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小命名的世纪考察

点赞:5484 浏览:201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小说命名是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考察古代小说创作、流传的特定视角,具有重要研究价值.20世纪以来,学术界有关古代小说命名的研究成就显著,值得我们加以深入总结与探讨.本文从古代小说命名整体、《水浒传》命名、《梅》命名、《红楼梦》命名、元明清其他小说命名等五个方面对此加以评述,并在文献统计基础上分析了20世纪以来有关古代小说命名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关 键 词〕小说命名研究;元明清小说;《水浒传》;《梅》;《红楼梦》

〔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4)04-0175-11

①本文所探讨的元明清小说命名主要包括小说作品的篇名(含作品集名称)和小说人物的命名(含人物绰号).

②考虑到学术研究的完整性,需要说明两个问题:1、本文重点考察元明清时期小说命名研究状况,适当兼顾元代以前小说作品以及古代小说命名整体研究的情况.2、本文以20世纪以来有关古代小说命名研究为主,适当兼顾20世纪以前的相关研究成果.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元明清小说命名研究”(13BZW079)

〔作者简介〕程国赋,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广州510632.

小说命名是元明清小说作家艺术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①笔者经统计发现,20世纪以来,截止到2013年12月,有关元明清小说命名研究的专著共3部,另有硕士论文5篇(不含专论古代小说名称翻译的学位论文),共发表单篇论文340篇(专著中论及古代小说命名的,视作一篇论文).

为全面考察20世纪以来古代小说命名的学术研究史,笔者从古代小说命名整体、《水浒传》命名、《梅》命名、《红楼梦》命名、元明清其他小说命名等五个方面对此加以评述,并就古代小说命名研究的特点与不足进行阐述.②

(一)

关于古代小说命名的整体研究,20世纪以来,学界对此作了多方面考察,现概述如下:

首先,关于元代以前小说命名的研究.姚娟《从〈说苑〉看〈汉志〉“小说家”命名》认为《汉书艺文志》中“小说家”借用小说作为这一流派的命名,得到了《说苑》等说体文的启示.〔1〕梁瑜霞《史传传统对唐人小说的影响――兼论唐人小说以“传”、“记”命名现象》、〔2〕程国赋、廖华《唐五代小说的命名艺术》对唐五代小说的命名进行考察.〔3〕刘红旗《论宋传奇小说命名的史传意识》认为宋传奇小说的命名颇受史传叙事的影响.〔4〕

其次,关于明清时期小说命名的整体研究.傅憎享《小说人名比较小议》就《水浒传》、《梅》、《红楼梦》等名著人物命名的类型、特点、方法作简要分析.〔5〕赵丽玲《明清小说作品命名方式研究》对明清通俗小说命名方式加以分析,进而研究这一时期小说作品命名的方法和特点.〔6〕陈文新、毛伟丽《略论晚明白话小说“托名”现象》对晚明白话小说“托名”现象进行分析.〔7〕孙轶《晚清新小说人物命名初探》对晚清新小说的人物命名进行探讨,对人物命名的目的加以分类论述.〔8〕

有学者针对这一时期不同小说名著的命名加以整体考察,如苏兴《“四大奇书”名称的确立与演变》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梅》等“四大奇书”名称的演变历程进行探讨.〔9〕马瑞芳《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就《聊斋志异》与《红楼梦》人物命名加以比较,探求两部名著在人物命名上的异同之处.〔10〕

有些学者就明清不同流派的小说命名进行探讨,如方东耀《明清人情小说的命名及其范围》、〔11〕罗书华《章回小说的命名和前称》、〔12〕楼含松《论历史演义的命名及其界定》、〔13〕吴微、周晓琳《古代小说书名与公案小说发展之研究》、〔14〕张慧强等《试论“小说”的命名和文学价值》〔15〕等论文.

最后,关于古代小说命名的宏观论述,程国赋《论中国古代小说命名的文体意义》考察古代小说命名与小说文体的关系.〔16〕程国赋《中国古代小说命名刍议》归纳古代小说命名的总体特征,论述古代小说命名所揭示的小说观念、广告意义等.〔17〕任永安《古代通俗小说命名研究》探讨古代通俗小说的命名方式、命名特点等.〔18〕李杰《略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人物绰号的文化意义》对古代白话小说命名进行论述.〔19〕任明华《古代小说选本命名的理论批评价值》则考察古代小说选本命名所体现的理论批评价值.〔20〕

(二)

关于《水浒传》的命名,学界较为关注,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关于《水浒传》书名的寓意.罗尔纲《水浒真义考》认为《水浒传》书名取自《诗大雅绵》,借周朝在岐山开基建国的典故,表明梁山泊与宋皇朝对立,建立新政权.〔21〕王利器《〈水浒〉释名》也认为该书名出自《诗大雅绵》,以《水浒》为名影射周家“率西水浒”图王霸之业,并对《水浒传》三大系统的名称分别加以论述.〔22〕对罗、王二位先生的看法,杜贵晨《〈水浒传〉名义考辨》提出不同见解,他认为《水浒传》取名意在以宋江等108人被逼上梁山,拟之于古公父被迫迁岐,表示对压迫者的憎恨和对人民“反”起义的同情,颂扬宋江等人“不反皇帝”的忠义,暗示宋江等人上梁山是走向“忠义”道路,同时,概括水泊梁山的地理形势.〔23〕

2.关于《水浒传》人物绰号的研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对《水浒》绰号评价不高,认为梁山好汉的诨名(绰号)不过着眼于形体,并不能提契人物的全部.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实》对宋江36人及其绰号进行考辨,明确揭示宋江36人绰号来源于“宋人俗语”.〔24〕陆澹安《说部卮言》比较《水浒传》人物绰号的由来,并对呼保义、病关索等绰号进行重点探讨.〔25〕何心《水浒研究》考察宋江36人姓名诨号的来源及演变.〔26〕王利器《水浒英雄的绰号》对呼保义、玉麒麟等绰号加以重点考察,并对源于形体、性情、才能、军器等的水浒英雄绰号及其影响进行研究.〔27〕丁一《读〈水浒〉英雄的绰号》对王利器观点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把“呼保义”解释为宋江希求受招安、被封保义郎,不能自圆其说.〔28〕杨世洪《试论〈水浒〉人物绰号的美学意义》从中华民族审美心理、审美旨趣角度,探讨《水浒》人物绰号所体现的美学意义.〔29〕曲家源《水浒一百单八将绰号考释(上、下)》将108将的绰号分为8类,论述细致,新见较多.〔30〕李葆嘉《〈水浒〉一百零八将绰号绎释》逐个探究《水浒》人物绰号含义,并从修辞角度进行分类分析.〔31〕邓骏捷《论〈水浒传〉中性格类绰号》重点阐述呼保义宋江等15位好汉的“性格类绰号”,考察人物绰号与其性格的关系.〔32〕宁稼雨《趣谈水浒传人物绰号》、〔33〕《水浒闲谭》〔34〕独辟蹊径,探讨《水浒传》人物绰号,也具有一定的新意.

关于《水浒传》人物绰号的研究出现1部专著和1篇硕士论文:盛巽昌《水浒绰号黑白谭》以《水浒传》先后出场人物为线索,揭示108将等名号的来历.〔35〕李静《〈水浒全传〉人物绰号研究》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对《水浒全传》的绰号进行分析.〔36〕

有关《水浒》人物绰号研究,在108将之中,有几个人物受到较多关注:

(1)宋江.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实》一文首提宋江绰号“呼保义”乃“自呼保义”之说,当时无官之人,皆可冒称保义.〔37〕李拓之《呼保义考――纪念水浒故事流传八百三十年》认为“‘呼保义’就是‘有眼不识真天子’的意思”,“当时流行此语,成为人民要求真天子出现的一种愿望.”〔38〕观点较为牵强.美国学者浦安迪《中国叙事学》认为宋江的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都有反讽意味,这些诨名反映了关于宋江的历史资料及其事迹传说之繁杂.〔39〕

(2)一丈青.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实》认为:“盖青为春色,一丈青者以喻春色之浓耳.是必闾里浪子相传俚语,以此指目男子妇人之年少美色者.”〔40〕严敦易《水浒传的演变》认为:“一丈喻其长,青则是指一身花绣的颜色.”〔41〕李葆嘉《〈水浒〉一百零八将绰号绎释》认为:“以一丈青为绰号,既以一头尖可刺人喻其性格泼辣难惹,又以其细长喻其身材颀长.扈三娘绰号一丈青兼表其个性与外形.”〔42〕石麟《释“一丈青”》认为“一丈青”意思是英姿飒爽、颀长美貌.〔43〕曲家源《水浒传新论》指出:“‘一丈青’是说扈三娘身材很高.”〔44〕袁世硕《读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实〉札记二则》指出:“我觉得龚开赞燕青用了‘一丈青’三字,是指他遍体雕青,有一身美观的花绣.”〔45〕日本学者佐竹靖彦《梁山泊――〈水浒传〉一○八名豪杰》认为一丈青指细长之物.〔46〕胡斌《“一丈青”考》指出:“‘一丈青’最确切、最原始的含义,应该是指人物身材‘长大’,并非某位好汉固定的绰号.”〔47〕刘洪强《“一丈青”含义试析》认为“一丈青”本意是“泼辣、悍勇”的意思.〔48〕

(3)镇关西.何心《水浒研究》认为“镇关西”是鲁智深未出家时的诨号.〔49〕王孟蒙《鲁智深绰号质疑》对此表示质疑,认为鲁智深未出家时没有绰号.〔50〕

龚维英《石秀绰号考释》、〔51〕林斤澜《论武松没有绰号》、〔52〕胡以存《谁该是短命二郎――试从绰号变更管窥阮氏三雄亲缘关系的变迁》〔53〕分别对石秀、武松、阮氏三雄等人的绰号进行研究.

(三)

关于《梅》命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梅》书名的研究.20世纪以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说法:

(1)一般认为书名是由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位女性姓名之中各取一字组合而成.明代袁中道《游居录》、东吴弄珠客《梅序》、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均持此说.这一说法较为流行.郭世《从〈梅〉命名论金、瓶、梅在小说中的作用》认为《梅》以“金、瓶、梅”命名,也正因为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的活动,推动了情节开展.〔54〕张锦池《从〈梅词话〉的命名说开去――〈梅〉主体结构和主题思想论纲》认为作者以“梅”三字作为小说的书名,以“金”兴,以“瓶”盛,以“梅”衰,谱写西门庆这一恶霸、商人、官僚、地主家族的兴衰史,从而再现作者对世态人情的观照.〔55〕孟昭连《漫话梅》认为从象征的意义去理解,《梅》书名不仅指三淫妇,还可以扩大到一切被男性玩弄的女性.〔56〕詹丹、孙逊《漫说梅》认为潘金莲、李瓶儿、春梅这三个人就代表着书中以她们各自为中心的一段故事.同时,她们三人连同西门庆等人也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状关系.〔57〕陈桂声《〈梅〉的书名》认为小说意在通过三人的悲剧更多地揭示出黑暗社会中的人生真谛.〔58〕徐景洲《〈梅〉书名别议》认为小说从三个女性姓名中各取一字作为书名,揭示西门庆的淫棍本质,体现小说“色戒”主旨.〔59〕

(2)认为书名含有象征意义,其中“金”为金子,代指钱财、富贵;瓶即酒瓶,代指酒;梅即梅花,代指女色.冯文楼《由色生情自色悟空――〈梅〉书名试释》认为《梅》的书名不仅是三个人名的组合,而是对“财”与“色”的贪恋与追求,因为“”加“梅花”,恰是财与色的象征.〔60〕

(3)认为《梅》书名寓示着插着梅花.清代顾公燮《销夏闲记》首倡此说.鲁歌、马征《梅书名辨识》认为作者用“梅”作书名,“为人们创造了一个立体的意境,那便是中插有梅花的生动景象.”表明女子是“有钱有势的男人的摆设与玩物.”〔61〕

(4)认为《梅》即为《霉》.李金坤《〈梅〉书名寓意探微》认为以“梅”谐音为“霉”,《梅》则为《霉》,以此凸现出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中国社会的创作意图.〔62〕

(5)认为《梅》书名具有性象征意义.王意如、许蔚《解码梅》认为花瓶细颈中空,很像子宫,因此是女性性器官的象征;而梅则是男性性器官的象征.〔63〕此论较为牵强,姑备一说.

2.关于《梅》人物命名研究.

沈晓静《〈梅〉人物名的文化蕴涵》探讨《梅》人物命名的文化内涵.〔64〕杨连民《一字寓褒贬――也谈〈梅〉的取名艺术》对《梅》中人名进行分类论述.〔65〕傅憎享《〈梅〉旧诗寻源》、〔66〕马征《孟玉楼的号有什么讲究》〔67〕对孟玉楼之号“玉楼”出处加以考证.徐景洲《应伯爵姓名多寓意》认为应伯爵姓名暗含着“白吃”、“大吃”、“硬吃”、“应该吃”等寓意.〔68〕马征《〈梅〉采用历史人物人名之谜》对《梅》采用的历史人物如孟昌龄等人名等加以考证.〔69〕

(四)

在古代小说名著之中,关于《红楼梦》命名的研究最为突出,研究成果最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红楼梦》书名的研究.

关于《红楼梦》五个书名的研究,清代脂砚斋最早论及.乾隆十九年,他在《石头记》甲戌本的“凡例”中指出《红楼梦》几种书名的演变.吴世昌《红楼梦探源外编》认为:“我们不妨检测定这五本书名即暗示雪芹在‘增删五次’的过程中五个不同的版本.”〔70〕周祜昌、周汝昌《石头记鉴真》将《红楼梦》五个书名分为“虚”、“实”两类――《石头记》、《红楼梦》是实名;《情僧录》、《风月宝鉴》与《金陵十二钗》属于虚名.〔71〕刘梦溪《论〈红楼梦〉的书名及其演变》认为曹雪芹与脂砚斋等人对《红楼梦》书名存在不同看法,体现了“对《红楼梦》政治主题的不同看法”.〔72〕日本学者伊藤漱平《有关〈红楼梦〉的题名问题》对《石头记》、《情僧录》、《金陵十二钗》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等几种书名加以分析.〔73〕王蒙《红楼启示录》认为《石头记》的名称比《红楼梦》好,至于《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云云,就透出俗气来了.〔74〕俞晓红《从〈红楼梦〉题名的变迁看作品的主题倾向》对《红楼梦》的五个题名进行简要考察,由此探讨作品的主题倾向.〔75〕

在上述五个书名之中,何为本名?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意见认为《红楼梦》是本名,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红楼梦正名》认为《红楼梦》是包括一切的大名,是人世间、社会上流传的称呼,其他种种异名只是书中局部的名目.〔76〕第二种意见认为《石头记》是本名,蓉生《红楼梦书名漫议》、〔77〕黄立新《漫谈〈红楼梦〉的本名》〔78〕坚持此说;第三种意见认为《风月宝鉴》是本名,林冠夫《〈红楼梦〉的本名和异名》持此观点.〔79〕

关于《红楼梦》这一书名的解读,胡小伟《红楼梦与石头记题名问题辨析》认为“‘红楼’乃‘富室闺阁’,照应十二钗和怡红公子,着一‘梦’字,亦富禅机,真可说味外有旨,天趣盎然.”〔80〕吴汝煜《蔡京小传》认为《全唐诗》卷472收有唐代蔡京的七律《咏子规》,其中“惊破红楼梦里心”为小说《红楼梦》取为书名.〔81〕俞平伯《红楼心解――读〈红楼梦〉随笔》认为“红”是书中点睛处,为书主人宝玉有爱红之病而住在怡红院,曹雪芹披阅增删《石头记》则于悼红轩.红楼即朱门.〔82〕

关于《石头记》这一书名,严中《〈石头记〉书名解――兼谈“大石”和“通灵宝玉”的原型》认为:“《石头记》是‘自譬石头(城)所记之事也’,故可称‘石头城记’.”〔83〕严中《石头城与〈石头记〉》进一步阐明这一观点.〔84〕马瑞芳《论甲戌本凡例为曹雪芹所作》认为,“《石头记》书名也是曹雪芹确定,非脂砚斋捉刀.”〔85〕

关于《情僧录》这一书名,徐乃为《“情僧录”非〈石头记〉异名辨》认为“情僧录”不是《石头记》的异名,而是小说《石头记》(《红楼梦》)本体中叙述的一个书名,与小说外在的书名并不相关.〔86〕

2.关于《红楼梦》人物命名的研究.

赵冈《红楼梦里的人名》认为《红楼梦》中人物的命名遵守两个原则,第一是以人名暗隐具有特殊含义的字;第二是把配角人物如丫环书童配成一套.〔87〕傅继馥《〈红楼梦〉人物命名的艺术》认为《红楼梦》作者通过命名正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88〕陈诏《〈红楼梦〉人名考辨》就《红楼梦》的人物命名进行分类论述,〔89〕倪春元、徐乃为《〈红楼梦〉人物姓名的语言艺术》、〔90〕胡文炜《〈红楼梦〉命名欣赏》〔91〕考察贾府几代人的命名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和富贫轮回观念.邓进《〈红楼梦〉女性命名研究》专论《红楼梦》中女性人物命名.〔92〕胡文彬《〈红楼梦〉与中国姓名文化》就《红楼梦》中的姓氏及其隐喻性加以阐述,对《红楼梦》人物的命名艺术进行探讨,总结其特点,论述较为全面.〔93〕

关于《红楼梦》书中具体人物命名的研究,笔者择其要者概括如下:

(1)贾宝玉.据周伦苓等选编《周汝昌〈红楼〉内外续〈红楼〉》,周汝昌认为贾宝玉实名贾瑛,并对“瑛”的涵义加以解读.〔94〕张晓琦《宝玉等人命名与康熙帝位关系考》认为宝玉原型为顺治之位的合法继承人.宝钗、黛玉都是隐写宝玉与帝位关系的.〔95〕此文缺乏足够的证据.

(2)林黛玉.张其信《红楼梦偶评》认为:“命名之意,宝、黛二人各分宝玉之一字,后面曲文,宝、黛为首等明明以宝、黛二人作主.”洪秋蕃《红楼梦抉隐》认为黛玉之名意在待宝玉也,非宝玉不嫁.徐乃为《黛玉初名代玉考辨》认为黛玉初名代玉,寓意因谢世而被替代的“玉”.〔96〕

(3)薛宝钗.洪秋蕃《红楼梦抉隐》认为:“薛,雪也,有阴冷之象.林遇雪,则无欣欣向荣之兆,而有萧萧就萎之忧.”又认为:“宝钗者何?宝差也.谓贾母、王夫人以宝钗为宝,识见差谬也,贬之也.”吴世昌《红楼梦探源外编》通过分析大量古代诗词中以“宝钗”寓意“分离”的事例阐述“宝钗”命名的含义.〔97〕霍胜健《薛宝钗姓名新解》认为“宝钗”全称“金钗石斛”,可入药,而不是一件嵌有金玉珠宝的首饰.〔98〕宋淇《薛与雪》认为“雪”代表的是纯洁、冰冷,象征着宝钗对宝玉的感情远较黛玉为含蓄而收敛.〔99〕

(4)王熙凤.话石主人《红楼梦本义约编》、洪秋蕃《红楼梦抉隐》均认为王熙凤寓意“趋奉”.陈诏《〈红楼梦〉人名考辨》认为王熙凤之“凤”繁体字“”拆开是“凡鸟”二字,标明曹雪芹对惯于弄权的凤姐深含贬义.〔100〕李《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认为王熙凤谐音稀凤,意谓一个鲜见的具有男性阳刚之气的强硬女子.〔101〕(5)史湘云.洪秋蕃《红楼梦抉隐》称:“湘上闲云,故湘云以名.”寿鹏飞《红楼说丛》认为:“史湘云者,作者自喻,寓史笔之意也,故姓史.”〔102〕陈邦炎《〈梅溪词〉与史湘云》认为史湘云命名出自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一词.〔103〕

(6)袭人.清代姚燮《红楼梦总评》指出“花袭人者,为花也.命名之意,在在有因.”陈其泰在《红楼梦回评》第77回《俏丫环抱屈夭风流美优伶斩情归水月》中评曰:“兵法,掩其不备曰袭.衣裘,掩而不开曰袭.文辞,剽窃他人曰袭.袭人之名,作者殆兼取三者之义乎?”吴世昌《红楼梦探源外编》称:“‘袭人’者,乘人不备时暗中对人的袭击也.”〔104〕李《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认为:“袭人的特点是以温柔暗中伤人,所以叫做花袭人.”〔105〕张锦池《红楼梦考论》认为:“盖‘花袭人’者,于‘似桂如兰’的‘花’气中偷‘袭’无辜之‘人’,奸而近人情者也.”〔106〕林冠夫《袭人的名字》认为袭人名字出自屈原《九歌少司命》和卢照邻《长安古意》.〔107〕刘伯茹、邓天中《从贾宝玉对袭人的重命名看袭人》认为从贾宝玉对袭人的重命名可以看到一个美丽贤惠的“花珍珠”到工于心计、背后算人的“袭人”的异化过程.〔108〕

(7)紫鹃.周策纵《红楼梦案――周策纵论红楼梦》认为紫鹃名字出自唐代诗人蔡京《咏子规》.〔109〕孔令彬《从人物命名看袭人与紫鹃形象的平面设计及其文化意蕴》认为紫鹃的命名更多表现了作者对林黛玉的形象性格命运的构思;紫鹃与雪雁两个丫头的命名取认又恰好含蕴了黛玉思归的愿望和终不得归的悲剧结局.〔110〕

(8)秦可卿.最早对秦可卿命名作出解释的是脂砚斋,他以为“秦”谐“情”字.20世纪40年代,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提出作者对秦可卿持贬斥的态度,故秦可卿命名的谐音当为“情可轻”.〔111〕张锦池《论秦可卿》认为曹雪芹以“秦氏”谐“情字”,把秦可卿作为“情”的幻身.〔112〕林春分《秦可卿别论》认为秦可卿即“情可倾”之谐音.〔113〕严安政《“兼美”审美理想的失败――论曹雪芹对秦可卿的塑造及其他》认为秦可卿的谐音为“情可亲”.〔114〕刘上生《走进曹雪芹――〈红楼梦〉心理新诠》认为秦可卿的谐音为“秦可亲”.〔115〕俞晓红《红楼梦意象的文化阐释》认为秦可卿是“情可情”意义的寄托,代表了小说中所有施情于可情之人的爱情故事的共同特征.〔116〕

(9)香菱(原名甄英莲).解居士《石头臆说》称:“甄英莲者,真应怜也.”傅继馥《明清小说的思想与艺术》认为:“‘英莲’与‘香菱’两个名字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不幸贯穿了人物的两段生活.”〔117〕袁锦贵《〈红楼梦〉中香菱的三个名字》认为香菱的三个名字“英莲”、“香菱”、“秋菱”代表三个阶段:情爱――情空(幻缘)――逝去.〔118〕

(五)

关于元明清时期其他小说作品命名研究的整体状况,笔者总结如下:

1.关于《三国演义》命名的研究.丘振声《刘备的称号》探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称号.〔119〕刘世德《刘世德话三国》比较《三国演义》8个书名的优劣短长,并就阿斗、貂蝉的姓名进行分析.〔120〕

2.关于《西游记》命名的研究.石钟扬《性格的命运――中国古典小说审美论》就《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几个名号: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的演变及其文化底蕴加以解读.〔121〕靳青万《从谐音指义看〈西游记〉的反皇思想》认为《西游记》孙悟空师兄弟的姓名显现出一组很有趣的谐音词:孙勿恐、朱无能、杀无敬,其意为:儿孙们不要害怕,朱明皇帝是无能的家伙,要杀他而不要敬他.〔122〕杨世英《〈西游记〉人物命名浅探》认为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命名隐含着一定的寓意,“猪”与“朱”同音,代表明朝那个时代,猪八戒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正是吴承恩对朱氏王朝强烈的讽刺.〔123〕这一论点值得商榷.

3.关于才子佳人小说命名研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云:“《梅》、《玉娇李》等既为世所艳称,学步者纷起,而一面又生异流,人物事状皆不同,惟书名尚多蹈袭,如《玉娇梨》、《平山冷燕》等皆是也.《梅》这个书名系摘取小说中人物潘金莲、李瓶儿、春梅三人名字中各一字组成.蹈袭这种做法的,如《玉娇梨》,系取白红玉的“玉”,吴娇(白红玉的化名)的“娇”和卢梦梨的“梨”三字组成;《平山冷燕》系取平如衡、山黛、冷绛雪、燕白颔四人之姓组成.”〔124〕李梦生《中国禁毁小说百话》(增订本)指出才子佳人小说以人名嵌入篇名的命名方式源于《娇红记》.〔125〕苏建新《中国才子佳人小说演变史》统计了清初才子佳人小说40篇命名情况.〔126〕唐江涛《才子佳人小说题名研究》分析才子佳人小说题名产生类型化与多样化的特点,并探讨其特点的形成原因.〔127〕

4.关于《聊斋志异》命名的研究.马瑞芳《论聊斋人物命名规律》认为《聊斋》命名体现理念性、感形性、调侃性;聊斋别出心裁的命名艺术也带来特有构思法,姓氏对情节起重要的、决定性作用.〔128〕胡渐逵《〈聊斋志异〉人物命名索寓》认为人物命名体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品行,寄托作者的寓意.〔129〕赵述先《〈聊斋〉的命名艺术》将《聊斋》的命名分为以下几种:拆字命名、颠倒词序、谐音命名、循名求似、引经据典.〔130〕

在《聊斋志异》中,《婴宁》篇的命名受到较多关注,赵伯陶《〈婴宁〉的命名及其蕴涵》认为“婴宁”一词出自《庄子大宗师》,凝聚着作者理想女性之内蕴,即“扰动外表下的安宁”的意思.〔131〕赵文的分析相当细致、深入.陈屈亮《〈婴宁〉人物命名考辨》考辨婴宁的命名出自《晋书王衍传》之俗语“宁馨儿”三个字.〔132〕

5.关于《歧路灯》命名的研究.李延年《〈歧路灯〉人物命名的独到匠心及其文化意蕴初探》对《歧路灯》的人物命名艺术进行分类,并归纳《歧路灯》在人物取姓命名方面的特色.〔133〕6.关于《镜花缘》命名的研究.李剑国、占骁勇《才女名号解》对才女的名号寓意加以解读;〔134〕《玩镜花》对百花仙女的名号,唐敖、林之洋、多九公的名字,《镜花缘》中的药名进行一一阐述.〔135〕(六)

①参见王连洲1990年在山东省临清市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梅》学术研讨会会上宣读的《〈梅〉临清地名考》以及《梅艺术世界》(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所收《〈梅〉临清地名续考》等论文.

1.相关研究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由上表可知,20世纪以来古代小说命名研究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低潮期.20世纪10年代至70年代,自1900年到1979年,共80年时间,只有研究论文16篇,占所有论文总数340篇的4.7%,平均每年只有0.2篇,其中,20世纪10年代、60年代,没有出现研究论文,说明古代小说的命名没有受到学术界足够的关注,不过,在这有限的16篇文章中,多篇论文的学术质量很高,如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实》、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何心《水浒研究》、严敦易《水浒传的演变》、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之中有关小说命名的论述均具很强的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


第二时期,平稳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自1980年到1999年,共20年时间,80年代出现论文34篇,90年代共71篇,合计105篇,占所有论文总数340篇的30.9%,平均每年5.25篇,可以说处在平稳发展的研究阶段.

第三时期,快速发展期.进入21世纪以来,古代小说命名研究论文激增,自2000年到2013年,共14年时间,出现论文219篇,占所有论文总数340篇的64.4%,平均每年超过15.64篇,另外,有关古代小说命名的3部专著和5篇硕士论文均出现于这一时期,可以说,这一课题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促使这一课题研究不断走向全面、深入.

2.不同小说作品、不同地区研究呈现很不均衡的状态.从上表可知,在古代小说名著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红楼梦》,共有162篇论文,占所有论文总数340篇的47.6%,另有2部专著和1篇硕士论文;其次是《水浒传》,共有论文79篇,占论文总数的23.2%,另有1部专著和1篇硕士论文;再次是《梅》,共有论文25篇,占论文总数近7.4%;排在第四的是《西游记》,共有论文14篇,占论文总数的4.1%,其他小说名著如《三国演义》、《聊斋志异》、《镜花缘》等不足10篇,尤其是《三国演义》,作为深受读者和学术界重视的小说名著,有关其命名研究的论文只有2篇,与其他名著相差甚远,这与小说题材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历史演义,《三国演义》的人物姓名基本来源于史实,作者创作、加工的余地不大,所以相关研究论文也很少.

相比而言,学术界对元明清小说作品中人物命名的探讨较多,而对小说篇名、小说集的命名等论述较少.

除单篇小说名著命名的研究以外,综合研究的论文数量较多,其中关于古代小说整体研究的论文19篇,关于元前小说命名研究的9篇,关于元明清小说整体研究的论文11篇,合计39篇,占所有论文总数的近11.5%,另外还出现3篇硕士论文,说明古代小说命名研究中较多采用宏观视角.

就研究区域而言,同样存在不够均衡的情况,大陆地区相关研究成果较多,而港台及海外有关古代小说命名的研究论著较少,我们以大陆地区受到很多关注的《红楼梦》命名为例,据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陈怡君所撰《石头渡海――近三十年台湾地区研究〈红楼梦〉之硕博论文述要》附录《近三十年台湾地区〈红楼梦〉相关硕博论文一览表》统计,1975年-2005年,台湾地区有关《红楼梦》研究的硕博论文共有55篇,没有1篇专论《红楼梦》的命名问题.〔136〕

3.研究范围较为广泛,研究方法较为合理.纵观古代小说命名研究的相关著述,涉及面较广,除围绕古代小说的篇名、人物命名以外,还有一些论文涉及到小说的地名、官职名、茶名等等,如陆澹安《说部卮言》、吴越《吴越品水浒(品事篇)》对《水浒传》的地名、官职及称呼、星名等进行研究;〔137〕王连洲对《梅》临清地名进行考订;①陈建平《〈红楼梦〉中的茶名寓意》就六安茶、老君眉、枫露茶、暹罗茶、女儿红等茶名的寓意进行探讨.〔138〕

总的看来,研究方法的运用比较合理.有些论文采取比较的研究方法,例如,傅憎享《小说人名比较小议》就《水浒传》、《梅》、《红楼梦》等名著人物命名的类型、特点、方法进行分析;刊于《上饶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的王绍良《〈梅〉〈红楼梦〉〈儒林外史〉谐音寓意比较》、马瑞芳《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139〕、《巧夺天工的人物命名》〔140〕均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比较说明自己的观点,较有说服力.

有些论文运用多学科知识,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研究,例如,胡文彬《〈红楼梦〉与中国姓名文化》运用文化学视角、方法研究《红楼梦》的命名艺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古代文学研究中文化学方法得到广泛运用,这在古代小说研究中也相当突出,参照蔡亚平、程国赋著《论近十年来古代小说研究中文化学方法的运用――以2000-2012年小说论著和博士论文为中心》,载《明清小说研究》2013年第3期.有些论文运用语言学、民俗学等视角开展研究,如刊于《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的杨子华《〈水浒〉人物绰号与杭州方言民俗》、刊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的高晓《〈红楼梦〉人物命名的词汇分类及其文化意蕴》、李静《〈水浒全传〉人物绰号研究》等均较具特色.

笔者认为,20世纪以来古代小说命名研究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试述如下:

1.个案研究方面出现一些论文,尤其是对《红楼梦》、《水浒传》、《梅》等少数名著关注较多,其中对《红楼梦》命名的研究论文最多,而对其他小说名著关注较少;就文体而言,对世情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等题材、流派的小说作品关注较多,而对其他小说流派关注较少,比如,关于话本小说命名的研究论文数量很少;在元明清小说命名综合研究方面共有论文39篇,数量较多,但缺乏宏观、全面而具有深度的论述,至今尚未出版1部全面、系统、深入研究古代小说命名的专著,没有出现1篇以此作为选题的博士论文,在此领域存在较大的深入探讨的学术空间.2.此前研究成果多结合小说文本进行分析,很少结合元明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状况,结合元明清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历程进行深入阐述.

3.研究论文的质量良莠不齐.在有关研究论文中,出现一些高质量的论文,例如: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实》、何心《水浒研究》、王利器《水浒英雄的绰号》、傅继馥《〈红楼梦〉人物命名的艺术》、马瑞芳《论聊斋人物命名规律》、胡文彬《红楼梦与中国姓名文化》、张锦池《从〈梅词话〉的命名说开去――〈梅〉主体结构和主题思想论纲》等等,上述论文从不同的视角对元明清小说命名加以研究,提出不少新颖的观点.与此同时,也有不少论文论述简略,只是对小说作品的书名、人物命名简单介绍,没有多少学术价值.

4.关于古代小说命名的学术研究史探讨较少.张黎蕾撰《秦可卿命名阐释史述论》、〔141〕刘天振撰《20世纪以来〈水浒传〉人物绰号研究述略》、〔142〕高淮生撰《红楼梦题名研究论略》〔143〕就《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乃至于小说人物命名的学术史加以概括、总结,但总的看来,缺乏更多的学术史考察.

5.个别论文不免带有索隐之嫌,或在论述过程中出现望文生义的现象,如《从谐音指义看〈西游记〉的反皇思想》、《宝玉等人命名与康熙帝位关系考》等文有索隐之嫌;再如《红楼梦考释》认为秦可卿的谐音当为“秦可矜”和“清可卿”,秦指朱明,可矜是愍,秦可矜即明愍帝.“秦可卿”谐音“清可卿”,清指满清,可是可人,卿是爱卿,清可卿即清主的爱卿董妃,〔144〕此论同样带有索隐之嫌.而《〈红楼梦〉中的语音隐喻》认为馆隐喻“消香馆”、怡红院隐喻“遗红怨”、蘅芜院隐喻“恨无缘”、梨香院隐喻“离乡怨”,这些观点还值得商榷.又如,《〈红楼梦〉中香菱的三个名字》认为英莲一名隐喻其与宝玉情爱,香菱隐喻生平遭际及与宝玉情爱的虚幻,这一结论比较牵强.

综上所述,笔者对20世纪以来有关元明清小说命名研究的情况加以总结,分五个方面就20世纪以来有关古代小说命名研究的情况加以评述,并在计量统计的基础上,总结20世纪以来有关元明清小说命名研究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希望为新世纪的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姚娟.从《说苑》看《汉志》“小说家”命名〔J〕.殷都学刊,2008,(3).

〔2〕梁瑜霞.史传传统对唐人小说的影响――兼论唐人小说以“传”、“记”命名现象〔J〕.唐都学刊,1998,(4).

〔3〕程国赋,廖华.唐五代小说的命名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2012,(1).

〔4〕刘红旗.论宋传奇小说命名的史传意识〔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9,(1).

〔5〕傅憎享.小说人名比较小议〔J〕.红楼梦学刊,1994,(1).

〔6〕赵丽玲.明清小说作品命名方式研究〔D〕.广州大学硕士论文,2012.

〔7〕陈文新,毛伟丽.略论晚明白话小说“托名”现象〔J〕.明清小说研究,2006,(4).

〔8〕孙轶.晚清新小说人物命名初探〔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4).

〔9〕苏兴.“四大奇书”名称的确立与演变〔A〕.苏兴学术文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0〕马瑞芳.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11〕方东耀.明清人情小说的命名及其范围〔J〕.南京师大学报,1985,(4).

〔12〕罗书华.章回小说的命名和前称〔J〕.明清小说研究,1999,(2).

〔13〕楼含松.论历史演义的命名及其界定〔J〕.浙江社会科学,2000,(5).

〔14〕吴微,周晓琳.古代小说书名与公案小说发展之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09,(4).

〔15〕张慧强等.试论“小说”的命名和文学价值〔J〕.作家,2010,(10).

〔16〕程国赋.论中国古代小说命名的文体意义〔J〕.明清小说研究,2011,(2).

〔17〕程国赋.中国古代小说命名刍议〔J〕.文艺研究,2011,(11).

〔18〕任永安.古代通俗小说命名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19〕李杰.略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人物绰号的文化意义〔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08,(2).

〔20〕任明华.古代小说选本命名的理论批评价值〔J〕.文艺理论研究,2008,(1).

〔21〕罗尔纲.水浒真义考〔J〕.文史,(15).

〔22〕王利器.《水浒》释名〔J〕.社会科学研究,1985,(3).

〔23〕杜贵晨.《水浒传》名义考辨〔J〕.明清小说研究,1990,(2).

〔24〕〔37〕〔40〕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实〔J〕.辅仁学志,1939,8(2).

〔25〕陆澹安.说部卮言〔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

〔26〕〔49〕何心.水浒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

〔27〕王利器.水浒英雄的绰号〔J〕.新建设,1954,(4―5).

〔28〕丁一.读《水浒》英雄的绰号〔J〕.新建设,1955,(6).

〔29〕杨世洪.试论《水浒》人物绰号的美学意义〔J〕.华中师院学报,1982,(4).

〔30〕曲家源.水浒一百单八将绰号考释(上、下)〔J〕.松辽学刊,1984,(1-2).

〔31〕〔42〕李葆嘉.《水浒》一百零八将绰号绎释〔J〕.明清小说研究,1991,(3).

〔32〕邓骏捷.论《水浒传》中性格类绰号〔J〕.许昌师专学报,1999,(2).〔33〕宁稼雨.趣谈水浒传人物绰号〔J〕.国学,2010,(10).

〔34〕宁稼雨.水浒闲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35〕盛巽昌.水浒绰号黑白谭〔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36〕李静.《水浒全传》人物绰号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0.

〔38〕李拓之.呼保义考――纪念水浒故事流传八百三十年〔N〕.光明日报,1953-03-27.

〔39〕〔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1〕严敦易.水浒传的演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43〕石麟.释“一丈青”〔J〕.明清小说研究,1995,(3).

〔44〕曲家源.水浒传新论〔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

〔45〕袁世硕.读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实》札记二则〔J〕.济宁师专学报,1999,(4).

〔46〕〔日〕佐竹靖彦.梁山泊――《水浒传》一○八名豪杰〔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7〕胡斌.“一丈青”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7,(1).

〔48〕刘洪强.“一丈青”含义试析〔J〕.三明学院学报,2009,(1).

〔50〕王孟蒙.鲁智深绰号质疑〔J〕.张家口大学学报,1994,(1).

〔51〕龚维英.石秀绰号考释〔J〕.明清小说研究,1988,(1).

〔52〕林斤澜.论武松没有绰号〔J〕.读书,1991,(11).

〔53〕胡以存.谁该是短命二郎――试从绰号变更管窥阮氏三雄亲缘关系的变迁〔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9,(1).

〔54〕郭世.从《梅》命名论金、瓶、梅在小说中的作用〔J〕.丝路学刊,1994,(2).

〔55〕张锦池.从《梅词话》的命名说开去――〈梅〉主体结构和主题思想论纲〔J〕.北方论丛,1999,(5).

〔56〕孟昭连.漫话梅〔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57〕詹丹,孙逊.漫说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58〕陈桂声.《梅》的书名〔A〕.梅闲谭〔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59〕〔68〕徐景洲.《梅》书名别议〔A〕.读破梅〔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60〕冯文楼.由色生情自色悟空――《梅》书名试释〔J〕.明清小说研究,2002,(3).

〔61〕鲁歌,马征.梅书名辨识〔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4).

〔62〕李金坤.《梅》书名寓意探微〔J〕.古典文学知识,2005,(3).

〔63〕王意如,许蔚.解码梅〔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64〕沈晓静.《梅》人物名的文化蕴涵〔J〕.学海,1999,(3).

〔65〕杨连民.一字寓褒贬――也谈《梅》的取名艺术〔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5).

〔66〕傅憎享.《梅》旧诗寻源〔J〕.辽宁大学学报,1990,(4).

〔67〕马征.孟玉楼的号有什么讲究〔A〕.《梅》之谜〔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69〕马征.《梅》采用历史人物人名之谜〔A〕.《梅》之谜〔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70〕〔97〕〔104〕吴世昌.红楼梦探源外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1〕周祜昌,周汝昌.石头记鉴真〔C〕.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72〕刘梦溪.论《红楼梦》的书名及其演变〔A〕.红楼梦新论〔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73〕〔日〕伊藤漱平.有关《红楼梦》的题名问题〔A〕.胡文彬,周雷.红学世界〔C〕.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74〕王蒙.红楼启示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75〕俞晓红.从《红楼梦》题名的变迁看作品的主题倾向〔J〕.学语文,2003,(3).

〔76〕俞平伯.红楼梦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77〕蓉生.红楼梦书名漫议〔J〕.成都师专学报,1988,(3).

〔78〕黄立新.漫谈《红楼梦》的本名〔J〕.上海大学学报,1991,(4).

〔79〕林冠夫.《红楼梦》的本名和异名〔A〕.红楼梦纵横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80〕胡小伟.红楼梦与石头记题名问题辨析〔A〕.红楼梦研究集刊(六)〔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81〕吴汝煜.蔡京小传〔A〕.周勋初.唐诗大辞典〔C〕.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82〕俞平伯.红楼心解――读《红楼梦》随笔〔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3〕严中.《石头记》书名解――兼谈“大石”和“通灵宝玉”的原型〔J〕.南京社会科学,1995,(2).

〔84〕严中.石头城与《石头记》〔J〕.红楼梦学刊,2002,(1).

〔85〕马瑞芳.论甲戌本凡例为曹雪芹所作〔J〕.红楼梦学刊,2003,(4).

〔86〕徐乃为.“情僧录”非《石头记》异名辨〔A〕.红楼三论〔C〕.北京:中华书局,2005.

〔87〕赵冈.红楼梦里的人名〔N〕.台北:联合报,1978-01-31.〔88〕傅继馥.《红楼梦》人物命名的艺术〔J〕.红楼梦学刊,1980,(2).

〔89〕陈诏.《红楼梦》人名考辨〔J〕.红楼梦学刊,1980,(4).

〔90〕倪春元,徐乃为.《红楼梦》人物姓名的语言艺术〔J〕.南通师专学报,1994,(3).

〔91〕胡文炜.《红楼梦》命名欣赏〔A〕.《红楼梦》欣赏与探索〔C〕.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92〕邓进.《红楼梦》女性命名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

〔93〕胡文彬.《红楼梦》与中国姓名文化〔J〕.红楼梦学刊,1997,(3).

〔94〕周伦苓等.周汝昌《红楼》内外续《红楼》〔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95〕张晓琦.宝玉等人命名与康熙帝位关系考〔J〕.龙江社会科学,1996,(1).

〔96〕徐乃为.黛玉初名代玉考辨〔J〕.贵州社会科学,2005,(2).

〔98〕霍胜健.薛宝钗姓名新解〔J〕.红楼梦学刊,1998,(2).

〔99〕宋淇.薛与雪〔A〕.《红楼梦》识要――宋淇红学论集〔C〕.北京:中国书店,2000.

〔100〕陈诏.《红楼梦》人名考辨〔J〕.红楼梦学刊,1980,(4).

〔101〕〔105〕李.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5.

〔102〕寿鹏飞.红楼说丛〔A〕.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103〕陈邦炎.《梅溪词》与史湘云〔A〕.红楼梦研究集刊(三)〔C〕.1980.

〔106〕张锦池.红楼梦考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07〕林冠夫.袭人的名字〔A〕.红楼梦纵横谈〔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108〕刘伯茹,邓天中.从贾宝玉对袭人的重命名看袭人〔J〕.浙江学刊,2007,(4).

〔109〕周策纵.红楼梦案――周策纵论红楼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110〕孔令彬.从人物命名看袭人与紫鹃形象的平面设计及其文化意蕴〔J〕.红楼梦学刊,1999,(4).

〔111〕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48.

〔112〕张锦池.论秦可卿〔A〕.红楼梦研究集刊,1981,(6).

〔113〕林春分.秦可卿别论〔J〕.苏州大学学报,1989,(2-3).

〔114〕严安政.“兼美”审美理想的失败――论曹雪芹对秦可卿的塑造及其他〔J〕.红楼梦学刊,1995,(4).

〔115〕刘上生.走进曹雪芹――《红楼梦》心理新诠〔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16〕俞晓红.红楼梦意象的文化阐释〔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117〕傅继馥.明清小说的思想与艺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

〔118〕袁锦贵.《红楼梦》中香菱的三个名字〔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1).

〔119〕丘振声.刘备的称号〔A〕.三国演义纵横谈〔C〕.桂林:漓江出版社,1983.

〔120〕刘世德.刘世德话三国〔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21〕石钟扬.性格的命运――中国古典小说审美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122〕靳青万.从谐音指义看〈西游记〉的反皇思想〔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6).

〔123〕杨世英.《西游记》人物命名浅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1).

〔12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25〕李梦生.中国禁毁小说百话(增订本)〔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126〕苏建新.中国才子佳人小说演变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27〕唐江涛.才子佳人小说题名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

〔128〕马瑞芳.论聊斋人物命名规律〔J〕.文史哲,1992,(4).

〔129〕胡渐逵.《聊斋志异》人物命名索寓〔J〕.蒲松龄研究,1995年纪念专号.

〔130〕赵述先.《聊斋》的命名艺术〔J〕.东方论坛,1996,(1).

〔131〕赵伯陶.《婴宁》的命名及其蕴涵〔J〕.明清小说研究,1995,(1).

〔132〕陈屈亮.《婴宁》人物命名考辨〔J〕.巢湖学院学报,2012,(5).

〔133〕李延年.《歧路灯》人物命名的独到匠心及其文化意蕴初探〔J〕.古典文学知识,2011,(3).

〔134〕李剑国,占骁勇.才女名号解〔A〕.《镜花缘》丛谈〔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35〕.玩镜花〔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

元明清小命名的世纪考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学报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136〕陈怡君.石头渡海――近三十年台湾地区研究《红楼梦》之硕博论文述要〔J〕.红楼梦学刊,2007,(1).

〔137〕吴越.吴越品水浒(品事篇)〔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138〕陈建平.《红楼梦》中的茶名寓意〔A〕.红楼臆论〔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139〕马瑞芳.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140〕马瑞芳.巧夺天工的人物命名〔J〕.文史知识,2007,(10).

〔141〕张黎蕾.秦可卿命名阐释史述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6).

〔142〕刘天振.20世纪以来《水浒传》人物绰号研究述略〔J〕.水浒争鸣,(11).2009.

〔143〕高淮生.红楼梦题名研究论略〔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

〔144〕杜世杰.红楼梦考释〔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潘纯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