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法的

点赞:18799 浏览:8361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在分析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运用分层次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和改革的新思路,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关 键 词】计算机基础;分层次;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每一个高校新生所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已经不再是一个新生事物,他们在中学甚至小学就已经开始学习计算机的相关课程,大都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有的学生甚至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各种各样的信息搜索.面对这样的学生现状,很多《计算机基础》的任课教师普遍反映出这门课程越来越难教,如何把《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上好,更加生动的实施教学,更加活跃的组织课堂气氛,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计算机基础》教师的教学难题

1、《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点非常庞杂,例如关于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当中,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系统各个配件等介绍、计算机的初始化设置等内容非常枯燥,学生普遍感觉这些知识对于自己并没有多大用处,学习兴趣不高.而计算机网络这部分内容当中涉及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学生不容易理解,应用性不强,造成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去认真学习.

2、尽管大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在进入大学之前都已经有所学习,但是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中学期间对于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是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的,加上学生在中学养成的学习习惯大都属于理解记忆的方式,动手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大学计算机教师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讲到每一个章节的内容,学生好像都知道,都学过,但是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却又不知从何下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一旦增加前沿的教学内容,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又不能很好的理解掌握.

3、《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当中有大量的操作需要课堂演示而花费大量的课时,但是这门课程本身的学时却非常有限,按照理论与实习1∶1的比例,教师真正讲授的课时只有20个学时左右,如果把每一个操作都进行演示的话,教学学时明显捉襟见肘.

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法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基础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6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4、目前大部分的高校仍然采取笔试的方式对这门课程进行考核,考试成绩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水平.很多学生考前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在考试中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考试成绩高的学生并不能反映实际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二、目前比较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模式

很多教师根据学生在入校时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提出分层次教学的模式,基本的思路是在学生入校时组织摸底考试,根据学生的考试结果把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分层,按照学生的不同程度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这种模式充分考虑因材施教,从理论上说是能够改善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但是,首先,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能够很好的实施这一模式,目前高校的很多课程都在尝试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比如英语、高数等公共基础课,如果大部分的课程采用这种分层教学,对于课程安排,实验室设施等相应的要求更高,对于很多高校来说是不容易实施的.其次,摸底考试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也很重要,笔试并不能准确的测试出学生的计算机实际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思路是由传统的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由于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完全一样,有的学生懒于自己动手,经常把别人的任务复制过来,敷衍交差.

教学内容与专业相结合

有的教师认为统一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应用相脱钩,应考虑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对《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增删.首先,在选择增删教学内容上必须经过专业的论证,不能任课教师的随意性进行选择.其次,《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工具课程,目前几乎所有的专业都必须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够熟练使用一些基本的办公软件,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网络安全等内容,至于不同专业对于计算机应用不同程度的要求一般来说在专业的后续课程中也会有相应课程的设置,如果在《计算机基础》的课程内容中增加过多专业结合的内容,势必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最后,教学内容的不一致,导致学生考核的内容也不能一致,这就要求不同专业学生在进行考核时必须采用不同的试题进行考试,增加了考试组织的难度.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思路

作者根据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经验以及学生的反馈,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1、分层次教学模式如果能够得以合理的实施,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解决学生计算机能力参差不齐,使不同程度学生都能在计算机应用水平上得到很大提高的一种教学思路.如果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实施分层次教学,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应该适当以低层次的学生程度为起点,重视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无论学生入校的水平如何,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所有学生都应该能够具备熟练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了解多媒体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查询等基本能力,熟悉计算机基础、网络安全防范等基本的知识的教学目标.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任务的布置上要适当的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量避免给所有学生布置完全一样的实验内容,任务的多样性和差别化既避免了学生抄袭和复制,也给不同水平程度不同的学生充分发挥的机会,让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有机会学习更新更高的知识.

3、针对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尽量压缩知识点,对于教材中陈旧的内容及时删减,把较为容易理解相对次要的理论内容留给学生进行自学.采取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堂的方式,比如关于计算机配件的知识,可以建议学生课余时间去电脑城看一看,了解最新的配件行情,让学生在现场更能直观的了解各种配件的性能参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看多问,把遇到的问题拿到课堂上来师生一起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计算机是一门实际操作性很强的课程,笔试的考核形式并不能检验出学生实际的计算机水平,采用上机考试是一种更为合理的考核方式.同时,应适当增加学生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把学生课堂实验的完成情况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于平时课堂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端正学习态度.

四、结语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推陈出新速度很快的课程,而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也在逐年提高,要把这门课程讲好,取得更好的教学质量,对所有的《计算机基础》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本身首先要不断的学习计算机的前沿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才能讲出自己的特色来.

【参考文献】

[1]常小红,见伟平.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与探讨(B).

(下转第2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