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动物考古学

点赞:12189 浏览:5505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动物考古正在考古学研究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内目前还没有一本完整的、系统的动物考古学教科书.伊丽莎白瑞兹(ElizabethJ.Reitz)和伊丽莎白维思(ElizabethS.Wing)编著的《动物考古学》讲授了动物考古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问题,在西方学术界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动物考古学(第二版)》于2007年再版,增加了1999年到2006年的文献资料以及动物考古学研究涉及的新方法,如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和古DNA研究等,是欧美著名的动物考古学教材.经过我国动物考古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的共同努力,这本书的中译本已经交由科学出版社于2013年上半年出版,这将极大地促进动物考古学的教学和研究.本文结合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成果,对这本书的内容进行提炼,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启发和帮助.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英文版出现的专用名词,本文参照中译本的翻译.

一、动物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作者在前言和第一章中分别介绍动物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动物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大型动物和小型动物.大型生物是指哺乳纲、鸟纲、爬行纲、两栖纲、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等脊椎动物以及软体动物和甲壳纲等无脊椎动物.微型动物是指以上各类动物中个体较小的种类,如蜗牛、昆虫等.动物考古学的研究目标是探讨人与环境,特别是人与动物的关系.在人与动物的关系中,人类利用动物是主要内容,如以动物为食,用动物的骨骼做工具,用尸体做肥料和燃料,利用畜力进行劳作和运输,用狗协助打猎、看守房屋和畜群,把动物融入人类的精神世界中,如祭祀、图腾等观念.动物考古学的特点是多学科的交叉性,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运用生物学、生态学等自然科学和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

二、动物考古学的历史和理论

作者在第二章简略回顾动物考古学的发展历史.19世纪,美国考古学者注重对器物分类和描述,动物遗存的大部分研究由对生物学感兴趣的学者完成,之后,研究环境的生物学家开始注意动物遗存,他们研究动物的分布、灭绝的种类、骨骼形态特征和病理学,也有学者推测人类行为并收集、鉴定并测量骨骼.20世纪40年代之后,手工制品受到考古学家的重视,被加工的骨器终于进入他们的视野.但是,没有人工痕迹的骨骼仍然没有得到重视.直到泰勒(Taylor)提出全方位地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观点,动物考古学才有了实质性的发展.随后,最小个体数等研究方法逐步完善,动物考古学成为一门可认知的学科,在考古学研究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在发展过程中,动物考古学不断从生物学、人类学以及考古学中借鉴理论和方法.目前,动物考古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动物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如怎样获得准确的数据?二是人类学方面的研究,如人类的营养需求、生存策略、社会关系和家畜起源等问题,三是生物学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如古代动物的生长、自然环境的面貌等.

三、动物考古学的背景知识

动物考古学研究首先应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作者在第三章对生物学知识进行介绍.在分类学方面,动物考古学借用生物学中的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法,力图将出土骨骼鉴定到种或属.在解剖学方面,提到动物的骨骼具有不同的功能,分为摄食、运动和保护三种,功能的不同导致骨骼形态的不同.分布地域、季节和人类行为等外因和个体发育、年龄和性别等内因导致个体在骨骼上的差异,动物考古学家利用这些差异区别不同种属和年龄阶段的动物.生物不断与外界物质发生交换,体内碳、氮等稳定同位素含量有变化,生物自身蕴含遗传信息,因而碳氮稳定同位素和古DNA分析这类科技方法也被应用于动物考古学研究.

作者在第四章介绍了与动物考古学相关的生态学知识.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每种动物都有特定的生态位和生活史对策.生态位是指生物与其所在的环境发生的所有关系,生活史对策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变化,它包括动物的繁殖、生长和发育、性成熟、照顾幼崽和衰老等方面.这对古代人类的狩猎活动很有帮助,可以被动物考古学家用来推测人类当时的行为.在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相联系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因素、食物网、生产率、丰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是群落生态学要研究的问题.关于均匀度,我国有学者对其在动物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有过介绍(1),还有学者用分异度和均衡度分析遗址周围的野生动物资源,进而探讨人类的生业模式②.

走进动物考古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动物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作者在第五章主要讲述动物骨骼在人类使用遗址时、遗址被废弃后、考古学家发掘及整理时发生的埋藏学变化.骨骼发生的埋藏学改变分为初期变化和后续变化两种.初期变化发生于动物被捕获、人类利用动物、骨骼被掩埋的过程中,后续变化是发掘和整理资料时造成的变化.古代人类的某些行为是一级改变的原因,如捕捉动物、宰杀动物、剥皮、肢解、烹饪、烧烤、制作工具等.我国学者曾通过实验观察人类吸髓与动物啃咬形成的碎骨具有不同的特征③.古代动物的一些行为,如食肉动物和啮齿类动物啃咬、大中型动物踩踏等,以及气候、温度、土壤ph值等非生物因素也是诱因.除需要注意初期变化,后续变化对动物考古学家进行解释也有影响.以发掘方法为例,是否采用筛选法或浮选法,对发掘者能否收集到微小骨骼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鉴定结果和结论.

四、动物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作者在第六章和第七章谈到怎样从众多碎骨中提取到有研究价值的信息、应该提取哪些信息.作者将这些信息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鉴定骨骼直接获得的信息,称为原始资料,原始资料可以被后来的研究者重复观察,另一种是衍生资料需要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到.原始资料包括骨骼的部位、种属、数量、表面痕迹、病理现象、年龄和性别的解剖学特征、测量数据和重量等.这些内容最后都要输入电脑,以便进行各种计算.在鉴定和分析之前,需要查看以往的研究资料,准备当地的动物标本.鉴定过程中要持谨慎的态度,使用解剖学语言描述骨骼的具体部位、特征和保存状况.反映年龄的特征主要有头骨缝和骨骺的愈合程度、牙齿萌出和磨损的程度,反映性别的特征主要是骨骼的形态.可鉴定到种属的骨骼数量和不可鉴定的骨骼数量都要统计.观察骨骼表面痕迹要记录骨骼断裂的位置、断裂面方向、断裂口的形状.病理方面要注意形态不正常的牙齿或骨骼以及牙齿是否发生釉质发育不全的现象.比较完整的骨骼需要测量.由于原始资料是衍生资料的基础,所以需要熟练的人员从事鉴定的工作.如何获取衍生资料是第七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估算个体大小、建立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计算各种动物的相对比例和骨骼的出现频率、估算古代人类的食物组成、分析骨骼表面痕迹和病理现象等.

了解动物的个体大小可以反映古代人类喜欢捕猎哪种体型的动物、被捕捉的动物群是否存在狩猎压,也可以评估肉类在食物中的比重.复原个体大小最简单的方法是将骨骼与实验室的现生骨骼标本比较,大小基本一样的标本可初步提供出土骨骼代表的动物大小.测量值也可为区分动物个体大小提供标尺,还可区分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

在原始资料中记录的年龄特征可以反映个体大概的死亡年龄,多个个体的死亡年龄可以建立这一种动物的年龄结构曲线.生存曲线可以解释人类的某些行为:死亡年龄集中于幼年、青年的家羊的生存曲线提示人类饲养它们的目的是为了吃肉.骨骼形态特征和测量数据可以反映动物的性别,成年的雄性个体往往大于雌性个体.同年龄结构一样,性别比例也提示人类行为的信息,如雌性比例高是人工选择的一种结果.

通过最小个体数和可鉴定标本数能够计算遗址内一种动物占所有动物的数量的百分比,可以反映出人类经常利用哪些动物.如果某种动物占的比例极大,那么这种动物就很有可能是家养动物.计算最小个体数的方法在不断完善的过程化,怀特(White)认为可以利用左右两边对称的骨骼来估算最小个体数,即同一部位的骨骼哪边的数量多,其值就是最小个体数.随后有学者将年龄、性别、骨骼大小这些因素补充到计算最小个体数的考虑要素中.例如,发现2块猪左侧的下颌(1块1岁,1块2岁),1块右侧的下颌(3岁),可见右侧的那块下颌与左侧的2块都非一个个体,因此最小个体数应该是3.此外,可鉴定标本数也是统计数量的方法,它是由计算分别属于各个种属的全部动物骨骼数量得来的.与最小个体数不同,可鉴定标本数有时容易受到一块完整骨骼破碎成多个碎块的影响,应而在研究遗址出土的各个种属的动物数量时,应综合两者进行分析.

计算骨骼的出现频率要先将骨骼归纳到不同的骨骼部位中.骨骼部位既包括完整的骨骼,如肱骨、锁骨,也包括多块骨骼连在一起形成的解剖学部位,如前肢、脚,还包括人类屠宰动物经常肢解的单元.最小个体数可以得出骨骼部位的数量,最大值就是这个遗址预期收集到的值,每个部位发现的数量除以最大值就得到了发现值与预期值的比例.我国已有学者对遗址内不同部位的骨骼出现的频率做过研究④.此外,效用指数也是研究骨骼出现频率的一种方法.

有两类方法从骨骼的角度估算古代人类的食物组成.第一类方法是估算一个完整个体的肉量.怀特(White)通过文献并结合具体实例考证鸟类身上的肉量占总重量的70%,哺乳动物的占50%.用每种动物的体重乘以百分比,就可以得到这种动物的肉量.一个个体的肉量乘以最小个体数,可以求得这种动物对古代人类肉食贡献的总量.第二类方法由里德(Reed)发明,根据出土骨骼的重量复原肉量.我国有学者针对这两种计算方法做过比较研究,认为它们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⑤.

骨骼表面痕迹的位置和类型以及病理现象可以提供人类行为的信息.出现在关节连接处的砍痕可能是肢解动物时留下的,家畜骨骼上的病理现象可能是劳役造成的,骨骼表面风化程度可以为埋藏学研究提供信息.

以上就是动物考古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不难看出每种方法可以解决相对应的研究问题,因此研究方法应与研究目的相匹配.而且,推理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每种方法的局限性,做出谨慎的、客观的推断.

五、动物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作者在第八至十章中分别谈了动物考古学中比较重要的三个研究问题,第八章探讨如何解释古代人类狩猎形成的动物遗骸和人类的生存策略.人类在捕猎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约基姆(Jochim)模型提到他们需要理性地思考利用哪种动物资源、用多少、什么时候找、到哪找、由谁找等问题.这一模型的本质是古代人类在获取动物资源时花费的支出和最终的收益之间寻找平衡.古代人类选择居住点、进行捕猎等生存活动需要考虑是否受限于时间、空间等环境条件.我国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显示,由于人类活动受到地域的限制,在小范围内持续捕捞对贝类的生长造成捕捞压⑥.当人类狩猎成功后,他们选择价值高的部分带回居住区,开始制作食物.这个过程会在骨骼上留下切、砍等痕迹,也会在一些工具和容器上留下脂肪、蛋白质等微小物质.人类还会利用一些骨骼制作工具、装饰品、建筑材料和玩具.隐藏在可以观察到的动物遗存的背后,还有当时与人类狩猎活动有关或是因狩猎活动形成的交换系统和社会地位、社会组织、宗教信仰等各种社会关系,动物考古学家试图用物质遗存来探寻这些背后的联系.

古代人类驯养家畜的活动也是动物考古学研究的问题.第九章主要讲人类驯养家畜、利用家畜的行为以及怎样初步鉴定家养动物.狗是一种独特的家养动物,它被驯化的时间很早.12000年以前,家狗的骨骼形态可以与野生祖先相区别,而DNA研究显示家狗起源的时间可以早到13000至15000年以前.狗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供肉食、守卫居住地、帮助狩猎、陪伴人类,还能帮助人类看守家畜.其它的家养动物可以为人类提供肉、奶和皮毛,大型动物的骨骼是制作骨器和装饰品的原料,动物的粪便可以做燃料或肥料,有些家畜还可以用作交通工具、动物牺牲等.多数家养动物的体型逐渐变小,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也发生变化,如猪的鼻子变小.骨骼测量是区分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方法.另外,还可以在测量的基础上计算骨骼的长宽之比.数量比例、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和病理现象也能够提供人类驯化的信息.羊毛纺织品、家畜和栅栏模型等人工制品是人类成功驯化并利用家养动物的佐证.我国学者依据中国动物考古学的实践,提出了考古遗址出土家养动物的系列鉴定标准⑦.用动物遗存重建古代环境是动物考古学中研究历史相对较长的一个问题,早在动物考古学发展之初,古环境和古生物研究者就开展了这方面研究.用动物遗存复原环境的理论基础是均变论,即“将今论古”.在了解现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分布地域的基础上,推知古代的动物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就可以利用遗址出土的物种复原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例如,竹鼠现在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竹鼠的骨骼,这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⑧.这一过程要区分遗址当地的物种和外来的物种,复原遗址周边环境时应排除外来物种.小型动物对环境变化敏感,提供的生态学信息较多.寄生虫还可以提供人类生活条件、健康水平的信息.同一物种种群内部若干个体的体形大小和年龄可以判断当时的环境是否有利于动物生长.古代人类不断向自然环境索取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环境,最显著的行为就是动植物的驯化影响到原来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也是复原环境的一项研究内容.

六、结论

第十一章是全书的结论,作者列出埋藏学、营养和饮食、动物资源的利用、技术、交换系统、社会等级、驯化和古环境八项研究中需要用到的原始资料、衍生资料和与之相联系的理论、观点,简明地表示了从骨骼获取信息与进行考古学解释之间的关系.作者强调研究者应持谨慎的态度和方法,使用与研究目标匹配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重复的方法,将多学科的研究综合起来.作者指出,目前动物考古学研究在研究方法、人类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动物的用途和社会含义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位素分析和基因考古学的应用将在动物考古学研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整合这些研究才能从更广泛的角度研究人类的历史.


这本教材从动物考古学研究需要具备的相关知识入手,分别讲述了动物考古学的理论、方法与研究内容,帮助读者对动物考古学有一个初步了解.然而,《动物考古学(第二版)》以美国及其附近地区的研究为主,没有收录我国动物考古研究的资料,不利于初学者掌握我国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动物祭祀和随葬是我国动物考古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使用猪进行随葬和祭祀的现象⑨,汉水中游地区史前墓葬随葬猪骨的现象可能与社会分化有关⑩,商代早期和商代晚期高规格遗址祭祀用牲的种类是不同的(11),该书对这些研究涉及有限.但是,作为一本入门指导的教科书,《动物考古学(第二版)》值得初学者精细地研读,从而掌握这一分支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做好我国的动物考古学研究奠定基础.

我在学习动物考古博士课程的第一年,导师袁靖先生要求我阅读英文版的《动物考古学(第二版)》,还要求每读完一段话,要用中文记录下这段话的大意.经过一个学期,我终于完成了先生的要求.在阅读和记录的过程中,我对动物考古的研究背景、方法和思路有了一定认识,在随后的鉴定和整理工作中,我的这些认识又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我十分感谢袁靖先生带我走进了动物考古学的研究殿堂,也十分感谢《动物考古学(第二版)》的著者编出如此之好的教材.此稿完成于3年之前,但是迟迟没有发表,现在正好赶上《动物考古学(第二版)》的中译本即将出版,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从阅读《动物考古学(第二版)》的原著或中译本的过程中受益!

注释:

①胡松梅:《分异度、均衡度在动物考古中的应用》,《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2期.

②黄蕴平:《动物骨骼数量分析和家畜驯化发展初探》,《动物考古(第1辑)》,文物出版社,2010年.

③吕遵谔、黄蕴平:《大型肉食哺乳动物啃咬骨骼和敲骨取髓破碎骨片的特征》,《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

④马萧林:《灵宝西坡遗址的肉食消费模式――骨骼部位发现率、表面痕迹及破碎度》,《华夏考古》2008年第4期.

⑤a.杨杰:《古代居民肉食结构的复原》,《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6期.b.何锟宇、蒋成、陈剑:《浅论动物考古学中两种肉量估算方法――以营盘山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为例》,《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5期.c.罗运兵:《中国古代猪类驯化、饲养与仪式性使用》,第50页,科学出版社,2012年.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⑦袁靖:《中国古代家养动物的动物考古学研究》,《第四纪研究》2012年第2期.

⑧李有恒、韩德芬:《陕西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之兽类骨骼》,《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59年第4期.

⑨袁靖:《中国新石器时代用猪祭祀及随葬的研究》,袁靖:《科技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

⑩罗运兵:《汉水中游地区史前猪骨随葬现象及相关问题》,《江汉考古》2008年第1期.

(11)袁靖、付罗文:《动物考古学研究所见商代祭祀用牲之变化》,袁靖:《科技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

(责任编辑:刘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