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中医护人员现状法律应对

点赞:5048 浏览:1568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当前医疗纠纷中医护人员处境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社会的医患关系已经达到空前紧张的地步.据统计2013年上海市仅上报医调委处理的案件多达700余起.以“温岭杀医案”为首的各地暴力冲突式的医疗纠纷案件、恶性伤医案件屡见报端.医护人员常常成为医疗暴力案件的牺牲品.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一)医院及医护人员方面

1.部分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过关.具体表现在: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违反诊疗规范或者不严格按照诊疗规范行事.如不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疑难病例讨论上报制度、三查七对制度等,有的医护人员对急剧的病情变化缺乏最基本的判断、处置和医患沟通.

2.部分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有待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定位有所偏差.滥开药、过度检查等不良事件也屡见报端.

3.医护人员的怎么写作定位未跟上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患者对“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怎么写作式体验”的就医需求和目前医疗怎么写作的定位和现实相差甚远.具体表现在医患沟通缺乏艺术性,医院职能科室的管理功能不到位,不能及时解决患者多方面的诉求.

4.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够,法律教育缺乏.受传统医疗模式的影响,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权利保护意识不够,常常在无意识间就侵犯了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等.

医疗纠纷中医护人员现状法律应对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法律意识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患者方面的因素

1.维权意识的增强.表现为患者或家属一旦对医护人员的诊治或怎么写作不满意,能第一时间意识到权利受损,并利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利益.

2.不配合医护人员的诊治.一些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缺乏最基本的信任,不配合诊治,一旦疗效不佳,即发生医疗纠纷.

3.缺乏最基本的医疗知识,对治疗期望值过高.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医学作为生命科学,仍存在诸多医学难题.个体的差异,可能出现疗效的不同甚至医疗意外等.诸多不可控因素与患者的预期产生偏差甚至背离,导致医疗纠纷高发.

(三)社会方面的因素

1.整体社会法律意识的增强.随着人们文化层次的普遍提高,人们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也能时主张权利.

2.不良媒体为博眼球,不负责任的虚检测宣传.一些媒体记者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或片面理解,把一些正常的诊治进行曲解,大肆渲染,进而激化医患矛盾.如不久前发生的“湖南产妇裸死手术台,医护人员集体失踪”的报道,后被证实产妇为羊水栓塞致死.

3.医学科普知识宣传的滞后.众所周知,医学是一门前沿的生命学科,目前尚有许多疾病病因、病理、发病机制等均没有研究透彻,医学上尚有许多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且每个人有着个体的差异,医疗行为不能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作业一样精确和分毫误差,也有着不能预知的医疗意外.对医疗怎么写作抱以“我花了钱,你就一定得把病给我治好”的态度,是医疗纠纷发生的又一常见原因.加强医疗科普常识,增加对一些疾病的诊治和预防的初步了解,才能对医务人员的工作予以理解,进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4.政府的不恰当干预.我国法律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现今社会上倡导“弱势群体、和谐社会”的概念,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即使诉诸法律,在“弱势群体、和谐社会”的思想影响下,一些政府部门担心医疗纠纷引发社会不和谐,进而利用行政手段干预,让医院“息事宁人”和“花钱写平安”,这种不讲原则的行政干预行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纠纷的发生概率.

二、应对措施

加强医护人员的法律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

(1)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规范医疗行为.强化医护人员依法行事的法律意识,清楚医疗职责,严格落实核心制度,严格按照诊疗护理规范做事.(2)充分保障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合法权利,如知情权、隐私权等.(3)发生医疗纠纷后,积极引导患方合法理性维权,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纠纷.

(二)改善怎么写作态度,做好医患沟通,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模式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以患者为中心的体验式怎么写作”医疗模式更适应现代医疗的发展.据相关医学调查表明,患者到医院里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居然是“和医护人员多说几句话”!可见沟通的重要性.充分的沟通,既是让患者充分行使知情权的表现,又是充分的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医院要通过各种培训,改善医务人员的怎么写作态度,坚决杜绝“生、冷、硬、顶”现象.同时切实做好医患沟通,用医务人员的细心、诚心、爱心来打动患者,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把医疗纠纷中相关问题均纳入法治的框架中来

1.“非暴力,不协商”.对于医闹、暴力伤医案件,不仅机关要严厉打击,医院及医护人员也要“零容忍”,不妥协,不协商,坚决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秉公执法.我国目前处理医疗纠纷的一些法律理念定位模糊,“弱势群体、和谐社会”思想占主流,使得一些本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医疗纠纷,参入了太多无原则的人为因素考量,失去了法律的公平、公正性.只有不偏不倚、相同伤害同等对待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秩序的有序化和法治化.

3.加强患者的法律教育.一方面不仅要加强患者维权的意识,还要加强患者依法处理医患纠纷的法律意识,让患者理性维权、走法律途径维权.让患者充分了解非理性维权行为(如医闹、暴力伤医等)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4.规范媒体的言行、加强正确的医学科普知识的宣传.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正确宣传防病治病常识,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疾病,了解医学尚有未知的疾病,诊疗中个体的差异具有不确定性的常识.追究不良媒体捏造事实、夸大其词、不负责任的虚检测宣传的相应法律责任.

三、结语

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各方面的因素,又有医患双方当事人的原因.紧张医患关系中,医护人员常常成为暴力伤医事件的受害者.解决目前困境的方法,需要医护人员不断提高自身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医患沟通,建立畅通的医患沟通渠道.此外要加强医护人员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加强自我保护,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诊疗规范的规定从事医疗行为,力争全社会将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纳入到法治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