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环境下自然灾害的信息传播特点与方式

点赞:5536 浏览:146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社交媒体在芦山地震中作用突出.与传统媒体相比,社交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源及信息复杂多变、参与性强等特征,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文章以2013年芦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比较分析媒介环境的改变给灾害信息传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传统媒体的调整策略.

【关 键 词 】自然灾害;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特点

2008年汶川地震时,新华社、电视台等媒体反应迅捷,占据报道第一线;而2013年芦山地震时,则是社交媒体发布了第一条地震信息.但社交媒体在加快速度的同时,也使信息变得更加多元,与灾难相关的各种信息都可能成为人们的关注点,也有可能产生与抗震救灾不一致的声调,使信息变得更加复杂.

一、社交媒体的特征

近年来社交媒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媒体力量,在危机传播中更是占据了一席之地.不管是2012年的“721”北京暴雨,还是2013年的芦山地震,社交媒体在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这与社交媒体的特征密不可分.

(一)人人都是信源

《什么是社会化媒体》一书的作者将社会化媒体定义为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具有参与、公开、社区化、连通性等特征;并指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媒体的形式和特点也会随之变化,但其最大特点仍是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认为新新媒介的每一位消费者都是生产者,用户可以选择生产和消费新新媒介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又是千百万其他消费者―生产者提供的.可见,社交媒体的核心在于用户生产内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源.人人都是信源有利于信息的多样性,但也给信息的审核带来了困难.


(二)多种传播形态的综合体

人类传播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不同形态.在传统媒体主导时代,媒体上很少呈现大众传播之外的其他传播形态,各形态之间界线分明.而社交媒体提高了各种传播形态之间的融合度,呈现出多种传播形态.保罗莱文森称微博是有史以来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最好的结合,可以送给特定的群体,也可以只送给一个人;小组对个人的传播像个人对小组的传播一样容易;各种规模和目的的群体都发送微博.社交媒体打破了传播形态之间的界线,兼具多种特征和功能,但也使传播本身变得更加复杂,可预测性和可控性降低.

(三)关系为王,情感维系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生产内容的目的往往在于以内容为纽带,延伸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关系.依靠关系建立起来的网络更易激发情感、产生共鸣.郭美美炫富激起人们对贫富差距的不满、对的不信任、对慈善信息透明的需求.这些共同的情感连接起众多网民,人们因为这种关系网络而产生共同的态度倾向.

这种关系网络和情感具有极大的传播力和聚合力,能在短时间内将信息扩散出去,调动起巨大的力量,在动员社会力量方面具有优势.如芦山地震时微博微信开通寻人平台,借助广泛的关系网络散播信息,截至2013年4月22日21点,已累积收集整理有效寻人信息12100余条,其中累积人工核实1179条,真实有效信息1000余条,经人工逐个回访,已确认340人找到亲人朋友.

但这种作用在精神层面的刺激因素会损害认识的清晰度和公正性.导致网络舆论易产生极化现象,引发不理智的行为.

二、社交媒体在突发自然灾害中的信息传播特点

《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定义为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会使基于特定结构方式的常态传播系统失去平衡,原本有章可循的信息传播过程,为各种难以求证、整合的信息碎片所充斥;传播通道和载体也处于混乱状态.这种信息环境恰好与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相契合.下面笔者以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为例比较分析.

(一)快:社交媒体成为信息发布的先锋

汶川地震时,传统主流媒体占据舆论制高点,在议程设置、舆论引导方面起决定作用.而芦山地震时则是新媒体走在了前面,成为大多数信息的源头.

表1 第一条地震信息发布情况

汶川地震 芦山地震

地震发生时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2013年20日8时02分

第一条地震信息发出时间 地震发生17分钟后 地震发生53秒后

信息形式 英文快讯 微博

信息发布主体 新华社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据表1,汶川地震时新华社发出第一条信息,而且是英文快讯,由主流媒体在第一时间进行对外信息发布,主要是要抢占国际舆论的制高点.随后第一张地震图片、第一条电视新闻均由传统媒体发出.传统主流媒体成为汶川地震时的主要信源,非专业媒体的个体或企业组织没有信息发布渠道.而芦山地震时,第一条信息由非专业媒体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通过微博发出,距离地震发生仅53秒.并且在随后的近一个小时内,多达1300余条微博发出了地震信息,其中既有身在灾区的居民,也有企业、名人等对地震消息的转播.社交媒体为非专业媒体的个体或企业组织提供了信息发布渠道,打破了传统专业媒体在信息发布方面的垄断权,人人都可以发布、转发信息,成为信源或信息流通的渠道.

社交媒体环境下自然灾害的信息传播特点与方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媒体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杂:信息多元,议题多变

信息发布主体的多元化及多种传播形态的综合,使信息和议题变得复杂,弱化了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

图1 汶川地震百度指数之用户关注度与媒体关注度

图2 芦山地震百度指数之用户关注度与媒体关注度

据图1,汶川地震时网民关注度与媒体关注度在时间和走势上基本一致,说明传统媒体与网络舆论高度一致.当时传统媒体是主要信源,媒介议题统一,官民共同抗震救灾为主旋律.同时从地震发生后第二天起,、四川省政府每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灾情震情及救灾动态信息,公开回答记者提问.信息源和议题都比较容易控制,舆论占据主导地位. 据图2,芦山地震时网民关注度的峰值明显早于媒体关注度的峰值,而且走势也不完全一致,说明网络舆论已走在传统媒体之前,且与传统媒体议题存在偏差.这与媒体环境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芦山地震时社交媒体已成为重要的媒体力量,在突发事件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形成与舆论场相对的民间舆论场,传统媒体对舆论的主导作用下降.如4月20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按惯例先介绍领导,10分钟没谈一句灾情,官员西装革履一尘不染.此举遭网友质疑与谴责.

三、社交媒体环境下,媒体如何应对突发自然灾害

此次芦山地震凸显出社交媒体的作用,也显现出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与特征.二者各有优劣,在处理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应寻求合作.

(一)速度+深度

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骤增,争取时间快速发布真实准确的消息是关键.2010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黄金4小时媒体”概念,认为随着新兴网络技术和应用的普及,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速度应由传统的“黄金24小时”提升为4小时.而现在对信息发布速度的要求更高了,社交媒体已将时间缩短至1分钟以内,并且可以24小时滚动输出.因此发生自然灾害时,要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速度优势,第一时间发布和汇总灾害情况,传统主流媒体则对碎片化的信息进行宏观整合,发挥对公众注意力和救援力量的牵引.如《中国青年报》在芦山地震时搭建微信平台进行24小时直播,同时配备网站编辑,整合社交媒体上的图片和碎片化内容,既弥补了纸媒在版面和时间上的不足,又弥补了社交媒体在整体性和深度上的不足.

(二)多元+专业

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关注的、接触到的和传播的信息不同,可形成互补减少传播盲区.如芦山地震时,从各地赶去灾区的志愿者借助手机媒体随时发布自己所见的灾情、发布其所在区域对救援物资的需求情况.但传统媒体需要对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进行核实.在国外的灾难报道中,社交媒体也积极参与进来,专业记者们便多了一项“拆慌”的要求.社交媒体的多元性与传统媒体的专业性相结合能够更好地进行灾害信息的传播.

2008年汶川地震被誉为信息公开的典范,带来了突发新闻领域报道的一次变革;2013年芦山地震,社交媒体积极介入灾难信息的传播又带来另一次冲击.传播技术的发展带来传播方式的变革,也改变了各方之间的互动方式.媒体须积极应对,做出相应调整,发展一种将社交媒体的快速和多元与传统媒体的深度和专业相结合的新闻生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