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媒介形象传播的问题与

点赞:3236 浏览:77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人民日报》1983年至2011年这28年间的所有关于农民工报道,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探析农民工媒介形象传播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大众媒体在报道中所能采取的传播对策.

【关 键 词 】农民工 媒介形象 媒体报道

2006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这样描述农民工:“他们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媒介高度化的社会中,传媒描绘的农民工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认知农民工的模式,也影响着农民工群体的自我定义.本文以《人民日报》为数据来源,对1983年到2011年间所有关于农民工的报道进行了整理,对报道的议题、内容、倾向等作了总结,通过样本分析了解主流媒体对农民工报道的概貌,及农民工媒介形象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正确塑造农民工媒介形象的相应对策.

一、农民工媒介形象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983年至2011年《人民日报》对农民工报道的总体情况

笔者采取内容分析法,以每则样本新闻为研究单位,利用报道数量、报道时间、议题、情感倾向、报道版面等变量得出媒体对农民工报道与传播的总体情况.

(1)报道数量.从下图《人民日报》报道数量的曲线图来看,其一,其报道数量随着年份的不同有着上升与下降的趋势,但从1983年开始,报道数量呈上升的趋势;其二,从1983年到2011年这28年间报道量有几个时段的高峰期,如1995年,1998年,2007年等,报道高峰期的出现必然是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如国家层面上的方针政策上的变动,社会环境的变化,文化发展的需求等,从报道数量的变化可以探寻出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嬗变过程.

(2)报道时间.我们将1983年到2011年间所有关于农民工报道的文章按照全年的三个时间段来划分,数据显示,1—4月份的文章量共520篇,占到总数的42%,大于其他的月份;9—12月为373篇;而5—8月份的报道量仅为184篇,占全年的17%,与其他两个时间段相比数量有明显的落差.《人民日报》作为国内引导舆论的主流媒体,报道量分布如此不均,正是反映了新闻工作者在传播农民工形象时,或是在政策应景,或是在年关出稿量多的时候才关注到农民工群体,这些因素不利于全面展现农民工形象,媒介的这种选择性注意让受众对农民工形象了解不全面.

(3)报道议题.《人民日报》1983年到2011年间所有关于农民工的报道共1127篇,数据显示,报道中关于农民工的生活生存现状、权益保障、关怀救助、求职就业、方针政策这五大议题占了所有报道的80%.媒体对农民工议题的设置主要偏向于对其的各种救助、生活现状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讲,反映了《人民日报》等国内大众媒体对农民工问题的关注和对其充满同情从而提供救助的善意行为,当然,这种关注与帮助是以把农民工形象模式化为弱势群体来对待的.

(4)报道倾向.《人民日报》对农民工报道的情感倾向中,中立的比例近60%,占了报道量的一半多,这表明《人民日报》对农民工的报道恪守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比较客观详实地描述了农民工的多面形象.对于农民工负面报道所占比例还不到10%,这也反映出党报其视角更多侧重于对国家政策的宣传以及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健康塑造,但对于农民工负面报道则采取一言以蔽之的方式.这种报道方式容易让市民对农民工的形象形成刻板印象,不能全面的真实的了解农民工真实的生存现状.

(5)报道版面.数据显示,《人民日报》关于农民工的报道主要集中在要闻占14%、经济占12%、新农村占10%,政治与法律占7%等板块,并且这些板块报道量加起来比例过半,这说明《人民日报》对农民工的关注大多集中在报纸的重要版面,这侧面反映出主流媒体对农民工问题的关注,同时也映射出其报道不够多元化,多集中于政策的宣读与各种法律援助等全局层面来报道,并没有完全贴近于农民工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2.农民工媒介形象传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民工群体的媒介镜像直接影响着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整体认知,影响着农民工群体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资源配置.本文以《人民日报》对农民工报道为研究对象,研究媒介在对农民工形象塑造及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原因,是为了让媒介更好的还原农民工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使受众除去各种刻板印象,全面了解农民工群体.

农民工媒介形象传播的问题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民工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1)媒介传播对农民工形象的弱势化.农民工在媒介中没有话语权,导致其处于弱势状态,而且大众媒介在对农民工的报道中也大多是把农民工归为需要被帮助被关怀的一类群体,农民工报道中作为“主角”的农民工配角化也是其被弱势化的表现之一.笔者在整理《人民日报》的文章时发现,该报报道的主体是各个方面针对农民工所做的事情,农民工只是一个对象而已,“主体缺位”让农民工限于尴尬的地位.

农民工形象传播过程中出现弱势化的现象,究其原因,其一,《人民日报》作为党报,其为营造对农民工的关怀,引导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报道时所选取的角度大多是政策的利好性和政府关怀度,以至于对其报道趋向于同情,农民工便无形中被弱势化了.其二,农民工在媒体上没有话语权既是其弱势化的标志也是影响其弱势化的主要原因.


(2)媒介传播对农民工形象的模式化.报道形式的模式化.以《人民日报》为例,其在报道题材和体裁的选择上实现了多样化,使受众从多面来了解农民工.但是,其在报道的叙述上带有明显的模式化倾向,趋于使用:(某地/某人)十(动词)十农民工/农民工子女+(谓语/谓宾),诸如此类的标题形式.如此模式化的标题和内容不利于凸显单个新闻报道的价值,也不利于农民工形象的完整传达和正确解读.

形象塑造的模式化.这种模式化普遍存在于国内的各大媒体中,妖魔化、污名化、对农民工形象的描述扭曲和失真,已成为许多媒体对农民工形象塑造的通病.《人民日报》的数据分析显示,负面报道只占所有报道的9%,其对于农民工报道秉承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但对农民工报道多把农民工定位于社会的弱势群体,是需要被关怀救助的对象,这种形象的描述显然有失偏颇.媒体的这种模式化传播,使得农民工形象越来越多的在社会成员心里形成负面的刻板印象,并影响其在现实生活中对这一群体的正确认知. 传媒受制于这两种模式化的局限对于农民工形象的健康传播带来阻碍.首当其冲的动因便是媒体自身的取向,每个传媒机构有其自身的市场与受众定位,由此带来传播理念迥异.其二,传媒人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新闻理念也是影响农民工形象塑造的关键因素.如果新闻工作者多些创新,就不至于报道形式千篇一律,多些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就不至于矮化农民工形象.

(3)媒介传播对农民工形象的浅表化.传媒对农民工的报道浅表化主要体现为其刻画农民工形象不够全面,不够深刻.从《人民日报》报道时间上,我们可以分析出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集中在年关.另外从对《人民日报》文章的统计发现,报道中的文章多局限于报道事实的消息类稿件,而对于深度挖掘农民工生活、内心世界的文章则少之又少,对于农民工的报道也仅停留在表面化的叙述,缺乏深层次的分析与探讨.

对农民工的报道浅表化主要原因是传媒与农民工的距离还是“不够接近”,这包括物理距离上和情感距离上的双重“接近”.从收集的文章中,可以发现大部分是些政策解读,而深度挖掘农民工生存状况的文章很少,也就说明记者并没有真正接近农民工采访到一手资料.记者与农民工的情感和空间都有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往往从其所写的报道里流露出来.

三、农民工媒介形象的传播对策

大众媒体理应将农民工群体纳入其传播活动的视野,客观公正的呈现农民工群体真实全面的形象.

1.加大报道力度、广度和深度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主流媒体对于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关注度不高,一般的报道也不成体系.媒体应对农民工群体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报道,不仅要加大报道的力度,还应增加报道的覆盖面,在版面及议题设置上开阔视野,通过不同角度的解读,并加强报道的深度,提升媒体的感召力,使农民工群体得到各方更多的关注.

2.在报道中坚持公正客观、公平正义

媒体在农民工报道中应以平等的视角,尊重的心态,做到公正客观.对于农民工群体的不良现象,要深究其产生的根源,在解读好现象的同时,还应多做预测性报道,给受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并避免刻意突出当事人的社会身份.

3.报道要体现对农民工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怀

在策划选题方面不仅要客观、全面,而且要增强策划意识,多关注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权益,如农民工就业难、看病难、子女受教育难等问题.此外,应满足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多方面的信息需求,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怎么写作,尽可能为其提供足够的话语表达空间.

结语

通过分析28年来《人民日报》的农民工报道,发现《人民日报》对农民工群体的再现中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再就业者个人特征、困难和帮助、再就业理念、家庭角色等几个方面,这些偏差都源于《人民日报》的转述动机.如何更好地对农民工进行报道,传播农民工媒介形象,成为诸多媒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媒介在农民工话题报道中,要更多关注具有典型意义的普通农民工的真实境遇,充分展示农民工的奋斗历程,传播各个层面的农民工形象,为历史记录完整的农民工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