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之我见

点赞:5525 浏览:1966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当代大学生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法制观念淡薄,违法犯罪呈现出逐年上升的现象,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相当重要的.

关 键 词:大学生;法律意识;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意识在当今国际社会中日渐重要,大学生承载着国家的发展,如何使大学色生适应国际和国内的竞争,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和依法治国的相关要求,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事关祖国发展大业,事关全民族的兴衰,现就在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中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谈几点认识.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法制观念淡薄

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只是临到考试的时候突击,应付了事,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大学生不可能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高校的《法律基础》课学时有限,特别是我校本科《法律基础》18学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相当于《法律概论》的内容是不可能的.因此,大学生在这有限的课时中获得的法律知识也是有限的.由于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较低,法律知识薄弱,易产生错误的观点、淡薄的法制观念,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实现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导致了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二)大学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

时至今日,大学生犯罪问题已呈现上升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1965年,大学生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1%,“”期间,占整个刑事犯罪的2.5%,而近几年,占整个社会的17%.我们知道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和硫酸的饮料,倒在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多只狗熊受伤.刘海洋在被拘留后说,自己学了法律基础知识,知道民法、刑法等,但却不知道伤害狗熊是违法犯罪.现在知道了,自己很后悔.由此可见,刘海洋并未将法律知识转化为法律意识,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二、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法律意识,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个人所具有的法律素养、法律头脑和运用法律知识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思维习惯.法律心理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感觉、情绪、习性,是自发形成的,属于法律意识的低级阶段.法律思想则是人们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理解而形成的思想、观点,属于法律意识的高级阶段,在法律意识中起决定作用.但是它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经过有意识的培养.今天的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骨干和中坚,他们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命运.积极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一)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在我国确立下来,这就意味着沿袭多年的以计划经济思想为基础的传统观念必然为符合新的生产关系需要的市场经济思想观念所替代.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资格的确认、市场主体权利的保护、市场经济活动的运行、市场秩序的维系、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和管理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法律的引导和规范.因此,培养市场经济主体的法律意识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首要任务.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才能自觉地遵守法律,自动有效地运用法律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才能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建设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需要

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提出“法治国家”的概念,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确定把依法治国作为重要的治国方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表明我国的法制建设正向较高层次的法治社会迈进.在法治建设中,人是法治的主体,也是实现法治的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无论是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其状态都是以人的活动和行为为最终依归.因此,必须提高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只有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公民的法制观念,才能使法律法规得到切实遵守,才能对立法、执法和司法进行有效的监督,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早日实现.

(三)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是当前大学生法制现状的需要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为配合普法教育,国家教育部、司法部在《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的法制观念的现状不容乐观,一部分大学生对法制教育不感兴趣,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种类增多、频率增加,呈现高发的态势.这表明,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已刻不容缓.

三、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几点对策

培养法律意识的关键在教育.高等学校应当始终把法律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既要遵循学校教育的规律,充分利用学校的知识优势、人才优势,又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用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培养大学生敬法、守法和护法的精神.

(一)加强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建设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律教育.例如:播放法律教育录像片,利用校园广播进行专题播报,观看法治电影,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有奖征文,开设法制宣传园地,开展法律知识咨询活动,参观监狱,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请法律界专家进行法制讲座.同时注意开发广大学生周围的典型案例进行教育,深化大学生法律意识,让他们亲身感受法律在社会实践中的巨大作用.这既让他们参与了法律实践,同时也是他们深化法律学习的过程,让他们在社会的课堂里更直观地学习.

(二)严格校纪校规,营造守法护法的校园环境

严格校纪校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组织纪律观念的重要途径,还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础.纵观中国教育的历程,无不把严格管理作为规范学生行为的重要措施.学校坚持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相结合,按照法治社会的要求,规范管理行为,明确学校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学校要加大力度学习宣传校规校纪,特别是教育部新出台的《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后,各学校重新修订了学生管理规定,使同学了解和熟悉校规校纪,此外,学校在制定校规校纪时要注意与法律保持一致,切实达到依法治校的要求,同时,学校要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而逐步形成校园的法治环境氛围,让学生体会到法就在身边.

(三)高校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大学生违法犯罪是因为法律意识的贫乏,而法律意识的缺陷是由于其心理发展不成熟.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卫生知识,具有较强的意志力、稳定、乐观的情绪.当今导致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良情绪占主导地位,而不良情绪源自家庭、社会及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低下,社会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家庭过高的期望值与自身能力差异所产生的压力,有的找不到正确的方式排解,久而久之,使他们有可能通过犯罪的方式而释放出来.

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之我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综上所述,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对其个人的成长,中国的法制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为了使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适应法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就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学校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场所,但仅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具体的安排,它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社会教育工程.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国家的各种建设规程同步进行,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大环境,才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跨世纪人才,才能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