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文化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融合

点赞:3685 浏览:891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等职业院校“立足行业文化,怎么写作行业”的办学宗旨,要求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积极开展与行业文化的融合,让学生在行业文化感知中提升技能,塑造人格.为使行业文化更好地融入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的对接机构,利用行业文化资源构建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的主体,选择能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的行业文化,确立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的长效机制.

关 键 词:行业文化;高等职业教育;融合;对接机构;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255(2014)01-0067-04

在高等职业教育建设由规模扩张逐步转向内涵提升的发展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已从重技能、重功利的岗位技术层面转变为关注人才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适应行业、企业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积极探索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准职业人”的方式,寻求学校、企业和职业人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路径.2004年4月2日,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明确指出:“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怎么写作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市场需要人才指明了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要与行业、企业开展互动与交融,将行业、企业的对职业要求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融合,让人才在专业技能培养、人文知识熏陶和行业、企业文化感知中提升技能,塑造人格,培养具有实践性、行业性和社会适应性的高技能型人才.

一、行业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的.国内外学术界目前普遍认可的文化从广义层面是指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层面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即价值观念、传统习惯、风土人情等.所以,一般认为行业文化是大致介于组织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与职业文化之间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该行业在人类文化、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背景中逐步形成的与本行业相关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与此产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1]行业文化是行业内企业和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业道德规范.行业文化是一种以价值观为基础和核心,包括行业使命、共同愿景、职业道德等内容的整合体,是社会文化与行业建设、行业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思想导向和精神力量.[2]优秀的行业文化的形成可以起到“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目的.行业文化的作用表现为:

(一)行业文化的凝聚功能.行业文化是行业长期积定的、特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这种心态、习俗可以给人带来满足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这种心理上的认同感可以把员工与行业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产生与行业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效果.

(二)行业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任何文化都是一种价值取向,行业企业通过行业文化把员工个人发展与行业企业的发展目标联系起来.教育员工居安思危,增强员工的忧患意识,自觉树立为实现个人人生理想与行业企业目标的远大理想.

(三)行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当行业文化内化为员工的行为规范,能够让员工产生坚定的信念,激发员工的进取心和使命,员工原意最大限度地发挥能量实现行业的目标.

(四)行业文化的约束功能.行业有一套行业特色的管理手段和制度,这些有形的制度与行业企业传统中约定俗成的无形的、非传统的行为准则形成的一种特有的行业氛围,对员工的行为起到规范的作用.

(五)行业文化的辐射功能.行业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既能影响、激励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又能为即将走向这一行业的人,甚至广大社会群众所了解、接受,从而影响他们的价值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有效融合行业文化,可以让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提前从思想上、心理上感知到行业企业文化,行动上逐渐用、行业企业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调整学习态度与就业观念,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已步入注重内涵建设阶段,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根据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以及对用人单位用人情况的反馈显示,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适应岗位需求,但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普遍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和应用的责任感,表现在吃苦耐劳精神不够,缺乏纪律意识、团队精神与奉献精神.造成这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对行业文化了解不够,缺乏必要的行业文化底蕴.高等职业教育中引入行业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校提前感知到行业文化,有利于学生提前实现从“学生”过渡到“员工”的得角色转变,进而更好地适应岗位文化要求,同时也利于实现个人职业成长,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双赢”.

(二)有利于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沟通与联系,为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首先,可以让高等职业院校安排教师到行业、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实现教师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参加实践的教师把行业管理理念、行业规章制度和相关行业文化引入课堂,按照行业企业要求,提前让学生感知行业文化,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其次,可以发挥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定期聘请行业、企业专家、知名人士、技术能手参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指导学生综合实训,以及为学生开展学术讲座,让学生领略行业文化内涵,为顺利实现角色转变提供可能,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立足行业文化,怎么写作行业”的办学宗旨.(三)有利于培植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创办有个性特色的高职院校,是提高职业院校竞争力的首要之选.具有高等职院校个性特色的校园文化,能让学校在众多高等职业院校竞争中脱颖而出.譬如,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院校打造以水文化为主导,提炼培育学院文化精神,形成“上善若水”的核心价值观;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发扬怎么写作军工的光荣办学传统,培育和发挥以军工特色为核心的高职校园文化.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有利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的个性鲜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个性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在管理者和师生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个性特色的校园文化的能无形中深刻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并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有效融合的平台

(一)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的对接机构

为便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工作,需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的对接机构.成立由高等职业院校领导、专业课老师、行业协会的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协调、指导、监督和组织实施文化融合活动的实施.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在职业人才培养中的人才定位、专业建设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依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做出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合理化建议.

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类别较多的客观情况下,为保证专业建设委员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真正的作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设立应建立在专业群的基础上,以利于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合理化建议得到具体的落实.

(二)利用行业文化资源构建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1.建立与行业企业生产一致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比较成熟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校企合作模式、“2+1模式”、顶岗实习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等.选择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考虑行业企业的生产实际,要有利于行业企业的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在与行业企业开展文化融合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尽可能减少融合中企业的负担,尽最大可能实现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如:陕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的学期制改革,采用四学期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为了更好适应行业企业的生产规律.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改变的不仅仅只是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质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的变革,如教学内容的变化、考核方式的变化、学生管理的变化等.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利于实现行业文化的积极融合.

行业文化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融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运用行业文化资源培育行业“双师型”教师

教学之根本在于教师.为适应高等职业院校教学需要,教育部曾启动“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培养胜任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老师.高等职业院校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积极贯彻落实,但高等职业院校在衡量是否是“双师型”教师的唯一标准是行业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这种“职业资格证书”一般通过卷面考试就可以获得.“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从课堂到课堂实现的,这种“双师型”教师手上有证书,事实无能力,其动手操作能力依然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对行业企业一线的真正认知.真正意义的“双师型”教师是不可能在课堂上培养出来的,需要在生成实践的真实环境中经过多年的实践工作才能锻炼成熟.[3]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利用与行业企业文化融合的契机,通过在企业设置“教师工作站”的方式,让承担一线教学任务的教师到行业企业去感受文化,然后再回到课堂上,把行业企业的道德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等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感知行业企业文化.

3.利用行业文化资源营造校园行业文化氛围

行业文化的感知是全方位、持久的过程,通过营造行业文化氛围,让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让行业文化成为“准职业人”的一种行为自觉.高等职业院校在行业文化氛围的营造中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校园中建设行业企业的标志性文化,如行业企业形象标志、行业企业的格言警句等;在管理中可以引进行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在精神文化层面,系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能手来给学生做讲座,条件允许可以设立行业企业冠名的奖学金,定期开张评奖和颁奖活动.同时,利用实习、实训的时机让学生深刻感知行业企业优秀的文化积淀,如,感知企业的礼仪文化、感知企业制度文化、感知企业的人文关怀和责任等.利用行业文化氛围的营造,达到感知行业企业文化的目的,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4.运用行业文化资源打造校园社团活动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社团活动是高等职业院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学生社团都有自己的理念、口号,甚至标志.学生社团开展的活动已初具职业教育文化的雏形,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社团活动一直游离在学生工作部门和院系之间,社团文化与职业理想、职业精神、专业素养脱节,缺乏“精、气、神”.[4]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文化融合中,学生社团的形象设计要融合行业企业文化,在社团活动开展中,要能展现行业企业的价值取向,打造属于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社团自由的活动中,于无形之中汲取到行业企业的优秀文化,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活动在文化融合中的桥梁作用.

四、高等职业教育与融合行业文化融合的相关建议

(一)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的主体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融合行业文化,应该以高职院校为主体,行业企业为主导的模式.高等职业教育中积极引入优秀的行业企业的文化,使得行业企业的价值观念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得到内化,实现学生对行业文化的感知.行业企业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主动与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利于行业企业发展的合作,如:企业冠名、设立奖学金、合作培训、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来推动行业文化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融合,为行业企业的长远发展培养、储备人才.

(二)选择能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的行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