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铁岭墓地M709、M722发掘简报

点赞:5207 浏览:1734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关 键 词】河南省;新郑市;春秋战国;墓葬;发掘简报

【摘 要】M709、M722是新郑铁岭墓地较为特殊的两座墓葬,它们处在一片春秋晚期墓葬之中,二者的形制、随葬品摆放位置、随葬品风格都极其相似,有助于我们认识铁岭墓地的墓葬制度.而M722墓壁上的洞穴则揭示了大型墓葬构建时的出土方法,所出土的中柱盆亦可使我们重新审视它的作用.

新郑市铁岭墓地2008-2010年的发掘工作主要集中在铁岭墓地III区新密铁路南的一块台地上,2008年发掘东部的一小部分,2009年发掘中部的140余座墓葬,其中有数十座为春秋晚期的铜器墓、仿铜陶器墓[1],2010年发掘西部(双洎河支流东岸)的260余座墓葬,这些墓葬同中部墓葬一样,分为大、中、小三型,东西向,但随葬有陶器的墓葬极少,M709、M722是杂处其间的随葬鼎、豆、壶、盆、的较为特殊的墓葬,这两座墓的形制、随葬品摆放位置、随葬品风格都极其相似,有助于我们认识铁岭墓地的墓葬制度(图一、二).

一、M709

1、墓葬形制

M709位于台地的西南角,西10米为双洎河支流.因这一带为台地边缘,其南面仅有M697,东面墓葬也较稀疏.该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272°.此处地表土被取走1.2米厚,现口存于生土上.墓口东西长3.7米,南北宽2.8米,墓底东西长2.7米,南北宽2米,现深6.5米.墓室四壁上部经过修整,4.3米以下为毛边,西南角有16个三角形脚窝,脚窝宽14厘米,高14厘米,进深8~12厘米,脚窝间距80~90厘米.墓底放置单椁单棺.椁为长方形,长2.2米,宽1.4米,厚0.06米,残高0.35米.棺偏置于椁内南部,棺长1.98米,宽0.72米,厚0.04米,残高0.15米.棺、椁北壁板间放有陶器,自东向西有:鼎2、盖豆2、豆4、小壶2、壶2、盆1、1.棺内尸骨一具,保存较差,经鉴定,为中年女性(图三).

新郑铁岭墓地M709、M722发掘简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墓葬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出土器物

出土陶器14件,皆为泥质灰陶.

鼎2件,形制一样,尺寸相同,外壁通体褐衣,盖褐衣多脱落.子口内敛,圆方唇,附耳外撇,近直腹,平底,蹄足中空.腹饰2道凸弦纹,口沿下有褐色纹饰,凸弦纹间无纹饰.附耳顶及内外两侧均饰列齿纹,蹄足亦饰列齿纹.盖为方唇,弧平顶,顶置3桥钮,自内向外饰二道凸弦纹、一道凹弦纹,纹饰自内向外为列齿歧云纹、列齿纹间反“S”纹.标本M709∶1,沿下饰1周对顶的列齿三角纹与反“S”三角纹,口径20厘米,腹径24.9厘米,通高24.9厘米(图四,1).标本M709∶2,沿下饰1周列齿纹间反“S”纹,口径20厘米,腹径24.9厘米,通高24.9厘米(图四,2).

盖豆2件.标本M709∶7,褐衣多脱落,子口内敛,承盖槽较平,圆唇,近直腹,圜底,细矮柄,大喇叭圈足.上腹饰列齿三角纹加反“S”纹,下腹饰一道素面瓦纹.盖为方唇,弧顶较平,上有圆柄捉手,捉手饰3道瓦纹,瓦纹上均饰一周连齿纹.捉手外的盖面饰4道凹弦纹,弦纹间一周列齿三角纹加反“S”纹.口径17.6厘米,柄径3.9厘米,圈足径13.5厘米,通高24.9厘米(图五,1).标本M709∶8,外壁通体褐衣,器形同前,唯子口承盖槽稍深,上腹饰列齿纹间“X”形反“S”纹,捉手顶面无纹饰,盖面弦纹间亦饰列齿纹间“X”形反“S”纹.口径17.2厘米,柄径3.7厘米,圈足径15.3厘米,通高26.2厘米(图五,2).

豆4件,形制一样,尺寸相近.敞口,半圆唇,斜直腹,底,细高柄,喇叭足.盘内壁及直腹施褐衣,内底外侧一周露胎,内填褐色连齿纹.豆盘外底、柄、喇叭足均为灰胎,是知褐衣是先涂衣液尔后烧成的,连齿纹应是尖状物蘸着衣液捺划而成.标本M709∶9,口径11.7厘米,柄径3厘米,足径8.4厘米,高16.8厘米(图五,3).

壶2件.敛口,方唇,束颈,弧肩,鼓腹,检测圈足外撇,底.标本M709∶4,口沿下、颈中部有2周尖状物蘸着衣液摁压旋转而成的宽带纹,宽带纹下露胎,上施2周褐色连齿纹,连齿纹以下至上腹部有7周凹弦纹.壶盖子口内敛,圆唇,瓦纹顶,瓦纹上自内向外饰反“S”纹、列齿纹间反“S”纹.口径10.4厘米,腹径21.3厘米,底径10.8厘米,通高30.6厘米(图五,5).标本M709∶3,颈部以上残,颈中部至上腹部共10道凹弦纹,肩部凹弦间施列齿纹间反“S”纹,多不显.腹径21.2厘米,底径10.5厘米,通高23.5厘米.

小壶2件,形制一样,尺寸相近.口微侈,方唇,束颈,弧肩,鼓腹,中高细柄,喇叭足.颈中部、下腹部至柄中部露胎,其余部位用尖状物摁压旋转形成光面,没蘸褐衣液,肩部3周凹弦纹,颈中部与弦纹间饰褐色连齿纹与列齿纹.盖为子口较直,方唇,瓦纹顶.标本M709∶6,口径3.3厘米,腹径10厘米,足径7.4厘米,通高16.1厘米(图五,4).

盆1件.标本M709∶13,褐衣多脱落.口微敛,弧平沿,圆唇,上腹略弧,下腹斜直,近底处内弧,平底略内凹.内壁饰3周凹弦纹,底中心饰一朵列齿歧云纹,其外依次为列齿三角纹加反“S”纹、列齿纹间反“S”纹.口径25.4厘米,底径13.8厘米,高7.5厘米(图五,6).

1件.标本M709∶14,内外壁大部被污渍覆盖.椭圆形,敞口,平底,管状流略宽,尾部较高,但内收至圆弧线上,内底较平,周线明显,饰列齿歧云纹,内腹壁3周连齿纹,隐约可见.口径15厘米,底径10厘米,高7.2厘米(图五,7).

二、M722

1、墓葬形制

M722位于M709东北18米,西距双洎河支流20米,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273°.此处地表土被取走1.5米厚,开口存于生土上.墓口东西长4米,南北宽3.2米;墓底东西长3.2米,西宽2.3米,东宽2.2米,残深7.4米.墓室四壁上部经过修整,3.2米以下较为毛糙,东南角有15个三角形脚窝,宽14厘米,高12厘米,进深10厘米,脚窝间距70厘米.距墓口2.6米深的西壁偏北处有一长方形洞穴,口宽0.4米,高0.1米,进深0.25米;2.6米深的南壁中部有一长方形洞穴,口宽0.5米,高0.1米,进深0.25米.距墓口3.8米深的北壁西部有一长方形洞穴,口宽0.25米,高0.1米,进深0.15米.距墓口4米深的西壁中部有一长方形洞穴,口宽0.3米,高0.1米,进深0.2米;4米深的北壁东部有一长方形洞穴,口宽0.5米,高0.1米,进深0.25米.墓底放置单椁单棺.椁为亚字形,长2.7米,宽1.66米,厚0.08米,残高0.8米.棺位于椁内中部偏南,长1.9米,宽0.7米,厚度不明,残高0.1米.棺、椁南壁板间放置陶器,自西向东有:小壶2、鼎2、1、壶1、盖豆2、豆4、盆1、中柱盆1,椁西北角陶壶1.棺内尸骨一具,朽蚀殆尽,仅余右下肢骨(图六).

2、出土器物

出土陶器15件,皆为泥质灰陶.

鼎2件,形制一样,尺寸相同,外壁通体褐衣.子口内敛,圆方唇,附耳外撇,近直腹略垂,平底,蹄足中空.腹饰2道弦纹,上一道扁平,下一道内凹,平弦纹以上饰一周列齿角云纹,凹弦纹以上饰一周列齿纹,以下饰2周连齿纹.附耳顶部及内外两侧均饰列齿纹,足亦饰列齿纹.鼎盖方唇,弧平顶,顶置3桥钮,自内向外饰2道凸弦纹、一道凹弦纹,纹饰自内向外为列齿歧云纹、列齿三角纹、列齿纹、连齿纹.标本M722∶4,口径19.4厘米,腹径25厘米,通高25.2厘米(图七,1、封二,1).


盖豆2件,外壁通体褐衣.子口内敛,方唇,近直腹,圜底,细矮柄,大喇叭圈足.上腹饰2周连齿纹,中、下腹饰2道瓦纹,第2道瓦纹上亦饰连齿纹.盖为弧顶较平,方唇,上有圆柄捉手,捉手外饰4道凹弦纹,弦纹间一周列齿纹.捉手中空,平顶,沿下倾,方唇.标本M722∶9,口径16.4厘米,柄径3.6厘米,圈足径13.5厘米,通高24.9厘米(图七,2、封三,4).

豆4件,形制一样,尺寸相近.敞口,半圆唇,斜直腹,圜底,细高柄,喇叭足.盘内壁及直腹施褐衣,内底有一圆形凹坑,中部略凸,坑周围饰一周连齿纹,形似葵花.标本M722∶13,口径11.4厘米,柄径3.6厘米,足径9厘米,高18.7厘米(图七,3,封三,1).

壶2件.敛口,方唇,束颈,弧肩,鼓腹,检测圈足外撇,平底略内凹.标本M722∶1,口沿下、颈中部及颈肩处有3周尖状物蘸着衣液摁压旋转形成的宽带纹,宽带纹间露胎,上施褐色列齿纹,下腹部有1段麦粒纹.壶盖子口外撇,圆唇,瓦纹顶.口径9.6厘米,腹径18.3厘米,底径9.9厘米,通高29.1厘米(图八,1,封三,4).标本M722∶6,口沿下一周摁压形成的褐衣宽带纹,颈中部一周褐衣宽带纹,宽带纹以下均饰褐色列齿纹,下腹部有3段麦粒纹.盖为子口内敛,方唇,瓦纹顶,瓦纹上饰简体云纹、列齿纹间反“S”纹.口径9.6厘米,腹径19.5厘米,底径10.2厘米,通高30.3厘米(图八,2).这两壶的内壁、外底及施列齿纹处均露出灰胎,褐衣的形成也是先涂后烧.

小壶2件,形制一样,尺寸极近,外壁通体褐衣.口微侈,方唇,束颈,弧肩,鼓腹,中高细柄,喇叭足,颈部施一周连齿纹.壶盖子口较直,细圆唇,瓦纹顶.标本M722∶2,口径3.8厘米,腹径9.4厘米,足径7.5厘米,通高15.9厘米(图八,3、封三,2左).标本M722∶3,盖顶比前者略凸,口径3.8厘米,腹径9.4厘米,足径7.5厘米,通高15.9厘米(封三,2右)

盆1件.标本M722∶15,通体褐衣,敛口,弧平沿,圆唇,上腹略弧,下腹斜直,近底处内弧,平底略内凹.内底中部饰一朵列齿歧云纹,其外为7道刮削而成的浅凹弦纹,再外为一周连齿纹.口径28厘米,底径14.5厘米,高8.5厘米(图八,6、封二,2).

中柱盆1件.标本M722∶12,通体褐衣.直口微敛,弧平沿,斜方唇,上腹略弧,下腹斜直,平底略内凹,内底竖一菌状柱,中空.口径25.6厘米,底径13.8厘米,盆高7厘米,柱高11.2厘米(图八,5、封二,4).

1件.标本M722∶5,褐衣脱落殆尽.椭圆形,敞口,平底,管状流高扬,尾趋于消失,但保留高于周边特征,内底饰歧云纹,内腹壁饰4周连齿纹.口径15.5厘米,底径8.7厘米,高8.2厘米(图八,4、封二,3).

三、结语

1、墓葬年代

M709、M722相距18米,同处一片春秋晚期墓之间,且方向、大小、深度接近,前者于墓室西南角建脚窝,后者于墓室东南角建脚窝,均于棺椁之间放置随葬品.从随葬品来看,两墓均随葬鼎、豆、壶、盆、,器形几同,只在壶、盆的细微部有差别,纹饰的构成元素也相同.因此,这两墓的年代十分接近,可能M709稍晚于M722.在郑州地区,这些制作规整、胎体厚重、带有褐衣的灰陶器一般视为战国早期器物.

M709、M722位于双洎河支流东岸,其周围是众多东西向的墓葬,这些墓葬仅一两座出土有小型陶器(鬲、罐、盂),其余无论大小均没出陶器.它们同台地中部出土小陶器(鬲、罐、盂)、铜礼器、仿铜陶器的墓葬从形制上、方位上(纬度相同)没什么区别,也应是春秋晚期的墓葬,大部分墓不随葬陶器的原因或与这些墓葬属另一支族有关,这有待于铁岭墓地全部发掘后所做的综合考察.

M709、M722从埋葬位置来看,似为预先留置墓位,人死后葬入,如此,两墓的年代可能为春秋战国之交.这种推测从两墓与其东南200米处一片春秋晚期墓东缘的几座战国早期墓(如M6、M15、M99等)所做的对比可得到证实.这些战国墓所出鼎、豆、壶、盆、与M709、M722同类器几无二致,纹饰也相同,但墓葬均为南北向,器物放在北壁所设的壁龛中,细观察,其盖豆的盖顶有凸起之势,与M709、M722盖豆的弧平顶有所不同.因此,这两类墓葬的年代应该有段或组的区别.

2、M722的出土方式

铁岭墓地自2006年7月发掘以来,我们一直在寻找大型墓的出土方法.大墓除了墓角建有供人上下用的脚窝外,墓壁上偶见有表示窗户的横式壁龛或纵式壁龛,也有些墓四壁上建有表示梁枋或椽的凸棱,而绝不见与出土有关的痕迹.M722是已发掘大型墓中唯一一座展现出土方法的墓葬.在距墓口2.6米处,西壁偏北处的长方形洞与南壁中部的长方形洞,可以插一块长3.6米、宽0.24米的木板构成第一平台.距墓口4米深处,西壁中部的长方形洞与北壁东部的长方形洞,可以插一块长3.2米、宽0.24米的木板构成第二平台.距墓口3.8米深北壁西部的长方形洞穴,似为设计不周的废弃孔洞.两块木板呈“X”形交叉而不接触,其上各站一人,利用篮筐可以将土传递到地面.木板间距1.4米,这正是人直起腰来即可将篮筐送到上层木板的距离.如果用铁锹类工具将土直接放在木板上,板窄不易存土,人站板上向上送土也不稳定,因此这种方法似不可行.

3、中柱盆的用途

中柱盆在商代就已流行,样式多为卷沿,斜壁,平底,柱顶呈菌状.对于它的作用,人们历来纷诉不已.宋豫秦先生曾在《中柱盂功用的民族志类比》[2]中提及器盖类中柱的置取作用,但又着重强调中柱盂“柱上置盛器,盂内注水,防止昆虫叮咬食物”的功用.辨析M722器物组合及中柱盆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此墓中柱盆的作用.

M722出土盆两件,其一为水盆,与配套使用;其二为中柱盆,按宋先生的解释用于防虫叮咬,而中柱盆的菌柱高于盆沿4厘米,显然无法放稳盛器,况且本墓已有防虫叮咬食物的盖豆.我们大胆推测中柱盆的作用在于取水注鼎.我们知道,鼎多用来煮肉,火旺肉多,水难免持续减少,煮熟过程中需要不断加水.与水盆配合使用早有定论,况低矮,若抱起往鼎内注水很不方便,而一手能提起的中柱盆则有这方面的优势.原因有三:一是容量比水盆为少,易提;二是柱顶菌状易于把握,手与水不接触,卫生;三是中柱与盆底结合牢固,堪用.M722中柱盆出土时中柱被塌落的墓土砸掉,从接茬看,盆内底中部凹坑大于柱径不少,柱底外撇扩张,增大了粘接面;外底有手指从中柱孔内向外抹泥的痕迹,也是为了增加牢固程度.当然,中柱盆用于注水时,另一只手从后扶持一把更好.

附记:稿成之际,忽然意识到铁岭墓地的大型墓葬均有可能采取M722这种既原始又实用的出土方法,遂加强了对墓室四壁的查看.果然,在随后发掘的大墓墓壁上,均发现了用于插木板的洞穴,而插板的方式又有所不同.M1187在距墓口1.5米时,于墓的东南角、西南角各搭一块木板,同一水平可有两人往上提土;3.1米时,在东南角搭一块木板,4.5米时,在东南角搭一块木板.M1199在距墓口1.5米的深度,于墓的西北角、东南角各搭一块木板;距墓口2.8米时,南北壁中部稍偏西一点各有一个洞穴,可以搭一块南北向的木板,此木板两端各站一人,向第一层的两块木板上送土,为防止木板折断,此木板下搭一根东西向的横梁,插入墓的东西两壁;距墓口3.7米,由于墓的四壁内收较多,空间缩小,只在东南角搭一块木板;距墓口5.3米,东北角搭一块木板.M1214只在墓的东南角搭有木板,M1215只在墓室的西北角搭有木板,两墓木板均为四层,间距1.2~1.4米,互相错开,使木板不在一个垂直面上,便于出土.


现在看来,铁岭墓地的所有大型墓都是这样在墓室四角搭建木板,层层向上送土,板距一般在1.2~1.4米,再大则力有所不迨.上部由于墓口较大,同一水平能够搭两块木板,下边空间狭小,一般只搭一块木板.造成我们工作疏漏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墓壁上部,只注意找脚窝而没有注意积满淤土的洞穴;二是埋完人后,大型墓内的填土在雨水、重力作用下,缓慢下沉,由填土中析出的细泥挂在墓室四壁的中下部,形成光洁漂亮的涂层,厚度0.3~0.7厘米,遮掩了脚窝与洞穴.上部洞穴即已漏掉,下部更没有刮去涂层有意识地去寻找洞穴.

领队:郝红星

发掘:刘秀秀、任丽娟

绘图:郝红星

摄影:蔡强

执笔:郝红星王丽

――――――――

[1]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水北调新郑铁岭墓地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08年5期.

[2]宋豫秦:《中柱盂功用的民族志类比》,《中原文物》1991年4期.

〔责任编辑:张金栋〕


热门大全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