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

点赞:32517 浏览:153690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改革开放浪潮促使我国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人口流动一方面给市场经济带来活力,另一方面也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就是人口流动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道德滑坡、人格不完善等问题的产生原因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出现异化.本文通过两个典型个案的研究,从道德价值观教育、生活技能教育、金钱观教育、性别角色教育四方面分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现存问题及产生原因,以试图找到解决对策,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提供参考意见.

【关 键 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一、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

改革开放的经济浪潮促使我国人口突破封闭状态,进行大规模流动.目前我国有将近1亿人处于流动状态,很多家庭因为部分家庭劳动力的外出打工而处于“分裂”状态.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家庭成员缺位,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滑坡、性格怪癖等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存问题与主要原因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转轨,社会对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掌握专门的生产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迫使家庭对子女的知识教育和职业教育转交社会承担.家庭对子女的社会化教育成为家庭教育的主体.正确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是家庭和谐的必要条件,只有家庭和谐,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发展.然而,在面对多元文化价值体系的冲击和挑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出现异化,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


(一)道德价值观的异化.家庭的道德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教育者将自己的道德价值观通过榜样的作用传递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为方式习惯和道德信念的体系,借以调节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采取亲社会或反社会行为.留守儿童家庭中,以隔代教育为主.在道德价值观方面,监护人通常采取两种教育模式.一是上一代人无法适应新环境,仍保持原有的价值观,对孩子的道德教育采取打骂形式,强行用自己的行为方式代替社会主流行为规范.个案1李明:“平时奶奶都不和我说话,我犯错的时候不讲道理,她很暴力,写错字就打,觉得打的对,错了就该打.要是考好了就给我写块蛋糕.她也不让我唱歌”“奶奶平时也不太和人接触,就自己看电视,说不能出头,会被欺负”“我不太和同学讲话,别人是要笑我,我就躲到一边,奶奶不让我打架.”在李明的观念里,一方面做错事就可以用暴力惩罚,另一方面又接受传统上的“忍为高”思想,逃避竞争,在矛盾中形成孤僻,懦弱,潜暴力性格.二是上一代误导社会主流规范和道德标准,向子女灌输一些错误的道德观念.从小把孩子束缚在家庭、自我的小圈子里,向孩子灌输的多是些利己主义的思想,与公而忘私,舍己为人,贡献社会,实现自我的社会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个案2王晓“当犯错误时姥姥会骂一顿.心理很难过,但认为对.”“当和同学发生矛盾时告诉姥爷,姥爷会说他们.谁要欺负我,踢我,老爷就踢他,还找他家长.姥爷不会批评自己我觉得姥爷做的对”“放学后要隔十天出去.平时只能看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不允许一起,怕被欺负.姥姥说会被别的小孩领回家(怕丢)也不能和大人走.但想和他们一起玩”“不喜欢同学,他们不和我玩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教育模式无形中助长了孩子自私任性、霸道蛮横、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加强其对社会的不安全感,对人的不信任感,使得孩子对人冷漠,缺少亲社会行为.

(二)生活技能教育的淡化.生活技能教育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必经途径.但是由于家庭劳动的机械化和社会化,使教育重点倾向于智力教育而忽视体力教育.在“学习好就行”“我们当年受的苦太多,现在不能让孩子再受罪”等心态的驱使下,凡事包办代替,导致孩子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独立生活的能力非常差.据一项调查研究,美国小学生参加劳动的时间是72分/天,中国12分/天.个案1李明“奶奶要是有事离家就留钱给我写馒头包子吃,不让自己做饭,怕着火.平时放学后奶奶做饭我要帮忙她不让,让我学习去.”个案2王晓“在家什么都不做,就学习看电视”.“班级打扫卫生我就会擦桌子”长时间的重脑力轻体力造就的无疑是高分低能的学习机器.也不利于孩子吃苦耐劳,独立自主精神的培养.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家庭教育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留守儿童问题解决措施

(一)解决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根本问题就要留守儿童回到父母身边.各级政府继续加强贯彻执行2003年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地方政策规定,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关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从而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政府应制订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使流入的农民享有平等权利和社会权益,降低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入学贵的门槛.

(二)充分发挥基层学区、学校和共青团、妇联、工会、村委会和派出所等组织的作用,建立起农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系统.尤其要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功能.家庭教育工作是妇联的传统领域和优势所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妇联组织在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方面的责任.妇联要与社会团体协作,吸取各地经验,开展“写作技巧妈妈”活动、留守儿童团(队)活动、“打给爸爸妈妈”活动以及“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子等活动,加大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此外要开展培训留守儿童监护人活动,提高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水平.