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中政务微博的传播与动员

点赞:23410 浏览:1062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政务微博是政府部门与群众沟通的新型互动平台.中国国际救援队微博在2010年和2011年党政机构微博综合排名中均名列前十位,对中国国际救援队和中国地震局的公众形象起到了正面宣传效果.地震灾害中政务微博应充分发挥其在网络传播与动员中的重要作用,配合新闻发布会,成为政府权威信息的发布平台;直播救援进展,成为丰富主流媒体的互动平台;开展网络动员,成为汇聚民间力量的救助平台.

关 键 词 :政务微博;抗灾救灾;网络传播;网络动员

地震灾害中政务微博的传播与动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政务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是“政务微博元年”,这一年,政务微博的发展呈井喷之势,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短时间内已成为网络问政的平台和重要渠道.2012年2月8日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在京发布的《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10日,在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四家微博客网站认证的党政机构微博客共32358个.政务微博的迅速传播促进了公众知情权与参政权的发展,开辟了的新局面.

一、政务微博及其传播特性

政务微博是各级党政机构依托主流网站微博平台,以党政部门的身份开通的微博.相比于政府网站、、短信互动等信息公开方式.政务微博因其简练快捷,更容易提高效率,获得认同.中国政务微博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政府机构名义开通的微博,一类是由政府官员开通的微博.本文所研究的政务微博指以政府机构名义开通的微博.

政务微博具有微博传播的共性.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其发布信息快速,突发事件现场的每个人都可以是记者进行现场直播,帮助政府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占据主动;其操作便利,可以通过各种网络连接平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更新信息;其裂变式的传播速度,使得信息从一个节点迅速传播到无数节点,具有爆发式的影响力.同时,微博传播的劣势也很明显,与传统媒体相比信息可靠性低,信息传播零碎导致信息的无组织现象,很难实现对某一重大事件的详尽报道,也很难对众多的微博信息进行议程设置.

同时政务微博相对于个人微博而言还具有自己的特性.其权威性的特点,使其成为公众获取权威信息、判别真伪、辟谣的重要平台;其客观性的特点,可以使其在突发事件或者日常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保持理性和中立,能够以理服人;其怎么写作性的特点,体现了政府怎么写作在微博和网络的延伸,使得媒体和公众能迅速了解政府公共事务,最大程度地争取了公众的理解与支持.

二、中国国际救援队及其微博简介

中国国际救援队是一支达到联合国重型救援队标准的专业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2001年4月27日,经国务院、军委批准,温家宝同志亲自授旗,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正式成立,对外称中国国际救援队,代表国家执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中国国际救援队是在中国地震局和总参谋部共同领导下,在总医院紧密配合下,按照“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由北京军区某工程兵部队官兵、总医院医护人员和中国地震局地震救援领域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组建的队伍,建队宗旨是全力以赴抢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救援队成立后先后参加过2003年中国新疆伽什6.8级地震、伊朗巴姆7.0级地震、2005年巴基斯坦7.8级地震、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8.0级地震、2010年海地7.3级地震、中国青海玉树7.地震、2011年日本9.0级地震海啸等国内外大型灾害救援活动,已经成为国际搜索救援舞台上一支宝贵的力量.

中国国际救援队微博开通于2010年2月27日,目的是为了让民众更加了解救援工作,普及防灾减灾知识.该微博在2010年4月14日7.青海玉树地震和2011年3月11日9.0级东日本大地震的救援中发挥了重要的传播与动员作用,发布的内容涉及地震局应急处置、现场救援、后勤保障、科技救援、感人事迹、防震减灾、自救互救、面临困难等方面,网友评论和留言均为支持等正面言论,为中国国际救援队乃至于中国地震局的公众形象起到了巨大的正面宣传效果.从2010年2月27日发表了第一篇博文到2012年10月4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微博共发布4962条微博,粉丝数为1965507.因为中国国际救援队经常会在凌晨1点至5点之间更新微博,因此该微博被媒体评为“最辛苦”的微博.2011年3月26日,人民网网络舆情发布了《中国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发展报告》,根据综合影响力分别评出十大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其中中国国际救援队微博排名第5,综合影响力指数根据该数、发言条数、单条平均转发数、网友认可度等各项指标综合加权得出.2012年2月8日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中评出了党政机构微博客综合排名100强,中国国际救援队微博以总分68.95分排名第7,总分是根据覆盖力、传播力、怎么写作力和成长力四个分项分数综合而成.

三、地震灾害中政务微博的传播与动员

(一)政务微博配合新闻发布会,成为政府权威信息的发布平台

新闻发布会是一个社会组织直接向新闻界发布有关组织信息,解释组织重大事件而举办的活动.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政府需要通过新闻发布会公布地震灾情、救援情况等.汶川地震发生2小时21分钟,也就是2008年5月12日16时49分,国家地震局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从5月13日开始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每天定时组织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新闻发布会.玉树地震后,从2010年4月14日到29日,共召开了12次玉树地震新闻发布会,通报受灾情况、救援进展、医疗、天气、交通等各方面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需要进行周密的准备,从主题材料的准备到确定主持人和发言人再到邀请媒体都需要相当的人力与时间,政府部门每天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已经是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在信息发布方面的重要突破了,但这样的速度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媒体与受众的需求.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微博实现地震灾害信息即时发布与随时更新,还可以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手段多角度真实还原震后灾情与救灾进展的全貌,成为新闻发布会的有益补充. 速报事实、慎报原因、再报进展,这样的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原则同样适用于政务微博.地震发生后人们的精神处于高度敏感状态,对一些信息无法确定真检测时,往往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微博准入门槛低,又缺少把关人,使得微博用户发布的信息良莠不齐,在这些信息中谣言与真相一起得到传播.正是基于对微博等新媒体影响的判断,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了突发事件应对的“黄金4小时”法则,将以传统平面媒体报道事件处置的“黄金24小时”的第一时间缩短至新媒体环境下的4小时.任何谣言的产生和传播都源于信息的不透明,一旦有权威的辟谣信息出现,之前的谣言便不攻自破.政府部门开通的微博一般都经过了微博网站的实名认证,这决定了经政务微博发布的消息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容易被受众所接受,加上政务微博往往有着大量的粉丝群,信息一经发布,便会迅速传播,再加上网友之间的相互转发,瞬间便可形成舆论强势.地震发生后,微博可以作为政府部门无间断发布信息的平台,并且当谣言或者不良言论扩散时,微博的快速传播机制也使得政府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对谣言进行回应,迅速稳定公众情绪,及时引导公众舆论走向.

重大地震往往会引起供电中断、道路损毁,这些直接影响传统媒体有效到达率.信息传递的不及时和不充分会增加群众恐慌的心理,对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产生不利影响.中国国际救援队微博在玉树地震中的应用有效地改变了这一困境,前方救援队员用手机、海事卫星、电子邮件发回文字和图片信息,后方人员24小时值班,实时发布现场情况与救援信息.从4月14日上午10时59分开始不间断播报最新消息,救援队伍进展、专家现场分析、灾区所需物资和当地接受捐赠联系人等信息源源不断从这里发出,关注这一微博的网友再通过手机或互联网不断转发,建起了一座灾区内外信息沟通的桥梁.

(二)政务微博直播救援进展,成为丰富主流媒体的互动平台

地震灾害发生的最初阶段,被视为救援的黄金时间,这一时间段也正是微博发挥传播功能与效用的“黄金时间”.这一时间段相关信息极为匮乏,即使是主流媒体也因记者尚未抵达现场而难以提供丰富信息,不能满足公众和媒体对灾区信息的强烈获知需求,而微博的即时发布性恰好可以弥补主流媒体的相对滞后性.

玉树地震中,中国国际救援队通过微博发布的现场救灾报道,直播地震后救援状况,一度成为多家媒体报道时引用的救援素材.

从2010年4月14日8时46分发布第一条内容为“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消息,青海玉树县今晨发生7.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可能出现人员伤亡”的微博.到4月15日10时45分的26个小时内,中国国际救援队发布了上百篇微博,常常每隔十多分钟就更新一次,高峰时每隔一分钟更新一次.内容包括救援准备情况、震区通讯、交通状况、救援方式介绍、捐助和救援详情等,引起了网友的强烈关注和赞赏.例如:

4月14日10时55分——青海省派出62人组成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已经出发赶赴震区.

4月14日11时53分——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组已经起飞了,下午到达西宁,晚上有望抵达现场,这几乎是我们最快的速度了.

4月14日16时32分——国家救援队110人乘坐2架伊尔76分别于4点整和4点15分从北京南苑机场飞赴玉树,估计天黑前后抵达现场.

4月15日02时00分——国家救援队在结古镇民族宾馆附近成功救出2名幸存者!

4月15日12时10分——救援队在西部牛宾馆成功救出4名幸存者1

4月15日14时29分——另一个小组救援队员上午行程60公里,对五金门市、小学校、动物园、长途汽车站后面家属区、反贪局院内、某食品商店、禅古寺等7个点进行搜查,遗憾的是还没有发现幸存者.目前为止,中国国际救援队已经成功救出6名幸存者.

正是这些按时间顺序纵向持续发布现场信息的微博,将灾难现场的图片、受灾群众的亲身感受和救援的每一步进展交织在一起,让公众直面了解灾难现场,感受到媒体不能到达区域内救援的真实情况,让微博的细节播报成为丰富主流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

在2011年3月11日9.0级东日本大地震的救援工作中,中国国际救援队微博再次与主流媒体互为补充,提高了信息发布的全面性.3月13日01时50分,“根据地震海啸灾区需求和日本政府提出的具体要求,中国国际救援队由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副司长尹光辉带队,共由15名经验丰富的救援人员组成,于13日凌晨5点,乘民航包机从首都机场出发飞赴日本”.3月13日08时16分,“受天气和航路影响,中国国际救援队包机于13日早8时15分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赶赴日本”.这些博文滚动播报救援的准备与进展,并配以图片和视频,让网友切实了解救援队的工作.同时中国国际救援队微博也大量转发网友寻找亲人的博文,3月12日14时15分,转发网友筱茜Sessie的微博内容:

“#地震寻人#寻找地震中的妹妹#徐敏#岩手县釜石市大平田丁株式会社并户商店是山东烟台人在日本打工三年,本定于今年八月回国,现由于地震海啸已失去联系,家人万分着急,望好心人帮忙联系,只要知道平安就好!其1255000819073349421、1790900819073349421,谢谢!”

3月14日16时30分,转发网友storytown的微博内容:

“已经通过日本的朋友联系到了刘萍和王洪喜,两个人都平安,现在在避难所.谢谢你们的帮助.但愿所有人都平安”.

类似这样寻找和寻获亲人的博文还转发了很多,并且开通微访谈,地震专家积极回答网友有关地震避难、核辐射等问题的提问,微博成为丰富主流媒体的互动平台,多方面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

(三)政务微博开展网络动员,成为汇聚民间力量的救助平台

面对严重的地震灾害,我们总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点滴作为协助灾区群众顺利渡过难关,过去由于民间力量的微薄再加上缺乏整合的平台,这些民间的“微”力量常常被忽略.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38亿,其中微博用户达到3.53亿,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攀升至65.7%.如何将庞大微博用户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民间救援力量是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现阶段微博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传播形态在网络动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民们十分关注事件的进展,关心政府的相关救援工作和受灾群众的情况,希望可以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网络中存在一些虚检测和欺诈性质的动员,不仅容易造成被动员者的财产损失,还会极大地伤害其参与救助的热情.这就需要政务微博充分利用其权威性与引导性,充当抗震救灾的虚拟求助与救助平台. 政务微博发布的网络动员主要可以分为舆论动员与行动动员两大类,而行动动员又可以分为资源动员等间接行动动员和志愿行动等直接行动动员,这些动员方式在灾害救助过程中均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国际救援队微博在玉树地震中犹如一个高度整合的虚拟平台,不仅是在舆论动员,还是在募集民间救灾物资的行动动员方面都体现了高效性.4月14日13时28分,中国国际救援队微博上发布:


“目前灾区急需挖掘设备、帐蓬、被褥、生活物资、防寒物资.有意者可与玉树州政府副秘书长黄立明联系,:15352985890、15352985892、15352985896”.

同样内容的博文又在4月14日16时22分和4月14日23时29分再次发出,这条募集救灾物资的动员微博经过网友6140次转发,引发1245条评论,迅速发挥了作用.4月15日00时06分,中国国际救援队微博发布“玉树7.地震牵动人心.无论您是寻找失散的亲友,还是为灾民求助,可发布#青海求助#加上求助内容”.4月15日14时06分,中国国际救援队微博又发布“传递微博之力为#青海祈福#:聚集每一个人的声音,哪怕它微小;传递每一份力量,哪怕它微弱;收集每一份祝福,无论此刻你身在何方.转发本微博,便可点亮昵称后绿丝带标识,为青海祈福,让我们把爱传递下去!”这些动员在引导社会舆论、呼吁社会救援、汇集民间力量的同时更在一定程度上抚慰了所有人的心灵.

(四)地震灾害中政务微博尚需进一步发挥影响力

从2010年开始,云南、广东、新疆、陕西、河南、上海等多个省市地震局纷纷开通微博,跟网友进行沟通与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公众对地震局的了解,扩大了防震减灾工作的影响.目前中国地震局尚没有开通微博,只是在其网站上有中国国际救援队博客和微博的链接,因此中国国际救援队微博成为网友了解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和国内外重大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仔细观察和研究中国国际救援队微博,笔者发现,尽管其多次在党政机构微博评估中名列前茅,但由于其内容较为单一,互动性不高,在平时和地震灾害发生时发挥的影响还有待一步提高.

中国国际救援队微博日常主要发布全国各地震监测站监测到的地震信息,普及防震减灾知识以及逃生知识等,对救援队未参与救援的重大地震关注并不是很多,再加上地震工作的特殊性和专业性等原因,网友的日常关注度并不是很高.以2012年10月4日为例,中国国际救援队微博“粉丝”数量为1969507,而“关注”数量却只有653,“关注”数量远远低于其“粉丝”数量,这种严重的不平衡说明其对其他微博用户的关注程度及互动都不够,更多的是作为信息发布的平台.因此中国国际救援队微博可以进一步丰富内容,既要体现行业和部门特点,又要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做到权威信息原创发布、大众话题转发评论,以权威吸引人,以真情打动人,以怎么写作帮助人,将微博建设成为平时是地震科普宣传的窗口、防震减灾工作的窗口、地震人与网友沟通交流的窗口.而一旦有重大地震发生时,不论是否参与救援,都应即时播报受灾情况及救援情况,尤其是在地震灾害发生的初期阶段,在满足受众与媒体信息需求的同时,正面宣传中国国际救援队和中国地震局的公众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