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点赞:6356 浏览:203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教师,由于其施教对象情况相对复杂,需要具备特殊专业知识以及相关技能技巧,所以对于此类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高等院校所进行的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会对特殊教育师资以及未来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笔者对多所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分析,深度剖析其特点,给出相应的经验以及启发,为我国特殊教育改革以及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培养提供帮助.

关 键 词:教师教育;特殊教育工作者;师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178-02

自1990年前后,我国融合了全球师资培训潮流,把教师专业化培训定位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从此便开始了接连不断的相关行动并采取了相应措施.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模式以及课堂设置,以达到充分了解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目的.

一、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分析

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是:第一,差异性.其具体定位取决于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所以其培养标准也不尽相同.其中最大的差异一般出现在本科教育水平和大专教育水平之间.比如在重点本科院校中,很多大学的主要目标是进行具有创新能力的特殊教育人才培养,这与其院校的类型息息相关.与之相比大专级别的院校所进行的一般是实用性较强的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仅要拥有特殊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可以担任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任务.第二,统一性.具体目标视各高校实际情况而定,不过素质目标以及职业目标基本相同.各个高校培养的素质目标一般是:了解特殊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巧,拥有进行特殊教育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科研、管理的基本技能.各个高校培养的职业目标一般是:在各个形式特殊教育的机构可以顺利地进行实际工作[1].第三,特殊性与师范性并存.


二、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本科培养模式

如今国内的特殊教育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式有四年一贯制以及2+2两种.四年一贯制,指的是特殊教育专业的四年本科教育.眼下,大多数高校使用的教学模式依旧是四年一贯制,就是在学生入学之前就已经进行了专业的划分,而后进行为期四年的特殊专业人才培养.在前一般的时间重点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后一半时间则着重于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实践应用进行有机结合.

2+2培养方式,是指将学习时间平均分开.先以教育学的名义进行统一的招生,不划分专业,前两年进行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属于基础教育的阶段;后两年根据学生意愿以及排名等因素进行专业划分,进行相关专业的课程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大专培养模式

我国目前的大专级别院校分为高等专科院校以及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两大类,两者各有所长,从本质上讲几近相同.目前大专级别的特殊教育专业拥有两种学习模式,一是连续进行五年的大专学习,主要招收初中文化的毕业生;另一种是进行三年的大专学习,招生对象是高中文化的毕业生.

连续进行五年的大专学习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生的模式,目的是为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师资培训.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会有侧重点.可是伴随着特殊教育的逐步发展,这种培养方式的弊端也逐步显露,由于生源的平均质量不过硬,导致培养出来的教师水平较低,从而导致学生被用人单位拒收,其就业难度相当大.所以现在很多大学的五年制大专的招生人数正在逐年缩减.

进行三年的大专学习招生对象是高中文化毕业生的模式,通常依据特殊教育对象的不尽相同来进行培养方向的划分,着重培养有针对性的师资力量.这种模式解决了五年制大专所产生的生源质量不足问题,所培养出来的师资水平相对较高,而且由于进行的是针对性的学习,所以在就业的时候拥有很强的竞争力[2].可是因为这种模式的培养时间比较短,学生在三年的时间里不仅仅要进行基本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特殊教育基础技巧,还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从而积累就业所必备的经验,所以在培养的过程中,不论是对高校还是学生,都有着不轻的压力,能否进行大面积推广还有待考察.此外,有研究表明现如今的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于受聘者的最低要求是本科学历,所以专科毕业生又有了新的就业压力.

三、高等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分析

通识课程

自从两百年前通识教育的概念被发现之后,其发展历程已经两个世纪了.通识教育的诞生给学生们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使其成为一个良好公民以及全面发展的高端人才.国内很多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都开设了通识教育这类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来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国内高校特殊教育开展的通识教育特点一般是:第一,相似性.因为我国教育部门对于高校的课程安排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求拥有通识类科目至少两门,而在一部分高校之中,这些课程的重要程度等同于必修课的重要程度.而且各个高校对这些科目的学分定位基本相同.第二,通识课不“通识”.各个高校在人才培养计划中都提到了要进行全面人才的培养,可是在通识类课程的设定中,有的课程所占的比重非常之少[3].第三,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严重失衡.各个本科院校中通识类课程的学分比重一般在三成左右,可是其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分值差距很大,这就意味着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就业选择的成功率很小.

学科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存在的意义是给学生们教授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基本规律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是学生们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课的奠基石.这在大多数的高等教育院校中包含相关学科基础课程、教育基础课程和师资教育课程.不仅如此,很多高等教育机构还把实践作为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笔者将其归入师资教育类课程之内.

各个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进行基础课程开设的主要依据如下:一是差异性.虽然专业基础课基本以心理学、教育学类别的课程为主导,可是在各个高校的学时、学分及占总学分的比例却是大相径庭.本科级别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的数量、学分比例远远高于专科级别院校,甚至很多本科院校专业基础课所占学分达到了培养计划总学分的五成[4].本科级别院校有着足够充裕的教育资源来进行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开设,给学生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不仅仅可以胜任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任务,还可以轻松承担普通学校的教学任务.而专科院校毕业生所具备的只是面对特殊教育的能力,将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紧紧固定在一线特殊教育学校上.二是存在分歧.主要体现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划定界限上.比如有的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把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教育与心理测量划分为基础课程;可是这些课程在其他院校却是以专业课的身份存在.由此可见一定要有一套进行学科划分的标准.(三)专业课程

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是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主要目的,其对本专业的实质和水准有着直接的影响.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特殊教育的基础技能、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以及世界上该领域的发展情况,为学生在该领域的更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国各个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一般具备以下特点:第一,广泛的差异性.各个高校在特殊教育专业课的所占学分、修习学时等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各个本科级别院校、各个专科级别院校之间都有着明显差异.除此之外,哪怕是同一所高校在不尽相同专业上面对于课程的划分也不尽相同.因为不尽相同学校或是同一学校不尽相同专业其学习侧重点都不尽相同,同时各个高校也都有着适合自己学校特征的专业课程.第二,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传统的培养方法要求学生要有基本过硬的基础知识,侧重点在于学生的理论素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侧重的是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了解以及掌握.绝大多数的专业必修课程都专门设有实践的环节,一般包括课堂练习以及实验操作,还有的包括去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实习等[5].可是和专科级别的学校比起来,所进行的实践仍旧远远不足.第三,不完整性.表现为:一是一部分的专科级别院校并不能够完整地开设所有的专业必修课程,这使得学生们很难真正达到培养计划的要求;二是学科类课程的开设远远不足;三是以特殊教育方向的课程为主导;四是开设了很明显的职业认同教育类课程.

四、总结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类专业能力过硬教师的培养对于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能否为特殊人群更好地怎么写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决定着是否可以促进特殊教育工作者培养专业的进步,是否可以解决由于社会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相关人才短缺问题.需求更多的坚守岗位、与世界相结合的研究者,来解决目前特殊教育工作者短缺的问题,从而培养出可以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过硬的特殊教育工作者.

;2]王雁,王志强,朱楠,等.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队伍结构及需求情况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12(11):3-8.

[3]邱淞,潘黎,侯剑华,等.国际特殊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演进――基于SSCI中最有影响力的十种特殊教育期刊文献的计量和可视化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3(7):8-16.

[4]赵小红.中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状况及地区比较――基于2001-201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相关数据[J].中国特殊教育,2012(8):49-59.

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特殊教育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6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5]付伟,侯春娜,刘志军,等.特殊教育教师生命意义、教学效能感对周边绩效的调节相似度检测效应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5):64-69.

(责任编辑: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