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继续培养教育

点赞:15509 浏览:6949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党员继续培养教育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党员在继续教育满意度、教育需求和改进意见等方面内容进行调查,系统分析了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党员对继续培养教育活动的满意度、对组织生活的主观印象和参与继续培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等问题,综合说明大学生党员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 键 词:大学生党员;继续培养教育;现状及需求

中图分类号:D26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3)06-0168-06

在十八大报告中[1]指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这是中国面临的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对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大学生党员作为干部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肩负着传承文化、富国兴邦、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使命,其质量水平必然对保持我党的创造力、生命力和战斗力有着深远的影响.加强大学生党员继续培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根据《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纲要,党员继续教育培训主要是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章为重点,对广大党员进行党章和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历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法律法规和党风党纪教育,业务知识和技术技能培训.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主要是指对党员与时俱进的深化教育,通过在学生党员中开展经常性的政治理论学习、举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加强组织生活制度建设,促使学生党员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

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国内学者和高校党务工作者的关注热点,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针对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2],提出了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存在“重发展轻教育”、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教育队伍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二是针对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研究[3],指出内容上主要是开展党性教育、理论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等主题,方法上主要是采用导师制、品牌制、社区式、网络式和社会实践等模式;三是针对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相关机制进行研究[4],主要从队伍建设、学习教育、管理监督、联系怎么写作和考评激励等方面提出如何加强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机制建设.综上,目前关于大学生继续教育的研究已比较全面,但是研究方法多为定性分析,主要是基于工作过程的经验总结,对大学生党员自身需求和兴趣爱好考虑较少.本研究采用实证方法对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满意度、教育需求和改进意见等内容进行调查,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有关方面决策和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研究根据近年来党员继续培养教育的相关文献和中国高校的具体情况,编制形成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大学生党员继续培养教育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75份(有效回收率90.4%),其中正式党员579份(49.3%),预备党员596份(50.7%).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对部分具有丰富党务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展开了深度访谈,进一步了解当前大学生党员继续培养教育现状、需求及对策等问题.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党员对继续培养教育活动的评价分析

总体而言,目前大多数学生党员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的继续培养教育活动满意度不高.55.8%的调查对象表示培养教育内容不够丰富,基本不能满足自己的成长需要,其中8.1%的调查对象表示非常不满意,47.7%的调查对象表示比较不满意.

1.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党员对继续培养教育活动的满意度差异分析(表1)

通过F检验并事后分析发现,不同年级、党内职务和获奖经历的同学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

(1)本科低年级>本科高年级>硕士>博士(P<0.01),可见年级越高的学生党员对继续培养教育活动的满意度越低,一方面高年级同学研究学习任务相对繁重,对于思想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又认识不足,部分人存在抵触情绪;另一方面随着年级的增长,高年级同学参与的社会活动较丰富,对党员继续培养教育活动的期望值较高,因此满意度较低.

(2)支委委员(支部书记)>从未担任过党内职务的党员(P<0.001),可见担任过党内职务的学生党员对继续培养教育活动的满意度高于从未担任过党内职务的学生党员,这主要是因为多数高校针对学生党员干部会专门开展一些教育培训活动,且学生支部活动大部分是学生党员干部组织实施的,因此他们对活动效果具有较高满意度.

(3)获得过国家级奖励者

<获得过市级奖励者<获得过校级奖励者<从未获得过奖励者(P<0.001),这主要是因为越积极追求各项荣誉的学生党员越具有进取意识和奋斗精神,对党内教育培训活动的期望值也越高,满意度越低.

2.大学生党员对组织生活的主观印象分析

当前大学生党员普遍认为组织生活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评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组织形式单一,内容空泛(52.7%);组织形式单一,但内容有一定意义(28.4%);组织形式多变,但内容空泛(12.3%);组织形式多变,内容有意义(6.1%).此外,通过访谈课题组了解到调查对象普遍认为组织生活能发人深省并提高思想水平,但存在过于频繁、了无新意、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广大学生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采用卡方检验发现,正式党员较预备党员对组织生活的形式和内容主观印象较差,在统计学意义上,正式党员认为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可能性是预备党员的1.38倍(表2).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正式党员较预备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次数较多,缺乏新鲜感;另一方面是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自身存在矛盾,对大学生党员再教育工作不如入党前重视,内容和形式比较缺乏吸引力.

3.影响大学生党员参加继续培养教育活动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在调查中,得分最突出的是自身党性意识不强(54.0%)和学习内容空洞缺乏吸引力(51.0%)两个因素,其次为学习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参加政治活动(38.3%)、缺乏管理制度约束(38.0%)和课余活动丰富、没有时间参加政治活动(32.4%)三个因素.可见,提高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积极性要从内外因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增强党性教育,提高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丰富学习内容,提高活动吸引力.

经过卡方检验发现,正式党员较预备党员参加再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更容易受组织环境影响,如完善的约束制度和良好的支部学习氛围,而预备党员较正式党员更容易因繁重的学习任务降低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表3).可见,良好的教育环境也是提高学生党员组织活动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大学生党员继续培养教育的需求分析

1.大学生党员继续培养教育的目标分析

组织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5]对新时期优秀员的标准做出基本要求,指出要努力做到“五带头”:一是带头学习提高,二是带头争创佳绩,三是带头怎么写作群众,四是带头遵纪守法,五是带头弘扬正气.


根据“五带头”的具体内容,本研究提出“五型标兵”的优秀大学生党员标准,并让调查对象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中自己最认可的三项.选择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1)努力学习,带头做知识技能标兵(55.4%);(2)关心他人,带头做助人为乐标兵(51.9%);(3)关心时政,带头做政策理论标兵(51.7%);(4)无私奉献,带头做团结集体标兵(46.7%);(5)志愿怎么写作,带头做社会实践标兵(45.1%).由各选项选择率均大于45%可见,大学生党员对于“五型标兵”的要求普遍比较认同.

2.大学生党员继续培养教育的内容分析

明确大学生党员最想通过继续培养教育活动充实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提高党内教育活动的有效性.调查发现,大学生党员最想充实的三方面知识为:世情、国情、校情(58.4%),现代市场经济理论(43.3%),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和管理(36.9%).最想提升的三方面能力为沟通协调能力(53.0%),组织管理能力(48.9%),政治鉴别能力(45.2%).具体情况参见表4.

3.大学生党员继续培养教育的路径分析

对大学生党员参加过的教育活动形式进行调查,选择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党课讲座(76.0%)、观看电影(61.8%)、小组讨论(38.9%)、外出参观(36.5%)、形势报告(30.7%)、知识竞赛(20.2%)、义务怎么写作(17.5%)和远程教育(6.8%).对以上教育活动形式的效果进行评价,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观看电影(61.8%)、外出参观(36.5%)、义务怎么写作(17.5%)、小组讨论(38.9%)、党课讲座(76.0%)、知识竞赛(20.2%)、形势报告(30.7%)和远程教育(6.8%).由表6可见,高校经常选用的党员继续教育活动形式并非大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形式,如经常采用的“党课讲座”评价效果远远落后于“观看电影”、“外出参观”和“义务怎么写作”等.

三、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研究结论

第一,满意度调查.大多数学生党员对党内继续培养教育活动的满意度不高,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满意度逐渐下降.学生党员曾获得的奖励荣誉层次越高反而满意度越低,担任过党内职务的较从未担任过党内职务的满意度高.

第二,组织生活主观印象.大学生党员对组织生活普遍存在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的主观印象,认为其过于频繁、了无新意、质量不高.正式党员认为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可能性在统计学意义上是预备党员的1.38倍.

第三,活动积极性调查.大学生党员参加继续培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影响因素是自身党性意识不强和学习内容空洞缺乏吸引力.正式党员较预备党员更容易受组织环境影响,预备党员较正式党员更容易受繁重的学习任务影响.

第四,继续培养教育目标分析.大学生党员普遍认可“五型标兵”的优秀大学生党员标准,选择率由高到低排序为知识技能标兵、助人为乐标兵、政策理论标兵、团结集体标兵和社会实践标兵.

第五,继续培养教育内容分析.大学生党员对通过继续培养教育活动提高自身知识技能的期望值较高,最想充实的三方面知识为世情国情校情、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知识;最想提升的三方面能力为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政治鉴别能力.男生较女生更关注世情国情校情、沟通协调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的教育,女生较男生更关注领导工作方法的学习.

第六,继续培养教育路径分析.大学生党员对不同教育活动形式效果进行评价,按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观看电影、外出参观、义务怎么写作、小组讨论、党课讲座、知识竞赛、形势报告和远程教育,排序与实际参加各种活动的频次存在较大差异.

对策建议

之一,加强引导,形成良好教育环境.通过多种渠道形成党性教育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对于强化党员意识、增强继续培养教育主动性有着重要作用[6].高校党组织一方面要加强领导,建立不同层次的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工作小组,从学校党委到学院党委均由“一把手”负责,增强党务工作者和大学生党员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加强舆论引导,通过对承诺践诺、三亮三比三评、选树典型争当先进等党内活动的大量宣传,形成良好的组织氛围和舆论环境,促进大学生党员不断提高先进意识、责任意识和角色意识,激发主动接受教育培训的内在动力.之二,完善制度,形成长效活动机制.坚持建立和完善党内各项活动制度,是形成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保障体系和长效机制的基础[7].高校基层党组织有必要完善党群联系制度、评议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党日活动制度、承诺践诺制度和三亮三比三评等各项规章制度,使支部的各项活动有制度保证,开展的各项工作有制度规范,党员的各项行为有制度约束,强化大学生党员的组织纪律观念,真正使基层学生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之三,明确方向,充分满足成长需要.当前大学生党员的成长发展环境要求党务工作者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把教育寓于管理怎么写作中,把大学生党员满不满意作为开展教育、评价教育的标准[8].调查表明“五型标兵”是大学生党员普遍认可的党员标准,高校党委可结合学生党员成长成才规律,制定具体可行的培养计划,并建立目标明确、指标合理、易于量化、便于考核的目标管理体系,指导基层党组织分阶段、分层次、分重点的开展教育活动.

之四,丰富内容,提高教育针对性.调查表明,大学生党员普遍认为最想充实的三方面知识是世情国情校情、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和管理,最想提升的三方面能力是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政治鉴别能力,但不同类别的学生党员在教育需求上存在一些差异,因此高校党组织需在活动前进行需求调查,针对不同类别大学生党员的具体情况开展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提高认识、丰富知识、增强能力[9].

之五,整合资源,提高教育有效性.调查表明,大学生党员对组织活动的普遍印象为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但在参加过的教育活动形式中有7个不同种类的选项选择率达15%以上,可见高校虽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但因为没有充分考虑大学生党员的兴趣爱好,活动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状况.基层党组织要在提高教育内容针对性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大学生党员感兴趣的“观看电影,外出参观,义务怎么写作和小组讨论”等趣味性、互动性、实践性更强的活动形式,将继续培养教育逐渐从说教式灌输转变为参与式学习,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才能切实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10].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2-11-8.

[2]李秋夫,张立红.当前高校党员教育的特点与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63~66.

[3]冯清平.论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5):126~128.

[4]曹问,郑敏芝.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探索[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4):63~65.

[5]组织部、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0-05-14(1).

[6]李华,杨国梁.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4):92~97.

[7]肖云.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回应机制的必要性与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3~158.

[8]梁茜茜,陈志波.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创新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11):61~63.

[9]詹木生.学生优秀党员成长规律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6):37~41.

[10]蒋娇龙.当代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创新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8-21.

TheExploratoryStudyontheSituationandDemandofContinuedTrainingandEducationtoUniversityStudentMember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

LIHua,YANGShouhong,HELi

(OrganizationDepartmentofthePartyCommitteeoftheCPC,ChongqingUniversity.Chongqing400044,P.R.China)

Abstract:

Tostrengthentherelevanceandeffectivenessofthecontinuedtrainingandeducationtouniversitystudentmember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isoneofthemostimportanttasksofthecurrentuniversitystudents’Partybuildingwork.Thisstudy,basedonthequestionnairesurvey,didtheempiricalresearchonthesituationanddemandofcontinuedtrainingandeducationtouniversitystudentPartyMembers,andthestudyresultsareaollows:1)TheuniversitystudentPartyMembers’satiactiondegreeofcurrentcontinuedtrainingandeducationactivitiescouldnotreachtoacertainheight.2)ThemainfactorstoaffecttheenthusiaofthecontinuedtrainingandeducationtouniversitystudentPartyMembersareoneselveslowpartyspiritawarenessandtheemptyunattractivelearningcontents.3)TheuniversitystudentPartyMembersaregenerallyapprovethe“Fivetypesofpacesetter”outstandinguniversitystudentPartyMembersstandard.4)TheuniversitystudentPartyMembersbelievethatthetopthreemosteffectiveformsofactivityarewatchingmovies,goingouttovisitanddoinoluntaryservices.Furthermore,thepaperputorwardrelatedcountermeasureandsuggestionortheaboveresearchfindings.

大学生党员继续培养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Keywords:UniversityStudentMember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continuedtrainingandeducation;thesituationand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