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双语教育取得的成就基本经验

点赞:4773 浏览:1443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1-0258-02

摘 要:新疆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新疆开展双语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在新形势下培养适应各行各业需求的少数民族人才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新疆解放60年来,在双语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对这些成绩和经验进行总结有利于我们今后更好的开展双语教育,促进少数民族发展.

关 键 词:新疆;双语;成就;基本经验

新疆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截止2008年底统计,新疆已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塔吉克、满、锡伯、乌孜别克、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13个民族.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区情决定了新疆是个多语言文字地区.13个世居民族使用10种语言和10种文字,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地区,就必然会有“双语”乃至多语现象存在.纵观历史,民汉双语或多语现象在新疆已经共存3000多年.尽管新疆广泛存在的双语现象由来已久,但把双语作为一种语言制度、语言政策却是在新疆解放以后才得以实现,并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完善建立起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对这些成绩和经验进行总结有利于我们今后更好的开展双语教育,促进新疆各项事业和少数民族的发展.

一、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历程及成就

(一)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领导集体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高度重视新疆“双语”教育,始终把它作为“稳边兴疆”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纵观新疆解放60年双语教育发展的历史,大致分成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起步阶段,时间从新疆和平解放到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

从新中国成立起,国家就很注意组织各少数民族学习汉语,50年代初,新疆人民政府就要求民语班选修汉语或俄语,汉语班选修俄语或维语,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六十年代,以致七十年代,在少数民族地区要不要搞双语教育,怎么搞双语教育,思想界、学术界争论很大,意见、思想没能够统一,新疆的“双语”教育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因此,在近三十年的时间段里,新疆的“双语”教育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双语课只有在高中、大学里才有,而且每周一般只有两节,内容多为日常用语.

第二个阶段为发展阶段,从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年.

在这三十年里,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随着改革开放在各个领域的不断突破和深入,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对双语教育的认识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疆的双语教育经历了从选修课变为基础课程、主要课程,从高年级向低年级、学前教育延伸,从点向面上扩展的历史过程.

如:1978年,自治区教育局《关于加强民族学校汉语教学的意见》、1984年1月新党发[1984]3号文件、1987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当前我区教育工作中几个主要问题的决定》,开始把汉语课作为民族中小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要求在小学三年级开设,并把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学生作为双语教学的奋斗目标.

自治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中学进行双语教学实验,即实验班的数、理、化、英语课程用汉语教学,通过这种形式把第二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有机结合起来,效果显著.

如:1992年7月15日,自治区教委印发《关于确定自治区10所“民汉兼通”试点学校的通知》,1999年1月,自治区教委印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中学双语授课实验方案》(讨论稿),2000年11月30日,自治区教委下发《关于公布开办双语授课实验班学校名单的通知》.开始在维吾尔、哈萨克、蒙古语授课的部分民族中学里开展了部分课程(先是数理化,后加英语)用汉语授课,其余课程用母语授课的双语教学实践.

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2004年,要求城市小学从一年级开设汉语课,初、高中阶段逐步实现用汉语授课,使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毕业达到“民汉兼通”的目标.2004年4月,自治区党委作出《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双语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确定了少数民族中小学逐步过渡到用汉语授课,同时加授母语文的双语教学模式;提出了推进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的方案,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毕业达到:“民汉兼通”的目标;决定实施民汉合校工程.至此,新疆少数民族学校的双语教学工作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

2005年,自治区党委公布《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把汉语学习从小学提前到学前班和幼儿园阶段,强调“学习汉语要从娃娃抓起”.

此外,国务院于1999年9月批转教育部、计委、财政部和国家民委《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意见》,决定从2000年秋季开始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2个发达城市举办新疆高中班,90%以上招收少数民族学生.2007年扩大到28个城市、50所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到5000人,“十一五”未将达到1万人.实际上,今年新疆高中班的在校生已经达到20000人.参照内地新疆高中班的模式,自治区从2004年起在乌鲁木齐等8个城市开办了区内初中班,主要招收边远农牧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当年招收1000人,2007年招生规模达到5000人,“十一五”末将达到1万人,使边远贫困地区的各族青少年接受到高水平的双语教育.新疆的双语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时机.

(二)发展成就.

新疆解放60年来“双语”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双语”教育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不断健全自治区“双语”教学工作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内容涉及双语教育的基本建设、教材建设、考核体系等方面,这些政策的制定与出台,使新疆的“双语”教育工作政策体系日益健全、日益完善,为双语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2.“双语”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双语”教育的投入,形成了从中央到自治区、从各地州到各县、乡、村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推广“双语”教学的新局面.如2008年至今,国家向新疆学前“双语”教育投入了12.3亿元,在南北疆贫困农牧区建起了有电脑、电视、DVD、投影仪等设备的幼儿园.入园的学前儿童享受免费教材以及每人每年1000元的伙食补贴等,使33.3万人次的少数民族学前幼儿受益.截至目前,国家已累计投入内高班基建等各项经费4亿元,自治区财政已累计投入内高班经常性经费1.87亿元.自治区已累计拨付内初班办学经费超过3.6亿元.2009年,自治区从地方债券资金中安排20亿元,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校舍抗震加固改造工作.“到2012年,国家将完成40亿元的投资,发展新疆的‘双语’教育.其中,20.95亿元将在2011年前投入,用于在新疆建设2237所‘双语’幼儿园,届时将接收34.9万少数民族儿童入园接收‘双语’教育.”①

3.“双语”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为了切实解决新疆汉语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提高民族教育教学质量,国务院于2002年10月转发了《教育等部门支援新疆汉语老师工作方案》.这一方案于2003年10月全面启动,国家投资7600万元,自治区投资1600万元,用于新疆汉语教师培训工作,培训总人数达到6000余人.此外,从2006年至2011年国家将投入资金15120万元,自治区配套6000万元,实施两年制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老师培训工作.同时,自2007年开始,自治区启动实施了“农村基层中小学‘双语’教师特培计划”、“高中起点专科层次的医学学历教育特培计划”、“民语言高层次专门人才特培计划”,其中“民语言高层次专门人才特培计划”还实行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政策.良好的师资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新疆双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深得各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4.“双语”教育形式日益多样化、科学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后,新疆双语教育的办学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科学化,不仅在本地的学校开展双语教育,还借用异地的师资和学校开展双语教育.如:党、国务院决定从2000年起在内地部分经济发达城市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自治区党委、政府参照内高班的办班模式从2004年起在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奎屯、昌吉、阿克苏、库尔勒、哈密等8个疆内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举办新疆区内初中班.党的这一惠民政策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各族群众的衷心拥护,推动新疆双语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截至目前,内高班累计完成9届2.4万人的招生任务,在校生达到1.75万人.内初班已累计完成5届1.9万人的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1.5万人,办班学校17所.2007年,自治区又举办了区内高中班,目前在校生900人.通过办学形式的多样化、科学化,使新疆双语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事实表明,发展“双语”教育,是一项惠及各族群众的“得民心”民生工程.

新疆双语教育取得的成就基本经验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双语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5.“双语”教学体系日益完备,教育力度日益增强.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地也不断加大汉语授课力度,创造条件从学前开设汉语课,积极推广中小学“双语”授课教学模式,大力推进民汉合校.目前,新疆逐步形成了从幼儿园一直延伸到大学的双语教学体系,并且形成了干部教育、成人教育的“双语”培训模式.据统计目前接受“双语”教育教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和“民考汉”学生总计79.8万人,占少数民族学生总数的33.7%.“双语”教育在新疆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新疆双语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思想认识的统一是搞好新疆“双语”教育的前提.在新疆要搞好“双语”教育,对双语教育的认识必须统一.这是推进双语教育工作、开创双语教育工作新局面的关键.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双语教育绝不是可以马马虎虎开展的工作,也不是可有可无、不求实效的工作.新疆60年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绩证明推进“双语”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在新形势下培养适应各行各业需求的少数民族人才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二)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是搞好新疆双语教育的基础.新疆“双语”教育的飞速发展,充分证明党和国家对新疆“双语”教育事业的大力投入是搞好新疆双语教育的基础.巨大的基本建设资金投入为新疆“双语”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新疆“双语”教育的保证.培养一支高素质“双语”教师队伍是搞好“双语”教育的智力保证.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教学能力强,思想道德品质好,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的“民汉兼通”的教师队伍是促进新疆双语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四)改革创新是发展新疆双语教育的动力.改革现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深入开展课改试验,采取便于少数民族学习的国内甚至世界上的先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双语”教育质量,努力创造“双语”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五)教材建设是新疆双语教育的重要环节.除有数量充足、符合标准、稳定的“双语”教师队伍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是教材建设.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组织编写和使用切合实际、内容新颖丰富,能够吸引和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和教师的用民汉两种文字注解的“双语”教材;要通过各种业务学习形式,发挥录音录像磁盘和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作用.这样,才能满足新疆的各少数民族学汉语方面日益增长的愿望和需求,并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完善的教学体系是搞好新疆双语教育的重要制度保障.目前,在新疆已经形成了一套从幼儿园一直覆盖到大学的双语教学体系,并有与之配套的教材体系、教育体系,从制度、体制上保证了双语教育的时间,为搞好双语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

注释:

[1]《新疆60万少数民族学生走进“双语”课堂》乌鲁木齐9月2日电(记者:黄艳、文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