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题教育刍议

点赞:12539 浏览:55850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主题教育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领会主题教育内涵、明确主题教育实施的重要意义是高校开展好主题教育的重要前提,在大学生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分层分类、有序推进;注意教育开展的内容与形式、方式与方法.

【关 键 词】大学生;主题教育;话语权

主题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善于结合传统节检测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

一、教育之思:大学生主题教育的内涵解读

主题教育是泛化概念,顾名思义,是指教育者围绕既定主题在特定时间、空间里对被教育者施以引导、影响、渗透、感化的教育.大学生主题教育是主题教育概念的特指,是指普通高等院校教育职能部门(教育主体)根据特定的国情、校情与生情,在结合党和国家重要会议事件、国家重大节日与纪念日、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以及系列性突发事件基础上,围绕相关主题对大学生(教育客体)进行的目的性指向性教育.大学生主题教育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紧扣时代性,富有创造性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社会化程度日益加深,经济社会每一步的发展无不影响着高校教育发展的步伐,大学生主题教育作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教育内容上,时刻紧跟着社会发展节奏,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如2003年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提出后,围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等核心关 键 词,各大高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深刻领会党、国务院高超的政治智慧与施政理念;再如,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执政理念提出后,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为终极目标,以活动为载体延伸出来的一系列“逐梦”行动,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有效引领了青年学生思想前进的方向.

(二)主旨意向鲜明,实践载体丰富

大学生主题教育“主题”选定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与指向性,主旨意向明确.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主题教育方案通常包括教育的背景、指导思想、主要目的、基本内容、时间安排、活动方式等方面,其中指导思想和活动目的是根本,它集中体现了主题教育以上两种属性;再者,主题教育实现形式多样化,载体丰富.从组织形式上讲,有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活动,有全校、院系、年级和班级等大小规模不同的活动,有党团、社团等不同组织主办的活动,有学术的、科技的、体育的、艺术的和娱乐的等不同内容的活动,有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怎么写作、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二、教育之辩:大学生主题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主题教育以其自身具有的时代性、创造性、目的性、指向性等诸多特点,在高校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开展大学生主题教育可以使高校更好的肩负起育人使命与职责,帮助青年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教育话语权

校园文化是综合性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一切事物的综合,包括物质性文化、制度性文化与精神性文化;狭义的校园文化单指的以学校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氛围与精神.大学生主题教育作为一种广义上的精神性文化,它的组织实施有助于增强高校文化软实力,提升教育话语权,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从内容体系来讲,大学生主题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大学生基本文明素养养成到专业素养培育再到大学生个体成长成才,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与主题教育涉猎范围都有所关联,二是从教育的效果来看,大学生主题教育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与指向性,围绕主题教育的内容相对聚焦,是一种专项性教育,教育主题清晰明了,能够切实教育引导学生,有效掌握教育话语权.

(二)弥补课堂教学缺位,增强教育实效性

思政教育课堂教学一直以来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不可否认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效应长期存在,突出表现在思政教育理论课程设置的最初目的与预期和教育教学的效果存在巨大的差异,简言之就是我们希望大学生通过两到三年的理论素养教育达到升华思想、建树健康人格的目的,但现实确是大学生们对思政理论课堂的教学很是反感,高校开设的必须课程成为了学生的“消遣课”,调研发现,目前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认为,高校开设的思政理论课程没有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大学生主题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子部分,其中每个“主题”的确定都是在特定背景下基于一定的现实所需提出的,例如,高校以月份为单位开展的安全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励志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有侧重点的对大学生进行专题性的教育,这些教育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尤其以具体“活动”的实践形式更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讨论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施教主体去教育影响周围的同学,学生间“传帮带”式的影响,明显能够增强思政教育的时效性.

(三)拓展综合素质,促其成长成才

综合素质是人在认识、分析、处理事物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生理的、心理的和外部形态方面以及内部涵养方面比较稳定的综合素养,通常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外在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3,高校开展的大学生主题教育内容是以上所有素质的综合,如,高校开展的文明修身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对于大学生身体、心理以及外在素质的综合表现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高校开展的各类主题研讨会就是以学生专业知识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教育教学活动;再者,大学生主题教育参与主体是学生,大学生参与主题教育学习锻炼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其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其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其全面成长成才.三、教育之行:大学生主题教育实施原则和若干注意事项

大学生主题教育刍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大学生主题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显而易见,但如何使这一作用得以有效发挥才是主题教育实施的关键,高校在开展大学生主题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分层分类、有序推进;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主题教育开展的内容与形式、方式与方法.

(一)大学生主题教育实施原则

1.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是主题教育实施的宏观要求,“中心”有两层面的意义:一是指人,即围绕人;二是指实质的主题,即要围绕的主题,主题教育遵循这一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有全局意识,要深刻认识到某一主题教育的开展或者一系列的主题教育的开展不是孤立的单个部分,而是最终服从怎么写作于“育人”这一中心大局;其次,教育要突出重点指的是教育的策略,例如,我们开展大学生诚信主题教育,很明显,“诚信”与“育人”是教育的“中心”,但诚信教育如何开展,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展最好,这才是主题教育实施的重点,只有抓好重点,才能做出实效.


2.分层分类,有序推进.大学生主题教育的实施因受教育者年龄、社会阅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所处学习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体现出鲜明的层次性与阶段性,高校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尤其要注意教育对象的特点,主题教育方案的制定也要立足学生客观实际,分好层归好类;在主题教育具体实施流程上要有序推进,保证主题教育的开展真正取得成效,避免“流水账”式的草率应付,为教育而教育.

(二)大学生主题教育实施注意的事项

1.内容与形式.大学生主题教育实效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容的选择和主题的确定,高校开展主题教育要紧跟时怎么发表展潮流,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在教育内容选取上要倾向于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被感化的东西,重点把握国家、学校重要会议以及重大活动事件的时间节点,或者以某项突发事件的发生为重点案例,及时对学生进行相关性的教育,教育内容要客观、真实、有效;另外,教育要注重开展形式的多样性,要消除主题教育就是开班会、听讲座的错误理解,借助于社会调查、志愿怎么写作、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形式创造性的进行教育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育效果才能显现.

2.方式与方法.高校在开展某一项具体的主题教育时就会涉及到教育的方式方法的问题,教育者要清楚认识到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是有思想的人,在教育方式上要切忌“填鸭式”说教,要注重教育方式的变通与创新,主题教育方式可以是“聊天谈话式的”,可以是“问卷调研式的”可以是“社会志愿怎么写作性的”也可以是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类型的,等等;在主题教育实施方法上要注重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诸如:理论学习法、案例教学法、实践锻炼法、榜样示范法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