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其哲学审视

点赞:9937 浏览:3572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激励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引导方向、规范行为、发掘潜能、促进发展的作用,他的运用产生了许多可见的成就,但由于激励法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系统性不强,比较零散,导致运用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以哲学的思维审视和分析这些不足,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 键 词]激励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审视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39(2012)04-0073-04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测验结束后,他们列出了一张“最有发展前途者”名单交给任课教师,并秘密告诉他们说,这些学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未来的人才,并让教师保密.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的谎言”,这份名单上的学生完全是随机抽取的.八个月后,罗森塔尔等对这些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求知强,尤其是师生情感亲密融洽.这一效应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从这个试验中可以看出激励的重大意义.

一、激励的涵义

“激励”一词源于古拉丁文movere,英文词典里译为Motivation,意思是刺激、劝导、引起动机[1].《辞海》的解释为“激发,使振作”.《汉语辞典》的解释是“激发鼓励”

在我国,最早使用“激励”一词的文献是《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其表述为“欲以激励应倏”,在这里激励意为激发使其振作.再如《资治通鉴》“贼众精悍,操兵寡弱,操抚循激励,明设赏罚,承间设奇,昼夜会战,战辄擒获,贼遂退走.”“将士皆激励请奋”.可以看出在这里“激励”指的是激发鼓动、鼓励之意.激励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在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体系中都是一个重要的范畴.“管理学通常把激发人的工作行为动机叫做激励,还把鼓舞士气、振奋人的精神、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叫做激励.心理学界认为,激励是一种刺激.行为科学认为激励决定了一个人在工作中会尽多大的努力,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这种努力能持续多长时间”[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激励逐渐成为一种理论并应用于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后激励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郑永廷认为:“激励就是激发与鼓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激励教育法,就是激发人的主观动机,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鼓励人们朝着正确的目标努力的方法.”[3]祖嘉合则认为:“激励教育是指持续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提高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行为效率目的的方法.”[4]还有的学者指出:“激励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但是,任何一种方法与手段都不是孤立的,所以不能仅仅从方法与手段层面探讨激励教育,而应将其置身于一个更广阔的场域之中,将激励教育视为一个从形而上的教育理念到形而下的教育手段的一以贯之的整体.”[5]这一论断将激励从方法层面上升到理念层面一以贯之的整体,使学界对激励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帮助我们纠正了大学生激励工作中的一些片面的错误的认识,引导着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励的方向.

本文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激励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正确的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目标的指导下,运用正确的激励方法和原则,通过一定的激励刺激,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从而激发其自我激励的动力,调动其思想、道德、情感、行为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以实现大学生个人成长目标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之间协调发展的一种教育实践过程[6].激励方法是指在激励工作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内部激励法和外部激励法两种.

二、激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激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激发、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行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挖掘他们的潜能,实现学生的自我超越、自我挑战[7].本文认为激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引导方向、规范行为、发掘潜能、促进发展的作用,具体来说如下:

(一)通过满足大学生的需要调动其积极性,起到引导方向的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激励就是利用人的积极的进取心特征,将人的思想、道德、情感、行为引导上积极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通过满足大学生的各种正当的需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并激发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始终坚持爱国主义思想,力争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通过奖惩这两种相辅相成的手段,实现对大学生行为的规范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激励帮助大学生理解并认同社会规范,使他们的行为符合一定的行为规范而不是相反.一个社会如果缺乏统一的社会道德和行为的规范,那么整个社会将会陷入混乱而无秩序的状态,身处其中的我们的发展又何从谈起?所以说统一的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肯定、褒奖、批评等正负两种相反的激励手段,来褒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否定并批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实现对大学生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三)通过激励刺激,发掘大学生的内部潜能

人的内在潜能是很大的,美国心理学家奥托估计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8].而激励是挖掘人的潜能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首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激励可以使大学生开阔视野,重新调整自己而达到新的境界,使内部潜能得到发挥.其次,激励可以帮助大学生克服消极的心理和情绪,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而改变大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态度.“态度是人的潜意识的外在表现,积极正确的态度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逐渐向更高层次的文明行为发展”[9].再次,采用激励法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驱使下,人的潜能会不断的、一点一点的被发掘出来.(四)实现大学生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当激励对人的行为规范进行约束时,本身就为我们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条件,况且在社会生活中,激励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使大学生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积极地使这种关系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旨归,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激励方法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无不体现着其促进个人发展的作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方法能增强大学生和社会的联系,使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有更多的了解,获得更多正面的信息,抵消大学生的错误情绪,对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增强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凝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激励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不足

激励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运用产生了许多可见的成就,但由于激励方法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系统性不强,比较零散,导致运用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下面本文将对成就和不足进行分析.

(一)激励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成就

激励在许多工作与学科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成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可见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激励种类、覆盖面、载体等方面.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激励的种类日趋丰富,如国家级奖励、学校级奖励、学院级奖励还有校外企业赞助奖励等,只是激励的方式和侧重点略有差异.一般来说激励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如各种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还有学校对表现优异的同学给予的物质奖励等,都是物质激励的表现.精神激励如对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优秀班集体、优秀个体等的评选、保送研究生、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褒奖等都是精神激励的表现.无论是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都是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的激励,施加有效的激励能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无论对大学生还是对高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激励的覆盖面大大扩展,被激励的人数占学校总人数的比例越来越高.再加上激励种类的丰富化形式增加了每一个学生获得奖励的机会,使大部分同学都有机会获得奖励,只是奖励的程度有异.受激励人数的增多抵消了许多学生的不平衡心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激励所带来的好处,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调动了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学习以求上进,在无形中实现了激励的目的.

再次,拓展了激励的载体.思政工作中激励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大学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以往采用的方式大部分是通过政治课的学习、开会、说教等方式,如何把目的沉淀于具体的可见的形式中,通过可探究的载体表现出来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对大学生的激励不仅重视传统的激励,也逐渐探索激励的载体,如对红色基地的参观,无疑会激发大学生对党的事业的热爱之情.大学生志愿怎么写作模式的践行将大学生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让大学生体会到助人的乐趣,收获到了自我实现的喜悦和成就感.激励的可见载体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但可以肯定的是采用有效的激励载体,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激励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足

首先,激励理念偏差.有的教师在激励理念和认识上存在着偏差,不够全面,只是照搬西方管理的激励理论,将激励理论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考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没有将激励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将奖励等同于激励,片面追求物质奖励,没有实现激励教育的初衷.诚然,激励的运用会产生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在理念上产生错误的认识和偏差,就像人失去了方向,只会与目标背道而驰,越走越远.

其次,激励针对性不强.每个时代的大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现在的大学生具有开放的意识和观念,思想独立,易于接受新事物,个性叛逆、抗挫折能力弱似乎成了他们的标签,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激励教育是必要的.当他们遇到挫折时,思想政治教育者就要及时发现他们遇到的困难,引导、帮助大学生顺利度过难关,并且使他们在挫折中收获和长大,使他们越挫越勇,而不是留下阴影或一蹶不振.再比如,刚刚入校的大学生,他们刚从高中紧张的生活中解放出来,进入了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中,不知道以后的生活该如何开始,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目标,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在感情上进行人文的关怀和疏导,还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目标激励,帮助他们树立新的可行性的目标,从而找到学习的动力,使他们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新的生活.

第三,激励时机把握不准.由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特点不够了解再加上其自身因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没有对教育对象进行恰当有效的激励教育,往往只是随意性的激励,没有对激励的最佳时机进行研究,更没有捕捉到最佳的激励时机,因而也谈不上对激励时机的利用,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下面举一个滞后激励的例子:为了鼓励大学生在思想和学习上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潜能,高校设有各种类型的奖学金,奖学金本身是物质激励的有效措施,能激励获奖者奋发向上,同时也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鞭策他人.但如果奖学金的发放不及时,造成激励的滞后,则会将学生刚刚被激发的动力消灭在摇篮中,从而削弱了激励的效果.

第四,激励艺术性不足.激励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在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研究中,很少有学者论述激励的艺术性问题,即使有学者提到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艺术,也存在一些偏颇.如有的学者把激励的方法等同于激励的艺术,还有的把激励的原则看作激励的艺术,对激励的艺术性认识上的偏见再加上对其研究的缺乏,也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实效性不强的重要原因.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这给我们的激励实践指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法的哲学审视

激励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以哲学的思维审视和分析这些不足,有利于为以后的激励工作提供借鉴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重视外部激励,忽视内在自我激励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激励中,激励本身作为一种手段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施加的有目的的教育刺激,这种教育刺激如果没有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同,就不会奏效.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励只是一种手段和方法,要想起到实效,必须使受教育者从心理上得到认同,并外化为自己的行动,实现由外部激励到内在激励的转变,这才是最终的目标.教育对象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实践中,教育者应该通过有效的刺激激励教育对象,引起心理上的认可和共鸣,促使这种心理转化为外在的行动,从而对自己进行自我激励.而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过于重视外部施加的激励而忽视了自我激励的重要性,这也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二)主观与客观相脱离,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社会实践活动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使其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主观行动必须符合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10].这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时必须要有针对性,切忌主观随意性.激励教育只有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并做到主观正确有效地反映客观,才能起到实效,才能使激励的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付诸行动,实现内化到外化的转变.然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有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完全不考虑社会的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之间的差异,一味地采用机械化、模式化“一刀切”的激励方式,试图找到一种通用的激励方式,“万能”地激励大学生,殊不知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需要是不同的,所以其激励方式应该而且也必须是有差异的.

(三)重视形式,轻视内容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将激励实效性不强的原因归结于激励形式的不灵活,却没有从根本上审视激励的内容.没有根据激励内容采取适宜的形式,是激励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更有甚者,不顾激励的内容,随意地运用激励的形式,拓展激励的载体,只注重趣味性和娱乐性而忽视了实效性,这无疑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注定达不到效果.因此我们认为,激励要想取得实效,首先应该对激励的内容进行研究,弄清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情感激励具体包含的内容,然后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的特点和差异性决定采取哪种形式,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目的.


总之,在今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及时地了解大学生的特点和复杂性,掌握其发展的规律,同时对激励的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内容制定出具体的激励方法,注重激励的艺术性和自我激励的重要作用,从而使激励的效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以更好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怎么写作.

[参考文献]

[1]袁雯.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2]彭晓红,杨定昕.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

激励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其哲学审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潘永兴,柳海民.激励教育的理论诠释[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p181~183.

[6]王易,张莉.试论激励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

[7]黄晓峰.激励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黑河学刊,2011(7):p104~105.

[8][美]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林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9]赵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激励理论的运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10]廖志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哲学审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3):p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