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学三十年:回顾与前瞻

点赞:8253 浏览:322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教育行政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经历了恢复与重建、发展与繁荣和走向基本成熟三个阶段.教育行政学取得了从借鉴到自我发展,再到多样化发展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重政策诠释、重条块行政功能说明、重思辨研究等问题.作者在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教育行政学研究存在这样几个趋势:在研究目的上,注重理论和实践探索:在研究方法上,关注研究范式和方法论的讨论与运用;在研究内容上,关注教育行政活动过程本身:在学科体系上,注重建构富有特色的学科体系.

关 键 词:教育行政学:思辨研究: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1)10-0021-05

我国教育行政学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后受苏联影响研究终止,直到80年代初才酝酿教育行政学的恢复与重建.经过30年的建设与发展,教育行政学研究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反思历史并探寻未来发展趋向,有利于学科的发展与深化.

一、教育行政学研究的历史轨迹

清末民初.我国师范学校就设有教育行政这一学科.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在其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中也有教育行政学科目.在解放区根据地的各级师范学校教育中均开设小学校行政科目:高等师范学校开设教育行政科目.全国解放后,我们照搬苏联的做法,苏联的师范学校不设置教育行政或学校管理课程,仅在教育学这门学科的最后一部分概要性地简单介绍.随之,我们也取消了这门学科,认为教育行政人员不必学习理论,凭经验办事也就行了.已有近半世纪的教育行政学科历史至此中断.断裂30余年之后,教育行政学研究从恢复重建到发展基本成熟又走过30年,这一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教育行政学研究恢复与重建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教育行政学开始恢复、重建.但是教育行政学研究起步较晚进展缓慢,研究成果寥寥无几.何宗传于1981年10月发表《外国教育行政学简介》一文,对国外教育行政学有关概念、理论等进行介绍,为我国教育行政学学科构建提供借鉴.北京教育行政学院的刘问岫于1984年4月发表《教育行政学科的由来》,介绍教育行政学科的发展历史等相关知识;又于1987年发表《我国教育行政学科的教材建设问题》,探讨教育行政学教材编写的原则与方法以及应注意的事项等.教材与专著方面的成果更少,八十年代初,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和教育学院干训部以及教育行政学院,专门开设这门课的学校为数不多.当时面世的教材仅有四部(含内部印刷):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学校管理教研室编的《我国现代地方教育行政》(1983年内部印刷)、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的《地方教育行政》(1983年内部印刷)、邓品珊、康尔圭主编的《现代普通教育管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直到1989年由孙绵涛编著的《教育行政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该书作为高校教材,填补了我国教育行政学研究领域及教材建设的空白.该书紧扣我国教育行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行政的原则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大量引用了日本、美国等国家或地区教育行政方面的原始材料,丰富了该书内容,同时也增强了可读性.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教育行政学研究已走向正轨.

(二)教育行政学研究发展与繁荣阶段

九十年代,我国教育行政学研究逐渐繁荣起来,研究成果渐渐增多.李进才于1992年发表《略论教育行政与教育行政学范畴的界定》,认为教育行政不仅指国家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对教育事业的管理,也包括学校行政的管理,对教育行政学研究范畴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杜伟于1992年发表《关于教育行政学知识体系的思考》,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行政学知识体系.张新平于1994年发表《关于教育行政研究对象的探讨》,对以往教育行政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分类和分析.认为教育行政学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行政职能,教育行政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行政职能以及为实现教育行政职能而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行政活动的规律的科学.萧宗六和贺乐凡于1995年发表《构建中国教育行政学的思路》,对他们合作出版的《中国教育行政学》进行了解释和说明,一是解释为什么在教育行政学前面冠上“中国”二字,二是详细阐明这本书的五大特点:体系完整科学、全面阐述了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法规、体现了教育行政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附有反应教育实际的案例、文风语言体现中国特色.

(三)教育行政学研究走向成熟阶段

进入二十一世纪,教育行政学研究出现多样化、具体化,多数学者已将研究兴趣转到教育行政管理的具体领域,如对教育行政法规、沟通、监督和评估等问题的探讨,关于教育行政学学科本身问题涉及的很少,如华中师大纪皓月的《构建我国科学的教育行政学体系之初探》,华南师大葛新斌的《高师教育行政学教材建设与教学策略探析》.教育行政学著作方面,出版的书籍虽不多,但是这一时期的教育行政学比以往有所创新,在教育行政学学科体系中加入了教育行政理论部分,使教育行政学体系日趋规范和完整.标志性著作为吴志宏于2000年7月出版的《教育行政学》,该著作将管理思想的演变与教育行政管理单做一章对教育行政理论进行梳理.不仅如此.在其他章节也增加了相关的行政学理论研究成果.该书的理论化是有别于其他著作的亮点.若按日本教育行政学者久下荣志郎对完整的教育行政学学科体系的三大依据:理论化、体系化、现代化来估评的话,该书已基本达到这一要求.

我国教育行政学自恢复重建以来,通过教育行政学者们的不懈努力,教育行政学从无到有,从借鉴到自我创新,从单一到多元,完成了教育行政学学科由创建到多样化发展的过度和转变.在创建和发展的30年中,据统计,发表教育行政论文1156篇,出版教育行政学专著100余部,已取得可喜成就.

二、教育行政学研究三十年的主要问题

教育行政学研究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重政策诠释轻理论创新

教育行政学研究过多关注教育方针政策的诠释与解读,很少涉及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教育目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是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处理教育事务的重要依据和准绳,对其进行全面解读和贯彻有助于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办事的合理合法性和行政效率,这是不言而喻的.在报刊上对方针政策进行及时解读,做些普及性的说明工作是可以理解的,无可厚非,但是要把它作为《教育行政学》的重点研究内容,而且多章节对其进行介绍,这样做显然有些不妥.因为一个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国家的方针政策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针对其面临的具体实际情况与问题,根据所处时期的社会需求和时代任务制定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而《教育行政学》作为一门学科则要求其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普适性,不能刚印刷装订成册,印墨香气还未散尽,书就过时陈旧了,这样做既造成大量社会资源浪费,又无法解决教育行政学学科自身的问题研究,同时也给以此为教材的高校师生带来极大的烦恼与不便.


重条块功能说明轻组织理论研究

教育行政学研究过多关注教育行政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以及人员编制等问题,过多介绍教育行政机构之间纵向和横向的关系,即常说的“条条”、“块块”的职能划分与功能介绍.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是受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制约的,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随着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任务变化而变化.教育机构的职权范围是根据国家有关教育规划和具体要求而制定的.这些都属于教育行政操作层面的具体实务,但是在我们的《教育行政学》专著中往往采用写实的方法,精描细写,全面而翔实地对其进行罗列说明,并设多篇章分别介绍,如:“教育行政体制”、“教育行政机构”、“教育财政”、“教学内容行政”、“教育行政机关人事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等.我们的《教育行政学》显然成了教育行政机构设置和功能说明书,或者是教育行政工作知识大全,一册在手,万事无忧.倘若你要细翻我们近百部教育行政学著作,你会惊诧于纷繁成果之“雷同”.“雷同”也者,“英雄所见略同”也.这些现象似乎已经证明我们教育行政学研究存在的问题,我们过多关注特殊组织的知识性描述而忽略了用一般组织理论对教育行政组织进行应用性研究.

重思辨研究轻实证研究

教育行政学在学科初创阶段,前辈们通过资料收集整理,翻译借鉴,研史考据,为学科体系的建构做出了开拓性和奠基性工作.这一阶段的研究多属于思辨性研究,这是研究本身所处阶段使然,无可厚非,毋庸置疑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范式并没有随之变化,思辨性研究依然重于实证性研究与实地研究.究其原因这与思辨研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分不开的.思辨研究多采用描述概括的方式进行的.一是从资料来源看,大部分资料都是通过对他人研究成果、政策法规、管理准则、新闻宣传等进行收集整理间接获得的;二是从研究者活动空间看,绝大部分研究者都是坐在书房或在图书馆里,通过书海寻觅或在网络中畅游展开的;三是从研究成果性质看,思辨研究大多是感想式的、思考性的、追问式的、主张型的或指示性的,其观点和论证有失严谨、科学,甚至有些武断之嫌;四是从研究成果实效性看,思辨研究成果不具有操作性,对实际工作很难产生直接的指导作用.鉴于以上特点,思辨研究是一种低成本易操作的研究方式,在没有严格标准验证研究成果的当下,这种研究方式依然广泛采用.纵观三十年的教育行政学研究,大多属于这种单一思辨性研究,相对而言,缺乏科学严密、逻辑实证的程序性研究和实地研究.

三、教育行政学研究未来展望

教育行政学研究从学科恢复重建到走向成熟已经取得较大成就,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教育行政学学科的内在特点结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展望教育行政学研究未来发展走向.

(一)在研究目的上.教育行政学研究将注重理论和实践探索

我们的教育行政学研究虽说已走过30年,由于起步较晚,研究的理论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的教育行政学研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甚至落后于台湾香港地区,理论研究滞后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众多学科之林中还没有取得其应有的地位.摆在教育行政学研究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升教育行政学研究的理论品位,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行政学理论体系.

首先,要依托行政学理论提高教育行政学理论品位.教育行政学是行政学的一门应用分支学科,上世纪初,随着教育日受各国重视,教育行政学才从行政学中分化出来.行政学与教育行政学虽说有从属关系,但必定存有差别.那么行政学的理论是否适用于教育行政学呢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尚存争议,但是笔者认为从组织学角度来看,教育组织与其他组织彼此大同小异,不存在质的差别,所以行政学理论可以运用到教育行政实践中去,并可以根据教育行政活动本身特点将其发展为教育行政学理论.

其次,要善于及时吸收当今企业界先进管理理念与经验完善教育行政理论体系.各大中小企业是管理理论应用的试验场,更是新的管理理论生成与创新的沃土,许多优秀的经典管理理论都来自于企业管理实践.譬如开启行为科学理论时期序幕的霍桑试验,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推翻了科学管理所认定的事实:只有金钱的鼓励、物质条件的改善才是提高效率的不二法门.提出社会与心理因素才是影响组织工作绩效的最重要因素.77年后的今天,发生在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生产技术最先进、物质生活待遇尚好的富士康企业的连续12起跳楼事件,不仅再次验证了这一结论,还引发行政学者对组织成员心理及其社会关系的关注与研究,并对其在新的社会环境条件下再反思,同时对教育行政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次,要深入教育行政各级各类部门和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针对教育行政组织运行中的实际问题提出符合教育行政自身特点的管理理念和操作规程.教育行政是有别于其他行政的特殊行政,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的怎么写作对象是处在发展中的人和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怎么写作的教师和教辅人员.俗话说教育事关百年育人大计、事关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事关国家民族之未来.教育投入与产出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不是一种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事业,教育事业本身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教育行政与其他行政之间存有差别.教育行政学研究需要根据教育自身特点进行实践探索与理论探索,为理性化、人性化行政提供学术支持,教育行政学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需要做的更多的将是理论创新和教育行政方式创新.

(二)在研究方法上,教育行政学研究将更关注研究范式和方法论的讨论与运用

教育行政学在恢复与重建时期,大多数学者对教育行政学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论探讨时.只是在论著中对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法、比较研究法和实验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进行一般性的说明和介绍,对其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论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而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者们发现,将具体的研究方法分门别类地整理后即可抽象出其背后更高层次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

从研究范式来看,研究范式是对研究方法的进一步抽象,它对具体的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有着直接的影响.有学者提出,我国的教育管理学有两种研究范式: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实证范式是西方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主导范式,而思辨范式是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主导范式.还有学者认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范式有三种基本类型:思辨研究、实证研究和实地研究.其他学者对西方的范式方法论进行研究后认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包括现象学范式、解释学范式、批判主义范式、建构主义范式和符号互动范式.

教育行政学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行政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从方法论体系来看,有学者认为,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应分为方法论、研究方式和方法技术三个层次;也有学者在对西方元范式方法论、一般范式方法论和方法范式方法论评析的基础上重构了新范式方法论,把这种新范式方法论分为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三个层次,分析了这种方法论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并对这种方法论的运用进行了研究.

综上,教育管理学研究者们对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已经关注并取得初步成就,随着这方面研究不断深入,教育行政学研究也会将其关注点转向研究范式和方法论研究,并以此指导教育行政学研究领域的研究范式与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三)在研究内容上,教育行政学研究将更关注教育行政活动过程本身

在研究内容上,教育行政学研究在前期阶段过多关注以和地方行政为主轴的宏观政策、法律法规、教育规划、教育财政、教育体制、教育督导、教育评价、教育人事以及教育设施等内容,很少关注教育行政过程本身的规律与现象.实质上,教育行政学要研究的对象与问题均在教育行政活动过程之中,它们相互作用、交互出现.为了便于讨论,我们给教育行政活动过程作如下界定:教育行政活动过程是指教育行政机关依法对其管辖的教育事务,通过计划、决定、沟通、协调、激励、领导、组织、监督、评价等管理手段,用经济有效的方法,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活动历程.通过这个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教育行政活动过程可以细化为九个具体环节,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都为整个教育行政活动的最终完成奠定基础.作为教育行政活动主体的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行政就是通过这些具体的九个环节进行教育事务管理的.教育行政事务一般包括人、财、物、事、空间和时间等的管理.教育行政研究应该把主要精力与研究方向放在对教育行政活动过程本身的研究上.以上我们所谈及的教育行政活动的九个环节、教育行政活动主体以及活动对象等都是教育行政学所研究的核心领域.概言之.教育行政学研究关注教育行政活动过程本身,实质上是教育行政学研究的本义回归.

(四)在学科体系上,教育行政学研究将注重建构富有特色的学科体系

在教育行政学学科建设问题上,教育行政学研究一直秉持两种传统,一种是德国的教育行政学主张运用国家权力来干预教育,管理和控制教育,后来经过日本学者的继承和发展,渐渐成为教育行政学的一种学术传统:另一种是美国的教育行政学主张限制国家权力对教育的干预,强调管理技术和管理效果,被称为“职能主义的教育行政论”.这两种传统对世界各国的教育行政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国学者根据我们的国情和学术环境建构了符合各自时代要求的教育行政学体系,为我国教育行政学的体系构建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我们社会的不断进步,制度相对稳定,管理学科格局基本形成的情况下.目前教育行政学的这两种体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育行政的实际需要,也不符合当下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行政学》教学的需求,教育行政研究者们亟需另辟蹊径,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行政学体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