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点赞:20297 浏览:8630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毕业人数连年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重,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社会的稳定、高校的发展.就高校发展来讲,既需要持续提高毕业生培养教育质量,又需要辅导员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明确职责、掌握方法等,切实有效的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关 键 词】就业形势;辅导员;就业指导

教育部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提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任务,处在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有很多有利条件,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也有很多不足,如何更好的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一、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观念不切实际,有业不想就.很多的大学生没有正确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就业时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城市一幢房,一味地强调到发达城市高薪部门就业,盲目追求待遇高、工作环境好的岗位,忽视自身条件和个人的专长,以为一次就业定终身.大学生的就业时自愿去西部、去农村、去基层等条件艰苦地方的人并不多,即便想去也是被迫无奈,很少有人真心实意想去.而现实社会是在西部、农村、基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可见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偏离社会现实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思想根源.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就业指导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核心竞争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知识和技能”.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综合素质的体现,更侧重于竞争力,通过就业这一社会的检验就会发现.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沟通能力不强,团队合作精神不强,专业知识不扎实,没有积极良好的心态等.

(三)就业定位不准确.大学生缺乏对自我客观、科学的认识,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社会需求不关心,对职业目标模糊,不能很好地将自己所学专业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有不少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过高地追求超越自身素质的职业和社会提供的条件,缺乏正确的择业定位.

二、当前辅导员在就业指导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政治过硬、素质全面.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大部分都是本科和硕士应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知识.而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除了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了解党和国家有关就业方针政策之外,还需掌握如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知识.由于专业的局限性,在跟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缺乏理论性和针对性.

(二)就业指导职责模糊,缺乏统筹管理.目前高校辅导员所面临的学生事务性工作逐年增加,工作面越来越宽,工作量越来越大,这就导致辅导员岗位职责不明,事务性工作缠身,辅导员扮演的是多面手的角色,所以很难把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到就业指导工作中来.

(三)就业指导方式简单,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大多数发道远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随意性很大,形式和内容比较简单,一般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手机需求信息等内容的宣读上,这种对所有学生同时灌输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指导中缺乏针对性,对学生没有实际帮助.

(四)就业指导全程化意识薄弱,缺乏调查评估.由于辅导员处理日常事务太多,很难把所以时间花在就业指导工作上来,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基本上集中在毕业班学生,所以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只能“临阵磨抢”,没有形成从新生入校开始全过程系统化、规划化、科学化的就业指导体系.此外,对已经毕业的学生很少关注和回访调查,很难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参考和依据,不能有效地改进就业指导工作.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抓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一)不断扩充知识体系,提高就业怎么写作水平.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就业趋势,全面了解国家、地区的就业政策法规.同时要自学掌握如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知识,这样在做就业指导时才能有理论支撑,不会力不从心.

(二)着眼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学生要摆正心态,树立全新就业观念.大学生要摆脱天之骄子的思想,低姿态走进职场,不要眼高手低,而错失就业良机.不能一味追求“孔雀东南飞”.大都市就业竞争压力大.而城乡基层单位为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天地.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就业教育于日常活动中.可以利用组织主体讨论、经验交流等形式,给学生介绍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分析本专业的就业前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模拟面试、求职洽谈会、求职简历设计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例如三下乡、社会调研等活动使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需求,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组建“促进学生就业”为目标的学生社团组织,让学生全面参与到学校的就业工作中,调动学生主动就业的热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四)树立就业指导全程化观念,做好毕业生工作.大一时辅导员就要使学生加深对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增强大学生学习专业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为将来制定的职业目标打下基础.同时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人才库”档案,记录学生的特点、兴趣、职业能力倾向等内容,以方面更好的推荐学生就业.与已经毕业的学生保持联系,定期对已就业学生思想政治、业务能力、生活质量等方面开展,有利于毕业生跟踪的稳定,也有利于学校发现先进典型,激励在校学生继承并发扬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