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教育的原点

点赞:27275 浏览:12931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基础教育的原点,就是以课程的教育合力,彰显学生的个性潜质,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思维能力,拓展认识视野,初步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近年来,连云港市基础教育以全面实施建构式生态课堂为抓手,强力推进省市课程基地建设和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向着基础教育的原点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全力推进“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效益迈上新台阶

为了实现“促进全体学生发展,推动全体教师前行,引领全体学校进步”的目标,我们提出了“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理念.“建构式生态课堂”,就是利用和延伸学生的心理本能,维持学生主动而高昂的学习劲头;整合学习资源,以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变教师为“学师”,彰显教师的帮助、点拨、组织、示范等作用;变教室为“学室”,学生自主学习、互教互学、思维碰撞、共同建构、尝试运用等成为常态;优化教学环境,实现实践、实验、探究、体验、感悟等多样化的学习.

1.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构建“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理论体系.教学改革,理论先导.连云港市教育局以教研室为核心,通过调查研究,厘清制约高效课堂的主要因素;通过学习考察,总结先进学校的优秀经验;通过理论学习,梳理指导教学改革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以课题研究为抓手,调动基层学校教科研的积极主动性,集全市之力,构建“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理论体系.

首先,教研室率先垂范,大力引领课题研究.一是鼓励教研员围绕“建构式生态课堂”,积极申报省级课题研究.目前,连云港市教研系统,承担省级研究课题30多项.二是加强课题承担人的培训力度.今年暑期,连云港市教研室组织或承担培训15轮次,涉及中小学各个学段各个学科.三是深入一线,让教研员成为新课改的指导者和实践者.

其次,建立招标体制,“建构式生态课堂”难题.2010年上半年,连云港市教研室就20个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课题,公开向全市招标,得到了全市各县区教研室和各中小学的积极响应.在应征的40个申报课题中,市教研室组织专家,确定了30项课题作为中标课题.经过近两年的研究,这些招标课题已取得了重大成果,并全部结题.这为构建“建构式生态课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最后,采取多种途径,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行为.如利用“教研通讯”,推介“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理论体系;利用《连云港教育》,推介“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心得;利用教研活动,推介“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操作细则等.目的是将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教学行为.


2.树立“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学习榜样.学习需要榜样,优秀课例展示,为全市各中小学提供了学习样板.落实更需理解,基于优秀课例的剖析和阐释,保证了全市各中小学实施“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形神兼备.连云港市教育局开展优秀课例展示研讨活动,用典型学校的“事实说话”,用专家学者的“理论阐释”,树立榜样,推进“建构式生态课堂”.如2012年5月,连云港市开展了“建构式生态课堂”展示现场会,共设立了三个分会场和一个主会场.每个分会场不仅开放了所有学科的“建构式生态课堂”,还有各学校的经验交流和研讨,以及专家现场点评,解读“建构式生态课堂”内涵.

此外,我们以表彰奖励为动力,表彰了一批引领“建构式生态课堂”建设的领航校长和领航教师,充分调动了各中小学推行“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积极主动性.

二、强力建设课程基地,学校内涵发展驶上快车道

我们按照启动与思考并行、评审与完善并进、建设与使用同步、探索与反思齐行的原则,积极推进课程基地建设.

1.加强理论研究,为课程基地建设描绘发展蓝图.首先,认定课程基地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教育目标达成率,即提高课程实施效益.由此推理出以下建设课程基地的轨迹.一是厘清课程的学术性内涵,即学科的系统方法和知识,以及其社会价值.二是对照相关课程标准,确定课程的教育价值、实施途径、核心内容、教育环境.三是确定课程基地建设的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四是由课程基地建设主体来确定基地建设的必要硬件和软件,即课程实施所需环境、课程实施途径、学习的主要行为、教师的主要职责,并结合学校现有条件,制定基地建设计划.五是基地建设与基地使用同步.

其次,确定课程基地申报和建设的策略.建设课程基地,即是提高课程实施效益.探索课程教育价值,明确课程核心内容,丰富课程实施途径,选择课程实施载体,即是促进师生全面而有个性地主动发展,提高素质教育质量.课程基地建设,既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是连云港市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云港市面临的新挑战.沿着启动与研究、申报与培训、构建与实施的思路,连云港市确定的课程基地建设策略,主要是边研究、边实践,边建设硬件、边构建软件的路线,在思考与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全市基础教育的境界,丰富全市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更具特色、更有效益、更高境界、更富活力的基础教育.

2.立足实践探索,创造性开展课程基地建设.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连云港市教育局启动全市各学段课程基地建设,确定了“十二五”期间,全市学前教育、中小学普遍启动课程基地建设的目标.从2011-2012学年开始,学前教育、中小学原则上每个学科建立1~3个基地;到2015年,原则上每个学科建立3~6个基地.到2012年年底之前,首批建设10个普通高中课程基地,10个初级中学课程基地,30个小学与学前教育课程基地.

2011年10月至11月,连云港市教育局先后召开课程基地建设申报动员会、课程基地建设推进会,以提高课程基地建设申报活动的质量.在此基础上,2011年12月6日至7日进行了第一轮申报材料评审,从163项申报材料中遴选出63项参与第二轮答辩评审.2012年1月8日进行了第二轮答辩评审.最终确定了44项市级建设课程基地、9项市级培育课程基地.这些都为申报江苏省课程基地提供了雄厚的后备力量.

3.实现全面覆盖,让所有学段、所有学科都有课程基地.在已公布的44项市级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中,高中占10项,初中占10项,小学占21项,幼儿园占3项.9项市级课程基地培育项目中高中占2项,初中占2项,小学占4项,幼儿园占1项.其中涉及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地理、生物、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等多门学科,而综合实践活动又包含思想品德、历史、化学等学科.还有的涉及了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基地建设覆盖面广,涵盖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所有学段、所有学科,富有地方特色. 课程基地建设,使学校内涵发展驶上快车道.既有的省级课程基地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的省级高中课程基地答辩取得优异成绩.2012年,连云港市有4个高中学科基地项目入围省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答辩成绩居全省50个项目前列(其中3个位列前10名,1个位列全省33名).为表彰各课程基地领军人物的突出贡献,市教育局、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100多万元用来奖励各课程基地领军人物.

三、大力完善培养体制,教师教育素养达到新水平

近年来,连云港市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核心,出台了《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纲要》,构建了以名师工作师、特级教师工作室和学科研训基地为载体,以基础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为平台的教师发展体系.对教师队伍的系统化培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教师教育素养达到新水平.

1.以赛代训,全面提升教学基本功.2011年以来,以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为契机,连云港市教育局及时调整教师竞赛体制,变专业技能大赛为不同年龄段教学基本功大赛,增加了教学能手展评活动,进一步完善了教师队伍的培养体制,促进了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专业提升.同时,瞄准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内容,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1年度,在省首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连云港市22名选赛选手,有7人获得一等奖,获奖人数居全省第二.此外,在省教育厅主办的“江苏省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技能大赛”中,连云港市6名参赛教师取得了6个一等奖的骄人成绩.

2.以培固训,全力提升专业水平.因时制宜,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培训,是当前连云港市教师培训的重要特色.一是实施“333工程”,建立了分层培训、分层管理机制.我们分层次对全市优秀教师进行了培训、考核,并确认了各层次教师队伍.今年暑期,我们又分学科、分学段,对全市骨干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培训.二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名特优教师的辐射作用.本学年度,我们分两次组织有高三执教经验的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做高三复习讲座,录制后挂在连云港教育信息网,供全市高三学子、家长和教师参考.三是建立研训基地,发挥基地的实验、带动作用.我们以赣榆海头高中、黑林中学、东海安峰中学、海州实验中学、师专一附小等学校为基地,从引领教师实践“建构式生态课堂”入手,通过不定时指导和研讨,帮助基地学校实施“建构式生态课堂”.通过开展骨干教师培训、新课标培训和专业技能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极大提升了广大教师处理文本水平和课程执行力.2011-2012学年,连云港市教育局对全市教师实施了各种形式的培训,全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3.以研促训,全速提升教研能力.教研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发动机.连云港市教育局以提高教研效益为直接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层次,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效益.本学年度,连云港市以课堂教学的小课题研究为主要教研内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和提升问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解决问题.这不仅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益,而且促使了教师由经验型、苦干型向科研型、效能型的转变.连云港市还以联合教研为主要形式,由教研室牵头,组织地级市间的联合教研活动;同时,支持和帮助学校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借助集体的智慧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回到教育的原点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课程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2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4.以德育师,全程促进师风建设.发掘和研究连云港市地方名师,并鼓励教师献身教育,献身学生的发展,献身教育科研,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和教育教学思想.本学年,连云港市举办了《淑质兰幽——王淑兰小学语文教育思想研究》首发式暨王淑兰小学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王淑兰老师今年已经82岁,是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她从教40年,“师爱无痕”的教育理念和扎根教坛,锲而不舍、广纳百川、虚怀若谷、淡泊名利的工作作风影响了一大批港城教师.我们通过这一研讨会激发全市教师献身教育,献身学生的发展.下一步,连云港市教育局将整理新海高中著名特级教师张振国老师的教育思想.

四、合力实施系列举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迈向新阶段

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良好的义务教育,既为高中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推动了高中教育发展,也为当地形成奋发进取的良好社会风气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此,连云港市教育局多元并举,汇聚合力,全力促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1.推行托管、集团化管理,以带动薄弱学校提升教学质量.近年来,连云港市教育局采取托管、成立教育集团等方式,来整合优质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通过托管,优势学校为薄弱学校带来了优秀的管理理念、奋进的工作态度、进取的工作作风、良好的教学习惯、有效的教学方法等,使得薄弱学校旧貌换新颜.通过成立教育集团,将薄弱学校纳入优质学校的气场,统一管理,统配师资,使薄弱学校在管理、校风、学风、教学态度、学习状态等方面,脱胎换骨,并逐渐融入优质学校.

2.增加统招“指标生”数量,以促进初中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连云港市在2011年基础上,将四星级“指标生”增加到3970名,占四星级招生计划的38%.据统计,2012年四星级高中录取中,有614名“指标生”,加10分录取生效,占录取“指标生”的15.5%.优质高中“指标生”的分配,使义务教育学段的学校排除了后顾之忧,为它们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空间,进一步提升了连云港市义务教育的办学层次.

3.完善中考方案,以正确引导义务教育改革.2012年,连云港市制定和实施了“800分中考方案”.这一方案在命题方面适当突出选拔性,适当增加试题难度,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五科的试题难度易、中、难比例从7:2:1调整为6:2:2,以此引导初中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动手和创新能力,改变个别学校教学浮在面上,只关注知识、忽视能力的倾向.同时,这一方案将地理和生物的考试成绩纳入中考总分,以推动初中学校全面实施课程方案,全面提高所有课程的教学效益.将物理和化学合卷,以增强跨学科综合意识,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等.

4.建立送教下乡等制度,以使区域间、校际间帮扶常态化.针对前些年的区域间、校际间的差异十分明显的状况,我们将送教下乡、支教等制度化,并将这种经历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和表彰的重要条件.一年来,全市共组织送教下乡、支教活动两百余次.这种为薄弱学校送理念、送制度、送做法的帮扶行为,大大缩小了区域间、校际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作者系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