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本土化理引

点赞:17323 浏览:8015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新文学本土化问题正为学界重视,但是其理论建设却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文学本土化问题与文学创作的目的、特点等密切相关,它的基本内涵包括本土内容、本土思想和本土接受几个方面.从文学史看,本土性特点是绝大多数优秀作家作品的重要前提.新文学也有过本土化的探索和实践,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的限制,其道路曲折,成绩也有限.当前文学本土化最迫切的任务,一是真正客观地认识传统,二是追求对生活的深度表现.当然,文学本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不是完全对抗,它们之间有冲突,也有和谐统一之处.新文学需要将以往的现代性中心转移为本土性中心,最基本的工作是回归文学本体和调整与大众的关系.

[关 键 词]本土化;现代化;传统;生活

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化对现代性越来越频繁而深入的批判性反思,中国文学界也开始有人质疑文学现代性(化)的合理性.然而,尽管质疑之声不少,但一直未能有新的思想和概念将之取代.究其原因,现代性思想历经多年浸淫,更有现代物质文化为坚实后盾,已经深入大众脑海,欲短期内颠覆或剔除,实非易事.当前更需要做的,是充实可以更替现代性之新的理论概念,在学理上推究现代性之弊端,并建构出充分的理由,方能博得大众更广泛的认可.在我看来,本土性(化)应该是可以承担这一职责的重要概念.只是其内涵丰富,牵系广博,需赖同志者共识以达深入.此处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因为本文试图进行的是较系统全面的理论思考,因此,文章部分地综合、吸收和借鉴了本人以前的相关成果内容.

一、什么是文学的本土性?

文学的本土性,密切地关联着以下问题:首先是文学的目的.文学究竟是为什么目的,是为全人类写作,还是为具体的民族、地域甚至个人,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我以为,文学的深远目的当然是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建设,体现为整个人类文化的财富,但是,在文化、民族多元的现实下,文学最基本的还是为民族和现实写作.因为其一,文学是社会的重要文化之一,它不可能拒绝与社会、民族、大众的密切关系,并且自然地承担着民族文化的基本功能;其二,受语言等因素的限制,文学的受众主要还是本民族大众,它的影响力也局限于此,作为民族大众之现实一员,作家也应该承担其基本的民族现实责任;其三,正如一个对周围现实生活冷漠的作家不可能具有深远的人类意识,文学作品所拥有的人类意识也不可能抽象实现,它只能通过民族、地域和个人的方式进行表达,需要立足于现实和民族生活之上.

新文学本土化理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作品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其次是文学的特点.文学在思想、审美等方面具有许多共性的标准,但就世界文学氛围来说,个性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也就是说,文学只有具备了充分的个性,才能拥有独特的魅力,才能在人类文学中占据一席之地,缺乏独特个性和原创意义的写作是不具备很大价值的.文学的个性特点有多个重要来源,如作家的才华个性等.但最根本的只能是两个,一个是建立在民族和地域特征基础上的多彩生活,一个是具有独立个性和深邃价值的民族文化思想.这两者都离不开民族本土个性.因为只有深广的民族文化才能酿造丰富的思想,只有多元的民族个性才能造就生活的多样化.

正是建立在这一思考上,文学本土化的基本内涵可以确定为文学与其产生的本土现实和文化之间的关联性,看其关联是否密切,能否体现出本土的深刻和独特,能否以独特深度和个性呈现出其意义.具体说,它大致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立足于本土的文学内容.就绝大多数情况而言,文学创作都是对创作者本民族生活的反映.对日常生活状貌、形态做出真实的展示,对生活流程、人物事件做细致的再现,以及对社会情态、人物精神的揭示,都是其自然的任务和基本内容.这也是文学本土性的基本点.当然,文学本土性要求的决不只是题材,它更要求对生活的深度揭示.也就是说,本土化文学的深刻处应该反映生活自身的呼吁和要求,具有针对本土现实的问题意识,不是虚悬于现实上空、站在生活和民族外边发问.它应该能够超越生活表象,深入到生活背后,把握到生活中的潜流和暗礁,对生活做出比一般人更深入的认识、理解和表现,呈现出时代人们的深层精神世界,描画出他们的喜悦、痛苦、梦想和追求.在这一基础上,文学以自然而具体的状态抵达人性世界,对人性等理性世界进行揭示和思考.只有这样,它才能展示出别人看不到或者看不深刻之处,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深邃和独特.


其二是来源于本土的精神和思想.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本土文化传统.任何优秀作家作品的思想欲具有独特的深度,必定需要有深广的文化为内在资源.在一般情况下,这种资源主要来源于本民族文化,是依靠着深广的、具有独特性和延展性的文化来解释世界和表现世界(除了极个别的例外,如流亡作家或文化流寓作家).这当中包括整体上的思想文化传统,也包括以文学为中心的审美文化传统;二是与本土生活的情感和文化联系.优秀文学作品对生活的表现不是浮浅的、麻木的,而是渗透了思想和感情因素,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深切关注.事实上,只有拥有了对于生活的感情,作家才能潜心于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思考,对生活作出切实的艺术表现.同时,考虑到文学接受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文学作品与接受者在民族文化和心理认同上的一致性,因此,作者与生活的情感联系,也是一部文学作品能够感染其民族大众的重要前提.

其三是融入本土生活.真正成熟的文学应该是融入本土生活,能够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并产生以精神陶冶为基本方式的社会影响,成为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一方面.这就特别涉及到文学的接受问题.很多人轻视文学接受,其实文学接受对文学的成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作家个体,也许存在其天才超群、难以一时为大众所认识和接受的情况.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整体来说,能否为民族大众所接受应该是考察其是否成熟的一项重要标准,其顺利发展也不能缺少大众的认可.因为虽然文学接受的关联因素很多,但在正常情况下,真正表达现实生活关注、传达民族思想和审美精神,与民族大众之间形成密切的精神和现实联系,是文学接受的重要前提.而且,文学是一种成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文学代表着文明的情感和心灵世界,参与着文化的进步和完善,有非常重要的滋养作用——就像哲学、数学等代表着文明的理性面,生产技术代表着文明的物质文化面一样.从中外文学史上看,几乎所有的优秀作家作品都呈现出强烈的本土性特点,甚至可以说,都是依靠与本土的深刻联系,才得以实现文学的高峰.这些优秀创作大体无外乎这么几种情况:一、植根于本土的深厚文化,表现出蕴含民族独特思想个性的文化精神,以文学的形式传达出民族文化遥远的精神回声,从而构成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冲击、启迪和魅力;二、深刻揭示本民族生活,成为其时代和民族生活的深刻表现者——这类作品以具体深刻取胜,但由于文学个性化的原则,它们的价值往往并不局限于其时代和民族,而是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认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说法主要适用于这个意义上.三、以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地域特色的生活,以及个性化的艺术传统和表现方式,丰富了世界文学之林,并获得广泛认同.

二、新文学如何本土化?

由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独特的文化环境,新文学的本土化问题更为特别也更为复杂.这首先是因为,对于处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来说,现代化确实是其必需的选择,或者说是其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整个社会文化都亟待转型的情况下,文学不可避免要走上与社会文化一致的现代化道路;而且,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传统文学也亟需一个现代转型,完成对自己的蜕变.正因为这样,现代化成为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集体共识,也成为时代的主导思想潮流,并且取得出乎意料的顺利发展.但也正因为如此,五四新文学没有充分重视本土化的吁求,甚至是将之全盘忽略.

客观说,五四新文学的发端以西方文学为蓝本、对传统持颠覆性批判,有其时代必然之处,关键是它在此后的发展中应该逐渐割断与西方文化(文学)的模仿关系,立足于本土生活和文化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创新力.然而,复杂的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五四后的新文学发展并没有成功地做出这一调整.虽然早在新文学诞生不久,胡适、周作人等人就已经开始对新文学进行自我反省和检讨,表达了对文学本土化的要求,此后,也有“新格律诗”、“大众化讨论”等思想的继续,更有不少作家进行过创作上的实践,但是,就整体而言,新文学的本土化思想始终处于边缘和受压抑的状态,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空间,其成就也受到严重制约.

新文学的发展不是孤立,而是与整体上的政治、文化方向相密切关联.也正因为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文学与本土性之间的距离是越来越远,其缺陷也越来越明显、严重.从作家说,两方面的文学能力日渐退步.一是传统文学的功底.由于教育政策对传统因素的严重忽略和限制,建国前后出生的几代人的传统文化素养是越来越浅陋,作家与传统文化也是严重疏离;二是生活的功底.作家创作需要作家对生活潜心的深入和感悟,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详见下面的分析),作家们严重地轻视生活,导致其感受和表现生活的能力明显下降.这样的后果,一是新文学创作的成就缺乏不断上升和发展的趋势,而是呈现徘徊和停顿的态势;二是新文学与大众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是基本上离开了大众的视野.

在这样的情况下,新文学急切地需要对历史进行深入细致的梳理,对未来发展方向做出适当的纠偏,更明确和自觉地回归本土和立土,进入到更自然和恰当的发展空间.结合新文学历史的影响和现实文学的格局,我以为,这两个方面是当前新文学在本土化方面最迫切需要做到的:

首先,真正创造性地认识和延续传统.五四文化对传统文化持全面的批判和否定的态度,这一点在近年来已经有许多学者表示了反思,在如何去芜存菁、批判性地扬弃基础上做了许多思考.然而,对于新文学来说,比反思态度更重要也更迫切的是如何真正有效地利用和承接传统,也就是如何真正创造性地认识和延续传统.我以为,要真正创造性地唤醒传统,有两点是最重要的:一是在精神上继承与发展传统.也就是说,我们在今天认识传统,不是简单地回归常态,不是针对具体的体裁和方法,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哲学精神.因为传统是发展的,而不是僵死的,它的真正生命力在于其独特的哲学文化精神.只有在发展和不断更新的前提上,传统才可能灵活而客观地面对现实,才能针对现实发出自己有价值的声音.在今天的时代,传统已经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简单地复活,它具有价值的只能是整体精神和价值观念.如果将传统局限于具体方式,只能让传统充分凸显其落伍和失效,只能使其停滞.比如文学审美,不是让传统语言、传统文学形式进行现代的复活,而是在进行现代整合和再造的基础上,对传统审美鉴赏作创造性的再生和发展.二是将传统与现实密切关联.文学是现实的产物.只有将传统内涵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传统内涵自然地融贯于现实社会事件与背景当中,让传统精神与现实关注结合起来,才能让传统在现实中发出声音,在与现实生活的交流沟通中被激活,获得不断发展的生命力.如果只是简单追求对传统文学方法的还原,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一样停留于传统生活方式的书写,甚至对传统文学场景和方法进行翻版式的模仿(当前确实有一些作品存在这方面的趋向),既不能引起大众的兴趣,也不能焕发传统文学精神的生命力.

其次,真正追求对生活的深度表现.一段时间以来,文学界似乎讳言文学与生活的关联,更讳言生活的深度.这中间有复杂的历史、政治和文化原因.西方的后现代文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历史的原因则更内在而深刻.如在特殊政治时期,对文学“只能歌颂不能暴露”的要求,以及对“现实主义”的简单理解和粗暴要求,既极大地局限了文学表现生活的范围,也严重阉割了生活的深度内涵;此外,长期在中国文学界盛行的所谓“体验生活”方式,貌似重视生活,实是限制生活,具有强烈的政治化和仪式化特征.这些历史(当然不仅是历史),既局限了现实中作家追求生活深度的勇气和表现生活深度的力量,也促使后来的许多作家反感和拒绝生活,以规避的方式反抗人为的政治羁绊.作家们的意图是积极的,但后果却是灾难性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观念长期局限着人们对文学与生活关系的认识.人们在谈论作家处理生活时,经常有这样的认识:“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意思是既要深入,更要开放和超越.这话听来似乎公允,但由于“外”所体现的是现代性的要求,符合时代文化的方向,所以这句话所表达的实际上是对“外”的强调,也就是强调开放和超越,“内”只不过做个铺垫和陪衬而已.因此,这么些年来,我们真正能实现对生活深度表现的作品非常之少,追求与所表现的生活融为一体的作家也很少见.事实上,文学与生活关系具有前提和基本意义的应该是“内”,只有具备了内在深度,才可能进入外部的开放和超越.不具备自我深度是不可能真正实现超越的.并且,对自我的深度认知必然蕴含着自我否定的因素,蕴含着对异质因素的寻求,从而实现自我超越.退一步说,具备了内在深度,即使不能实现有效超越,甚至走向片面乃至狭隘,但它始终会拥有自己的独特性,依然有其价值.如果在自我深度匮乏的前提上盲目求取超越,既达不到超越的目的,也不能拥有自己的主体性和独特性.三、如何协调文学现代化与本土化?

本土性不是固守自我,墨守过去,它与现代性之间不是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促进关系.二者的差别是明显的:首先,较之现代性,本土性更强调对文学本身的关注.它认同文学是文化和生活的一部分,但更关注其独特个性;其次,本土性虽然立足于现实,但并不局限于此,它更强调与传统的关系,将自己作为绵延不绝的文化(文学)传统的一部分.因此,它对传统的态度更注重继承而不是批判和否定.但是,本土性与现代性之间也有和谐共存的一面.最基本一点,文学本土性的内涵是随着时怎么发表展而变化的,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它肯定要带上很多现代的因素,如社会的进化,思想的昌明,艺术的丰富和创新,都是文学本土性不可缺少的内容.其中特别是本土性的思想资源,它不可能是古代思想的简单再现,而是要经过现代洗礼、熔铸了现代因素的再创造和再发现.所以,文学发展的最佳方式是本土性和现代性的共存互补,既符合现代性的基本方向(这里的“现代性”当然不是简单的发展现代性,而是蕴含着批判性思想在内的丰富现代性),又扎根于本土传统和现实,以本土精神为主导,它们的相互交织融会(当然也会有矛盾纠结,这也是交融不可缺少的因素),是文学不断深入开拓的重要基础.

新文学一直由现代性文化所主导,要回归到本土性本位、在现代性与本土性之间建立和谐协调的关系,显然远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其中也必然会包含着许多的矛盾复杂、尴尬困境,需要作家和理论家们付出艰辛的努力.我以为,要从现代性中心转移到本土性中心,需要调整的最基本之处有两点:

1.化中适度剥离,回归主体

这看起来似乎无关文学本土化问题,但实质上二者之间有密切关联.因为长期以来,正如新文学运动被当作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看待,新文学也基本上被当作一种文化工具,承担着文化(后面被政治所取代)的使命.如此,现代性才成为新文学的最基本准则,现代化成为新文学发展的基本方向.然而,文学其实应该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它不是自然科学,也不同于政治、经济等社会科学,它拥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要求,其内涵和标准都不能简单以现代性来进行衡量.一方面,文学价值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超时代性.如对生存意义的探究,对未来希望的憧憬,对人类和自然的爱,对强权的谴责和对弱者的同情,以及和谐自然的艺术表达等,都是文学的独立价值,也是其根本性的价值标准.它们与一般文化的现代因素有一定关系,但却绝不能与之等同;另一方面,文学的评判标准不像一般文化那样具有很强的时效特点,而是具有较强的恒定性,不是轻易随时代变迁而改变.所以,我们既不能说现代的文学就比古代文学有魅力,也不能说发达的政治经济就能诞生优秀的文学,更不能用现代与否来评判文学的价值高下(在现在的文学研究界,确实存在着这么一种现象,即将所有的优点都以“现代”来概之.这其实已经将“现代”的内涵无限扩大化了).《诗经》、“荷马史诗”是中西方最古老的文学创作,其魅力和价值完全可以与此后任何时段的文学相比.马克思曾经感叹过古希腊文学的美,认为其所表现的人类童年时代的纯真是后来者永远无法复制的.其缘由也在于此.

要让文学回归本土,建立(回到)其独立主体,不让其承担文化启蒙(当然更非政治)工具的职责,是其迫切而必要的转型.这并非让文学远离社会、逃避文学的社会职责.只是由于文学拥有自己更独特的意义,其方式也不一样,只有立足于自身独特性,才能充分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在1940年代,沈从文曾经表达过这样的思考,我以为对于今天文学的发展来说,依然具有启迪和针对意义.沈从文认为,真正优秀的文学经典应该“就是那类增加人类的智慧,增加人类的爱,提高这个民族精神,丰饶这民族感情的作品”,文学对社会具有的作用不应该是急功近利,而只能是深远的、潜移默化的.

2.调整对大众之间的关系,对文学接受给予更多的重视

这一点与上一点密切相关.因为正是由于新文学传统一直以现代性思想和文化启蒙为中心,因此,它在对待大众和文学接受时,一直强调自身启蒙者的身份,对大众持永远的俯视和批判姿态,对以大众审美为目的的通俗文学持鄙视和排斥的态度.所以,虽然不能说新文学不重视大众接受,但它始终不以大众为中心,对大众缺少尊重的心态和平等对话的立场.这样必然导致新文学在接受效果上的不如人意.新文学尽管已经有了近一百年的历史,但是大众与它始终还是相当隔膜,没有真正进入大众生活.

文学接受对文学本土化的意义前面已经谈过,而且,从本质来说,文学与大众的关系不只是居高临下的教育与启蒙,还应该包含有怎么写作的内容,更应该是平等的交流.另外,文学接受并不像我们很多人理解的那样只能以迎合大众为唯一方式.事实上,迎合大众的感官刺激、使文学成为大众低级趣味的共谋,只能获得短期的接受效果,并不能真正持久地受到大众喜爱.要真正深入大众之中、被大众长久地喜爱,需要文学与大众之间在情感上的认同,需要文学给予思想上的引导和激励,以及与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和深度契合.所以,我们认为新文学要重视文学接受,努力得到大众的认同,并不是要作家们想方设法去迎合大众,而是要求其真正地深入大众、理解大众、关注大众,将文学之根深扎在本土生活和文化之中.这一点,对于新文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今天,图像艺术和网络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长,文学的生存面临严峻困境,精神的意义受到亵渎,文学绝对不可忽略与大众的关系——这不是对自我精神的放弃,而是在更深层次上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生命力和价值所在.它将关系到新文学的未来,甚至关系到中国文化的命运和方向.

(责任编辑: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