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本科自主招生制度

点赞:3926 浏览:1197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自主招生是对高校人才选拔制度改革的探索.也是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措施.作为我国统一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自主招生有效地弥补了“一考定终身”的缺憾,对选拔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实中也暴露出了诸多新的问题,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约束机制、选拔和评价机制等来逐步完善,真正发挥其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功能.

关 键 词:高校;自主招生: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5-0032-04

我国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仍处在试点、摸索阶段.从2001年试行至今,经过十余年的摸索,我国本科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有80所本科高校采取了自主招生的方式选拔优秀人才.

一、我国高校本科自主招生制度的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推行了一些改革,招生录取模式的改革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满足社会多元人才的需求,作为招生模式改革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顺势而出.

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江苏省在省内范围首次尝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南京地区6所高校率先试点.2002年底,教育部召开了高校自主招生座谈会,酝酿自主招生模式向全国推广,从此拉开了全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序幕.2003年1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要进一步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开展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同年2月,《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由教育部正式发布,对各高等院校自主招生改革做了统一部署和安排,并正式确定了全国22所高校成为自主招生的试点单位.至此,我国本科高校自主招生开始逐步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的自主招生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自2003年开始推行的部属重点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属于统招前提下的自主招生模式,这种模式是当前自主招生的主要模式,全国有78所高校采用的是这种自主招生模式:二是自2006年开始推行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面向上海及邻省试行,通过面试的方式开展自主招生,由面试决定录取与否,高考成绩仅作为参考,这种模式被称为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历史上的“破冰之举”.

200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08年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部分高校可突破分数限制招收少数特别优秀的考生,对高校自主招生进一步“放权”,这对于我国本科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另外,享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绝大部分是教育部部属院校,地方本科高校仅有4所:上海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大学和云南大学,招生计划与部属本科高校相比较少,一般占总计划2%左右,招生区域仅限于本省市.浙江省从2010年起试行了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方式,也对自主招生进行了探索.虽然目前试行自主招生的地方高校为数不多,但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性,一批有实力的地方高校正在积极准备,已经把试行自主招生作为学校招生工作改革发展的工作计划,地方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势必得到长足发展.

二、我国高校本科自主招生制度发挥的作用和存在问题

推行自主招生改革,目的在于弥补统一高考制度的缺陷,探索出既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又体现时代对人才要求的高校招生模式,但随着试点的深入,高校本科自主招生在前进中也出现了诸如公正性遭质疑、效率低、诚信缺失、监督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高校本科自主招生制度发挥的作用

1.从考生角度来看.有效地弥补了“一考定终身”的缺憾

统一高考以分数为唯一录取标准,可谓“一考定终身”,考试形式、范围和内容相对固定,选出的大多属于应试型人才,并不能很好地选拔出具有综合水平的学生.然而,通过采用自主招生的形式,高校根据本校的特色、发展需要和目标等因素,制定一些与之相适宜的选拔标准和招生录取政策,考生通过推荐或自荐,参加笔试和面试,从而获得相应的加分照顾或者破格录取的机会,这样不仅弥补一些偏才怪才在统一高考中可能出现的劣势,也有利于选拔出一些才华出众的优秀学生,进而使其潜质得到更大的挖掘与发挥.

2.从中学教育来看,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促进基础教育观念的转变

自主招生制度对中学素质教育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自主招生考察的内容不只局限于语数外等主要科目,也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社会热点和生活常识等内容,紧扣时事和社会热点,进而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度.同时,教师更加注意和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会更加注重课外知识的汲取,更加关心时政热点和社会问题,家长也会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整个社会从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转变为注重综合素质、创造精神培养的观念转变.而且有利于引导基础教育和全面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观念的转变.


3.从高校招生来看,有助于高校本科选拔和培养创新人才

完善的招生制度对高校创新人才的选拔具有重要作用.自主招生目标定位为选拔“优秀的创新人才”,这就给那些在中学阶段就具备了创新精神和特殊才能的考生增加了被高等学校录取的机会.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察,全面考察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成长情况,不以高考成绩作为唯一的录取指标,评价方式和标准更为多元,更多关注学生个性、能力和素质等因素.自主招生制度对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的学习也能发挥一定的效用,这批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学术目标更明确,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强.这些表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自主招生制度有助于本科高校选拔和培养创新人才,也证明了其对完善和补充高考招生录取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和实际作用.⑥

(二)我国高校本科自主招生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自主招生制度仍处在试点的阶段,在规则制度、选拔标准、制度设计上均无完善有效的规范和监管办法,仍存在着诸如公平、效率等问题的争议,仍需要我们对其进一步进行梳理和探讨.

1.公平性问题

关于自主招生制度,争议最大的是公平性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报名资格和学校推荐资质的确定上.关于报名资格方面,几乎都规定了在全国或国际性大赛中有获奖经历,在文学、书画等方面具有特殊才能或有获得重大奖项等等.这无疑为城市生源增加了祛码,造成自主招生的城乡不公现实.关于学校推荐资质方面,虽然在过去几年的自主招生中.部分高校的招生要求和标准有所调整,不仅学校可以推荐学生,而且学生也可以毛遂自荐,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校对重点中学的考生仍有政策倾斜.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的生源主要来自于重点中学,而重点中学中的农村学生人数远远少于城市学生,不能不说是对那些因学校没有推荐资质而无法报考的农村学生的一种不公平.同时,在报考条件、考试内容等方面对于城市考生都有明显的倾向,不仅不利于农村考生的平等竞争,而且抑制了他们从自主招生改革中获益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剧了教育的不公.

2.成本偏高和效率偏低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青睐于自主招生,希望通过参加自主招生获得相应的“实惠”.自主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众多,高校无一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大多数高校录取率都较低,录取后又有部分学生“另攀高枝”,致使部分学校报到率很低,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比起统一高考的规模效应,成本明显偏高,效率偏低,严重影响了高校试行自主招生改革的积极性.因此,部分高校在自主招生选拔过程中“缩水”.对于部分报考多个学校的学生来说,为了赶考不得不奔波于不同省市问,期间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报名费等费用大大增加了考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尤其对低收入、农村家庭的考生来说,根本无法承担如此高的经济压力,被迫放弃参加自主招生的机会.

我国高校本科自主招生制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综合素质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诚信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的考试诚信监督机制,导致自主招生过程中腐败、弄虚作检测和报到率较低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高校在操作上极不规范,不断突破底线.有的中学推荐学生时存在伪造成绩单、获奖证书等材料的行为,存在“推良不推优”的不诚信现象.申请材料查重,毁约、高分改报其他高校等不诚信行为在学生中也都有存在.如今我们的社会诚信体系还不够健全,给了那些有不良企图的人可乘之机,因此,如何给公众足够的信任度,打消公共的疑虑,保证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公开、透明,将是高校在今后自主招生过程中最棘手、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4.评价机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问题

虽然各试点高校采取的自主招生模式都符合“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宗旨,但目前的选拔机制还是以考生的考试成绩特别是笔试成绩为准,仍然受到高考分数的影响.自主招生选拔过程中,各高校实施方案雷同,招生对象条件僵化.自主招生在一定意义上似乎成为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高考发挥不理想的保护伞,成为“降分录取”的代名词,而没有成为与高考并行的创新人才招生模式.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科学的选拔标准,高校将自主招生对象限制较死,个别高校甚至自动放弃了招收某些具有特殊才能学生的权利.因此,自主招生选拔评价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

三、完善我国高校本科自主招生制度的思考

我国自主招生制度试行以来,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多样化地选拔人才,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申请自己理想的大学,然而,自主招生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高校、中学和考生基于各自的价值立场而进行的种种利益博弈却大大削弱了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执行的力度和效果.为了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制度.我们必须对其进行重新审视,有效改善其执行力度和效果.

建立多方监督机制,保障自主招生制度的公平性

建立多方监督机制是贯彻自主招生制度公平性的保障,也是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关键.根据兼顾公平的原则,在招生过程中应做到全社会动员,多方参与监督.首先,建立高校自我约束机制.高校要树立招生公平的坚实信念,强化诚信招生意识,规范招生程序,实行“招考分离”原则.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招考队伍.其次,建立中学及学生自身的约束机制.中学和学生要诚信参与自主招生,实事求是.要规范操作,对弄虚作检测、伪造资料等违背诚信、公平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惩罚.第三,建立社会舆论和政府责任追究监督机制.加强社会舆论对高校自主招生的监督.让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自主招生信息,以保证招生程序各个环节的公开、公正,政府通过加强立法来监督高校自主招生,建立一套完整、明确、可追究至个人责任的责任追究制度.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降低自主招生考试成本

公平是自主招生制度的核心价值要求,自主招生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高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更是为了选拔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不能因其存在的不足就完全否定它在选拔创新人才方面的价值,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提高自主招生的效率,保障对满足条件考生录取过程的公开、公正.同时,为减少考试成本,避免考生无效奔波和高校人力财力浪费,同类型、同层次高校的初筛考试可以实行联考,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组织联考,可以由第三方专业参与,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点制定不同的考试评价和录取方式,实现“招考分离”,既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招考成本,也有利于保障考试的公平.

(三)构建诚信评价体系,实行有效的约束机制

促进自主招生制度改革,需要高度的社会诚信和完善的法制作为保障.构建相应的诚信评价体系,可以有效规范自主考试中各参与主体的行为.要建立自主招生制度诚信评价体系,就要赋予这套评价体系一个较高的地位,就绝不能使之流于形式,走走过场了事,要让学校和学生认识到这一体系的重要.借助高考测量手段,可扩大自主招生的社会诚信并取得社会的认可,因为高考已建立良好的效度和信度,社会认同度高.针对部分考生单方面毁约,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提高试点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新生的报到率,以改变高校“只能无奈接受现实”的困窘.

(四)优化自主招生考试形式及内容,形成科学的选拔和评价机制

采取笔试、口试、面试等多种方式进行的自主招生考试,优化自主招生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施行统一考试与多元考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统一命题、考试、阅卷和评分,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而且可以提高招考的效率和信度.另外,考试的科目、内容、性质多样化有利于全面衡量和评价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各高校也可以在统一考试无法反映本专业相关素质的情况下.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和相关学科专业的特殊要求,自主地选择考试科目和类型,通过自行组织多元考试选出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另外,由政府所属的专业承办考试,容易组织实施,构建科学的选拔和评价机制,便于集思广益,提高命题质量,有效维护高考选才的权威性与公平性.

(责任编辑石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