实际上吃饭却反映了每个人物性格.在庆元宵时,宝玉喝酒,黛玉又给他斟,大家劝阻,宝玉硬喝等这场戏实际上是向旧礼教挑战.现红学界却无人理解这点.”可惜的是,艺术化电影的立意,虽然得到一些圈内人的好评,但普通观众并不十分认可,而将主题定位在揭示贾府复杂的社会矛盾,也使许多观众觉得不够引人入胜.在笔者对文化层次相对较低、50岁左右的年龄人群进行调查时发现,只有7.5%的人喜欢看89版电影.而相对来说最为通俗的越剧红楼梦电影,喜欢的比例则高达70%.另外,对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喜欢87版电视剧的也高于89版电影13个百分点.从而说明,89版编导的再创造,并没有在普通观众中产生相应的共鸣.新版《红楼梦》编剧黄亚洲则力图在旧版《红楼梦》外创新,从情节的设计上更突出后四十回的部分,将“太虚幻境”与“风月宝鉴”分别展开.另外在角色上更加强调了秦可卿预言者的分量.然而,在实际播映中,新版《红楼梦》并未受到观众的欢迎. 除了编剧再创造、需要得到观众的认可外,演员的演绎对影视剧的成败也至关重要.在大量的《红楼梦》影视剧当中,以表现“宝黛爱情”主线的为最多,这亦符合一般观众对《红楼梦》接受的基本定位.因此,林黛玉、贾宝玉这两个人物得到了最多观众的喜爱.在调查中,我们发现,50%的观众选择林黛玉为《红楼梦》中最喜欢的人物,比第二位的袭人高出了三十二个百分点.影视剧演员的形象、气质以及表演,也影响了观众对于人物的理解.87版电视剧中,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一角,从眉目乃至身段都较符合观众对于人物的想象,尽管演出稚嫩,甚至在编剧周雷看来,“不是最满意”,但是在普通观众眼里,得到最多肯定的还是她.在“你认为哪个版本的黛玉最经典”的调查中,50岁左右的人群有35%选择了陈晓旭扮演的87版电视剧中的黛玉形象,在校大学生更是有65%的人选择了她.陈晓旭不幸去世后,作为较具网络影响力的百度贴吧,她的总贴数达到了16万条之多.这里仅举其中名为“反对重拍,支持晓旭,亿万国人签名”一贴为例:坚决反对重拍红楼梦,永远支持我们的晓旭.百度陈晓旭在其去世后发帖数日,跟帖数达到了三万多.参与演出的演员已经成功塑造了这个形象,使得观众对于这个人物的认识趋于定型,其深入人心的程度,也令其他演员很难替代.

越剧《红楼梦》林黛玉的扮演者王文娟作为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也同样具有独特的偶像气质.出色的唱腔以及秀丽的外形,让舞台以及银幕上的她魅力十足,她所创造的王派风格拥有众多“粉丝”追捧.调查的结果是,50岁年龄中有57.5%选择了该版本的林黛玉.对于喜欢越剧的江浙观众,她的名字也同“林妹妹”三个字联系在了一起.前不久,她在年近八旬的年龄还举办了“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王文娟艺术回顾展”,演出场场爆满.观众对演员的认可度,甚至超越了时间的界限,即便让一个老态龙钟的人来饰演十余岁的林妹妹,也没有让观众感到有什么不自然.

当然也有因为选择演员的不恰当,而制约了观众对于影片的接受.在前一章,89版《红楼梦》电影在选择角色的问题上则受到不少非议.这种非议,也可以从对普通观众的调查中得到证实.以刘晓庆饰演的王熙凤为例,在百度凤姐贴吧中一项关于“刘晓庆版凤姐PK邓婕版凤姐你更喜欢谁” 的调查中,共有51人发表了评论,其中48人认为邓婕演得好,占96%.刘晓庆演技差、形象年龄不符等原因,使得89版电影凤姐的接受程度要比87版电视低很多.平心而论,在中国演员中,刘晓庆的演技还算比较好的,20世纪80年代更被称为“刘晓庆时代”.只不过她对凤姐的角色体会不够,而在接拍该片时已经以电影《小花》、《芙蓉镇》等家喻户晓,角色的定势效应,使得观众更容易接受她农村妇女的质朴形象,而与王熙凤得体端庄却泼辣直率的气质有所出入.而她要改变观众心中的定势形象的努力,反导致她演得处处过火,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这也说明,观众与演员的那种潜在的互动性,对于影视剧的再创造,会产生一种微妙的影响.


新版《红楼梦》的演员通过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选秀而来,抛开电视剧中的各个技术环节都属上乘、摄影、造型、音响等等,其最受到争议之一的也就是演员的表演.《红楼梦》又被观众称为“红雷梦”.

三、选秀:未拍先热的全新模式

观众与影视剧的互动活动,在近年来达到了.2006年8月21日在人民大会堂,一场名为“红楼梦中人”的大型选秀活动拉开序幕.历经10个月的选拔,报名人数超过43万人之多,浩浩荡荡,影响遍及中国各大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又将“《红楼梦》影视剧改编”问题推到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通过银屏上的收视,观众与影视也能产生一定的互动,但是隔了一层屏幕,这种互动是潜在的、间接的,更无法形成一种现场的热烈气氛.而选秀活动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憾.其实,现场的、全民的、更大众化的选秀,作为草根文化的产物,在2000年左右已经盛行.“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这类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活跃在电视台、各大城市的秀场,成为一种集体性的娱乐活动.

“红楼梦中人”以选秀的形式,请到了众多红学界专家以及87版电视剧的编剧如周岭等,让一般百姓参与到对《红楼梦》影视改编演员的选拔与被选拔中.此类活动采用的是两种途径:一是观众可以通过网络票选、短信票选等方式,直接对可能参与新版《红楼梦》电视剧演出的人进行筛选比较.二是观众可以直接参与选秀,甚至有可能成为主要人物的扮演者,一圆普通人的明星梦.这种刺激性以及强大的影响力,无疑打开了传播方式的新途径,改变了观众主要是阅读、从书本中汲取内容的接受方式,甚至也改变了从已完成的影视剧中获得图像声音的直观欣赏模式,而以一种开放性、一种召唤结构让受众直接介入作品本身,参与到影视改编的再创造中.但选秀的结果却不了了之,弃用选秀冠军黛玉组冠军李旭丹,一再更改宝钗组冠军姚笛的角色等,也让它蒙上人为炒作的嫌疑.总导演李少红尽管很理解“红楼梦中人”选手们一路坚持下来的艰辛,并圈定了多达70位的“红楼梦中人”选手,希望他们经过培训后,能在剧中露脸,但选秀选手毕竟“是选手而不是演员”.

选秀与选拔不同,从字面来看,前者更倾向于“秀”,而后者更在乎“拔”,即挑选.“红楼梦中人”选秀,就是一场大型的演出,组织者似乎更看重过程,而不在乎结果.当选秀结束后,便是演出大幕闭上的时候.不管怎么说,这场更接近于全动的造势和宣传,也确实给重拍《红楼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种未拍先热的效果,也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似乎可以给未来的高收视率做出一定的保证.

但把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具悲剧意义的作品折腾成如此一场闹剧,其产生的消极意义也不容低估.而且,普通观众对于这场闹剧式的重拍,也未必像有些人预计中那样乐观.在关于“《红楼梦》重拍”的调查中,对重拍新版《红楼梦》的意义,38%的人对于重拍的结果持观望态度,33%的人对于通过选秀参与演出的选手并不信任,甚至对现在演员的整体水平都不认可,认为重拍不会成功.而对于最引人关注的“黛玉之争”,53.75%的人认为新黛玉不可能超过以往经典黛玉的形象.尽管选秀来势汹汹,然而仍未能动摇之前作品对于观众接受的影响,我们注意到,有48.25%的人觉得这是一场商业炒作行为,而对借选秀来推动《红楼梦》的再改编表示了某种程度的厌恶.

基金项目:本课题受到上海高校选拔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编号为dsd1006

注释

① 孙逊.图像传播:经典文学向大众文化的辐射[N].光明日报,2004-5.

② 龚宝华.吉林日报,2008-4-22.

③ 梅玫.走访电影《红楼梦编剧》――谢逢松纪要[J].红楼,1988(4):78.

④ 百度王熙凤贴吧:刘晓庆版凤姐PK邓婕版凤姐你更喜欢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