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

点赞:4155 浏览:1342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时期,大学生就业出现诸多困难,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大学生充分就业,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学校、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从就业结构、教育改革、就业心理等方面提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对策.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对策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时期,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激增.2009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人,与此同时,2008年还有近160万大学生未就业.大学生难就业、不就业和低就业率现象逐渐显露.据广西教育厅对今年全区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到2009年7月31日全区高校毕业生103552人,就业率81.6%,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64%,其中本科毕业生33787人,就业率80.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6%;高职高专毕业生65782人,就业率82.1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2%.《中国青年权益状况报告》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还没有就业的比例已达到15%左右,远高于社会4%至4.5%的平均失业率.报告认为:“青年就业竞争激烈、压力大、就业难,失业率较高.”与此同时,社会上也暴露出一些不好的现象:

现象一:零工资曲线就业.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要有相应的工作经历,而初出茅庐的毕业生虽不断下调自己的待遇预期,仍因缺乏工作经验而遭用人单位拒绝.通过积累工作经验,并希望以此作为曲线就业的敲门砖成为了毕业生的首选,迫于无奈出现了“零工资”的毕业生就业.

现象二:啃老族队伍日益庞大.高等教育普及化后,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而部分毕业生过高地估量个人价值,因高学历或不愿吃苦的心态使他们不愿意从事薪资较低的工作,长期在家靠父母供养.

现象三:南下北上的“考碗”大军.公务员成为了稳定性强,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好的代名词.据国家公务员网站公布,2009年国家公报名总人数已突破百万,远远超过2008年报名总人数80万人的大关,再创历史新高,淘汰率将高达98.7%.不知疲倦地参加公,争取这个“铁饭碗”成为了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的首选.

现象四:2009年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首度出现下降.2009年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较去年减少40万.无可否认,学费高投入与刚毕业就失业的冲突是部分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的原因之一.

切实落实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关乎国家发展、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1月7日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足以说明国家已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深入剖析大学生就业难题,查找问题症结所在、研究有效解决途径,是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

(一)社会人才供需关系变革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是由某一年度毕业生的供给数量及社会提供的岗位数量决定的.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阶段,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逐渐弱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因缺乏扶持而发展缓慢,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下降,相应就业岗位不足之间产生尖锐矛盾,导致了高校毕业生数量远高于社会对劳动力需求的数量,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更加剧了这一供需关系的失衡.突出表现在破产企业数量增加,企业裁员不断增加,新就业人员逐步减少,出现“刚毕业就失业”现象就不难理解,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二)学校办学与市场需求脱节

在共青团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中表明,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向产业多元化、产业专业化不断升级.而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忽视专业教学应当依托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的根基,仍是维持在原有以理论灌输为核心的基础之上.大多高校将教学侧重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大学生走上社会所需的职业观念、职业道德、社会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不相匹配甚至脱节,导致了大学生掌握大量的学术知识后却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的错位,导致了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的矛盾不断深化,由此产生一些反常现象:一方面是庞大的毕业生求职队伍失业,另一方面是社会急需的人才标准却无法从高校培养中获得.部分毕业生理论―套套,到了实际操作却束手无策,无法达到用人单位拿来即用的要求,需要用人单位支出时间与资金提供上岗培训,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又担心培训人员获得培训后跳槽自身遭受损失,导致用人单位更倾向于在社会中招聘一些有相关工作经历的人员.另外,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社会需要的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思想道德、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创新的精神、能够适应时怎么发表展的高素质人才,而目前部分大学毕业生大学教育中并未得到充分的培养,表现出自信不足、知识面狭隘、心理素质差、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欠缺.

(三)经济、文化、地域、机遇的差异导致毕业生产生区域性就业结构失衡

在凤凰网与国内知名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开展了“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中显示,有66.7%的大学生选择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就业,选择三线城市和城镇的仅5.6%.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和部分中心城市因较高的经济待遇、舒适的生存工作环境与巨大的发展机遇等良好区位优势而成为大量毕业生就业地域方向的首选.同时,农民工的大量迁移,致使这些地区就业空间接近饱和.相对而言,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中西部边远省区,在国家近年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偏移举措下形成了较多的就业岗位,但因环境、待遇与发展机遇的原因,毕业生大多不愿到这些地方工作.毕业生的就业出现了地域性倾斜,造成区域性就业结构失调,东高西低,城盈乡虚,由此引发的社会现象就是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一)传统主义、功利主义思想下的就业定位误区

中国家庭教育和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价值取向.地位崇高、待遇丰厚、一步到位、终生稳定等思想深植于每位父母与毕业生心中,由此造成了心理上的就业期望值过高.许多家长和学生没能清醒地认识和分析当前社会的就业现状,无法将“学历文凭”与“就业权利”区分清楚,对当前相应的人才引进制度改革和择业新趋势认识不当,择业期待值偏高,自我认识和定位不准确,人为地自我抬高就业门槛,求稳求舒适的“铁饭碗”心理严重,不切实际地将行政编、事业编、大企业、高待遇、好环境等定为就业选择标准,缺乏从基层做起、艰苦创业的求真务实精神,盲目地随波逐流,而放弃了到基层、艰苦岗位工作,使得学生的就业、择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离.这种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做的思想,导致了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现象.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健康心理素质缺失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着理想和现实、自尊与自卑、独立与依赖、竞争与求稳等冲突.由于社会公平竞争用人体制并不健全,在实际就业竞争中,家庭背景、社会人脉、户籍、性别、身高样貌体态等所谓的“社会竞争力”对学生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缺乏社会资源的学生尤其是来自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学生很多陷入就业困境,这使得刚进入社会的毕业生很容易产生心态失衡、悲观消极的心理和情绪.部分毕业生由于对就业现状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认识,在个人价值观和人生道路的选择上感到茫然、疑虑,产生从众、依赖、盲目、求稳等心理,甚至逃避就业.健康的心理素质的缺失,致使许多毕业生无法以正确、良好的心态对待就业问题.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就业问题不仅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妥善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创造更多社会岗位与就业资源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要求“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发挥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作用.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需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扶持第三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以推动基层地区经济发展作为扩大内需,拓展就业空间的新支点;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就业保障制度;通过减免税、小额贷款扶持、提供职业培训等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一系列措施推动.

(二)坚持围绕市场需求,强化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应进一步调整办学思路,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抓好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为原则促进教学改革.把就业与学校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修改紧密结合起来,根据社会需求和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就业质量、就业层次和行业需求等开展教育改革和招生工作.科学布局学科专业设置和结构,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扎实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以促进就业为目的实习实践活动,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能力与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同时,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择业竞争力,切实解决学专业结构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使高等教育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实现各方共赢.

(三)树立科学健康的职业观

不良的择业观念使大学毕业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时,无法用理性、辩证的眼光去面对,导致其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各类悲观、疑虑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学校、家庭和学生,需要加大培养职业观教育力度,确保学生找好自身定位,促使学生树立主动、积极进取的“先就业、再择业”就业观,加强创业观教育,消除“等靠要”的消极观念;加强危机心理教育,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鼓励大学生设计好对未来的总体规划,使学生的就业观念从落后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转变,积极转换传统的“精英”思维,以切合实际的态度从“社会普通劳动者”做起,切实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作出理性的职业规划,克服攀比、从众、依赖、妄想、自卑等不良心理,树立多元成功信念,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就业环境的新变化.

大学生就业是―个事关全局的社会问题,全面的认识和妥善的解决,才能有效地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淑娟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思考[J],浙江金融,2009,(05)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第十七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