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化传播”在广播新闻直播节目中的体现与作用

点赞:5046 浏览:1126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广播直播报道过程中,主持人之间的软性衔接、连线记者或经历者的个体化真实描述与短信、微博等自媒体和主持人的频繁互动,成为广播这种传统媒体的事件性直播节目中的“人际化传播”因素,这种人际化传播有助于增强新闻真实性,增进平等交流,体现媒体人文关怀.

【关 键 词 】人际化传播;事件性传播;广播直播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这一定义规定了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必须是媒介组织,并以整体化、无差异的面日出现.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互动过程”.这种“一对一”的观点将人际传播局限在两个独立实体的范畴内.

但一些学者并不认同两种传播方式有如此清晰的分野,有学者认为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对独立,又互有交叉,两者相互影响和融合.“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结合,不仅是利用人际传播来补充、强化大众媒介的传播,而且也有利用大众传媒来辅助、扩大个人传播以检验个人传播和媒介传播的共同效果.”因此,“人际化传播”的概念应运而生.

“人际化传播”就是“把人际关系、人际沟通原则运用到大众传播行为当中去,强化人际化主体在新闻现场的作用,将机械化、电子化更加人格化、人情化,使大众传播成为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人际信息交流”.

广播是最早采用人际化传播的媒介形态,以“直播”为基本互动模式的节目形态已经非常成熟,有学者指出,“直播”强调偶然相遇、相知,贴近了人际传播中偶然性的特征,同时,“因‘主持人’、‘’、‘直播’元素的介入,广播‘主持人直播’节目又能以一种更加类似于群体小范围私人交往的方式,为节目搭建起界限模糊的‘族群’传播的氛围.”但也有学者认为,广播的人际化传播中,心灵抚慰、社会聚合的效果较为明显,而在硬新闻方面,广播的人际化效果就会变弱.而随着网络和手机的迅猛发展,原有的“直播’’扩展为线上、线下的多种交流渠道,通过营造直接人际传播的“场”向大众进行传播,在日常的新闻播报中,节目已经开始在人际化传播中进行一些尝试;而在一些重大的硬新闻发生时,广播还会通过大型的直播来报道事件,其中大量运用人际化的手段,改变了硬新闻传播中人际化效果变弱的情况,为原本呆板的事件播报注入了新的活力.

按照人际化传播的定义和特点,广播新闻直播中的人际化传播可以细分为3个层次:主持人之间、主持人和连线记者之间、主持人和在微博、短信平台上互动的听众个体之间.从广播日常新闻播报节目和事件性新闻直播节目中都可以看出人际化传播在广播新闻直播报道中的表现方式和作用.

一、直播节目人际化交流要更自然

北京新闻广播的新闻播报类节目中,除了早间时段的新闻晨报之外,大部分节目都实现了男女对播的形式,其中,全天12档的《整点快报》和《资讯早8点》、《新闻2013》的男女对播中人际化的特点更为明显.在《整点快报》节目中,一条200字左右的文字消息通常被分为两段,由男女主持人各播一段.以此来营造一种类似“谈话”的氛围,让听众感觉是两个主持人在讨论一件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而在两条新闻的切换上,主持人通常会使用“说完了xx事件,我们再来给您说说xx”,“刚才给您说的是xx事件,下面要说的事儿听众朋友可能更关注”之类的连接方式.从语态上来说,用“您”“朋友”等词语,将人们的关注点全都呼唤了过来,同时这种呼唤更加人性化、更加平等,就像是真实人际传播中的聊天一样,更容易让听众接受传播的信息内容.


相比于日常播报,大型事件性新闻直播节目中,直播间里的个体除了男女主持人之外,可能还会出现嘉宾.在某些情境下,这类直播节目类似于谈话类节目的样式,人际化的交流就更多也更自然.以最近的“嫦娥三号月球软着陆”直播报道为例,男女主持人加上在直播间里的嘉宾,5个人之间的互动样式非常多.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一问一答是最常见的交流样式,除此之外,一个主持人对多个嘉宾,多个主持人和多个嘉宾之间都存在着交流互动,在节目进行到后半段时,个体之间更熟悉和默契,这种“谈话场”也就更加热烈,因此出现了3到4个人就一个问题同时出声的情况,女主持人甚至笑出声,这样轻松的情境和几乎逼近真实的“谈话场”会使听众从心理上加入到这次讨论中来,接受和认同谈话中传达出的信息.

二、连线直播节目彰显人际传播的“共时性”和“贴近性”

连线报道是最真实的人际传播模式,通过,记者或现场目击者和直播问主持人进行一对一的人际交流,这种交流通过电波再传播给大量受众.

在日常播报中,连线的主体以记者为主.《整点快报》中有个固定的栏目叫做“连线报道”,栏目口号是“新闻正在发生,我们就在现场”,从栏目定位上就已经把共时性和贴近性的人际传播方式提了出来.每次连线中,主持人都会首先让记者介绍目前所处的位置,描述当时当下能看到、感受到的现场情况.记者的描述通常都是非常个人化的,大多使用第一人称“我”,像一些拆除违法建设现场、恶劣天气现场还会有一些背景声,这些都能够为听众还原真实的新闻现场;在事件性直播节目中,事件亲历者是连线的关键人物,尤其是当突发事件来临,而记者还没有赶到第一现场的时候,在现场的亲历者和目击者更加重要.

四川芦山发生地震之后,北京新闻广播启动了长达3天的直播,在前期本台记者没有达到现场的时候,节目大量连线了在地震灾区的亲历者和先期赶到的救援人员,这其中既有四川当地的居民和军警,也有从北京去的救援队员,很多连线对象都是记者或主持人通过个人关系联系上的熟人,这样在交流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个熟人谈话的氛围,讲述的内容也都是亲身经历,彰显了人际传播中最重要的“共时性”和“贴近性”特点,提供了最新最直接的新闻现场,真实感和可信度更高.

三、人际化传播的作用和内容 网络和手机的井喷式发展使传播从大众媒体时代进入自媒体时代.这类媒体的基本特点就是个体化传播.近几年来,广播媒体也把这种人际传播的方式引入节目中,主要体现为微博留言互动、短信平台互动和微信公共互动等多种类型.

目前,日常新闻播报节目中运用这样的人际互动并不多,但也有一些节目开始尝试.例如北京新闻广播《新闻2013》节目中就曾运用微信平台收集听众对某些新闻事件发表的观点,选择之后在节目中播出.这种形式类似于对新闻事件的评论,这种极具个性的新闻品类本身就是人际化互动的体现,而且因为是声音呈现,更加体现了广播传播的媒体特点.而在大型事件性新闻直播节目中,这种人际化互动交流就更普遍了.主持人可以通过发布微博让网友参与其中,这种一问一答的线上形式是个体之间的交流;而手机作为一个私密的交流工具,它所发送短信平台的内容是个人化的,相当于是和主持人在进行个体的互动.这样的交流方式完全满足了人际传播的特点.这些人际传播的方式以大众传播为框架传递给其他受众,可以给有类似经历的受众带来情感的共鸣.2012年11月4日,北京遭遇暴雪袭击,新闻广播进行了将近8个小时的直播,这次直播节目获得了2013年度的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在整个直播报道中,主持人非常注重微博、手机短信的互动:有一家人开车被堵在了京藏高速上,发来短信向主持人求援.15分钟后,主持人再次重复刚才求援的短信内容,还把这位听众的手机和车牌号在直播中公布出来,呼吁路上的好心人能够帮助他们.又过了10分钟,当主持人得到正在现场救援的某支队长的之后,再次向那位请求援助的听众朋友隔空喊话,通过电波把救援人员的告诉那个听众,提醒他可以就近寻找.同样的情况还在四川芦山地震的直播中多次出现.主持人播报的很多新闻线索都是一些听众通过微博、短信、微信发来的求助信息,都是非常个人化的信息,在播出的过程中,主持人也非常注重个人化的表达,比如用“我们可以告诉这位听众朋友的是等”之类的话语,甚至能够让听众感觉到主持人是在帮助一个认识很久的老朋友,虽然这些是在直播节目中完成的,但整个过程都以主持人和一个特定的个体听众在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也完全是个人化的救援请求,但却达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通过上述的分析不难看出,人际化传播作为一种形式,能够起到倒逼内容的作用,具体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首先,人际化传播增加了报道的真实感和可信度.通过连线的方式对现场进行描述,最大限度的还原了新闻现场.尤其是记者和事件当事人的表达通常会以“我现在所在的位置”为开头,瞬间把听众拉入到现实情境当中,新闻现场的嘈杂和各种背景声没有影响新闻传播的效果,反而增加了真实感,让听众更加信服直播中传递的信息.

其次,人际化传播增强了平等交流的氛围,为听众解决实际困.难.长期以来,大众媒体多以“我说你听”的面目出现,把想要传达的内容和思想灌输给受众,这种传播方式的效果已经式微.相反,人际化传播为主持人和受众搭建起了类似于平等交流的平台,主持人更像是邻居或者是自家客厅里的客人,聊的内容也都是家长里短,受众甚至可以把非常私人化的问题拿出来说,主持人也不回避这类问题,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受众个体愿意把个人化的东西说给主持人听,继而形成较好的大众传播效果.在某些突发事件中,还可以帮听众解决实际困难,反过来就会促使更多的听众来寻求和主持人的互动,带来更多的新闻内容.广播节目起到了“寻人启事”和“安民告示”的作用,而这恰是作为应急媒体的广播的媒体优势最佳体现.

再次,人际化传播使媒体显示更多人文关怀.个体是人际化传播中的主要载体,无论是客观事物还是主观情感,都可以展现出个性,这种个性并没有让新闻节目显得小众或者不严肃,在关注个体状态的过程中,媒体显示的是一种人情味儿,这也是广播的一个重大优势.媒体终究是一种“人”的活动,尤其是在突发的自然灾害面前,媒体的人文关怀会极大地提升媒体形象,受众会对媒体产生一种情感依赖,促进媒体更好的发展.

“人际化传播”在广播新闻直播节目中的体现与作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人际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人际化传播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增强了新闻从业者和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满足受众对于新闻真实的追求和平等交流的渴望,来实现更好的大众传播效果.广播媒体作为最接近人际传播方式的大众媒体,除了在情感类节目中运用互动之外,在硬新闻的直播报道中也越来越多地发挥人际化传播的优势,增强新闻的真实感,提升媒体形象,这也必将成为未来广播媒体发展的良好途径之一.

(作者单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