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的阅读教学

点赞:7798 浏览:321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有的人看来,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专有名词”,其实,很多数学问题用语文的方法就会迎刃而解.

一、数学题应与语文知识整合

如果把语文知识与数学知识完全割裂开来,不能综合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那么这样的教学便是失败的教学,这样出来的学生就是书呆子.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把语文知识与数学知识紧密地、适时地联系在一起.如数学课本五年级下期有这样一道题:“观察折线统计图,请你编一段胖叔叔减肥的故事.”这是教材为我们提供的语文整合的好材料.又如我在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课时,出示这样一首古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问题是:“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几分之几这似数非数的练习新颖独特,既让学生品味了中国语言的文字美,又拓宽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视野,为学生构建了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化的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环境.

二、数学应重视词句的理解

很多学生在教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其实都不是教学本身的问题,根子都在语文身上,是由于学生阅读能力差、理解能力差所致.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折线统计图”时,再一次检验中有这样一道题:看折线图说一说工厂的发展趋势如何大部分学生对“趋势”一词不理解,举手问老师.我觉得很吃惊,怎么五年级的学生还不能理解呢我马上把这个词换成“变化”,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

又比如,我在教学“分数乘法”时,课本中有这样一题:“为了保护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国家给幸福村拨800万元专款,其中4/5用于退耕还林”,我采用语文中的“换句法”,让学生讨论将句子改换成另一种表述“用于退耕换林的资金占总资金的4/5”,学生马上就能解答出来了.

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适时地换词换句,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题意,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了,反过来又能促进学生理清数学题中传达的数量关系,促进数学学习,何乐而不为

三、数学应注意语言信息的摄取

现行“课标”数学教材中,有大量“解决问题”的题.这类题的编排特点是图文结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这看起来很熟悉的情景,却有部分学生怎样看图、怎样才能将图和文结合在一起看都不会,或者把一些已知条件看掉了,即使是学生亲生经历过的事也不会解答.如我在教学“打折问题”时有这样一题,字数多,要求完成一个表格:“张阿姨去批发鞋子,批发店标有几种打折情况(50双以内打9折,51双----100双打8折等)张阿姨又需要写6种鞋子,算一算每种鞋子打折后各付查重”有部分学生一看文字这么多,根本看都不看了,另一部分学生只管念文字,读到后面部分时把前面部分忘了,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做到仔细阅读,认真思考,解决了问题.这本是一道贴近学生生活的题目,为什么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感兴趣呢从数学知识的角度看,学生应该能够解决,为什么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做呢原因就在于他们观察的能力差,阅读的能力差,理解的能力差.所以,有些数学问题,还需用语文的方法来解决.

四、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44×25等于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44×25等于11×(4×25)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种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没有其它的解题方法呢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40+4)×25.

小学数学中的阅读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数学课堂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五、“数学阅读”内容生活化

1.创设生活情境,培养阅读兴趣.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低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中把生活情境呈现出来,让学生充分阅读,从情境图中获得信息,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从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提高阅读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独立思考,主动探究,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说说根据一些信息,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学生说:我发现玩具机器人是最贵的,皮球是最便宜的,玩具飞机比玩具机器人便宜一些,足球比乒乓板贵一些等再让学生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学生发言非常涌跃:写一个足球和一架玩具飞机要查重足球比皮球贵查重乒乓板比玩具机器人便宜查重写所有的玩具要查重等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的方式,学生通过阅读获得商品信息,产生强烈地探究,并通过独立思考,交流反馈,自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阅读能力.

总之,未来社会越来越数学化,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更应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也让数学课堂因阅读而变得更加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