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幻影视剧传播

点赞:3503 浏览:1153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20世纪,影视技术的发展是科幻文艺传播的一大利器.科幻电影和电视系列剧以影视媒介声像并茂,形象生动,画面传播,一看即懂的特性,影响着越来越多的科幻迷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生活.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拍摄的科幻片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无法与欧美科幻大片相媲美.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我国科幻片存在的问题,并希望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 键 词 】科幻片 影视技术 思想艺术

电影媒介和电视媒介作为电子媒介的杰出代表,虽然它们诞生的时间,传播的范围,工作的原理等并不一样,但是它们都具有声像兼备,视听兼备,形象生动,现场感强等媒介特点,所以笔者这里就把电影与电视这两种媒介放在一起来分析.在影视媒介诞生之前,还没有哪一种艺术可以与科技的关系如此密切,“当科学观念、艺术想象和电影手段三者结合时,科幻电影随之产生.”可以说,欧美的科幻文艺之所以如此发达就是乘了影视媒介的东风.反观我国科幻影视的发展确实让人嗟叹.我国的影视媒介发展已经进入先进的行列,但是科幻文艺的表现形式与媒介的融合却是差强人意,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我国科幻片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科幻影视剧在数量上还没有形成规模.在上世纪的十年代,我国(包括香港在内)还曾经产生过数量和口碑都不错的科幻影视剧,比如,科幻电影有《霹雳贝贝》、《潜影》、《隐身博士》等,科幻电视剧有《第三军团》和《非法智慧》等.但是在最近的十年内,我国鲜有科幻片问世.只是最近两年,在国外科幻影视横扫全球的情况下才诞生了几部科幻影视剧,比如刘镇伟的《机器侠》,刘仪伟的《火星没事》,科幻电视剧《魔幻手机》等.笔者最近就三个电影网站对科幻电影的数量做了简单的数据统计.(见下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我国的科幻电影(包括香港在内),首先在数量上就处于一个明显的弱势地位,这是我国科幻文艺传播发展存在的一个问题.

其次,是科幻影视技术性的缺失.从上世纪70年始,影视制作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科幻影视的媒介特性得到了极大程度地提高和发展,不但给观众带来了亦真亦幻的视觉享受,而且也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般的听觉享受.精美绝伦的机器,虚拟现实的外太空,宏大的场面,逼真的形象,先进的技术使得观众对科幻的想象发挥到了极致.但是在我国目前仅有的几部科幻影视剧中,技术性的缺失仍然是最大的诟病.导演刘镇伟就说,《机器侠》的拍摄灵感就来自对《蜘蛛侠》的观看,遗憾中国没有一部科幻类大侠,于是开始思考创作了该影片.但是很遗憾的是,该片最后被批评为是对《变形金刚》的拙劣的模仿.其中K-1由机器人变自行车,K-88变越野车,这种变化的过程并不流畅,使观众感觉很突兀,很生硬,还是大黄蜂和威震天的变形更震撼,更逼真.而《魔幻手机》中对时空隧道的设计,对真人“傻妞”与机器人“傻妞”的转换等,有着明显的后期技术制作缺陷.其实技术性的发挥在影视领域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后期的制作,而且已经在前期的创作、实际的拍摄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3D虚拟摄影摄像系统,面部表情捕捉还原系统,虚拟摄影棚等.我国科幻影视在技术性的缺失,还表现在我们的科技元素因不成熟的影视后期制作技术所局限.

我国科幻影视剧传播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传播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第三,是科幻影视思想性的缺失.技术性与思想性是一部优秀的科幻影视剧不可分割的两个因素.科幻影视剧作为一种艺术的技术品,并不是技术的堆砌,只有在技术的基础上展现出思想艺术的魅力才是成功的作品.观看我国的科幻影视剧,剖开拙劣的技术因素,留给观众的并没有实质内容了.我们刻意追求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效果,却忽视了对思想内容的深度雕琢.还拿刘镇伟的《机器侠》来说,除了造型的夸张,机器人形状的转换,以及影片最后花瓣飘落,方力申离开孙俪的桥段还能带给观众一点感触之外,剩下的就是一笑了之的无厘头搞笑了,所谓的内容深度无从谈起.而《长江七号》虽然主打亲情的招牌,但是最后观众却只对徐娇是男孩还是女孩感兴趣.

虽然科幻影视在欧美已经成为科幻文艺市场的主力军,但是在中国,科幻影视的发展还很不成熟.不管是从数量和规模上,还是从媒介技术和影片的思想性上来讲,我国的科幻影视都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缺憾.

二、对我国科幻片传播发展的建议

科幻片是媒介技术与思想艺术完美结合的杰出代表.影视媒介所特有的传播覆盖面广,视听效果好等媒介属性,使得科幻片迅速成为适合所有年龄层观看和欣赏的文艺形式.面对我国科幻片与国外的差距,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而是要找准方向奋勇直追,加快中国科幻片的发展步伐,打造属于中国的技术与艺术并重的经典的科幻电影.

首先,我们要在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推进技术与艺术的有机融合.综观影视技术的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等技术的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数字拍摄和制作技术的大量应用,不仅创造出了使人大为惊叹的视听奇观和虚拟现实,而且还大大地提高了科幻片的艺术感染力.现在美国90%的科幻片都采用了数字技术.在好莱坞,比较优秀的科幻片的特效制作的预算一般不低于整部影片成本的50%,但是在我们国家的电影制作中,特效制作的预算也只有20%到30%左右,最高的就属演员的工资了.所以我们在技术方面,一是要加强对最新电影技术的追踪,积极引进这种技术,加大其在我国科幻片创作过程中的比重和作用;二是要从政策上鼓励开展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但是,我们对待技术的态度,在不忽视其重要性的基础上,也不能表现出非理性的崇拜,而是应该在创作的过程中坚持技术与艺术并重的理念.让我们既能创作出《帝国》之类强烈视听觉冲击力的商业科幻片,也能拍摄出《人工智能》般带给观众对人性深层次思考的内涵深刻的科幻片.

其次,就是要增强自我创新,激发电影制作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科幻是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代表,而借助影视媒介,科幻片又是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的,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技术上都需要让受众感受到新奇的魅力.电影作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应该发挥自己的独创性,而不能总是对国外作品简单地模仿与抄袭,我们可以把它与我国的本土化文化元素相结合.比如拿科幻动漫电影来说,我们可以将我们传统的水墨画、剪纸、小泥人等文化元素与新的技术结合在一起,进行本土化的改造.我们还要关注受众的需求,从受众的需求中寻找素材,比如受众对某些空间的幻想,对某些新科技的幻想,对未知世界的猜测等.

第三,就是立足于科幻片质量的基础上打造多元的立体的营销体系.我们应该遵循和利用商品传播的规律,把握住受众的心理变化,统筹安排科幻片的传播策略.在影片放映前期,放映中期,热映后期,我们可以采取不一样的手段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比如,放映中期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引导话题,发挥口碑营销的作用,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明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