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审美化视听传播析

点赞:6543 浏览:2261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在消费文化语境下,视听传播日渐审美化,近年来这一趋势日渐明显.在理论上,它是消费文化把传媒以景观的方式审美化了,现代传媒技术既是“人的延伸”,也是新的审美化载体.作为“景观”的传媒本身即包含了审美化的蕴涵.媒体受众从被动接受变成了体验主体,这是消费文化语境下传媒与前消费时代的重大差别.

关 键 词  消费文化;视听传媒;体验式审美;审美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王俊棋,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四川成都610031

一、审美化传播新现象

在消费时代的技术条件下,不断创新的现代传媒技术提供了新的传媒环境.正如麦克卢汉把人类文明史理解为媒介技术史,把传媒技术理解为“人的延伸”,在乐观的技术哲学看来,消费社会正是高级媒介技术阶段,媒介技术与消费文化的結合,导致审美的变化,使审美化传播成为常态.在消费社会,传播的审美化已经成为新的传播逻辑.“审美氛围使消费者的首要所获,商品本身倒在其次”,“社会现实自从主要是经传媒、特别是经电视传媒来传递和塑造以来,也经历着剧烈的非现实化和审美化过程”.视听产品的消费,不仅仅是对产品本身的消费,更是对其中的文化因素、美学因素的消费.成功的文化生产和消费必然伴随着审美活动,审美因素是文化生产的灵魂.视听結合的传媒是审美体验最直观的载体,因而其效果也最明显.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消费,对节目的生产者来说,就是一个文化营销过程.视听产品作为一种非物质生产,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主要是精神上的.越是能满足消费者高级别的精神需求(如对美的追求、对地位的体认、对往昔的怀旧等),越是能够实现媒介营销突破.

2007年开始出现的“于丹现象”,就是早期审美化传播很好典型案例——作为教授和学者的于丹、作为精英学问的国学,作为真理载体的电视传媒,結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极具审美膜拜价值的讲堂,而讲座的实质内容是否与学术界所理解的国学一致,作为“商品本身”在此时已经变得次要,于丹讲授的《论语》和《庄子》,自称为“心得”,实际上是她对这两部经典的审美化的理解,而讲座不过是将这种理解传播出来而已.

从审美化传播的角度来理解于丹现象有助于看清目前这一类现象.从传播学看来,“于丹现象”带来的冲击在于,它在形式上虽仍然遵循着传统的传播模式中的“传者”、“受者”的二分,表面上看起来于丹在电视上的讲演犹如课堂,但实际上在受众中心的“接受美学”视域下,“传者”、“受者”二者的地位已经悄然变化.因为正是受众的审美化理解改变了于丹讲座的性质——它已然不是传统的“电视教学”,而是一个“传者”、“受者”共谋的一个审美场.因为如果没有观众对审美化地理解国学、体验国学与日常生活的需要,于丹的讲座就不会有市场,“传者”的传统优势在这里被消费者权力极大地消解了.在消费社会的审美化传播中,“《花花公子》与一本《古生物学论著》之间已不再存在什么差别”.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审美化视听传播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传媒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传播中的审美体验

在于丹案例中,我们应该思考:为什么在历史文化学者看来错漏百出的电视演讲,却在社会大众中间引起了那么强烈的共鸣乃至于精神躁动为什么民间社会表达了如此强烈的国学饥渴,以至于对于丹讲座表现出了“饥不择食”于丹讲座究竟在什么意义上撩动了大众的审美神经这些传播现象在传播研究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从审美化传播的角度来看,于丹创造性地将日常生活解读进经典哲学,将高文典册变得触手可及,这一方面使大众化解了对经典的恐惧,觉得通过“亲近经典”而提高了“文化品位”,而同时于丹讲座将日常生活作为审美场域直接拉进了传媒创意策划之中.在美学视野下,日常生活一旦被作为审美场域,审美主体便会体验到极大的快感一一正如唯美主义者所言“不是生活模仿艺术,而是艺术模仿生活”.于丹讲座在审美化的意义上“模仿生活”,从而使其讲座形成一种艺术化的媒介表达.“我们生活中的烦恼一旦被描绘出来就变得饶有趣味.”

在“非诚勿扰”类相亲节目中,最大的体现是,无论是屏幕上的嘉宾,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被置身于一种体验式的环境中了.作为嘉宾而言,他在一个并非虚拟的环境中,真实地挑选自己的婚恋对象,而该过程经过电视台的程序设计,一方面浓缩了生活中挑选对象的过程,另一方面也使得择偶过程具有观赏性.嘉宾在每一个环节无不体现着对审美观的价值判断.而在电视观众看来,他们也无时不刻在打量着嘉宾的价值判断,对其中的某些审美观、价值观评头品足甚至津津乐道.这样一种两个层次的“体验”使得“非诚勿扰”类节目把台上的“嘉宾”和台下的观众整合在一起.体验式审美使“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界限模糊了.

消费社会所提供的技术条件和丰裕的物质环境,使人们体验的消费需求勃兴,常见的几种体验有:1.怀旧性体验,如参观故宫,在天安门城楼照相,知青重回下乡插队地;2.尝试性体验,如城市居民下乡体验农业生产,体验农民的生活方式;3.挑战性体验,出于对那种“巅峰状态”的向往而向自身的体力、心理素质挑战的体验,如蹦极等体育运动;4.幻想性体验,是指游客通过游览人造、微缩的景观而获得审美感受,如迪斯尼乐园和将各国景观微缩为一园的“世界乐园”.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丰富多样的体验消费行为,有的和某一特定社会个体的能力与需求有关(如美国富翁的“太空旅游”,并不是很多人都有此兴趣或有此支付能力),上述概括事实上很难总結其丰富性.这种体验是人们在进入消费时代以后,在物质生活已相对富裕的前提下而产生的“心”追求,它和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消费者的审美渴求密切关联.


消费文化和现代传媒技术的結合,引起了传媒现实的变革.审美化传播只可能在这种新的文化语境和技术条件中出现.这使得视听产品的消费呈现了一个与前消费时代不同的样貌.美学规律被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到视听节目策划之中,观众在节目中深度融入,甚至成为节目生产的不可分割的组成环节.尤其是那些能够使观众进行体验式审美(区别于传统的静观式审美)的节目策划,更是能引起轰动.一个微小的审美策划,只要在媒体上表现出来,其效果也是巨大的.这一方面是观众审美需求提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传媒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表征.而从文化上说,则是消费文化语境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結果.这一变化使得媒介不再仅仅是“传播工具”,而是使媒介本身变成了一个个的奇观.观众对视听媒介的期望不是其本身有多美轮美奂,而是其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其审美激动.优秀的视听传播常常能够通过体验调动受众的理性能力.往往是“热媒介”的内容实现了“冷媒介”的效果.这种冷热的对撞,正是美学规律起作用的結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否能够实现审美化传播,是视听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媒介产品必须内在地蕴含审美的规律性元素,結构性地体现审美的规律,如“非诚勿扰”类节目一样深入地引导受众参与审美体验.随着电影这个“光与影的神话”的诞生,本雅明指出了它会带来的新的审美变化,实则这些变化在电视传媒时代才明显地凸现出来,“艺术作品的可机械复制性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把艺术品从它对礼仪的寄生中解放了出来.”而这一时代,在今天已经到来,本雅明的预言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