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专业信仰的构建

点赞:22467 浏览:10428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1档案学专业信仰构建的迫切性

崇高的信仰可以建立起人们对事业的孜孜追求,建立起同事之间乃至所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纯洁的友谊,这是比个人利益甚至是生命更高的瑰宝.现时代中国的档案界,虽然在先进技术的催化下绽放出勃勃生机,却无法掩盖历史和现实造成的痼疾.

首先,从档案实践工作来看,档案职业的边缘化趋势已不可避免.第一,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换句话说,档案职业客体——档案的内容是过时的信息,在信息时代,面对信息呈现几何级能量爆炸的威力,档案根本不堪一击.现代,很少有人对过时的信息感兴趣,再加上附着在档案身上沉重的保密枷锁,使得档案更加鲜有人主动问津.第二,档案管理人员由于守旧思想严重,依然抱着安全第一、保密为要的思想,视档案开放利用为畏途,造成档案利用率极端低下且长期止步不前.第三,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档案工作由于其本身的特点无法创造出经济效益,因此不为社会各部门所重视.

其次,从档案学学术研究来看,档案学已处于濒危状态.“在生物界,是指所有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物种.”据统计,“2010年各高校档案学专业教师总数为314人”,而“2010年全国4所高校共招收档案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5人”.档案工作人员之中可称为档案学人的数量没有具体统计数字,但是,可以通过一组对比数据管窥其全貌,“档案学科31名核心作者(高产作者)中29人来自高校,仅有2人来自档案实践部门”.更为严重的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由于实行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型,推行公务员制度,相当大一部分档案工作人员转为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再评审专业技术职称.于是,档案实践部门工作人员研究档案学的动力大为降低,研究力量日益萎缩”.有学者估计,目前档案学的理论研究者有1000人左右.规模如此之小的科学共同体支撑起档案学科已殊为不易,要使其发展壮大就更加任重而道远了.而且,目前,档案领域去档案化的倾向非常严重,学术成果中大量充斥着挂靠其他学科的方法和理论解说档案问题的现象,更有甚者,许多档案学学者、博士研究生染指图书、情报甚至是计算机科学等其他领域,“为他人作嫁衣裳”,而对档案学本身的问题却不闻不顾,尤其对档案学元问题鲜有人研究.

对于档案专业的发展来讲,目前的形势已经刻不容缓,边缘化趋势和濒危趋势已成为横亘在档案专业发展之路上的两道巨大障碍,如果再不引起业界人士的警惕和关注,档案专业将会有消亡的危险.

2档案学的独立和成熟是构建专业信仰的必要条件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发起的“行政效率运动”,原本是当局应付时事的“应景之作”,却不料成就了中国档案学这一新学科的诞生.经过后人的不断努力,档案学科得以确立并不断发展.

“2007年9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公布国家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07]4号),公布了自2006年12月以来进行的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增补和一级学科认定等三个阶段工作的结果.武汉大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获得了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继续巩固了该学科在国内的优势地位.借此,该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档案学专业随即跨上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档案学已经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其学科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建立于中国档案管理实践基础之上的中国档案学,发展到如今业已成熟的程度,“行政力”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学科建立的第一推力就是行政力.但是,与中国档案管理实践本质不同的是,中国档案学要遵循的是另外一个发展规律——学科发展规律,尤其是其步入成熟之后,规律作用的外化体现得愈加明显.而中国档案管理实践则不同,它有自己发展的模式和轨迹.而且笔者不揣浅陋,认为只要档案管理实践的对象——档案的性质和功能不变,档案管理实践就永远摆脱不了“政府——行政”的介入和干预,只是不同时期“枷锁”的松紧度不同而已.

人是社会活动最积极的因素,也是社会进步的最终推动力,科学的发展亦是如此.作为档案学专业的主体,档案人是推动专业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当然,此处所说的档案人是从事档案学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个体的集合,这个集合的合力决定着档案学专业的发展.既然是合力,就有很多种成分,但是,其中必然有一种力量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就是专业信仰的惯性力.它是学科发展的灵魂和持久动力.

专业信仰是科学共同体对本学科的认同和信服,具体表现为对本学科学术研究的一种积极乐观的孜孜追求.尤其是在学科发展遇到瓶颈或困境的时候,表现出的乐观向上和自尊自豪的意识.在八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档案学专业理论和实践不断丰富,并已形成了自己专门的方法论体系.与此同时,中国档案专业的特质也逐渐清晰起来,如特定的研究和管理对象,特定的专业理论和管理程序,以及体现在档案人身上强烈的职业责任感,等等.在此基础上,构建档案学的专业信仰就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3档案学专业信仰的构建需要坚持良好的学术品质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3.1学术品质.对于一门专业学科的发展来讲,学术研究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学术研究可以为专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也是专业学科主要的评价内容.对档案学专业而言,档案学者们专业信仰的构建就显得极为重要.

学术品质是科学共同体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品性和认识等的本质.具体而言,学术品质可有很多表现形式.目前,学术界公认的学术品质包括严肃的科学态度、勇于奉献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作风等.历史学界对此有一种非常简洁明了的概括——“坐冷板凳”.学术品质是一门学科发展内在的规范力量,它主要在学者“代际”之间传承,决定着学科发展的轨道.而专业信仰则是学科发展内在的精神力量,它主要在“代内”流通,决定着学科发展的延续.

对于档案学人来讲,坚持良好的学术品质除了要遵守基本的学术规范等要素之外,还应摆脱行政力的束缚和世俗化的倾向.首先,中国档案学发端于“行政效率运动”,而研究的对象和基础——档案实践工作自古以来就是政府的附庸,而至今依然依赖于行政力量而存在.也就是说,中国档案学的学术研究与行政力量有一种近乎天然的联系.其次,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档案学界不可避免地也遭受了不良社会风气的污染——急功近利地争抢各种科研课题却敷衍了事,剽窃抄袭屡见不鲜,不做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资料准备工作而制造一篇篇学术垃圾等说到底都是一颗颗功利心在作祟.这两种情况对档案专业的发展都是极其有害的.但是,作为视专业发展为己任的档案学人来讲,必须摆脱这些枷锁,才能促进档案专业的发展.

3.2研究方法.不可否认,研究方法充其量只是一种工具而已,不可能对专业信仰的构建产生本质的影响.但是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却可以带来学术积淀的量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学者们提供一种理性的思考和借鉴,进而带来理念上的变化.

历史证明,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是符合档案学发展规律的两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放眼世界,被奉为档案学经典的著作——《荷兰手册》、《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等无一不闪耀着实证主义的光辉,欧美档案学持续繁荣的动力很大一部分就是拜实证主义传统所赐.而历史主义更是与档案学的研究和发展有着天生的渊源.

档案学专业信仰的构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档案学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中国档案学术界很长时间没有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正身”了.要么就代之以嫁接和抄袭的偏颇,即便有实证也是观点的附庸而不是原点,要么就代之以自说自话,以今人的观点和态度替古人说话.且看“圣经”是如何炼成的:翻看《荷兰手册》,几乎每一章节前首先就是一大段实例,而后是分析,最后才是那几十条结论,真是水到渠成,即使没有那些结论,明眼人也会猜出结局,这才是真正的实证主义.历史主义就更简单,通俗地讲,就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将历史事件放在其所发生的历史阶段去考查,而不是今人连“时空”都懒得穿越就去替古人说话.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至少是社会科学都应当应用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一门学科“原始资本”积累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也是对专业信仰砥砺和积淀的最重要的工具.

近年来,中国档案学术界出现了一种令人欣喜的事态——久违的理性化,集中表现为对民生档案等内容的关注.但是,很快这种理性化的苗头就被淹没在盲目跟风的大潮中.其昙花一现的乏力,根本原因就是研究方法的缺失和偏颇.中国档案学的学术成果和实力决定了我们现在一定要以低姿态、超努力的态度去谋求学科的坚实和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呼唤研究方法的理性回归,坚持以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为主体的方法体系,积淀专业信仰,积累学术势力.等到学科势力足够强大时,我们追求的学科尊严便会悠然而至.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不为世俗功利折腰,不被艰难困苦吓倒,坚持专业信仰并为之努力奋斗,档案专业才能真正生机勃发.

(作者单位:宋慧蓉,河南省档案局;孙大东,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来稿日期:201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