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如何预防网络犯罪

点赞:5184 浏览:1748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生作为当前互连网应用的主要人群,网络成为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为少数大学生网络犯罪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学生网络犯罪具有高智能性、强隐蔽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防范网络犯罪的难度加大,本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几点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对策.

[关 键 词]大学生;网络犯罪;预防

一、大学生网络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据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的数据表明:2008年我国立案侦查利用计算机网络犯罪案已经超过10万件,其中青少年犯罪占社会刑事犯罪案件的70%以上,在这70%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7%,且呈上升趋势.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作为当前互连网应用的主要人群,网络成为他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网络的发展存在一定的虚拟性,这也为少数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滋生提供了空间.

大学生网络犯罪是指大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这是一种特殊环境下新型的犯罪,与一般的传统犯罪有较大的区别.只有正确认识网络犯罪的特点以及本质,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的行为.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受社会客观存在的各种消极因素外,还受制于犯罪主体在主观方面的各种因素,主要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一)犯罪主体的智能性高

网络犯罪是一种高智能的犯罪,需要掌握较高的网络技术知识.犯罪主体往往通过利用网络的缺陷和漏洞,如网络的虚拟性以及不确定性,可以在网上迅速地作案,并不留痕迹,给网络案件的侦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层出不穷,尤其是网络犯罪的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对于部分自控能力较差法律意识淡薄的学生,很容易就走上网络犯罪的道路.


(二)犯罪主体的隐蔽性强

由于网络技术的虚拟性、开放性以及跨地域性的特点,犯罪主体很难确定,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网络犯罪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智商,在网络中一般使用虚拟的身份,采用实施地与犯罪后果出现地相分离的办法,通过网络的操控,可以远距离地实现其犯罪的目的.而且类似的案件作案时间短,流窜大,表现形式多样化,作案证据容易被销毁,因此,对犯罪主体就比较难以确定.

(三)犯罪主体的法律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大都比较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掌握的法律知识比较有限,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沟通渠道,法律方面制定相对滞后,宣传方面比较薄弱,很多大学生对于网络方面的法律常识比较缺乏,这也是构成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原因之一.

二、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对策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倡导网络文明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引导好了,学生在网上可获取大量知识,反之,则容易走入误区.网络的应用对于大学生而言,应该主要是放在查找资料帮助专业学习,浏览新闻,开阔视野等,但在现实的大学生活中,电脑、网络的有效使用并不乐观.据调查显示,大一的学生在没有写电脑接触网络的之前,网络犯罪率比较低,而大二以后大部分学生购写电脑之后,真正通过网络帮助专业学习的比较少,大部分学生主要用于网络游戏,聊天以及其他娱乐的地方,随之网络犯罪就逐步增多.因此,通过加强在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能够有效地抵制网络上虚检测、消极的内容,在使用互联网时,会积极主动地遵守网络规范,建设网络文明,从而预防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

在校大学生如何预防网络犯罪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培养健康心理,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意识

当今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情感困惑、未来就业等方面,当面对这些问题和困惑时,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他们往往会借助网络来发泄心理存在的不满,容易走向网络犯罪的歧途.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学校可以通过普及心理测试,开展各种心理讲座的形式,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注重在大学生中加强网络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调整上网行为,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意识.

加强校园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校园网络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具有深远意义.学校可结合自身的发展历史以及专业特色,将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有效地结合起来,打造特色的校园网络文化.比如可以将校园内以及感动中国节目中一些可歌可泣的真人真事作为校内网络宣传对象,在学生中树立学习榜样.也可以在校园内经常组织一些类似网络创意的相关竞赛,加强学生对网络的正确引导,提高他们对网络的认知,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网络违法犯罪的目的.

(四)依靠有效的技术,提高网络监管力度

依靠有效的技术,提高网络监管力度是防止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有效方式之一.一方面,要注重研发网络安全技术,完善网络技术防范.可以通过对校园网进行技术改造,推行实名注册登记制,要求所有上网者必须使用学校登记的ID和个人才可登录校园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防止了不良信息的进入,确保了网络安全,同时也为用户设立了一道心理警戒线,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氛围.另一方面,要提高网络监管力度.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还有可能成为大学生进行网络违法犯罪的直接诱因.因此,对校内学生上不良网页以及通过网络进行违法操作实行有效监管,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网络违法行为的发生.

大学生是拥有高智商、高学历和丰富科学知识的社会新生力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方向,尽管大学生网络犯罪率相对于其他一些犯罪要低,但对于网络的智能性、隐蔽性以及危害性的特点,一定要重视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行为的产生,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