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主体参与的科技传播模式、渠道、内容和手段

点赞:7540 浏览:2457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科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凸显,崇尚科学、传播科技成为全社会的呼唤.本文从对当今科技发展新特点和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分析出发,提出了面向产业支撑导向、多主体参与的科技传播新模式的设想,对传播模式、渠道、内容和手段做了系统设计,不失为科技怎么写作社会、创新科技教育和科学普及的一种有益尝试.

关 键 词 科技传播,多主体,跨界沙龙,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017-02

生活在当下的社会,我们无时不刻不处在科技进步带来的极大便利中: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在眨眼之间沟通世界风云,新一代生物技术,作用于从餐桌到战场的广袤领域,而在科学的发现上,“上帝粒子”的证实昭示着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新高度.科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凸显,崇尚科学、传播科学成为全社会的呼唤.

互联网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有笑、有料的科学传播正在信息大爆炸的海洋里显得弥足珍贵.

1问题的提出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学科发展在纵深和交叉两个纬度上不断深化.一方面在纵深的方向上,学科前沿与学科本级、普适的距离越走越远,另一方面学科间的交叉越来越多,越是在深入的领域里越是会遭遇相邻或其他学科的难题,越是在产业支撑的关键适用技术领域越是遭遇跨学科的挑战.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静海在中国科学院主持的学科发展研究报告中曾指出: “在前沿研究方向、新兴学科领域,学科间交叉融合的趋势日益彰显”、这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明确.”针对学科发展当前面临发展不协调、文化和制度环境建设亟待改善等困难,李静海提出“应统筹规划,努力推动学科体系的协调发展,开拓创新,发展支撑新兴产业的学科体系”的对策.以人为本,培养造就勇于创新的学科队伍,并切实提升科技开放与合作水平.

多主体参与的科技传播模式、渠道、内容和手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科技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决定了科技开放与合作的现实需要,也让更广泛意义上的科技传播,成为科技发展的必要和制约力量.

尤其在学术界和产业界之外,从传播受众到主流渠道的消息源,还深受传统人文思维模式的影响,崇尚科学理性、尊重创造创意的浓厚氛围还有待进一步形成.公民社会是理性社会.以科技视角关注社会文明,以科技传播培育社会文明,是产业进步所需要的学术理性,是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主旋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对科技创新驱动科学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三中全会决定也进一步提出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而与此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科协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信息感兴趣的程度比欧盟、美国、日本还高,但同时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显得单一、肤浅和简单.公众一方面对科技信息的敏感度高,另一方面科学素质水平偏低.

学术界和产业界自身也难免受害其中: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治理格局的新形势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挑战近在眼前.面对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我国科技界存在一个追赶者所必须面对的困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原创性科技成果少,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科技工作者被尊重状况堪忧等.

普遍、有效的科技传播越来越成为科技发展、产业进步和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

2汽车科技的启示

在时空的四维空间里,汽车不仅让人们走得更远,更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而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影响,在当下更深刻地在汽车领域里得以体现,并通过汽车更深刻地变革着世界原来的模样.

一方面,汽车通过电子、通信、与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更高智能,甚至无人驾驶.

实际上目前已经出现许多辅助驾驶系统,广泛应用在汽车上,如自动泊车,可以自动感知驻地信息,自动倒车入库自动泊车,碰撞预警,感知碰撞危险,自动刹车,智能空调,通过检测肤的温度来控制空调风量和温度,智能悬架,自动根据路面情况来控制悬架行程,减少颠簸,同时基于互联网海量数据的各种信息怎么写作也开始在车载终端中海量开发.汽车智能化前景广阔.

另一方面,汽车也据依这些技术手段,对外环境和人车本身产生更安全、更便捷的影响.改善人车空间,改善交通环境,创新汽车生活新方式.大数据的地理基础信息及其实时交互的怎么写作开发,是汽车厂商开发智能汽车的外环境.智能汽车实际上是智能汽车和数字化公路、数字化设施组成的系统.目前国际上数字化外环境的条件也还不充分,“车联网”作为近两年兴起的“物联网”思维的新领域,在主要的发达国家也还没有实现重大突破.令人鼓舞的是,目前在数字化地理信息的基础设施上,在实时定位导航领域,中国有了自己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预期在汽车这一移动载体的领域,北斗――这一中国自己的外环境系统将大有可为.

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的双模电动车已经在深圳的出租车市场上实现市场化盈利.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最近在2014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指出,“我国电动汽车在科技进步、产业发展的进程中,与国际间的科技合作越来越紧密,相互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输出和产品输出越来越多,部分品牌电动汽车和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性能正在走向世界前列”.可以设想,未来我们的私家车生活将直接与国家电网的技术进步与国际能源产业的格局,密切相关.

毋庸置疑的是,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汽车业与能源化工、通信业、软件业,以及汽车学科与材料学科、环境学科、交通学科等的交叉融合将越来越紧密,一个更加开放的汽车业,将是唯一的选择.而在汽车科技的传播中,我们看到在以汽车厂商及其零部件体系厂商主导的市场化传播的同时,有关研究院所、传媒机构和车迷机构的传播,更是因为贴地气、少推销而更深入人心,更对科技的进步和普及推波助澜. 3从汽车科技的传播显见,科技传播是系统工程.

1)科技不是之塔的专利,而应该是降落凡尘的天使,怎么写作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同时,“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2)只有深入把握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文化、科技与社会的融合,科学有效地表现科技进步与社会进步的高关联性,才能在科技事业发展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全局的发展,

3)科技传播是系统工程,要尊重科技进步的累积性,尊重科技创新的生态、规律.多维度、多主体来表现科技进步.

多主体参与科技传播模式、渠道、内容和手段创新

科技传播是弥足重要的一环.经过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开始转换到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上来.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战略的有力引擎.一些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包括环境保护、落后产能、传统产业的升级以及在新型产业领域的布局等,包括社会治理、政治等,都需要科技进步的支撑乃至引领.通过传播科技,使科学精神、科学文化渗透到各行各业、各个社会阶层,为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提供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的借鉴,推动创新驱动的科学

发展.

唤起全社会关注科学的热情,呼唤多主体参与面向产业支撑的科技传播,无疑是对当前科技传播体制机制的必要继承和创新.

3.1模式:多主体参与的跨界沙龙模式

基础科学的领域固然阳春白雪,应用科学和技术的领域,更体现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其中新兴科技产业,尤其体现科技与社会的关联性,是更具艰苦挑战的领域.在当前转型期的中国,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传播面向产业支撑面向经济转型的导向尤其重要.

多主体参与,在于切实把握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文化、科技与社会的融合,科学有效地表现科技进步与社会进步的高关联性.

跨界沙龙,在于以“沙龙”的宽松、灵活形式,容纳各学科自身学术的“严谨”和学科间交叉的“跨界”,引领社会对于科技发展和产业进步的各种思潮,释放一种开放的、逼近真理的学术/产业融合生态.

3.2渠道:传媒、学界、产业界

面向高端人群和未来知识阶层的科学普及.

传媒界是传播科技新知、发挥科技力量的重要力量.丰富的受众资源和国际国内影响,决定了其作为科技传播主渠道之一的重要地位.

学界,是未来的知识阶层,未来社会的主流影响力来自

他们.

产业界,是现代科技进步的重要主导力量,尤其在技术的领域.

必须站在全球的高度,追踪世界科技进展,有对人类进步以及对产业安全、国家形象、科学道德的丰富积累和敏锐认识,从而发挥中国科技队伍的优势,做有担当、有影响的科技传播.

必须和科学家交朋友,赢得科学家的信任、理解和配合,从而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必须从产业中来,这是我们科技传播贴地气、见实效、切实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可持续之道.

3.3内容

3.3.1内容平台的构建

以话题构建内容平台.

聚焦热点、焦点话题,提炼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建设进程中的科技元素及其科技进展,构建内容平台,以求整合科技界共识,形成面向公众的科技传播.具体的话题,可以结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和科技进展展开,需另文说明.这里不再做具体的展开.

3.3.2互联网工具平台的构建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探索世界的另一只手.互联网工具平台的构建必不可少,当然这是另外一个专项的工作这里无需具体展开.

3.4手段:“学科之旅”系列传播活动

3.4.1 综述

科技回应社会热点,怎么写作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学科贡献怎么写作产业发展.相关学科提炼科普能力,培育社会理性、产业理性,怎么写作产业经济发展

科技专家资源交流整合,传承有序,创新学科教育与交流,拉近学科与实际距离,缩短科技工作者入门周期

“学科之旅”活动是产业进步所需要的学术理性,是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主流舆情,是科技怎么写作社会的怎么写作创新和传播创新,使学术界提炼核心能力创新科技教育与交流的科普传播创新.是以科技传播的创新,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3.4.2主要内容

“学科之旅”系列科技传播活动,针对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进程中,公民社会对消费、生产、以及科技发展的热点、焦点关注,整合科技界共识,通过传媒互动,为公众带来开放式的理性解答,凝聚起产业各领域、社会各界科技驱动创新发展的共识.并通过与博物馆机构、科技社团、教育、企业等机构的协作,以学科共识、科技前沿为亮点,以对标博物馆展陈、以及消费前沿、热点为辅助,传播科学理性,培育科技文明,涵养经济社会科学、理性的水土,弘扬科学精神.

包括话题组织(含社区互动,互联网调查)、调查研究、形成沙龙主题报告、专家邀请、场地落实、观众组织、媒体组织、舆情监测、活动总结提高等环节.

3.4.3活动目标及预期成果

1)品牌活动,形成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包括传媒界宣传报道和社会各界的舆情引导.

2)珍贵资料,包括有关研究报告资源交流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