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生的策略

点赞:4355 浏览:1163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校企合作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但从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历程来看,国家、企业、高校等层面面临着诸多困境和问题,解决的途径是国家层面要注重政策扶持与信息怎么写作相结合;企业层面要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高校层面要注重管理体制和配套资金相结合.

【关 键 词】校企合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优化策略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正处于从以学术型学位为主的教育结构向以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并重的教育结构的转型阶段,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日益扩大,并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学位是相对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别,是推进研究生教育模式多样化的产物,是以培养适应行业需求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尤其注重专业实践质量.因此,校企合作模式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的重要途径,其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一、我国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历程

我国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由低向高、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现将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90至2001年,民间组织、自行摸索阶段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1990年第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史上设置的第一个专业学位,开启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先河,并参考和借鉴国外校企合作教育的经验与模式,引入校企合作教育培养机制.[1]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4次会议审议通过《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明确指出: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这个阶段是民间自发组织阶段,主要是高校根据获批的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主动跟相关行业、企业联系,为学生寻求实践场所进行生产实践活动,但由于缺乏总体设计和长期规划,校企合作力度和深度不够.

2、第二阶段:2002至2008年,政府主导、积极推进阶段

200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的若干意见》(学位〔2002〕1号文件).该《意见》对于如何统筹规划专业学位教育、发挥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专业学位教育评估制度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初步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其中明确指出:加强实践环节,创造条件建立较稳定的实践基地,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由此,我国校企合作教育从民间有针对性的试点,走上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有计划有主导的试点.这一阶段主要表现政府主导校企合作,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加强了校企合作的领导力度和具体操作,校企合作教育纳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规划中.比如2002年,江苏省创建了农业科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04年,上海市建立“上海研究生合培养基地”.[2]

3、第三阶段:2009年至今,政府倡导,稳步发展阶段

从2009年开始,教育部决定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开启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时代.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2009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具有突破意义的重要文件,其中专门指出:培养单位要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这一阶段主要表现高校、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主动寻求相互合作,探索校企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新机制.

纵观上述发展历程,我国在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成绩,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总体来看,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广度和深度不够,同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应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促进高校与企业的结合并使其不断完善和发展.

推进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生的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术型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

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企业的重要纽带,它既是高校培养人才、怎么写作社会的重要途径,又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但是,目前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阻碍了校企合作功效最大化发挥.

1、国家层面:导向性不足

国外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经验表明,校企合作教育要想取得成功,政府的倡导和支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我国政府导向作用还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

(1)引导和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以及相关配套措施不够健全.从以上发展历程来看,虽然出台了一些鼓励校企合作教育的政策和法律条文,但不够具体化,可操作性不强,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校企合作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2)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信息怎么写作公共平台有待完善.由于校企合作培养是属于不同行业的独立单位之间的合作,它们涉及到高校、企业以及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由于公共平台建设让存在较大差距,各方信息共享机制未真正建立,影响了相互合作稳定性.

2、企业层面:主动性不高

企业作为一种营利性机构,运用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注重产品和技术创新,获取最优经济效益是企业的最大需求.由于我国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历史较短,各项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因此,在合作教育过程中企业较注重眼前的短期利益和既得利益,而较少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价值,在合作中表现不积极.

3、高校层面:务实性不够

在校企合作中,部分高校单纯追求企业的知名度和数量,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等方面缺乏应有的深度认识,未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高校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配合,导致校内资源和平台未得到有效整合和优化,比如就业基地、实习基地、培训基地、实践基地等各类基地,都是归口于不同部门,出于分管工作需要和任务而设立了相应基地,基地之间缺乏统一管理和目标定位,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部分高校鉴于经费不足,导致校企合作更多停留在名义上合作.三、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优化策略

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经过多年的实践已逐渐地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各方的参与合作机遇,已从自由碰撞,随机选择伙伴的无序状态,开始走向政府宏观导向,社会相似度检测辅助,完善合作规则,建立约束机制的有序状态.[3]但在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合作规模、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巩固,为了加快推进我国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

1、国家层面:政策扶持与信息怎么写作相结合

国家宏观调控和顶层设计是校企合作教育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外部保障.在校企合作教育过程中,不同的利益主体在社会职责、价值观、利益分配上存在着各种差异或冲突.因此,要使高校与企业在开展合作教育上达成共识,充分参与,政策的导向定位对推动校企合作教育深入、有效、稳定地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各级政府要落实好促进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现有政策,包括强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的监督,切实保护联合培养中各方经济利益,尤其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结合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动态调整现有政策,并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力争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针对校企合作的特点和需要,研究出台促进联合培养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鼓励成果转化和联合培养的评价考核体系.


(2)构建面向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公共信息怎么写作平台.建立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公共信息怎么写作平台,促进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要素的有效对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倡导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制度,大力发展各类专业相似度检测机构,发挥其信息沟通、技术评估、法律咨询、组织协调、知识产权怎么写作等相似度检测作用,为校企各方牵线搭桥、提供咨询并协调三方利益.

2、企业层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是建立在双方平等自愿和共同参与的基础上,所开展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既然校企合作是双方资源的共享,那么必然有足够促进双方合作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产生的来源,是因为高校和企业能够通过合作而得到各自想要的利益.所以,为了加强双方合作的推动力,就只有激发高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需求与愿景,才能产生合作的动力,校企合作才更加具有生命力.[4]

(1)合理利用资源,寻求最优经济效益.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模式实际上就是利用高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高校教学与学生参加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训练有机结合,培养适应合作企业及社会用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5]所以从企业角度来看,校企合作教育同样可以寻求到最优的经济效益.其一,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借助高校的理论资源和科研优势,及时解决产品开发与创新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实现企业技术开发效能的最大化.其二,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资源优势,聘请高校有经验的教师到企业参与人才培训可以更新企业现有人才的知识和观念,完善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和增强其理论水平.其三,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培养的学生中引进人才,既可以节省培训成本,又可以有针对性挑选优秀人才直接进入生产实践,从而大大缩短了产品研发的周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注重社会效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应转变原有观念,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承担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同样可以实现其他诉求.其一,市场竞争力最终落脚点就是人才,应认清人才战略的重要性,通过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做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储备库,保证企业强劲后续力.其二,抓住当前教育发展重大机遇,切实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有助于在高起点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其三,对于参加实践的学生来说,应尽可能为其完成生产实践任务提供条件,因为这些参加实践学生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潜在客户、口碑宣传者和品牌支持者,从而影响到企业知名度.

3、高校层面:管理体制和配套资金相结合

我国高校中,尤其是地方院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怎么写作、高新技术创新的综合实力并不太强,学科优势与特色不明显,对企业缺乏较大吸引力,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机制难以形成.因此,高校要加快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整合自身的资源优势,拓宽经费融资渠道,大力推动校企合作教育的顺利进行.

(1)完善管理体制,整合各类资源.为了保证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能够正常运作和健康发展,高校要成立校企合作的管理机构,由其负责统一对校内各类基地筛选,依据功能定位和学科实际情况,确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合作企业对象,有目标的进行沟通联系有关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事宜,避免了盲目性和重复建设,从而做到校企合作的合理规划和资源的优化,进一步建立健全研究生合作培养的管理规章制度.

(2)设立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项资金.为了给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需从多种途径拓展资金筹集渠道,设立具有一定数额的校企合作教育专项资金.当前主要渠道有:①申请上级部门专项资金支持,建立校企合作研究生教育基金启动基金和日常运转基金,用于保障校企合作研究生教育顺利运转.②高校和企业整合各自的资源优势,联合申请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③设立横向课题,对企业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立项研究,成立校企课题组展开项目联合攻关.④高校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诸如:社会团体、知名校友的捐助等,设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项基金,对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教师、学生进行资助,支持和鼓励其主动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攻坚克难,在与企业合作怎么写作的过程中,提升和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1-3.

[2]赵建春.江苏创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N].中国教育报,2005-5-19(1).

[3]李晓.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4]王杏.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及策略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5]张婷婷.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困境及突破[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3(1)11-14.

【作者简介】

郭向明(1981-),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工程师.

秦婷(1986-),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