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生态哲学综述

点赞:7275 浏览:30503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近年来,生态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学者们发现中国的儒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识,并试图从儒家文化中发掘生态启示.因此,儒家生态哲学的研究不断升温,学术成果日益增多.

一、国际上对儒家生态哲学的研究

国际上对儒家生态哲学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华裔学者和美国有关中国哲学、历史学研究的学者中.杜维明较早提出了“超越启蒙心态”的问题,认为应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金则代替自私自利的原则,把“天人合一”发展成为“更为全面的环境学”.在中国哲学的自然观方面,他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存有的连续性”的概念,认为中国哲学的“气”是物质和思维的统一,构成了中国哲学的“存有的连续的本体论”,他还提出了“儒学生态学”的概念.玛丽塔克尔提出了“气”可以对生态哲学做出贡献的七个具体方面.[1]成中英提出,儒学是包容性的人本主义,在圣人那里,天地人在道和太极的本体宇宙论上三位一体,人是“自然的完成者(consummator)而不是征服者,是自然的参与者而不是掠夺者”.[2]罗泰勒认为,儒学关注人类与宇宙的内在关联,当人性得以实现时,“仁”作为人性之核心亦成为宇宙之中心.因此,“成仁”就是要超越人类自身,这是儒家生态学的根源所在,儒家的仁就是生态学.[3]

关于儒家生态哲学的一些具体问题和具体人物也有不少研究.布拉克雷(DonaldBlakeley)分析了《论语》中的三原结构的动物价值论问题.艾文荷(P.J.Ivanhoe)认为《荀子》中有一种可称为“快乐的对称”(happysymmetry)的“清晰且非常有趣的环境观”.[4]日本学者桑子敏雄认为,朱熹把人如何与他的环境宇宙相关的思想整合进了一个相容的系统.“这种整合不仅导致了对环境宇宙展现的结构的解释,而且导致了我们对一个困难问题的探究,即我们在何处定位最基本的价值,并且根据这一价值评价人的行为.”[5]艾周思(JosephAdler)指出,宋代新儒家把“恕”拓展到自然界,使“应”(感应)具有了环境的意义.其他如黄勇分析了二程的事实与价值统一的思想.[6]韦巴(RalphWeber)研究了天人合一的“合”的形式,白诗朗(JohnBerthrong)则对“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把儒家关于修养和社会的洞见扩展到新的领域”的八种设想.

二、国内儒家生态哲学研究

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术界已开始对生态哲学或环境问题展开研究.当时的讨论热点是天人关系问题.1992年,中国政府在主题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里约宣言》上签字,此后“可持续发展”成为政治与学术话语.因为传统哲学的“究天人之际”的主题和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重合,于是引发了学界对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关系的探讨.

(一)以“天人合一”为儒家生态思想研究的核心内容

“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态思想研究的核心内容,正如余谋昌先生所说:“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作为现代环境学的哲学基础.”[7]学者们在研究儒家生态思想时都不能绕开“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季羡林、汤一介、张世英、余谋昌、牟钟鉴、陈来、蒙培元、李存山、柴文华、何成轩、胡伟希、陈国谦等学者都论述了天人合一含义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

在1993年,牟钟鉴就著文,认为“天人合一”表明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的‘天’或‘天地’的概念,大体上相当于‘自然界’的概念,当然也包括自然界的神秘性和超越性,其‘人’的概念,大体上相当于‘社会人生’,群体与个体都在其中了.因此,天人关系基本上同于人与自然的关系.”[8]同年,季羡林在《东方》创刊号发表《“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类》.1994年李存山发表文章认为,天人合一之“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接触与符合”,另一类是“客体就在主体之内,或客体是由主体的活动所产生”.[9]

陈国谦吸收冯友兰哲学思想,提出了“环境境界”的概念.他指出:“环境哲学是对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形上学反思”,环境哲学的功用“是提高人的环境精神境界,使人的环境意识从人与环境的彼此分离提高到人与环境相融一体”.[10]张世英深入比较了中西哲学关于主客关系的思想,认为中西方各有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思想.[11]在90年代天人关系的讨论中,主张天人合一和主客的“互补”成为主调.

胡伟希则认为,“‘天人合一’这一古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自然与人类合一’的意思.”[12]他还指出,将“天人合一”的观念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来理解,认为“天人合一”的意思是提倡人类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这一观点“深化了对儒学的认识,并为传统儒学如何现代化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和前景.”[13]

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现实意义,汤一介说:“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可能直接解决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生态’问题.但是,‘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哲学命题,一种思维模式,认为不能把‘天’、‘人’分成两截,而应把‘天’、‘人’看成是相即不离的一体,‘天’和‘人’存在着内在的相通关系,无疑会对从哲学思想上为解决‘天’、‘人’关系,解决当前存在的严重‘生态’问题提供一有积极意义的合理思路.”[7]


(二)以生态为儒家生态思想研究的主导方向

生态学,也称环境学,“主张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际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把‘公正’概念扩大到对生命和自然界的关心,道德‘权利’概念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过程,尊重生命的生存权利.”[13]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的西方工业国家.然而,早在中国先秦时期,中国的儒家思想中已经蕴涵了生态学的思想.随着儒家生态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儒家的生态学成为学者们所青睐的研究方向,越来越多的学者力图发掘儒家生态思想,并探讨其现实意义.学者们的研究,大多是从儒家传统的人伦概念中寻找生态的意蕴.“仁”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传统意义上对于“仁”的理解,学者大多关注于“仁”所涉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着对于儒家生态思想的深入研究,“仁”由传统的人的扩展出生态意义.王正平认为儒家“仁”的思想,在生态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先哲从‘天人谐调’思想出发,确信‘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只是以生为道’,尊重天地间的一切生命,歌颂生命价值,倡导‘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物我兼照’,‘衣养万物’,‘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的超我的仁爱观念,是人类生态思想的重要先声.”[14]对于“仁”的生态意义扩展,是根据“仁”的人的推导出来的.张永刚指出,“儒家主张‘天下归仁’,把万物作为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把原本用于人类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情感扩大到天地万物之中,维护着天地的‘生生之德’.”[15]

陈来认为,“宋明理学把自然的‘生’与道德的‘仁’等量齐观,使‘生’不仅具有宇宙论的意义,也被视为人类道德的根源.”[16]蒙培元的《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以及围绕生态哲学问题发表文章多篇,对于儒家哲学的“生”、自然的目的性、仁的差异性与普遍性等生态思想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入的论述.他指出:“自然界作为生命整体,当然是有内在目的的.”自然的目的就是生生,是向完善、完美发展,故可称为善,善即是目的.人是自然目的的“实现原则”,由此他特别强调儒家的“为天地立心”“不是为天地立法”,而是对于自然的照管,是肯定自然生生不息的事实,把自然的生生不息作为价值,自觉地、主动地帮助自然实现生生不息的过程.[17]柴文华注意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儒家思想和现代生态学共同的思考客体,[18]何成轩也认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当今生态相吻合.[19]任俊华认为,儒家生态思想表现为天道与人道一致的生态信念,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念以及仁爱好生的生态情怀.[20]

儒家生态哲学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态哲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6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陈义军认为,“仁”是儒家生态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和中心问题.“由于‘仁’内在天然地具有一种可以不断外推的特征和心理机制,‘仁’的实现过程,就是一种不断推己及人的过程,如此推衍,行‘仁’就不但要爱自己、爱别人,而且可以扩展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这是儒学内含的由人道推衍天道的具体体现,也是人类道德视野的一次革命性拓展.”他进一步说明董仲舒将“仁”扩展到爱鸟兽昆虫,无所不爱才是真正的“仁”,“从此,施仁的内在规定性便有了实质性进展,并且获得了生态道德的意蕴.”[21]学界有很多学者持这种观点,赵媛、方浩范也指出,“儒家的生态道德是一种真正地推己及人,由己及物的道德.它以‘仁爱’为基点,把人类社会的仁爱主张,推行于自然界,其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目的,首要是人类自身的生存需要,其次才是对自然万物的爱护和同情.等同时,儒家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尽管人类的价值高于自然万物的价值,但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又是相互依存的,人类也是自然大家庭中的一员.为了使自然界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必须把管理社会的原则推广到自然界中去,对天地万物施以仁爱的精神,在人与自然界中建立起协同互济,相互制约的秩序.”[22]

(三)以解读概念为儒家生态思想研究的主要方法

学者们在进行儒家生态思想研究的时候,主要采取的方法是选择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命题加以解析,从中发掘出具有生态意义的内容.

前文中提到的“天人合一”、“仁”都是学者们非常看重的概念,学者们通过对儒家思想中这些重要的概念进行详细的阐释,从中找到生态思想的因素.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概念,如“时”、“通”、“民胞物与”、“尔汝群物”等,学者们也做了解析.

“时”也是学者们比较关注的一个概念.儒家的“时”的范畴中也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意蕴.孔子的“使民以时”,孟子的“待时”,荀子的“应时”都具有生态意义.“儒家认为‘天’即自然界有着独立不倚的运行规律,‘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荀子基于对自然界的认识,提出了‘天行有常’的著名论断,即人类社会出现种种殃祸,正是有悖规律所导致的.尊重自然规律,当然要体现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上,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农业生产实践,儒家提出了‘取物以顺时’等符合生态农业规律的思想,认为人们应该根据时节,即按照大自然的节奏、生命万物的节律以及四季来决定什么时候该‘取物’,什么时候不该‘取物’.”[23]

笔者曾对“通”这一概念,做了全面的解析,论述了“通”的生态意义.“通”的意义在于自然规律向生态规律的转化.“‘通’范畴可以深化我们对于儒家自然哲学关于自然物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的认识,由此使我们可以对天人合一获得一些新的理解,认识到人和自然的生态一体性、相关性与依赖性.尤其是,人与自然的精神的沟通能够促进当今人类在面对生态危机时,能承担更大的责任.”[24]

可以看到,解读概念的研究方法就是选择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其进行详细解读,发掘其中的生态意义,从而使研究更为深入.

三、结语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外学术研究互动得到加强.国内儒家生态哲学研究在吸收当代西方生态哲学的基础上、基于社会发展和学术研究的内在逻辑而展开.关于具体人物,如孔、孟、荀、董仲舒、二程、朱熹、王阳明等都得到了研究.然而,儒家思想中还有许多有关生态思想的内容等待学者们去发掘.笔者认为,研究儒家生态思想不仅能够拓宽儒家思想研究的道路,重新理解儒家思想,有利于儒学自身的发展,而且能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提供新思路,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杨明园.顺时有度和谐――儒家自然生态观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意义[J].枣庄学院学报,2008,25(6).

[24]乔清举.论儒家自然哲学的“通”的思想及其生态意义[J].社会科学,2012,(7).

责任编辑:王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