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与社会稳定?L

点赞:5334 浏览:1994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网络在我国的日益普及,网络逐渐取代传统媒体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传播手段,积极探索网络传播过与社会稳定的关系也成为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试图从分析网络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传播的特征入手,探究其给维护社会稳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在网络传播时代维护社会稳定的对策.

关 键 词 :网络传播;特征;社会稳定;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互联网对社会的各个领域,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到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21世纪以来,网络越来越成为各利益集团争夺的新领地,网络传播的发展显得错综复杂,于是网络传播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也日益凸显.在网络传播时代如何维持社会稳定,开始成为理论界、网络媒体以及网络主管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网络传播的特征

互联网的互动、超链接、多媒体、匿名等特点使得网络有着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传播优势,并在传播技术、传播特征和传播模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

(一)发布的草根性

在传统媒体传播时代,新闻的发布基本为专业工作者所垄断,而网络传播时代则是一个“草根新闻的时代”[1],信息的发布权更多地转移到了普通网民手中.网络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开放式平台,每个网民都有机会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发布身边的信息,信息的评论权与解读权开始转向普通民众.

(二)来源的难控性

在传统媒体传播时代,对信息的来源一般都有着比较严格的监控,因此核实信息的真检测是很容易做到的.但网络却是一个虚拟的平台,每个人在网络上都可以有自己的网名,可以隐藏现实生活中的身份.信息的真检测得不到有效核实,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网络信息来源的难控性为不法分子和敌对分子发布不实信息提供了机会.

(三)流传的快速性

在传统媒体传播时代,一个事件发生之后,往往要经过信息的采集、稿件的制作、内容的审核、媒介的发行等诸多环节才能到达普通民众的手中,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在网络传播时代,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在任何时候把身边发生的事件及时发布到网络上,在世界任何地方的网民也即刻知悉信息的内容.网络传播的强时效性是传统媒体所不能比拟的.


(四)地域的跨界性

传统媒体传播一般具有明显的国界性,电视、报纸等任何一项外国媒体进入中国都要经过比较严格的审查.而在网络传播时代,整个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网络,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网民都可以自由参与,任何地方的人们都很容易知道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事情,这就使信息传播的国界壁垒被轻易打破,限制国外信息的流入已经变得不可能.

(五)影响的广泛性

在传统传媒传播时代由于受传播媒介与渠道的局限,影响是相对固定的.而在网络传播时代,影响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民的数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1年7月19日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人,网络普及率达36.2%.由于网络信息的接受者人数众多,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不管是从地域范围来看还是从群体范围来看都得到极大扩展,影响更加广泛.

二、网络传播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传播使公众在网络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广阔的舆论空间和更多的舆论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它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另一方面网络传播也可能带来了情绪型论调、负面舆论易于滋生和扩展,管理不易等问题,使社会稳定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网络传播对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

网络传播为普通民众参政、议政提供了一个开放式平台,使国家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能充分地听取民众的意见,以形成符合人民需要的决策方案,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

1.网络传播为社会开发了新平台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政治发展还不均衡,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方面仍存在问题.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互动性等特征,丰富了政治发展渠道,一些普通民众可以轻松拥有网络话语权,短、平、快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2]各级国家机关在决策的制定和实行过程中,也可以更多地听到民众的呼声,有利于决策的化和科学化,从根源上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如实名制就是在充分征求网民的意见下形成的.2009年1月,全国人大代表陆琴开通博客向网民征求关于实名制的意见和建议,引起网民的强烈关注,许多网民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2009年“”实名制正式成为提案,在2012年春运就得到了全面推广.

2.网络传播为社会和谐提供了新渠道

在现今的社会条件下,网络舆论正成为当下中国社会变动最直接、最原始的晴雨表,网络传播为党和政府了解社会变动提供了重要工具.党和政府可以利用网络对重大事件和热点事件对民众进行说明,让民众了解党和政府所做的努力,有利于消除误解、缓解矛盾.如广州孙志刚事件、华南虎事件、铜须门事件、哈尔滨的宝马撞人案等都在网上掀起过巨大舆论波澜,有的甚至触发了国家政策的修改与制订.同时,通过对网络热点问题的研究,党和政府能清楚地知道民众的利益诉求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采取有效的相应措施,防止社会矛盾的激化.

(二)网络传播对社会稳定的消极作用

由于网络传播具有来源的难控性、流传的快速性、地域的跨界性、影响的广泛性等特征,也很容易诱发各种不稳定因素.

1.网络传播成为敌对势力的渗透工具

网络传播地域的跨界性特征为境内外敌对势力提供了便利途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多次通过网络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的颠覆性宣传,煽动“”等分裂势力从事分裂国家的活动,挑拨人民群众和党和政府的关系,这都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说:“中国不会拒绝网络,拒绝网络就是拒绝现代化,中国人只要不拒绝,我们就有武器”.[3]美国国际广播局和流亡海外的“”组织进行秘密合作,开办“哲瓦在线”项目,通过网络对中国网民进行蛊惑和策反. 2、网络传播成为社会动荡的诱发原因

在当前社会矛盾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往往会因为对一个偶然性事件处理的不满意而引发人们的激动情绪,从而导致件的爆发.有时在面对公共突发性事件,也极易造成社会的恐慌和不稳定.在汶川地震后,全国大量地在网络上出现地震得各种传闻,就曾经使人民群众发生恐慌,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如2010年2 月21 日凌晨,山西太原、晋中、长治、阳泉、晋城等地市民、村民传播将发生破坏性地震的传言,传言通过网络媒体、手机等新媒体的传播,迅速扩展开来,省内的百姓们通过网络媒体了解情况后惶惶不安,导致各市、各村居民半夜从家里跑出躲避地震.[4]

3.网络传播形成对意识形态的冲击波

网络传播的跨国界性使每个人能够轻易地接受国外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质量良莠不齐,而普通的民众又很难区分其善恶,加上许多普通民众在思想意识上的立场不够坚定,很容易受西方资本主义自由思想的影响.同时,国内的网络媒体也存在着众多不良信息,有些是违法的,如信息、暴力信息;有些是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如屡现网络的动物的视频.这些不良信息都会给人们的思想意识带来冲击,很容易导致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在网络传播时代维护社会稳定的对策

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如何因势利导地运用网络的积极作用为社会怎么写作,采取措施尽可能地消除网络传播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成为党和国家考虑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监管

1.建立实时监控体系

国家应当建立网络信息的实时监控体系,随时追逐网络热点,在发现可能引起重大社会影响的网络信息时,及时反馈给主管部门,提出解决的有效建议.在发生社会重大事件时,关注网络舆论的态度,并总结网络舆情意见,反馈给相关部门,在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信息内容时,及时通知网络媒体提供者予以删除.

2.制定严格管理制度

国家应当建立网络经营者的“把关”制度,要求网络经营者建立专业的信息审核队伍,对于不实的、容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信息应及时予以删除,对于可能给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的信息实行网络信息发布审核制度.建立网络实名制制度,以便在发生网络犯罪和出现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时可以及时有效地追究当事人责任.

(二)适时疏导

1.公开政府信息

防止流言的最好方式就是信息的公开,使流言不攻自破.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在发生重大事件时出于自身利益以及“稳定”的考虑,往往采取封锁信息的方式.殊不知,正是这种信息的缺失为谣言的流传提供了空间.在无法获得正式信息的情况下,人们极易听信谣言,反而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因此,信息的公开显得至关重要,在发生引起网络关注的事件时可以通过邀请网民参与等方式来杜绝谣言的流传.现在世界多国元首、政府首脑都已经学会了通过网络与民众交流,我国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都曾与网民在线交流,这些都对网络传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运用传统媒体

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草根新闻的时代”,传统媒体开始追逐网络信息动态,但是由于网络具有双向性,因此传统媒体的影响依然十分重要.在发生社会热点事件时,传统媒体不应当一味迎合网络媒体的观点,而是应当及时发布正确导向的信息,及时将人们的思想转入正常的轨道上来.

3.引导正确舆论

在社会热点事件发生后,舆论的正确的导向显得至关重要.在当前影响重大的网络热点事件中,“政府失语”、“政府沉默”往往是事情激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网络热点事件发生后,党和政府应当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如建立网络评论队伍,对热点事件发表客观、公正的观点,引导网络舆论走向.

(三)防患未然

1.充分维护人民利益,尽可能减少矛盾的产生

社会不稳定的根本因素在于社会矛盾,网络只是为社会矛盾提供了一个宣泄平台,因此解决社会不稳定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缓解社会矛盾.这就要求政府不管是在制定决策时还是在具体实施决策时都应该充分考虑人民利益,把保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减少矛盾的产生,在矛盾产生之后也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加以缓解,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2.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人民网络道德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人民的思想,使人民树立起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决抵制网络上腐朽思想意识的侵袭,拒绝危害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网络信息.加强人们网络道德感,使人们自觉抵制不实网络信息的传播,建立良好的网络秩序,使网络谣言失去其存在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