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项目管理理主题

点赞:15099 浏览:6844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运用Cite

Space软件对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数据进行科学计量,在较为深入地了解我国项目管理发

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关 键 词共现网络和聚类分析,探究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现有研究热点领

域和新兴领域的研究主题,并对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特点进行总结,以推动我国项目管理

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关 键 词〕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

文;科学计量;信息可视化

DOI:10.3969/j

.issn.1008-0821.2014.01.024

〔中图分类号〕F0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8-0821(2014)01-0110-05

AnalysisoftheTopicsofCh

inaProjectManagementTheoryResearch

——BasedontheViewofScientometricAnalysisofMasterDegree

Thesis

ZhuFangwei1SongHaoyang1HouJianhua2

(1.FacultyofManagementandEconomics,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Dali

an116024;

2.HumanitiesDepartment,DalianUniversity,Dalian116024,China)HT〗

〔Abstract〕”BZ〗UseCiteSpacesoftwaretoanalyzetheMasterdegreethesisofprojectma

nagementinChinainScientometricethod.Basedonanin-depthunderstandingof

thedevelopmentofprojectmanagementinChina,thispaperexploredthethemeso

ftheexistinghotandemergingfieldprojectmanagementtheorythroughkeywords

co-occurrenceworkandclusteranalysis.ThensummarizedthefeaturesofChin

asprojectmanagementresearchingandproposedsomeadvisesaboutthefutured

evelopmentofprojectmanagementtheorytopromotethefurtherdevelopmentandi

mprovementofChinasprojectmanagementtheory.

〔Keywords〕projectmanageme

nt;masterdissertation;scientometrics;informationvisualization

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0年,华罗庚最早将项目管理的

主要方法之一网络计划技术引进国内,并命名为“统筹法”,自此拉开了我国项目管理研究

与应用的序幕1965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了华罗庚的《统筹方法平话》,进一步促进

了网络计划技术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1]这一时期,我国的项目管理主要处于理

论方法学习与推广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国内工程实践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利用世界

银行贷款所建设的云南鲁布格水电站饮水导流工程,首次采用了国际招标和项目管理方法,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随后,一些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如二滩水电站三峡水利

枢纽建设相继采用了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模式

进入90年代后,相关研究者开始着手我国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工作,并于1991年成立了

我国第一个项目管理专业学术性组织,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截至2000年,委员会总共

开过3次学术年会和两次国际研讨会[3]由该委员会组织构建的《中国项目管理

知识体系》内部发行的《项目管理》刊物以及《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对我

国项目管理理论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而国内高等院

校和机构则成了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主力军20世纪90年始,相关高校开始设立项目

管理专业,将其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培养硕士博士等各

层次专业人才截至2012年,全国具有项目管理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和机构共有133所,

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和机构有97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大大推动了我国项目管

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学者对项目管理前沿探索的最新成就[4]

目前,已有一些学者通过对我国项目管理的发展过程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不同程

度的研究分析,以期指导该领域未来的发展[5-7]但多数研究都是从个人的视

角出发,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相比之下,陆绍凯统计了《国际项目管理学报》和中国优秀博

硕士论文数据库中有关项目管理的研究性论文,分析了从1999-2003年间我国项目管理研究

主题和应用行业领域情况,具有一定程度的客观性

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数据进行科学计量与可视化分析,并绘制

可视化网络图谱,在保证客观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对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热点领域和新兴领

域及其主要主题进行分析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借此

为未来项目管理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1我国项目管理学位论文的基本情况

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FD)全国高校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CALIS)中国

国家图书馆和万方学位论文等数据库中,以“学科专业名称等于项目管理”“时间等于不限~


2012年”为条件进行数据检索,经去重处理后共获得博士论文37篇,硕士论文7344篇

尽管存在数据库数据不全的情况,但现有数据能够代表项目管理研究学位论文整体数量分布

情况和研究方向其中,项目管理专业博士学位论文数量较少,说明该专业博士人才的培养

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硕士学位论文对项目管理理论研究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

从各年论文数量的分布状况看,2005年的论文数量最少,2006-2009年间论文数量出现骤增

,于2009年达到最大量,随后几年论文数量出现小幅下降,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由此,可

以判断,自2005年开始项目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及理论研究得到快速发展,整体呈现上升态

按各院校论文总数对学位论文的产出单位进行统计排序,排名前20的高产院校论文数量共占

文献数据总量的90.1%,具体数据如图2所示结合各院校背景和发展实际来看,论文产量

较高的院校通常开设了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位,如北京邮电大学的项目管理教育

中心和中国海洋大学的在职研究生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对专业项目管理人才的旺

盛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数量并不能完全代表理论研究水平,学术

型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对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在20所院

校中理工科院校占14所,其论文数量占20所院校总量的65.9%,说明项目管理虽然属于管理

科学,但与IT科技建筑等理工科项目实践联系紧密

2研究分析

学术论文中的关 键 词,对于揭示论文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8]因此,本文以项目

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关 键 词为对象,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 键 词共现网络和聚类分

析,在探究项目管理理论研究主要领域及其主要研究主题的基础上,揭示我国项目管理理论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热点领域概况分析

运用CiteSpace软件构建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关 键 词共现网络图谱,共现频次在100以上

的关 键 词共有15个其中“项目管理”的共现频次虽然最高(1431次),但对于揭示

本专业的研究主题作用较小,因此以下主要对其余14个关 键 词进行分析,具体频次如图3所示

14个关 键 词共现频次合计2540次,占除“项目管理”以外关 键 词总共现频次(6298

我国项目管理理主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项目管理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次)的40.33%,表明这14个关 键 词所反映的研究领域可代表当前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的主要热点领域对14个关 键 词的研究主题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在“项目管理”领域

中主要包括“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成本管理”“可行性研究”和

“项目风险管理”5个关 键 词共现网络群组,即5个热点领域其中,“项目风险管理”群组

的共现频次及所含关 键 词节点数量最多,这表明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受到了研究者的极

大关注

在选定的阈值下,关 键 词共现网络图及热点领域分布,如图4所示对关 键 词共现网络各节

点的中心度指标进行分析,中心度数值在0.07以上的关 键 词包括:“成本控制(0.1)”

“可行性分析(0.09)”“房地产项目(0.09)”“项目管理(0.07)”“风

险分析(0.07)”和“经济评价(0.07)”结合各群组间网络关系分析发现,6个高中

心度共现关 键 词相互联结,形成以“风险分析——可行性分析——经济评价——房地产项目

——成本控制——项目管理”依次排序的连接链,将“项目风险管理”“可行性研究”

“项目成本管理”和“项目管理”4个群组联系在一起而“项目质量管理”和“项目进度

管理”群组分别通过“可行性研究”和“项目成本管理”两群组与其他群组联结这表明不

同热点领域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而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通常涵盖了

项目管理中某几个领域的问题,具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

2.2项目管理研究主题分析依据各共现节点研究主题的相关性,通过CiteSpace软件构建关 键 词聚类,以TF*IDF算法抽

取每个聚类的主题标识词[9]对各热点主题进行初步分析整理,得到可反映论文

研究主题的聚类17个其中,9个聚类的热点主题包含于5个热点领域中,另有8个聚类属于

近年来新兴的研究主题,反映了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的新兴领域,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1热点领域主题分析

关 键 词聚类分析再次证实了关 键 词共现网络分析的结果,即“项目风险管理”“项目质量

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进度管理”和“可行性研究”是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热点研究领域结合高频共现关 键 词和聚类结果,探究五个热点领域的热点主题,具体内容

如表1所示

表1基于聚类分析的热点和新兴领域及

①有关“项目风险管理”的高频共现关 键 词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识别”“风险

”以及“层次分析法”,共现频次共计548次,这说明对风险的有效识别和分析成了项目风

险管理的热点主题同时,聚类结果显示国际项目成为风险管理新的研究对象,这体现了项

目管理的国际化趋势[10]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境内开展的国际项目逐

渐增加这些国际项目通常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需要的技术更加多样化,更多地采用国

际化标准和规范项目实施者不仅要应对较为传统的项目风险,还要考虑许多新的风险因素

,如政治环境等,这给项目活动的开展造成了更大的困难因此,对国际项目来说,项目

风险的有效识别评估及应对等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显著;

②“质量控制”的共现频次为173次,说明“项目质量管理”领域以质量的监控为研究热点

通过聚类分析发现,近年来,项目成果的可持续发展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尽管项目是一

次性的任务,但项目的交付物通常会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持续创造经济价值项目成果质量

的可持续性对于之后的运营管理成本控制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在自

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和生态发展的项目中,可持续性成为影响项目能否开展的关键因素因此

,不仅要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更要关注项目的后评价问题通过建立项目后评

价体系和方法,来衡量项目成果的可持续性,在确保项目成果质量的基础上,实现项目的可

持续发展,成为项目质量管理的一个热点主题;

③高频共现关 键 词统计显示,项目进度的监控问题受到“项目进度管理”领域的重视聚类

分析则发现,近年来建筑工程类项目的进度控制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这一现象与我国经

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后,为促进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政府加大

了国内基础建设投资,各地纷纷筹备并实施大中型建筑工程类项目而在建筑工程类项目实

践中,由于项目管理水平施工条件,资源需求,设计变更,物资供应以及相关方协调等因

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进度失控问题[11],这对项目成本质量收益等方面都

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理论工具和方法有着重要的

实践意义;

④“项目成本管理”领域以“成本控制”(共现频次182)为热点,尤其是有关项目成本控

制方法的改进与完善问题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面对复杂性不断提高的

项目及环境,自身的局限性不断暴露单纯的以目标利润为导向,强调目标成本,往往无法

有效满足项目的多方面需求为了弥补传统控制方法的不足,“项目成本管理”领域引入了

“价值工程”理念价值工程能够综合考虑功能与经济要求,在保证达成项目必要目标的同

时,实现成本的降低如何将价值工程的理念和方法有效的应用于项目成本管理,以最低的

成本达成项目的必要目标,实现成本降低与功能最佳的统一,成为该领域的热点问题;

⑤“可行性研究”领域以清洁能源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尤其是“经济评价”为主要研究

主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以煤炭为主要来源的能源结构不仅无法满足快速增长

的需求,更不利于环境的保护与有效利用为了改变能源结构改善环境状态,清洁能源项

目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得到快速发展而此类项目通常具有规模和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周期

和投资回收期长等特征,在项目投产后能否获得足够的利润以保证项目成果的持续运营成为

该类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议题

2.2.2新兴领域主题分析

关 键 词聚类分析表明,近年来项目管理理论研究中出现了4个新兴领域,即“项目团队管理

”“项目知识管理”“多项目管理”和“项目管理模式”由于这些理论的研究处于起

步阶段,相关文献数量少,所以在关 键 词共现网络图谱中未能形成大的群组或领域,但新兴

领域对我国项目管理理论发展与完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①为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现代企业广泛采用团队运作方式来灵活应对内外部变化

项目活动的复杂性要求团队成员能够彼此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而项目团队成员通常是来

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具有成就动机强自主性和创造性高工作难以监控和评价等特征,这给项目团队的组建及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有关团队建设成员管理等“项目团队管理

”问题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

②“项目知识管理”是在项目管理与知识管理相互交叉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在项目活动的

展开过程中,不仅需要输入专业性的知识以支持项目,同时还会创造出大量新知识,这些知

识成为团队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然而,在项目知识管理实践中还存在着大量问题,如对于

知识的积累转化重视不足知识在项目团队中没有进行完整的传递等[12],这阻

碍了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增加了知识流失的风险因此,培养项目团队学习创新

和传播知识的能力构建知识管理系统,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等相关主题成为该领域的主要

研究内容;

③“多项目管理”领域主要涉及企业的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在企业实践中,往往需要同

时开展多个项目由于财力人力等资源的有限性,为了满足各项目不同的需求,需要对各

种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利用通过多个项目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协调,不仅能达成各

项目自身的目标,还有助于企业整体绩效的最优因此,多个项目间的协调问题成为该领域

的主要研究主题;

④“项目管理模式”领域主要探讨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与优化问题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

如设计——招标——建造建造——运营——移交项目承包和设计——采购——建造等,

通常被应用于大型复杂的工程建设项目,以期应对此类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风

险高等不利因素但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也暴露出自身的不足,如缺乏

敏捷性过分强调技术性对项目过程的割裂等为了实现项目管理模式的优化,“动态联

盟”的思想被引入项目管理领域企业间的动态联盟可以充分利用联盟各方的核心竞争优势

,共同应对环境变化,提升竞争力,抵御风险,实现资源的共享因此,动态联盟项目管理

模式的构建管理与应用成为该领域的新兴主题

3研究结论

通过对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数据的计量与可视化分析,本文探究了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研究

的热点和新兴领域现状,对目前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的特征总结如下

3.1选题方向较为多元,研究内容丰富

关 键 词共现网络分析显示,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主要以5个项目管理问题为热点研究

领域,并通过融入新的视角和理念来促进各热点领域发展与完善从风险管理的国际化趋势

,到质量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再到价值工程理念的引入,以及进度管理和可行性研究对象的

转变,都表明了5个热点领域研究主题的丰富与多样性

3.2新兴领域初步形成,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通过关 键 词聚类分析发现主要形成了4个新兴领域其中,在与其他研究领域的交叉融合过

程中,形成了“项目知识管理”;“项目团队管理”则体现了项目管理从硬因素转向对软因

素的关注[13];传统的单一项目管理扩展到多个项目之间的协调管理,项目管理

模式中也引入了新的理念但总体来看,这些新兴主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成

果较少且缺少系统性,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3.3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特征

国际项目的风险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监控以及清洁能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都表明

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及研究内容紧跟时怎么发表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6716;变[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

[8]朱彩萍.学术论文中关 键 词的规范[J].图书与情报,2005,(4):51-53.

[9]ChenC,IbekweSanJuanF,HouJ.Thestructureanddynamicsofcocitationclu

sters:Amultiple-perspectivecocitationanalysis[J].JournaloftheAmericanS

ocietyfor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2010,61(7):1386-1409.

[10]刘凤楼.我国的项目管理及其发展展望[J].商场现代化,2006,(5):59-60.

[11]倪祥如.新海发电公司2×330MW扩建工程进度控制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

2011.

[12]朱方伟,王昭.基于流程导向的创意怎么写作企业知识管理个案研究[J].管理案例研

究与评论,2011,(5):332-341.

[13]郭蕊.国内外项目管理研究的理论框架及其进展[J].现代管理科学,2006,(5

):2-29.

(本文责任编辑:马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