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纪录片传播的平衡策略

点赞:8251 浏览:3325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和节目形态,具有真实形象地表现历史和现实的特质,是一种全世界普遍接受的话语表达方式.多国的经验证明,纪录片是提升对外传播效果、加强国際传播能力建设的有效载体.因此,纪录片在满足国内大众口味的同时,要善于运用国際化的表达方式来兼顾国外受众.本文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从语言、视角、结构等角度分析了纪录片兼顾国内外受众的几个因素,对于纪录片实现更有广度的传播做出了一定思考.

关 键 词  纪录片;对外传播;传播平衡

中图分类 号G22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郑满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从格里尔逊的“英国纪录片运动”,到德国人里芬斯塔尔的“政治纪录片”,再到美国人弗兰克?卡普拉的“战时宣传片”,均可以看到蕴涵于其中的国家形象.一个没有纪录片的国家,就像一个没有相册的家庭一样.世界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纪录片的创作.美国于1997年成立了专业纪录片频道国家地理,目前以34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66个国家,全球用户多达4.3亿,对传播美国价值观起到了积极作用.

纪录片作为独特的影像形式,记录了真实的历史,在政治上承担着对外传播、让世界了解本国的使命,在经济上需要全球发行增强效益.因此,纪录片可尽力让国内外受众皆大欢喜.比如纪录片《故宫》不仅在国内广受好评,还被翻译成6种语言在100多个国家签约出售,发行量超过15万套,每集海外售价达5万美元以上,并且卖到了全球140多个国家,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总体而言,我国纪录片出口在数量上呈现出逆差,进口纪录片影响力远大于国产纪录片,需要优秀的国产纪录片奋起直追.

一、国产纪录片面临传播平衡难题

在国際传播中,文化背景的差异、意识形态的对立、语言的障碍、民族的隔阂都会带来误解,不同地区的受众对于画面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国内外受众的口味并不好调和,常常出现矛盾,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或者国内好评如潮、国外受众不写账的情况.目前,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面临几个困难.

一是选题难.中国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国内受众的收视获了海外好评.虽然尚未翻译成外文在国外播放,但仅仅上传十天,《舌尖上的中国》在Youtube味众口难调,主题难以兼顾.且东方文化蕴含着,许多西方人所不理解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国内认同的主题难以触动国外受众.往往出现中国人认为很简单的事情,外国人就是看不懂.

二是叙事结构和表达方式间存在差异.国内外受众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心理需求并不一样,习惯的表达方式也不同,选择能兼顾国内外受众需求的表达方式并不容易.

有研究者认为中国人喜欢表现华丽宏大的历史场面、隽永神秘的古典意境,中国的纪录片讲故事大都娓娓道来,叙事节奏相对缓慢,而国外的纪录片叙事方法则更加灵活,节奏明快,常常奇峰突现,不墨守成规.如何兼顾国内外受众的收视习惯是纪录片在传播中的重大问题.

二、传统主题的意外走红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跨越国内60多个地区,涵盖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整个纪录片共分为7集,以“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等7个主题讲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

这部在主题选择上并不出新的纪录片首播时间是晚上十点半,很多人已经进入梦乡.从选题和播出时间来看,都无优势,但在国内外都有较好的反响.有数据显示,《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平均收视率达到0.5%,几乎和BBC的纪录片持平.该纪录片的DVD一周内卖出16000套.“淘宝数据”显示,仅节目开播后5天,584万多人上淘宝找零食特产,成交729余万件,最“受宠”的云南诺邓火腿5天内成交量增长了17倍.《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受关注的同时,也收上点击率就突破200万次(.图1).在第65届戛纳电影节上,《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所有参展纪录片中问询量位居第二的片子,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曾特意点名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片花.

在海外的销售方面,样片在世界上各个区域的播放平台得到了积极的反馈,有的外销区域里几家电视台出现争购的情况,中方甚至有余地来比较和播出平台的影响力.目前,法国、韩国、日本、德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播出平台都有购写意向.这些表现,在尚未正式在国外上映的中国纪录片中,是不多见的,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在对国内外专业受众有相当的吸引力.之后,《舌尖上的中国》发行了图书产品,8月29日,该书的出版方光明日报出版社与韩国海星国際出版机构进行了版权贸易签约仪式.此外,光明日报出版社已分别与来自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和美国的出版商签署了中文繁体字版和英文版《舌尖上的中国》的版权贸易协议,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国的出版商约定进一步洽谈外文版权.因此,不管是对内传播还是对外传播,《舌尖上的中国》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三、对外传播技巧:普遍价值国際表达

在对外传播方面,《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成功地让受众对纪录片本身有较高评价,还起到了很好的向世界说明中国的作用.旅日作家毛丹青5月24日给中国文学专业的六名日本学生看了《舌尖上的中国》后,发布微博称:“一名日本女生说她这个节目改变了她对中国的看法,‘我现在才知道中国原来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国家’.”

由观看纪录片上升到理解一个国家,《舌尖上的中国》对外传播的成功主要在于采用了“民族特色、全球视野、普遍价值和国際表达”的表达要素.本文从选题、视角、结构、语言、技术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选题:民族特色、贴近生活

首先,对国外受众,民族特色往往带来理解难度,《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贴近生活的民族特色主题使国外受众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之前的国产记录片,尤其是一些历史性的纪录片,在国外反应不佳的原因往往是选题远离生活、虚无缥缈,“老外对甲骨文、历史、年代听不明白,他们对中国文化没有高深的了解.”而中餐享誉海外,在海外纪录片市场分类里,美食旅游类节目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有良好的前期信息导入,在理解上难度较小. 此外,《舌尖上的中国》采用了国際纪录片最流行的主题元素,既介绍了在食物酿造中的化学变化、又有各类食材和食物名称的历史和文化、还展示了中国60多个地方的地理风貌和自然生态.几乎囊括了探索频道科学技术类、全球风貌类、人文历史类、和自然生态类四大内容体系,扩展了电视纪录片的表现空间,贴合受众通过纪录片获得知识的要求.

(二)视角:小人物视野下展示人类情怀

在视角的选择上,《舌尖上的中国》也采用了国際化的流行视角,从小人物的角度切入展示人类情怀.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就不同国家的受众观看《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做过脑电反应的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实验发现,不同国家的民众对其中不同的出场人物有较大差异的情绪反应值.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受众认为这些精英人物并不是社会的真正构成主体,相反小人物才是社会的主题.《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几十位小人物或其家庭的人生百味为美食文化的载体,《舌尖上的中国》展现出中国社会急遽变革过程中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平常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点滴,更容易打动国外观众.

在小故事的背后,《舌尖上的中国》还包含了对劳动者的歌颂,探讨当今社会中人类该如何善待食物、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种歌颂不同于以前的“高、大、全”的宣传样板,而是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每一位人物都得到了平等对待,真实动人.这些普通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是没有任何理解和认知障碍的世界语言,小人物和世界民众有共同的生活认知基础,这些基础所带来的国外受众对中国的理解,不是宏大叙事和精英情怀所能表达出来的.

(三)结构:“细节一故事一故事链”叙事链条

在这之前的很多传统主旋律纪录片在意义传递上往往比较僵硬或者采取单一元素统摄事件变化,造成概念化叙事.这样的纪录片叙事结构不易打动国外受众.《舌尖上的中国》在结构设计上对国外同类型纪录片模式进行了借鉴和模仿,在叙事结构上采用了“细节一故事一故事链”的多线索交织叙事方式.该纪录片重视生动感人的细节捕捉一一拍摄了大量的浅景深镜头,从微观的角度更好地展示中华美食,可以使细节更具有生动性、丰富性和独特性,从而牵动受众的神经,打动受众的内心世界.

《舌尖上的中国》还精心选择人物和故事,捕捉、记录有代表性的生活状态,理清了美食背后的社会历史变迁和小人物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的价值或理念.故事表述了中国老百姓对食材关系的微妙理解,表现了人们在劳动中产生的审美和智慧,使受众随着故事的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跌宕之时,不知不觉地与中国文化进行“亲密接触”.故事与故事之间又构成了多线索交织的叙事结构,通过不同地域之间故事的组合和嫁接,讲述了同一种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间的变化.比如厨房的秘密,在着重描述中国的各类厨房之余,还有陕北的饽饽商贩、查干湖的捕鱼老者、云南的火腿匠人、兰州的拉面师傅等众多的副线,这种碎片式的剪辑方式和国外受众熟悉的小切口、多线索的剪辑方式不谋而合.此片以及之后的其他央视纪录片多少都有着标准化制作的模型与影子.

《舌尖上的中国》的这种叙事技巧在整个7集中都有标准化制作的模型和影子,这种结构以及成为一种广受观众欢迎的模式.不仅吸引国内外受众,也便于纪录片实现规模化生产,从小众走向大众,让一个系列的纪录片产生持续的影响力.

(四)语言:摒弃宣传话语表达

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不同国籍、民族、区域的受众的注意,不带批判性、非政治性以及表现全世界普遍的快乐是纪录片能够有效克服观众对输入国与输出国之间文化差异性的方法.在语言上,《舌尖上的中国》远离表达,对叙事语言(解说词和画面等)的处理采用了质朴无华的减法法则,没有过多花哨的画面和镜头处理,整个解说词没有华丽的词藻,尽量朴素地娓娓道来,让受众自己感知,这种感知更加真实,叙事语言更加平民化和简洁化.7集总计约343分钟(约6个小时),解说词总计才11376个字,这种简洁质朴的语言反而给予了观众更多回味的空间.

(五)技术:国際同步

在和国外纪录片的竞争中,由于拍摄经费的局促,国内纪录片往往在技术上落后一截.《舌尖上的中国》在设备器材做了大胆的创新.在拍摄上,除使用常规的高清摄像机外,《舌尖上的中国》还首次使用了刚刚投放市场的高端摄像机,拍摄了大量的浅景深镜头,以从微观的角度精心展示中华美食.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烟雾缭绕的厨房、细如发丝的豆腐丝、比米粒还小的菌丝等都拍摄得都很有质感.不仅不再是“黑乎乎、晃悠悠、慢吞吞”的国产纪录片形象,而且已经达到国際水平.

国产纪录片传播的平衡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纪录片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四、对内传播主线:情感主线贯穿时代主题

对于国内受众而言,国产纪录片理解难度小,但容易深度不够,难以引起受众共鸣.除了在表达手法上采用了新颖的设计,《舌尖上的中国》充分迎合了国内受众的社会心理,其贯穿饕餮盛宴的人文情感吸引了众多国内观众.

(一)唤醒国内受众的集体记忆

对于国内受众而言,《舌尖上的中国》,美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实際上,小人物这个接地气的群体有着最为庞大的市场潜能.民间美食就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

但中国地大物博,中国人在饮食方面众口难调,各种菜系之间竞争激烈,但《舌尖上的中国》采用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生态这七条主线进行叙事,缀满了浓浓的怀旧情绪,通过普通的食材,传统的工艺,唤起了“快餐时代”的人们对于淳朴往事和青春时代的记忆,巧妙地消除了国内受众由于对美食的不同喜好而带来的矛盾情感.

食物是传统民俗和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当农业社会充分转型到工业社会之后,聚居改为分居,厨房从合用改成独用,超市取代了菜场,有一些从前的美味就会不可避免地渐渐消失,片中的很多传统美食已经慢慢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一些古老的制作工艺和习俗已经被工业化的生产方式逼退到边缘,还有一些美食的相关制作工序和民俗则随着老辈人的离去失传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舌尖上的中国》是勾起了中国社会民众对渐行渐远的传统家庭生活与传统民俗抑或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一次集体缅怀. (二)以城市化为背景勾起“乡愁”

《舌尖上的中国》专注于展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纪录内容更符合生活的本性,捕捉闪现于其中的情感和思绪.将人物的喜、怒、悲、欢等情绪情感,作为一种叙事线索而形成独特叙事风格,增强了整个纪录片的感召力.在貌似凌乱的细节之下,通过一个个完整而动人的故事,营造了思乡的情绪.

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众多中国人到外地谋生,而普通人家中的炖菜、腌制的泡菜、过年吃的年糕等中国再常见不过的食品引发了中国人的集体思乡情感.纪录片中涵盖全国的美食,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和“妈妈做的饭”.记忆中的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同时,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纪录片通过吃食的故事,展示了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比如浙江慈城的空巢老人,短暂的家人团聚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这种情感表达直接戳入观众的内心,能引起强烈的社会共鸣.

(三)满足社会心理代偿,实现社会慰藉

心理代偿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是指当追求某种东西追求不到不能满足时,就不再去追求原来的目的了,而是试图“重新”检测设一个目的来追求,找了个替身来代替,这个替身是可以追求得到的.这样,检测借它去造成一种“目的实现了”的检测象,以满足自己的.后来这个被借鉴到社会心理理论中,延伸为“社会代偿机制”,当社会民众期待某种事物时社会无法真正帮助其实现,社会民众便会退而求其次,寻找相对容易实现的事物来作为替代.笔者认为《舌尖上的中国》走红的背后具有类似的社会代偿机制存在.2012年,“皮鞋很忙”,在各种添加剂泛滥、食品安全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的今天,强调传统饮食的安全观念,契合当今人们的心理需求.现实生活充斥着被无良商业扭曲的文化,伪劣的食品.当国人用怀疑一切的眼光去审视身边的食材时,当国人每天都在焦虑什么能吃的时候,《舌尖上的中国》拨开乌云,投射下一道灿烂的阳光:还原食物的美好.镜头里返璞归真的食物,对受众产生了难以抗拒的吸引力,让人有落地生根的安定感,带来了受众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自我实现.在这个意义上,《舌尖上的中国》已经超越了一部美食纪录片,实现了社会慰藉.


综上所述,国产纪录片在坚持其本土价值和中国市场的前提下,用勤劳、善良、淳朴等普遍价值为线索,紧扣时怎么发表展变化中的社会心理需求,采用国際化的表达方式呈现具有亲和力的国家形象,才能最大限度的兼顾对内对外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