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点赞:20696 浏览:9347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校教师的质量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乎到高校的教学质量,是培养健康人才的保障.本文在对地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外界因素和个人观因素,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 键 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041-02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发展从外延扩张走向内涵发展,所有高校都注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怎么写作社会、文化传承四方面的发展,作为高校四大任务中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高校教师的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本文将从内外因素分析影响地方高校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地方高校的概念界定

关于地方高校的界定,存在不同的说法.沈振德认为:地方高校指的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批分布在省会城市、地市及以下所在城市的,由省、地市主管或主办的,主要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培养人才的各类高校[1].

杨志昂,范广斌等认为:地方高校是指非国务院部委所属和非国家教委直属的地方性高等学校[2].

综合各种说法,我们认为地方高校是指分布在省会城市、地级城市,由地方财政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

二、地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影响地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多方面,概括起来有两方面:

1.客观因素

1.1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要求

在世人的眼中:大学是“塔”,社会对高校教师的期望很高:是学识上的大师,具有高深的知识;是人格上的大师,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文化上的大师,引领社会,带动社会文化朝正面方向发展;是学生的导师,引导学生在人生道路努力向上攀登.社会对高校教师的期望很高,给予的社会角色很多,但高校教师也是一个凡人,特别是地方政府和人民对地方高校还有较大的怎么写作期望,期望地方高校教师承担怎么写作社会的重任.面对着众多的期望,导致地方高校教师出现焦虑、压力.

1.2教学压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和方法在不断更新,如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知识更新速度快,高校教师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这无形中对教师形成了一种挑战.现在各地方高校为了监控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都顺应高校改革的潮流,设立了严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需要各方面的评分,其中学生网上评教的比例较大,这对教师的教学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担,影响其心理健康.

1.3科研压力

地方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全国排名,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越来越重视,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学校的科研实力.所以在各地方高校教师是科研的先锋,教师的绩效工资、职称评定,与科研成果密切相关.为了体现公平性,按科研成果排队,一般是按课题、论文的多少、等级排队.地方高校教师为了获得专业发展和提高待遇,在科研方面需投入相当多的精力.

1.4科研条件

各地方高校的经费由地方财政负担,由于地方财政的财力有限,各地方高校的经费相对没有国务院部委所属和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高校的经费多.另外,地方高校多为教学型大学,学校在科研方面的比教学投入较少.因此各地方高校投入于科研,改善科研条件的经费相对不足,导致科研条件相对不太好,而学校对科研的要求又高,这对教师也是一种考验.

1.5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是指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包括典型事件,指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经历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事件,也包括各种在工作中、生活中的各种细小生活事件.重大的典型事件对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但是大多数教师主要还是由各种细小生活事件长期累积但没得到及时宣泄,而形成的压力.

1.6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影响地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支持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所给予个体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支援,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3].


一是地方高校教师的工资、福利主要由地方财政负担,普遍收入不高,所获得的物质支持不高;二是地方高校教师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特别是处于地级市的高校数量也较多,所能获得外部社会的支持非常有限;三是地方高校教师由于工作的关系,基本是在高校内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与社会上的交往很少,当要处理与社会关系密切的事情时,所能获得别人帮助的途径非常有限.

2.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有多方面,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人格特征

人格也称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4].

高校教师的人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和教育教学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是自己的独特风格,反映其总的心理(或精神)面貌,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对工作的事业心和上进心,对自我工作的成就感和求知的,人格特征决定了其行为方式,影响其面对压力时的态度和采取的解决方式.

2.2家庭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每个家庭的消费也随之提高,而高校教师的工资还是难以满足家庭的开支,特别是有些高校教师的配偶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固定的正式工作,导致收入较低.我国虽然明确规定,教师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公务员,甚至可以高于公务员,但高校教师的收入非常固定,工资外收入很少.基于家庭生活的压力,许多高校教师为了增加收入,以贴补家用,不得不从事第二职业,或外出,或外出开展各种社会性讲座,这样本职工作与工作的工作矛盾导致其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去,这种担心也是产生压力的根源之一.2.3身体健康状况

高校教师因长期从事单调的工作,工作压力、科研压力、职称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家庭压力等各种压力的影响,任务很重,导致缺乏时间加强身体锻炼,外出放松机会也少,易引起心脏病、冠心病、头疼头晕、癌症等多种心身疾病,身心的相互作用,导致其心理健康状况下降.

2.4人际交往

高校教师是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知识分子有自己的工作生活准则,不会轻易向别人低头和屈服,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追求人格独立,信奉理想主义、完美主义,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灵活应变的能力相对不足.人际交往相对较光,易使个体缺乏安全感,从而心理健康,影响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地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高校教师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5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当一个人扮演一个或几个不同的角色时,由于不能胜任,造成角色内或者各种角色的矛盾和冲突.

高校教师也扮演着各种不同角色,一是抚养、教育子女的父母,二是赡养父母的儿女,三是教育学生的老师,几种角色难免会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矛盾、冲突,这是角色间冲突.地方高校还存在角色内冲突,作为高校教师角色,社会上人们对其的期望、大学生对其的期望与自己对这个角色义务的理解的不一致,在内心产生矛盾、冲突,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2.6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挫折或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5].应对可分为问题关注应对和情绪关注应对,如果应对主要关注于如何解决问题,这种应对称为问题关注应对;如果问题解决不了,只能关注于如何改变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情绪得到改善,这种应对称为情绪关注应对.面对同一情境、同一刺激,不同的人反应不一样,效果不同,其中应对方式起到很大的作用.

地方高校教师在社会生活和教学科研工作中,都会面对不可避免的各种压力,对不同的人影响的差别很大,这种差别主要决定于不同的应对方式,取决于具体的应对策略.

2.7自我加压

具有高知的高校教师,由于自认为应该具有的榜样示范作用,关注自己各方面的形象,总要求做到最好,要求十全十美,不允许有一点差错,否则就会易出现对自己的否定性评价,产生焦虑、紧张抑郁情绪或躯体化症状,影响其心理健康.如现在地方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已经越来越高,部分教师为了能提高评上高级职称的可能性,在学校要求条件的基础上,自己给自己定下一个更高的目标,为了达到目标,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总之,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虽然有多方面,但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上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