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观念的影响

点赞:14431 浏览:6004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在对甘肃东乡三个自然村寨的实地调查和笔者长期生活考察的基础上,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甘肃东乡地区传统文化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众传播使一些地方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与发展之路. 【关 键 词 】大众传播 民族文化 传统观念 文化融合 当今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经济越发达的地方,信息传播的速度越快;而信息越闭塞的地方,经济发展越落后. 社会信息的传递和运行被称之为“传播”,而人们需要的信息是通过“传播”的方式来完成的.“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①马克思认为精神交往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②在经济发达地区,大众传播的影响非常普遍而且作用非常明显,它是一个地区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 一个独立民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观念与文化特征,如果一个民族本身的传统观念发生改变而且它所孕育的文化内涵消失,那么这个民族也就名存实亡.精神内容的产生与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政治、法律、宗教和意识形态是相联系的,一个独立的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也包括这些内容. 东乡地区是古代历史上中原文化和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过渡地带,这个地区的地形也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由于人们居住的地方大部分是干旱的山区,地势落差特别大,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所以导致了除经济发达的几个乡镇有水泥公路之外,大部分的山区,汽车和现代化的一些设备是很难到达的.人们居住的区域非常分散,往往30到50多户人家形成一个自然的小村落. 在大众传播时代里,以新兴的电子媒介为主流代表的大众传媒,它会对一个自然条件恶劣并且传统文化观念很强的民族产生影响吗?如果会,它是如何产生影响的?在大众传播的影响下,东乡族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这种转变最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这些都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主要问题. 一、对三个村落的个案分析 为了探讨以上问题,笔者对东乡地区三个自然村落进行了实地调查.这三个村落是按东乡族自治县三个经济收入水平层次不同的地区进行选取的. 案例一:河滩镇苏孟村 苏孟村位于东乡县西部边缘的大夏河畔,是河滩镇的镇中心,镇政府以及乡一级的机关单位都设在这个村上.这个地区交通发达,大夏河水利资源丰富,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高.苏孟村的680多户人家中,电视的拥有率为93%,其中403户人家有固定和手机等通讯工具. 东乡族大部分人已经不会说东乡语,他们使用的方言和河州方言比较接近.苏孟村有31%的居民为东乡族,笔者询问了十个60岁以上的东乡族老人关于东乡人风俗习惯的问题,老人们都能说出一些跟真正东乡族风俗习惯相同的事情,包括婚丧礼仪、待客礼仪和民族语言等等,但东乡语和东乡族的一些传统文化特征已经在这个地方慢慢的消失. 案例二:坪庄乡韩则岭村老庄社 位于东乡族自治县南部的坪庄乡韩则岭村老庄社,地形以山地为主,这里曾发现了距今有一千多年前的《古兰经》.人们耕种的田地全部都是旱地.该社45户人家41户人家有电视,并且有10户人家安装了村村通无线.这个小村落的通用语言为东乡语,妇女和小孩基本上不能流利的用汉语和陌生人交谈.这里很完整的保存了东乡族的文化特征和传统的理念. 案例三:那勒寺镇瓦房村东山社 瓦房村的东山社,位于东乡县、广河县和和政县的交界处.该地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交通极不方便,只有38户人家的小村落有35户人家有数字接受器的电视. 东山小学没有校舍,现有107名学生在大队书记家里上学,学校总共有两个年级,升到三年级之后要到十里远的瓦房小学去念.在对当地小孩子进行的“你所会唱的歌曲是什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被问到的20名上小学的孩子最喜欢唱的歌曲是《丁香花》和《小薇》.在经济非常落后的地区,由于电视的大量普及,使得当地的孩子全部都会唱通俗的流行歌曲. 二、东乡地区民族传统观念改变的表现 通过以上案例和对东乡族主要的聚集地东乡族自治县的长期实地考察,本文认为近几年来东乡地区民族传统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东乡地区的结婚习俗在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伴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她们的服装穿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电视、固定和移动在东乡小山村中慢慢的普遍起来,甚至在东乡经济发展比较靠前的锁南、唐汪和河滩等乡镇,还出现了小规模的网吧. (4)东乡族大学生逐年增多,人们对知识的尊重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5)民歌“花儿”的孕育土壤与生存空间的缩小和“宴席曲”的消失. (6)灵光一现的“小经文”和东乡语逐渐消失. (7)乡村熟人社会关系逐渐走向转变. 三、大众传播与民族传统观念改变的关系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大众传播对这个民族群体文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它是怎样改变的?笔者认为它的改变经历了四个阶段. 首先,是经济和科学的飞速发展导致的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这使得整个世界都处在一个精神交往体系当中.处在精神交往体系中的一个民族,其民族传统文化观念的转变,是由精神交往活动中所包含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形成的.这种精神交往活动产生和形成的前提是物质交往活动的极大丰富和频繁,而经济和信息全球化是物质交往活动极大丰富和频繁的最显著标志. 其次,以电子媒介为主流的专业化的媒介组织的出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技术层面的设备.在东乡,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缓慢落后,再加上地形的限制,所以东乡地区的交通非常不发达,这也使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许多的外来文化一直很难进入到该地区.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壁垒. 第三,大众传播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充当了媒介桥梁.两种文化理念所体现出的差异与对碰,通过传播各种信息使得双方的文化理念有了一定的认同感,形成共通的意义空间,这也加快了这两种文化所代表的民族之间的交往频度.随着交往频度的加快,在潜意识里,两种差异文化互相交融,最后达到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或同化. 最后,意见领袖角色的改变,意味着一种新的文化理念的出现,许多个小群体的意见领袖角色的改变,说明了这个大群体已经容纳了另外一种新的文化理念.在东乡,以前主要的意见领袖是阿訇和“家伍”中的长者.而现在,这些意见领袖的角色被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和有钱人所代替,并且越来越多的东乡人也有了简单的法律意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巨大伤害时,他们也会诉诸于法律,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在大众传播的影响下,当今东乡地区的人们面临着两种不同的选择.第一种选择就是他们从大山里走出来,接受新事物和新文化的影响,通过对先进技术的掌握来消除大众传播在该地区的障碍,最终融入到世界精神交往体系中去.但也应注意两种文化观念意碰撞过程中,可能导致的许多不稳定因素.另外一种选择就是他们一直保持传统观念,有意识地排斥和反对新事物、新文化,最终只会导致该地区的继续落后.但值得庆幸的是,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具有第一种选择倾向的人群占东乡地区总体人群的主要部分. 总之,在以传播为方式的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和中,一个小民族在有限范围内所孕育的亚文化,它始终要附庸在一个主流文化上.本民族所孕育的文化,在世界精神交往活动中会逐渐的被同化,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并且大众传播给民族文化所带来的影响总是利大于弊的. 参考文献 ①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111 (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9级硕士生) 责编:姚少宝

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观念的影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济发展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