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语笔记2016年第5期

点赞:22718 浏览:10603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吊丝

背景:

网络流行语,“吊丝”最早来源是百度“魔兽世界吧”对“李毅吧”球迷的恶搞称谓,有嘲讽之意,却被“李毅吧”的球迷领受下来.简言之,吊丝就是苦逼青年的自称,吊丝们的自我评价是“矮、矬、穷”,这和“高、富、帅”形成鲜明对比.基本上,“吊丝”是这样一群人,他们身份卑微、生活平庸、未来渺茫、感情空虚,不被社会认同.他们也渴望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生活没有目标,缺乏热情,不满于无聊生活但又不知道该做点什么.而这样的心态又普遍存在于我们周围,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造成了网络上“吊丝亚文化”的爆红.“吊丝”被认为是“李毅大帝”继“球霸”之后,为汉语词汇贡献的又一个风靡网络的新词——至少有一点毋庸置疑,相较于诸如“玉米”、“凉粉”、“盒饭”之类的超女粉丝,“吊丝”(李毅粉丝)这一群体所涵盖的人数之庞大、阶层之丰富、影响之广泛,绝对够得上蔚为壮观的级别.

4月初,现任深圳红钻队教练的李毅,对这种因自己而肇始的“吊丝文化”做了回应.李毅认为:“吊丝是普通人的一种自我定位,是这个时代小人物的自嘲.理想和现实带来的反差,往往只能通过自嘲去释放,去解读.”李毅还现身说法诠释“吊丝”的定义:“我生在蚌埠的一个普通家庭,通过努力达到自食其力的水平.我不认为自己有什么成功,其实我是一个最正统的吊丝.所谓的成功,首先要看机遇.当年跟我们一起踢球的很多小伙伴,他们的天分也都比我强,只有少数一部分人踢出来了.”

注释:

“吊丝”一词有多红,看看韩寒博文《写给每一个自己》就知道,韩寒自称“我出生是纯正的上海郊区农村吊丝,无权无势,白手起家,本以为自己是一个很励志的‘吊丝的逆袭’的故事,却硬被说成一个经过多方神秘势力包装的惊天大阴谋.”“吊丝”的一个同义词是“卢瑟(Loser)”,这种“人人争当吊丝”(韩寒年少多金、轻裘肥马,拍一支广告收入数百万,无论如何都与“吊丝”沾不上边)的现象背后,是一种对当下成功学和实用主义滥觞的自嘲和反讽.李海鹏在专栏《卢瑟与御姐》中写道,我们这个社会太轻视失败者,真理会被嘲讽为迂腐,美善会被讥讽为无用,只有实利才会令人感觉安稳,地位、金钱,看得见摸得着,就成了人们评判他人仅存的标准,余者则大半被弃诸荒野.“吊丝”的一个反义词是“高、富、帅”,作为“矮、矬、穷”的吊丝,面对种种先天不足和后天不公平,在社会竞争和资源配比中处处落后,无奈之余,不得不以一种甘于平庸、乐在其中的态度,直面残酷的丛林法则和一地鸡毛的生活泥淖.

如果要为“吊丝”画像,那应该是一副混不吝的嬉皮笑脸背后,却有着掷地有声的酸楚和乐天知命的态度.有人把“吊丝”的精神内核归结为自轻自贱、自尊自嘲、自解自愈的全过程,它区别于鲁迅笔下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而是一种自我纾解、自娱自嘲的人生哲学.一分为二地看,“吊丝文化”的正面意义在于勃发向上的乐观主义.一个例子是美剧《破产姐妹》的那一对“吊丝姐妹花”,两个女招待身无长物、怀揣梦想,一个是破产富家女,貌似翻版的帕里斯·希尔顿,实际上却是单纯的爱慕虚荣和漫无心机,对整个世界都不设防;一个是毒舌傻大姐,随时准备对整个世界吐槽不已,却又不乏处处温情.吊丝文化的负面在于,面对残酷生活难免会陷溺于“平静的绝望”当中,就像《卡拉是条狗》里葛优饰演的“老二”.在他的生活中,小狗“卡拉”成了惟一的慰藉,“从单位到家里,我每天变着法让人家高兴,只有卡拉每天变着法让我高兴,只有在卡拉那儿,我才觉得活得有点人样.”归根结底,吊丝们的平庸生活都必然需要一个精神出口——如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李毅说“每隔一周去客场比赛,几乎都会有吊丝专门来找我”.衡量一个球迷吊丝的最好标识,他的偶像可以不必是“护球像亨利”的李毅,但一定不能是“高、帅、富”的C·罗.

大奶俱乐部

背景:

这里的“大奶”不是秽语,而是流行俚语,既所谓“原配、正室”的意思,专司与“小三”一词对立.还有一个流行词叫“大奶范儿”,特指原配夫人在应对小三的谋朝篡位、挑衅滋事时,一派从容应对、见招拆招的淡定风范.“大奶俱乐部”(The First Wives Club)是好莱坞1996年的一部喜剧电影,由歌蒂·韩和黛安·基顿主演,讲述的是三个青春不再的糟糠之妻,在被功成名就的老公抛弃之后,联合起来进行报复的故事.“小三”问题早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话题,其中最受伤害的莫过于那些被横刀夺爱的“糟糠之妻”.近日,一则关于英超太太团的新闻成为八卦热议,据说一些英超太太团成员为了阻止“骨肉皮”的渗透,联合起来组织起了“反小三联盟”,她们共同的敌人正是据说与多达13名球星有染、有“英超最著名小三”之称的珍妮弗·汤普森.英国《每日星报》报道,曼联、曼城、利物浦和其他几支西北部英超球队球员的妻子和女友,要阻止珍妮弗进入她们的派对和足球名人经常出没的地点,以防她勾引自己的男朋友或老公.“反小三联盟”的拦截手段五花八门,她们集体凑钱请人盯梢珍妮弗,随时报告其行踪.一旦警报发出,太太团就要确保她们的男人不去珍妮弗所在的或酒吧,或者派人盯着男人们.另外,她们还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建立即时短信和微博网络,互相通报老公或男朋友的行踪.

注释:

关于小三和大奶这对天敌,再没有比电视剧《蜗居》里“海藻和宋太太”更经典的关系对立,其中尤其耐人寻味的,还是邬君梅扮演的宋太太的“大奶范儿”,以至于一直有《宋太太语录》的文本在网络流行甚嚣尘上.首先,关于小三的行为逻辑,宋太太有一个经典比喻——“我种了20年的西瓜,到了收获季节,硬生生地被别人收割了,凭什么呀?”这种下山摘桃子的坐享其成,让小三成为世俗价值观眼中深恶痛绝的不劳而获典型.其次,关于小三的身份悖论,宋太太有一段极尽恶毒之能事的怒斥:“你既然跟了我老公,也算是我们家家谱里不入名,但却担个份的,叫什么呢?侍妾、随伴,这妾还真算不上,妾好歹还得过个门呢,就算是陪睡吧,比外边随便找个总强点,至少不带病,就算是嫖吧,那也不能白嫖,这嫖也要有嫖品.”这种非妻非妾、似友似妓的四不像身份,让小三在道德层面全无立锥之地.最后,关于当小三的人生成本,之于短期获利,也许可以抄捷径钓大鱼,但是放在一个长远的人生规划,正如宋太太所言:“我真的很同情你,希望你在我这年纪上,也能拥有与我一样多的东西,而不是像过街老鼠一样出门小心翼翼,希望你以后的丈夫在知道你这段不堪历史之后,依旧能把你当成宝贝.”简言之,小三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物种的出现乃至泛滥,它是一个女性商品化的物质符号.这其中女性的青春、姿色和肉体,都被统一换算成可以量化的交换筹码,而天平的另一端则是男性手中掌握的金钱、房子、车子等物质筹码.本质上,这就是一种性资源和物欲享受各取所需的交换,而所谓的爱情,则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筹码.作家六六在谈及《蜗居》的海藻和宋思明是否存在真爱时,说:“什么是真爱?真爱就是当你刨去所有的衣服、首饰、房屋等等一切的时候,依旧会选择的情感.海藻会这样对待宋思明吗?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不会.”因为与鲁尼和巴洛特利同时传出绯闻而声名大噪的珍妮弗·汤普森,则是小三中的一个另类.据说她出身优渥、身家中产,却不惜为了勾引球星沦为收费,很显然,她更青睐的还是名利场的声色犬马和名人光环,甚至于她还把勾引球星当成对太太团的一种报复手段——“如果你惹恼她,她就会跟你男朋友上床.”如此种种乖张,也难怪太太团要将她视同寇仇.

效应

背景:

,日本著名,以“童颜”闻名.所谓效应,其实是个技术名词,即:使用不易获取的泛信息作为驱动力,吸引大众为获取这些信息,尝试了解、使用学习成本很高的互联网技术和怎么写作.引子源自一新闻事件——2010年4月注册中文推特网,引发新浪微博网友纷纷“”膜拜.藉此事件为源头,“效应”迅速发酵,成为一股席卷中国娱乐界的超级旋风.期间经历了玉树捐款、登录新浪微博、南昌车展、凡客年会一系列热议事件,如今的俨然成为中国关注度最高(过千万,一句“洗面奶挤在牙刷上”转发5000多次,连微博女王姚晨也望尘莫及)、出场费高昂(凡客年会出场费50万,远超当年曾和她一起站台的网络红人芙蓉姐姐和罗玉凤)的一线明星.有财经杂志以“经济学”为题,剖析这种效应的流行,“效应”的甚嚣尘上和无远弗届,连足球圈亦未能幸免.之前,就曾因为推特上的一句“谢谢在中国我的球迷”(翻译软件把Fans直译成球迷)而成为话题,有人调侃为中文做出巨大贡献,拓展了“球迷”的含义.4月17日,广州恒大3比1战胜日本柏太阳神的比赛,现场球迷打出中日双语标语:“钓鱼岛是我们的,是大家的.”有评论调侃,在日本购写钓鱼岛和被禁的双重新闻语境下,这则标语的走红可谓正当其时.

注释:

在中国俨然成为“德艺双馨”的代名词,这背后有着耐人寻味的文化基因和吊诡流行.一开始,只能和芙蓉姐姐、罗玉凤等“网络炫丑人物”一起为网游之类的小卡司站台,还要忍受凤姐“是”的暗讽;后来几乎在一夜之间,忽然成了全民偶像,得以和杨澜、宋祖英同台.从一个硬盘明星到偶像艺人,在中国的嬗变连她自己都始料未及.“效应”有着典型的两面性.首先是“被禁忌的快感”得以释放所产生的巨大能量,这也是效应的肇始.正如和菜头所言:“老师是个象征物,过去她象征着危机四伏、潜行的青春,如今她象征着青春的美好和自由的可贵”,换言之,她的符号意义远大于实质内涵,一个对高大全的主流审美和严肃说教的价值观旁逸斜出乃至完全背道而驰的集体叛逆符号.其次,是类似于庶民的狂欢对的过度追捧.以前只是童颜偶像、偶像,现在她成了玉女偶像、知性偶像,甚至职场偶像、励志偶像(“这一行的精彩超出我的想象,这是一个没有谎言、没有肮脏的行当”——语).站在理性分析的立场,我们有必要想一想:同样都是牺牲尊严娱乐大众,大众对凤姐极尽揶揄谩骂,对极尽阿谀追捧,她们之间真的有区别吗?

一个毋庸置疑的共识是,日本输出的“效应”在中国风行一时,始作俑者还是吾国的娱乐气候和文化管制.某种程度上,这种流行会让人想到王小波.王小波哥哥在谈论王小波时说,“人们喜欢他,因为他那种独特的感受世界的方式,他就像一扇门,通过这扇门,可以进入世界的另一层面.在那个扭曲理性、压抑天性、单调贫乏的泛政治化时代,在那个8亿人看8个戏的艺术沙漠,能产生小波这样的人物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的风靡一时,正是因为她恰逢其时地扮演了一个“被屡屡禁锢的”的精神出口的角色——就像中国足球本身固然总是乏味得令人绝望,却从来不缺乏令人拍案叫绝的球迷创意.

语言指纹

背景:

一个学术名词,指作家的一种创作习惯,通过语言分析、文本鉴别确定文本的作者身份,英国语言学家马尔科姆·库尔撒德的定义:“从理论上讲,任意说话者/书写者在任意时间可以使用任意词语,但实际上会有典型性的个人化偏好选择,以至于每个人的语言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特点,被形象地称之为语言指纹.换句话说,特定说话者/书写者在语言上所形成的印象是可以用来进行身份辨认的,就像签名一样.”近日,因为韩寒和方舟子旷日持久的“如何写门”事件,“语言指纹”一词得以进入公众视野.抛开如何写门的云遮雾罩不谈,“语言指纹”是一个有趣的概念.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语言指纹鉴定公案,莫过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和高鹗的合著谜团.当然,语言指纹毕竟不同于生理指纹,可以直接建立一个人体指纹库进行科学鉴定.但是在每个人的语言习惯和遣词造句的背后,确实有着可供鉴别的蛛丝马迹,作为特殊行业的足球圈人士也不例外.在北京国安参加亚冠联赛的一场赛后电视采访中,队长徐云龙在谈及球队表现不佳时,忽然冒出一句:“压力产生自重,导致队员动作慢半拍”.这个颇有些突兀的“自重”,乍一听让人一头雾水,因为这个说词太过书面语,而且一反常态地文绉绉,作为观众的笔者不禁猜想:它很可能是某个教练的口头禅,或者是出自教练培训课程的笔记,类似于足球圈的行话——就像小学生们写作文时总爱用“腿肚子像灌了铅一样”.


注释:

语言指纹的存在毋庸置疑,诗意一点的说法——“语词就像是舌苔上生长出来的年轮/一旦开口就将让你无所遁形.”某种程度上,语言指纹或者语词是烙印在我们每个人思维深处的文化基因,它会暴露我们诸如出身、家教、文化程度等方面的秘密.刘瑜在《语言的贫困》中写到,比如极端的大字报体,全都是“打倒”、“万岁”、“毒草”、“怒火”这样干瘪的词汇,郭沫若给写道:“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思想/你奋不顾身地在文化战线上陷阵冲锋等”——这就是属于整整一代人的语言指纹.笔者有一次看访谈节目,正在唠家常的谢园(上世纪90年代与葛优、梁天齐名的喜剧演员)忽然吊诡地冒出一句:“他长了一个花岗岩的脑袋,直接就走进棺材里去了.”藉此形容一个人的顽固不化、冥顽不灵.乍一听,这句硬帮帮的意象却有着诗歌般动人的韵律,但是仔细考究,才发现这句话出自,和“纸老虎”、“牛鬼蛇神”一样都是当年时期妇孺皆知的流行语.

球语笔记2016年第5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济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语言指纹在足球圈的一个显性特征,就是一口纯正的京片子——当然,我指的不是如今备受非议的京骂,它早已蔓延到全国各地,不再具备地域识别度——而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张路老师的京腔解说.打个比方,某个周末CCTV的意甲转播,当AC米兰博阿滕一脚招牌式的大禁区爆射,你会听到张路如是说:“这种射门风格按照北京话来说,就叫暴(卒瓦)c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