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点赞:23663 浏览:10720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行政管理所培养的大多数人才都要为我国行政管理的实践怎么写作,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应树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明确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方式,逐步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行政管理;人才培养;途径

我国行政管理专业是改革开以来较早恢复开设的专业之一.我国高等教育采取分层办学的原则,高校的类型大致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型、高职高专四种类型.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在不同学校的培养模式也各不相同.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中,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需求,已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行政管理专业从原属于法学门类中政治学学科调整归入公共管理学科以来,也表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的转变.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基地,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各个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建设怎么写作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一、明确行政管理教育目标,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

行政管理是研究公共行政体制及其运行及机制的科学,通常是指运用国家公共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行政管理的定义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仅指政府所从事的管理活动称为狭义的行政管理,包括企事业和其他单位的管理活动的则称为广义的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活动亦不能脱离公共权力与国家行政管理的实际.因此,在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基础知识,具备公共管理、政策分析、调查统计、和公文写作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从事管理或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二、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行政管理专业本身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基于培养目标的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与目标保持一致.行政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须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社会需求相统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应用性体现在:

第一,坚实的专业知识理论基础,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行政管理所涉及的对象和事务几乎无所不包,综合性是其最大的学科优势和特点.因此,研究行政管理现象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对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行政学、法学等社会科学领域都有一定的了解,加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强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定量法分析及社会调查等基本技能.

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行政管理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第二,娴熟的基本技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来源于行政管理的实际,在实际行政管理运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经过客观分析与论证,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实践性是行政管理的基础.因此,应用型的行政管理人才方案,应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训练等方式强化学生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材料撰写能力、组织能力、演讲能力等.

第三,创新能力的培养.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应着眼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与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环节,由教师讲授为主变为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为主,加强师生的研讨、实践环节.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对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发展创新等现代行政精神的要求不断加强.因此,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更加应注重与行政管理实践相匹配的创新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三、行政管理专业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一)建立以社会需求的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应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在分析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要求的基础上,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提高,妥善处理通才与专才的关系,构建“专业知识+素质教育的套餐式”的课程模式.行政管理专业的综合性决定了其专业知识的广博性,广泛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使学生在毕业时有较为宽泛的择业选择.素质教育指学生在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学习,以便增强在就业时的竞争力.

具体实施办法是,建立起专业知识的套餐,专业知识套餐包括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例如:公共课程:外语、计算机等公共课,专业课有政治学、管理学、行政学、统计学等.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与方法后,可根据自身的规划,选修素质教育套餐中的课程,素质教育套餐由专业素质课程、职业技能与操作能力的职业素质课程组成.其中专业素质课程:根据学生就业选择不同分为:考研专业课程(西方行政学说史、政治思想史等课程)、公课程(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职业能力等)、公共管理课程(公共政策、公共财政、公共预算等)、企业管理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定量分析等).职业技能与操作(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领导力训练、公文写作等),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职业技能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

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该专业的任课老师既要懂理论又要有实践经验.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将学生的能力培养贯穿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因此,高校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提高现有在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例如定期举办骨干教师培训、增加学校之间的交流活动,开展相互评课活动,从整体上提高行政管理师资教学水平.

加强高校与其他社会机构的联系,通过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在政府或其他公共组织部门挂职锻炼、担任顾问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挂职是教师更深地理解行政管理的相关理论,避免教学活动中照本宣科.同时高校也可以聘请政府部门或者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有实践经验的官员担任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在对学生讲授时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课内教学多采取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去探讨案例中的深层次的、有争议的问题,老师只是引导、协助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自己体会如何思考,如何分析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外,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教师根据课程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申请一些研究课题,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四)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

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应注重实践性能力的锻炼,学校多与社会其他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进行行政实践提供实习平台,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所学的原理及知识,逐步提供综合素质.鼓励教师利用寒暑检测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到政府部门惊醒实习观摩,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增强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