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专升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点赞:4907 浏览:1486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成人“专升本”教育是我国高等学历教育中针对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大专或高职类学历的在职人员开设的本科学历教育层次.“专升本”教育作为本科教育的一种类型,是专科与本科衔接的“切入点”,是专科教育的发展和延续,是国家和企业提升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以艺术类专业为例分析总结了目前成人“专升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 键 词:成人“专升本”教育;艺术类专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305-02

近几年艺术类专业持续升温,报考人数逐年递增,其中“专升本”专业及招生人数增长趋势明显.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人们对艺术类“专升本”教育的认识也随之改变,但由于生源的复杂化、“专升本”教育目标新的定位以及艺术类学生自身的特点,艺术类“专升本”教育必须面对当前的形势,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的改进途径.

一、“专升本”学生的特点

成人“专升本”的学生都已经具备一定的职业背景,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笔者长期从事成人“专升本”教育工作,认为目前成人“专升本”学生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成人“专升本”教育的生源构成较为复杂,学生既有在职人员,也有高职类学校应届毕业的专科生;既有本专业学生,也有跨专业学生,这就造成了考生的专业素质各不相同.

第二,“专升本”学员求知取向带有强烈的针对性,在接受教育时,不可避免地和自身的工作或职业规划联系起来,职业发展成为强化和认同自身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专升本”学员一般都有较强的学习愿望,希望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多数学员对所选的学科有一定的认识,希望通过学习有针对性解决一些日常工作中碰到的难题,在获得学历文凭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

而艺术类(专升本)学生又有其特殊性.这一群体与其他学科的学生相比较,在学习方式、思维方法和审美观念等方面更具有特殊性.

第一,学员形象思维比较活跃、敏锐,敢于标新立异,但缺乏严谨、精确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文化理论和英语基础知识尚待提高.

第二,艺术类学生接受艺术熏陶较早,有较多接触社会的机会,接受到竞争与挑战的机会也更多,铸成了创新的人格.

第三,艺术类学生个性张扬,成熟度欠缺,纪律松懈,在思想观念上容易产生片面性有局限性.

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到艺术类学员优秀的一面并加以欣赏和鼓励,也要看到艺术类学员不足的一面给予体谅并不遗余力地帮助其改进,构建良好的师生沟通平台,促进师生合作,本着尊重、关怀、理解的态度去接纳每一个学员,将学员引入一个充满愉悦的学习气氛中,使学员学以致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日趋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专升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成人“专升本”教育在教学和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体系长期以来一直是普通高等学校的“复制品”,专升本教学仍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缺乏成人教育的职业针对性,人才培养模式僵化、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与课程设置陈旧、教学方式和方法滞后、实践环节薄弱等.另一方面,在机构设置、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至今尚未构建起具有成人教育特色的模式,教学方法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因此,成人教育应超越以往工具性的学习和社会化的形式,强化培养目标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融合,突出“专升本”教育的特点,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与本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从而使其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

成人“专升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艺术类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怎么写作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而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需求日益剧增,艺术类(专升本)的教学与管理也因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而存在着自身的问题.

1.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艺术类(专升本)在课程设置上,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较为严重,过分关注书本知识的获得,以客观的标准来强调一致性,而忽视了学员自身的个性特点,忽视了学科探究过程.比如在教学内容、教材等方面基本照搬全日制本科的一套模式,大多数课程重复专科阶段的教学内容,甚至连教材版本、课程内容都与专科阶段基本相同,在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方面也毫无建树.

2.艺术类专业教学手段不够多样

艺术类专业采取视觉艺术教学,要求学生对待视觉形象具有敏感性,在表现过程中对作品的明暗、结构、形体、等构成要进行完美的表现.如果在教学授课中内容陈旧,手段单一,容易形成学员似是而非的认识和习惯,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限制了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

3.艺术类学生专业衔接不够顺畅

艺术类(专升本)的生源基础来自各种名目的艺术类专科毕业生,设计专业在定位与意义上存有较多偏差,如:高职院校开设艺术类专业有装潢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园林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及服装艺术设计等等,专业方向各不相同,教学过程中也很难按照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进程实施教学,社会对艺术类专业方向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创造意识要求存有较大差异,对所培养的学生将来怎么写作社会各层面的要求对象也带来诸多隐患.

报考艺术类(专升本)选择专业过少,专升本统考基础课(艺术类学生统考课都为艺术概论),考生受原专业限制较小,大大降低了专升本的教育入学门槛,使得同一类别、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只能报考同一专业,择业方向不明确,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三、“专升本”教育改进的对策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变化,成人“专升本”教育应更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更新和提高,使其更好地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专升本”的教学培养目标应以专业教育为根本出发点,设置全面的可行的综合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设计人才.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积累,以艺术类(专升本)为例提出一些改进的对策和思考.

1.艺术类(专升本)的课程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

“专升本”教育属于成人本科教育的范畴,但是它和其他的成人本科教育相比较又有其独特之处:“专升本”的生源要求是具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专科毕业生.这就意味着“专升本”学生在入学前就应该接受过专科水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还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因此,“专升本”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专升本”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要学习本科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而且要接受工程设计和学科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针对“专升本”学生已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特点,培养学生成为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知识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总之,“专升本”的学生在学业上应获得高于一般的本科毕业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水平,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艺术类(专升本)的专业课程设置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一是必须按照社会所需要的职业岗位去设置课程;二是必须在专科教育的基础上去设置课程.由于成人“专升本”教育是在专科基础上实施的本科教育,为了使专升本学生的培养能够科学有序的进行,课程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

2.艺术类(专升本)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应符合艺术教育的特点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懂得用自己所从事的理论或科技实践前沿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以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充实新知识、新内容,要开展各种形式工作室教学和实践型课题实训,引入以精典案例讲解、项目培训、专题讲座等教学形式,使学生学到比较实用的专业技能,以提高在工作中的业务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充分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教学课程,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加强教学互动,加强自主学习,教师的授课行为不再是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而学员的学习行为决定了教学效果,教师要注重激发学员主动学习的行为,形成团队合作意识,而不单纯以考试成绩去考量学生的学业,指导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绘图三大软件(CAD工程制图、PHOTOSHOP平面制图、3DMAX三维绘图),实行以证代考的模式,鼓励学生去获取实践操作性较强、含金量比较高专业资格证书(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等),教学方式和考核形式的多元化,能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工学矛盾.

3.艺术类(专升本)的教学管理在保证教学有序进行的同时还应符合艺术类学生的特点

教学管理是保证艺术类(专升本)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严格但不失灵活的管理是艺术类(专升本)日常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为了确保“专升本”的办学质量和信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教学管理人员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接受成人教育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有工作经验的人,社会阅历丰富,来源复杂,如一味地强调组织纪律,僵化而严格的管理势必造成他们心理上的抵抗,失去学习的信心与兴趣,而一味地放松管理同样不可取.所以,作为教学管理人员应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意,站在学生的立场,尊重学生和理解学生的难处,听取学生提出的意见,改正在教学管理中的不足,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完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